第86章
这次赵寅年并没有亲来,只有赵掌柜和一个小厮,带来的银子也不像上次那么多,仅仅有三十两,事实上,自上月开始,赵掌柜送来的银子便只有三十两上下。
这也非常正常,无论多么新奇,他们所贩卖的也不过是寻常的果子而已,除非像第一个徽州客商那样赶巧的,会花大价钱买几个果子的并不多,因为珍宝坊想做的是长久的生意,既然是长久的生意,那便意味着货物不是独一无二,因此自然也卖不上高价。且这个“卖不出高价”是相对第一次卖出的那四只葫芦来说的,如今珍宝坊卖的印字果实也要一个一两上下,相比普通果子,绝对算得上天价了。
因此即便如此,襄荷也已经很满足,且每月三十两左右的进项,对于兰家来说绝对不算少了。
兰郎中在堂屋跟赵掌柜说话,襄荷坐在一旁,一边听一边百无聊赖地望着已经染上秋色的小院。
这一望,便望到水井旁的那丛凤丹。
时序即将入秋,凤丹碧绿的叶子有些发焦卷曲,襄荷知道,等再过些时候,一阵寒凉的秋雨过后,这些叶子便该落了。
襄荷心中忽地一动,扭头朝赵掌柜盈盈笑道:“赵掌柜,记得上次赵公子说过,赵家庭院里有数百株牡丹?”
八九月间,正是牡丹嫁接的好时候。而在这个时代,若想以花卉获利,还有什么能比牡丹更适合呢?
☆、第51章 .27|
第二日,赵掌柜驾了马车亲自接襄荷与兰郎中去赵家。
赵家的祖宅就在居善坊内,一个宅子几乎占了一条街,赵家几支人都居住于此,赵寅年是长房嫡子,所住的宅院自然是最中心的位置。
按赵寅年的意思,是想要襄荷等人以客人的身份正式登门的,只是襄荷坚持这次只是生意,拜访留待以后,才没有经过赵寅年父母那一遭。马车直接驶进了赵寅年的院子,而赵寅年所说的那个牡丹园,恰好便在不远处。
只在赵寅年院中略坐了坐,一行人便转去了牡丹园。
一进牡丹园,便见一个老农模样的老者在牡丹园中忙忙碌碌。
赵寅年引着一行人走到那老者身边,唤了那老者一声:“韩老!”
那老者转过身来,襄荷便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只钳子模样的东西,老树根般的双手上沾满了泥土,他小心地走出高高培起的花垄,行动处没伤到花枝分毫,待来到道上后才弹了弹手上的泥,朝赵寅年恭谨地道:“少东家。”
“这便是我说的那位对园圃之技颇有兴趣的兰小姑娘,这是兰大夫。”赵寅年笑眯眯地为老者介绍,随即又指着老者朝襄荷道:
“韩老是满襄城接花手艺最好的花匠,当年襄城第一株西京牡丹,就是韩老从西京带来了苗,以本地芍药为砧木,妙手接花,才使得西京牡丹在襄城扎了根落了户。如今襄城大户人家的牡丹,十有*都是韩老接活的。”
韩老似乎不怎么爱说话,只朝襄荷与兰郎中点点头便算见礼,待赵寅年将两边介绍都引见过后,他便指着院中成垄的牡丹,未有一丝停顿地道:“园子里拢共有花九十七品,红花四十六品,紫花十九品,黄花十六品,白花十四品,碧花两品。单叶花二十九品,多叶花四十七品,千叶花二十一品。”
“不知姑娘是这九十七品都要,还是只挑选其中几品?”
赵寅年豪爽地道:“自然是都要,不拘什么红花紫花,单叶多叶,韩老你只管将接头挑来,挑最好的!”
襄荷笑笑,摆手道:“不用那么多。”
说罢又朝韩老道:“老人家,劳烦您为我讲解一下,这九十七品花都是何品种?”
韩老点点头,随即便将这九十七种牡丹一一道来,不止名字,颜色、大小、瓣型,乃至生长习性,都如数家珍,仿佛吟诵了千百遍般烂熟于心。
状如芙蓉朱砂垒,重迭累萼燕脂楼,并蒂骈萼双头红,千叶楼子紫重楼,……襄荷细细听着,偶尔听到熟悉的品种,如直到二十一世纪仍常见的葛巾紫,但大多数品种却都是陌生的,有些只在古文典籍上偶然见过名字,有些却是连闻都所未闻,想来要么是因无殊色而逐渐被淘汰,要么在千年的历史中颠沛流离以致散佚,乃至后人不复见。
此时春过花凋,满园只剩瘦枝残叶,她只能从韩老的描述中想象这些花的模样,心里抉择了一番后,最终选定了二十品花,每品三个接头。
“新品价高,旧品价低,我占少东家个便宜,每个接头都算一两银,二十品花六十接头,便是六十两,可好?”襄荷盈盈笑道。
既然来做生意,襄荷自然是打听过的,虽不知每个品种的具体价格,但每个接头一两的价格虽不算高,却也绝对不算低了,因她所选品种中有半数都是旧品,如此即便有价格高些的新品,两相冲抵也差不多少了。
六十两,也是她量力而为后的选择,如今的兰家只能算小富,且那印字果子的生意恐怕也做不太长久……六十两,对兰家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即便有足够的钱,她也没有足够的灵液。
闻言赵寅年皱眉道:“你我之间还谈什么钱?待秋后书院开学,你我就是正经的学兄学妹,不过几枝花草,今日我若收了你的钱,传出去都被人笑话小气!”说着便让韩老挑好的接头去剪。
这也非常正常,无论多么新奇,他们所贩卖的也不过是寻常的果子而已,除非像第一个徽州客商那样赶巧的,会花大价钱买几个果子的并不多,因为珍宝坊想做的是长久的生意,既然是长久的生意,那便意味着货物不是独一无二,因此自然也卖不上高价。且这个“卖不出高价”是相对第一次卖出的那四只葫芦来说的,如今珍宝坊卖的印字果实也要一个一两上下,相比普通果子,绝对算得上天价了。
因此即便如此,襄荷也已经很满足,且每月三十两左右的进项,对于兰家来说绝对不算少了。
兰郎中在堂屋跟赵掌柜说话,襄荷坐在一旁,一边听一边百无聊赖地望着已经染上秋色的小院。
这一望,便望到水井旁的那丛凤丹。
时序即将入秋,凤丹碧绿的叶子有些发焦卷曲,襄荷知道,等再过些时候,一阵寒凉的秋雨过后,这些叶子便该落了。
襄荷心中忽地一动,扭头朝赵掌柜盈盈笑道:“赵掌柜,记得上次赵公子说过,赵家庭院里有数百株牡丹?”
八九月间,正是牡丹嫁接的好时候。而在这个时代,若想以花卉获利,还有什么能比牡丹更适合呢?
☆、第51章 .27|
第二日,赵掌柜驾了马车亲自接襄荷与兰郎中去赵家。
赵家的祖宅就在居善坊内,一个宅子几乎占了一条街,赵家几支人都居住于此,赵寅年是长房嫡子,所住的宅院自然是最中心的位置。
按赵寅年的意思,是想要襄荷等人以客人的身份正式登门的,只是襄荷坚持这次只是生意,拜访留待以后,才没有经过赵寅年父母那一遭。马车直接驶进了赵寅年的院子,而赵寅年所说的那个牡丹园,恰好便在不远处。
只在赵寅年院中略坐了坐,一行人便转去了牡丹园。
一进牡丹园,便见一个老农模样的老者在牡丹园中忙忙碌碌。
赵寅年引着一行人走到那老者身边,唤了那老者一声:“韩老!”
那老者转过身来,襄荷便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只钳子模样的东西,老树根般的双手上沾满了泥土,他小心地走出高高培起的花垄,行动处没伤到花枝分毫,待来到道上后才弹了弹手上的泥,朝赵寅年恭谨地道:“少东家。”
“这便是我说的那位对园圃之技颇有兴趣的兰小姑娘,这是兰大夫。”赵寅年笑眯眯地为老者介绍,随即又指着老者朝襄荷道:
“韩老是满襄城接花手艺最好的花匠,当年襄城第一株西京牡丹,就是韩老从西京带来了苗,以本地芍药为砧木,妙手接花,才使得西京牡丹在襄城扎了根落了户。如今襄城大户人家的牡丹,十有*都是韩老接活的。”
韩老似乎不怎么爱说话,只朝襄荷与兰郎中点点头便算见礼,待赵寅年将两边介绍都引见过后,他便指着院中成垄的牡丹,未有一丝停顿地道:“园子里拢共有花九十七品,红花四十六品,紫花十九品,黄花十六品,白花十四品,碧花两品。单叶花二十九品,多叶花四十七品,千叶花二十一品。”
“不知姑娘是这九十七品都要,还是只挑选其中几品?”
赵寅年豪爽地道:“自然是都要,不拘什么红花紫花,单叶多叶,韩老你只管将接头挑来,挑最好的!”
襄荷笑笑,摆手道:“不用那么多。”
说罢又朝韩老道:“老人家,劳烦您为我讲解一下,这九十七品花都是何品种?”
韩老点点头,随即便将这九十七种牡丹一一道来,不止名字,颜色、大小、瓣型,乃至生长习性,都如数家珍,仿佛吟诵了千百遍般烂熟于心。
状如芙蓉朱砂垒,重迭累萼燕脂楼,并蒂骈萼双头红,千叶楼子紫重楼,……襄荷细细听着,偶尔听到熟悉的品种,如直到二十一世纪仍常见的葛巾紫,但大多数品种却都是陌生的,有些只在古文典籍上偶然见过名字,有些却是连闻都所未闻,想来要么是因无殊色而逐渐被淘汰,要么在千年的历史中颠沛流离以致散佚,乃至后人不复见。
此时春过花凋,满园只剩瘦枝残叶,她只能从韩老的描述中想象这些花的模样,心里抉择了一番后,最终选定了二十品花,每品三个接头。
“新品价高,旧品价低,我占少东家个便宜,每个接头都算一两银,二十品花六十接头,便是六十两,可好?”襄荷盈盈笑道。
既然来做生意,襄荷自然是打听过的,虽不知每个品种的具体价格,但每个接头一两的价格虽不算高,却也绝对不算低了,因她所选品种中有半数都是旧品,如此即便有价格高些的新品,两相冲抵也差不多少了。
六十两,也是她量力而为后的选择,如今的兰家只能算小富,且那印字果子的生意恐怕也做不太长久……六十两,对兰家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即便有足够的钱,她也没有足够的灵液。
闻言赵寅年皱眉道:“你我之间还谈什么钱?待秋后书院开学,你我就是正经的学兄学妹,不过几枝花草,今日我若收了你的钱,传出去都被人笑话小气!”说着便让韩老挑好的接头去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