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家在幽州住的是顾景吾外放后临时置办的产业,位于福隆大街,距离藩司衙门只三条街。五进带花园的宅子,虽比不上京师里永昭侯府的气派,却也相当可观。

  进大门是第一进,九间的倒座房,用于男仆起居,厨房、杂洗房等也设于此。

  穿过仪门是第二进退思堂,仍旧算做外院,给顾景吾用作外书房及会客。

  第三进是顾景吾夫妇居住的梧桐院,因院中生有一棵百年梧桐树而得名。正房共五间,用作顾氏夫妇起居,东厢是顾景吾的内书房,西厢则给宁氏用于会客。

  这一进东边带两个跨院,分别给顾松、顾枫居住。他二人如今都还在求学的年纪,一并就读于寒山书院,平时也都住在书院里,十日才得一日休沐,甚少在家。

  第四进则是顾婵的居所,名为晴岚小筑,与梧桐院同样规格。顾婵虽是女子,无需挣前程立功业,但世家贵女于才学一事上的要求丝毫不逊于男子,顾景吾专门为她聘请了老师教授礼、乐、书、画,因此东西厢分设为书房与琴房以供使用。

  晴岚小筑东临花园,园中种有大片腊梅树,更有一处人工开凿的湖泊,湖中满种芙蕖,冬赏梅花夏赏荷,再加亭台楼阁仿照江南园林建制,无一不精致巧妙,便成了此宅最大的亮点。

  最后一进是后罩房连一个跨院,跨院别称素心斋,供顾婵的老师云蔚夫人居住,三间后罩房则分给粗使女仆使用。

  顾婵穿过钻山,檐廊下迎面碰到提着剔红食盒的郑氏。

  郑氏看到她,笑眯眯招呼:“婵姐儿,来给夫人请安么?”

  顾婵规规矩矩的福了一福、低眉敛目地答一声是,见郑氏面上略现诧异,忽然回过味儿来,这会儿郑氏只是梧桐院里小厨房的管事,还不是自己的继母呢,她这样恭谨岂不是叫人笑话。

  话说从头,顾家初到幽州时,只有护院和近身照顾各人起居的一众丫头是从京师侯府里带来的,其余皆是新人。顾家管事做事谨慎,是以不会有任何差错,唯其一样是顾婵和宁氏母女吃不惯新厨子做的菜,不到一个月里前前后后换了五个厨子仍旧不能满意。

  当真不是厨子不够好,只是本地人做江南菜式,风味上多多少少总差了那么一点,平常人根本吃不出,偏生她两个嘴刁。也并非她们存心为难,只因母女俩一个是国公府幺女,一个是侯府嫡长孙女,俱是自幼千娇百宠长大,衣食住行上从没受过半点委屈,再是待人宽和,此事上也将就不来。

  顾景吾只好请衙门里众人推荐能做地道江南菜式的厨子,不几日,检校郑怀恩便领了胞妹郑氏前来。

  郑氏曾嫁在宁波大族,后夫家家道中落,丈夫又早逝,生活无所依旁,于是带着女儿投靠兄长。郑怀恩的妻子吴氏为人斤斤计较,丈夫才是个九品官,俸禄本就少得可怜,家中养多两个人支出添了小一倍,令她心疼不已。况且郑氏的女儿渐渐长大,日后出嫁总要备嫁妆,又是一笔大数。吴氏不愿出这笔钱,于是愈发刁难郑氏母女,总盼着让两人自己知趣离开。

  郑怀恩颇有些惧内,但又不忍胞妹孤苦飘零,于是想到将她介绍给上锋家中,无论如何总是凭自己能耐有所进项,既可免遭吴氏苛待,又可攒下梯己,将来益及女儿。

  顾婵母女两个对郑氏的手艺十分满意,宁氏专在梧桐院里添了小厨房交由她打理。

  至于宁氏去世后,郑氏如何成为顾景吾的继室,其中细节顾婵并不清楚,只知他调职回京时带了郑氏母女同往,并在京中办了喜事。

  所以也怪不得顾婵,她先是在病中,之后虽说好了,宁氏总怕她再着凉,轻易不许她出屋子,到过年,郑氏得了几日假期回家中与女儿团聚。今日是顾婵回来后第一次见到郑氏,不自觉地就拿出了前一世里习惯的态度。

  错已犯下了,后悔也没用处,她只好连忙找补,道:“郑妈妈,你给娘做了什么新鲜吃食?”一壁说一壁不忘紧盯着那食盒,好在她年纪小,尽管天真无邪,做出一副馋相也不算丢人。

  郑氏道:“夫人早起说身上乏,没胃口,便做了几味开胃的小菜送粥。”

  顾婵听了,只觉心里咯噔一声,阴沉晦暗更甚过今日天气。

  进到屋内,顾松和顾枫也在,都板正的坐在外间榻侧靠背椅上陪宁氏说话。

  顾婵不管不顾地扑到宁氏怀里,带着哭音撒娇道:“娘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璨璨给你请大夫去。”

  宁氏好笑道:“哪有那么严重,不过头重想睡,怕是这几天四处串门子累着了,歇歇就好了。”

  顾婵抬头细看,见宁氏面色红润并无不妥,总算稍微放心一些,还想再说点什么,想一想又忍住了。

  待东次间里丫鬟摆好饭,兄妹三个陪母亲一起用了早膳,顾松约了诗社的朋友便先行离去,顾枫和顾婵又陪着宁氏说了一阵话。

  出了门,顾婵一路蹙着眉想心事,下台阶时顾枫忽地脚下打滑,狼狈地摔在雪地里。

  “嗳,你怎么回事啊,路都不会走了么?”顾婵忙去扶他,眉头皱得更紧。

  顾枫这一摔半真半假,真是确实打滑,假却是他习武,这一滑本摔不着他,不过看顾婵心情不好,他讲了几个笑话都没有反应,于是出了下策故意出丑逗她开心。

  谁想到顾婵完全没领情。

  顾枫站起身,抖了抖衣袍上沾的雪,直话直说道:“我没事啊,倒是你,干嘛哭丧着脸。”

  顾婵看看他,欲言又止,回头看看宁氏屋里,伸手拉了顾枫衣袖拖他到晴岚小筑,支走了屋里的丫鬟,将宁氏生病的事情化作昨夜的噩梦讲给他听。

  “就为这个?”顾枫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梦而已。”

  “可是今个儿一早娘就病了,跟梦里头一模一样。”顾婵道,“梦里头能救娘的那个大夫,我们请爹爹派人先把他找回来好不好。”

  顾枫摇头道:“爹最憎神鬼之说,就凭一个梦,他才不会理你。”

  顾婵小脸一垮,她也知道。

  她无奈叹气:“那你说还能怎么办呢?我就想求个心安么。”

  单靠她一人,实在想不出既不告诉父亲又能请回萧鹤年的办法。顾枫平时多在外面行走,认识的人多,这才想试试同他商量,毕竟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顾枫道:“办法小爷有的是。不如咱们打个赌,我能给你把这事解决了,从今往后你乖乖叫我做三哥。”

  顾婵一怔,没想到这当口儿他还惦记这个。

  顾枫催她:“哎哎,不说话小爷走了,事情多着呢,不得空陪你小姑娘家家的玩啊。”

  说完了又斜着眼觑她反应,看她还愣着,心里头不断嘀咕:打小儿就觉得她傻,没事儿跟爷们儿争什么大小呢。争赢了又怎么着,当姐姐有什么好,那得事事谦让、伺候弟弟。做妹妹就不同了,上头两个英明神武的亲哥哥把她捧在手心里,那还不要什么有什么。所谓有福不会享,脑子里头没算计,说得就是眼前这位了。

  顾婵哪知道他想什么,犹犹豫豫道:“你先说说是什么办法。”

  顾枫清清嗓子,嘚瑟道:“上元夜里花灯会,惯例是城门不闭,出门赏灯时找个由头甩下丫鬟小厮,雇辆马车,连夜出城赶路,要是安排得巧妙,等大家发现时我们已经走出百里路了。”

  顾婵讶然道:“我们?我也去?”

  “当然。”

  顾枫一心要显示自己的能耐,当然不能少了顾婵做观众,况且他也不觉得带上她跟只有自己区别多大,不外乎是她不会骑马需坐马车,走得慢些。她说梦里的大夫住在任丘,幽州距任丘三百里,若是他自己快马加鞭,一日足矣,换了马车走上两日,最多不过三日,打个来回五日足够,简直不能再轻松容易。

  “就我们两个吗?”顾婵又问。

  她只是太惊讶了,没有别的意思,可听在顾枫耳中就变成了对他的不信任。十二岁的少年郎,正是最要强好胜的时候,自然容不下别人怀疑自己能力。

  “怎么?觉得我护不住你?”他问,不待她回答,又道,“等明年这时候,小爷我可已经进了幽州卫,那是要上战场杀鞑虏的,这点子事儿算什么。”

  说着还不忘站起来扎马步做劈手,搭架子表现一下自己武功高强。

  顾婵更吃惊了:“你打算六月里参加护卫选拔?”

  这和她知道的不一样。

  他应当是明年夏天在京师里参选才对,之后直接进了金吾卫,成为皇帝亲军。幽州卫虽说声名极盛,但,那可是韩拓的部属。

  ☆、第四章 夜惊魂

  “聪明!”顾枫点头,明显对她难得的一点就透感到满意。

  “六月时你还不够年纪呢。”顾婵道。

  顾枫坐回玫瑰椅里,食指“笃笃”轻叩月牙桌桌面:“幽州卫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有能力突出者,又得军中四品以上官员举荐,可破格降低年龄限制。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顾婵问:“你找了谁?”

  顾枫答:“少树的堂兄冯麒在幽州卫任正四品佥事,他已答应为我二人保举。”

  冯麟冯少树顾婵是认得的,他的父亲冯青山与顾景吾少时同窗,情谊深厚。

  冯青山在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任副使,妻子儿女则长居与幽州祖家。自从顾家到此之后,两家来往更是频繁,冬月时还为十六岁的顾松与十四岁的冯家女儿冯鸾定下婚事,结成了儿女亲家。

  有这样一层关系,顾婵并不意外冯麒肯为顾枫保荐,令她诧异的是顾枫竟有入靖王帐下的打算。

  姨母素来将韩拓当做眼中钉,顾婵又亲眼见识过韩拓报复时的猖狂乖戾,她可不认为顾枫进幽州卫后能得重用,大展宏图。

  顾枫见顾婵迟迟不语,只眨巴着一对乌亮清澈的大眼望向自己,自动解读为钦佩得说不出话来,得意道:“想不到吧,小爷门路这样宽广,无需爷娘操持,已能自谋前程。”

  顾婵闻言,婉转道:“是挺惊讶的,只是为何不多读两年书再做打算呢?”

  顾枫道:“我又不打算走科举之路,与其留在书院里耗费时间,不如早日投军,另闯天地。”

  顾婵又劝:“那也不急于一时,少则两年最多也不过三年,爹爹定会调回京中,到时你可投入京营,说不定还能进皇帝亲军,岂不是前程更好。”

  顾枫摆手:“这你就不懂了。我是想学真本领,实打实做一番事业,自然要选最精壮善战之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京营那帮人,多少年都没真正上过战场了,跟着他们能学到什么,纸上谈兵,还是逢迎上锋、勾心斗角。”

  说到后来,语气竟是十分不屑。然而转瞬自察话中不妥,急忙住口,轻咳一声:“这话我可只跟你说,千万别告诉别人。”

  关于男人在外做官挣前程的事情,顾婵确实不大懂,也不好多加评论。可事关至亲之人,又不能放任不理,想了想,又问:“你同爹爹商量过了吗?”

  顾婵不知前世里的顾枫是否也有此一愿,反正她从没听他提过,或许是同爹爹商议后便被阻止了也不定。

  顾枫与她一胎双生,自幼心意相通,适才正自鸣得意一时不觉,此时静下心来,便领会到顾婵担心何事,直言道:“放心吧,靖王才不是那等小肚鸡肠、任人唯亲的,若不然幽州卫也不会这般威名远播。”

  顾婵也就不再避忌:“他如何用人,你也不过道听途说,哪里做得准的。”

  “远的不必说,近的只说少鸣哥,冯家与我们家修了二十年通家之好,如今又结了亲,靖王要是忌讳这些,冬月之后就得寻个由头把他从擒孤山赶回来,哪可能让他立下战功,又带同进京封赏升官。”

  顾枫越说越有兴致,愈发滔滔不绝起来。

  “再说了,靖王自己也是天纵奇才,他八岁时初上战场,十二岁时已统兵做主帅赢下第一场战役,十六岁到幽州就藩至今,八年里可是战无不胜,把大殷的边境层层北推,将前朝丢给蒙古鞑子的大好河山逐一收回。小爷我既然要投军,那就得跟着这样的人,才能出息。”

  顾枫说得口渴,便停下抿几口茶,再次叮嘱道:“这件事情我自己会寻机会跟爹说,你可别先透露出去。上元那天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你什么都不用管,到时候听我的就成。”

  说罢,撂下青瓷茶盏起身离去。

  顾婵兀自望着他背影发呆,她从不知顾枫对韩拓如斯崇拜,简直当成了偶像一般。只是她不明白,既然如此,韩拓攻城时,为何他还要死守城门、以身殉难,直接大开城门,投向新主岂不更好?

  这样一来,顾婵忽然间改了想法,不再认为顾枫进入幽州卫有何不好,至少他不会再和韩拓对立,也就不会身死。

  朝堂之事,她根本不可能插手,又谈何改变呢。

  总不能修书一封给姨母,说她的眼中钉五年后会起兵谋反,请她先下手为强。顾婵想到宁皇后平素威严的模样,只怕自己真这般做,姨母不但不相信,还会从京中派来教养嬷嬷,监管她谨言慎行,切莫混闹。

  不过,这些毕竟是遥远之事,眼下急迫的,还是宁氏的病症。

  *

  正月十五上元节,同时也是顾婵顾枫姐弟十三岁的生辰。

  他二人年纪不大不小正尴尬,自是不会做寿广宴宾客,只邀请各自好友小聚。历来男女七岁不同席,因此顾枫与寒山书院中的书友在退思堂论诗比武,顾婵则与一众闺女在花园里围炉赏梅。

  到得晚间,外客离去,自有家宴,不必细说。

  寿星总有特权,顾枫是男儿不论,身为女子的顾婵因这一日特权,总能顺利出门,在京师时从未缺席过上元灯会,来到幽州也不例外。

  顾婵按事先商量好的,借口掉了手帕,差使碧落走回头路去寻,自己歇在相熟的笔墨铺子别样居里等候。

  碧落前脚拐过街口,顾婵后脚便钻入店铺后院,顾枫早已在此,递上一套男装叫她换过。顾婵依言改装,之后便跟着顾枫上了一早雇定的马车。

  车上再无他人,顾婵坐在车内,顾枫驾车,出了永定门,冒着风雪,沿官道一路向南,平顺地行出四十里地。

  顾枫在京中时是七皇子的伴读,每年秋荻都会随七皇子一起伴御驾前往围场,到幽州后也试过与书友往燕山打猎。

  大抵因经验丰富,他将两人出行的事宜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妥帖,比如提前准备了路引,还在马车里铺上厚厚的裘皮毡垫,并放置了羊毛毯与手炉,给顾婵取暖。

  不过,再周全的计划也防止不了意外发生。

  官道上每隔二十里设一驿馆,他们计划连夜赶路,并不打算投栈住宿,可经过第二个驿站后走出大概二里地时便遇上了一桩难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