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为了将老对头狠狠踩在脚下,《纽约每日新闻》不仅买通了卡尔盖特学校的一名离职校工,从他那里得到了威廉和兰斯曾经一起参加校内活动的照片,以证明二人的儿时同学/玩伴关系,甚至还挖出了12年前那桩早已被泰勒·罗德里克掩埋的绑架案新闻!
毕竟是曾经轰动全美,或者说全球的亿万富豪继承人绑架新闻——也是自泰勒·罗德里克迎娶英国新娘后,罗德里克家族时隔十年时间爆出的又一大新闻——这些年来无论罗德里克家族怎么遮掩,绑架案还是在当年曾经看过新闻的民众心里留下过深深的印记,现在一经媒体重新报道,社会顿时激起极大反响,甚至到这时公众才恍然明白:当年卡尔盖特学校一共被绑走两名学生,一名是兰斯·罗德里克,原来另一名没被曝光姓名的主角,竟然是威廉·布兰德利!
《深挖威廉·布兰德利成长史 精彩程度堪比电影》(《巴尔的摩太阳报》)
《贫穷贵公子威廉·布兰德利——住过上东区也住过贫民区》(《纽约观察家》)
《洛杉矶公寓曝光威廉竟与托比同居!》(《NOW》)
《全美话题人物:威廉·布兰德利》(《洛杉矶时报》)
《频频现身洛杉矶 罗德里克集团进军好莱坞?》(《华尔街邮报》)
《纽约每日新闻》挖出如此重要的新闻,《纽约邮报》自然也不甘落后,两家纽约最著名的小报你来我往,威廉父亲埃德温·布兰德利曾是华尔街著名基金经理但又跳楼自杀的事件当然也一并被深挖了出来。
但这场舆论风暴远远没有到此结束,《美国周刊》的一篇新闻将公众的目光从威廉本身又拉回了电影,不过,这次针对的并不是好的方面。
《NYPD言论:如果比利是现实人物,将成为美国警界噩梦》(《美国周刊》)
“近日,纽约警察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警探称自己已经遇到了一个对《惊声尖叫》里的连环杀手比利有不正常迷恋的变装者。‘他竟然一边痴迷的看着海报一边叫电影里的角色杀了他!’NYPD警探用震惊和不敢置信的口吻说:‘说实在这太惊人也太可怕了,真的,幸亏现实里不存在比利这样的连环杀人犯,不然哪怕他屠戮了再多的人,大概也会拥有一票疯狂的粉丝,就像六十年代的杀人狂魔曼森一样。’”
或许纽约警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纯粹的感叹,提起美国最著名的连环杀人魔曼森也是不带其他意思,但是这样的采访在电视上播放出来的,却引起了一些不怀好意媒体的故意歪曲解读!
犯罪电影存在的意义一般是为了引起公众对社会犯罪行为、恐怖行为及邪恶势力的谴责,因为电影或多或少的都反应了道德沦丧、性情变态、人性扭曲等现状,但哪怕选角小心翼翼,对犯罪的刻画也丑陋阴森恐怖的《沉默的羔羊》上映后,都引发了一些人对汉尼拔教授这个虚拟角色的崇拜——人们实在是没有想到,《惊声尖叫》竟然起到了和《沉默的羔羊》差不多的效果——最大的证明就是被NYPD请进警察局喝咖啡的那名变装癖。
《惊声尖叫》的拍摄本意和《沉默的羔羊》根本不同,如果说后者算是一部严肃电影的话,那么前者其实真的只是一部娱乐电影,但无论制片厂的初衷是什么,一旦牵扯进了社会道德问题,舆论热潮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NYPD:《惊声尖叫》是荼毒观众心灵之作!》(《国家讯问者报》)
《纽约警探采访引热潮 《惊声尖叫》陷争议》(《旧金山纪事报》)
《《惊声尖叫》=《沉默的羔羊》 比利=下一个汉尼拔教授?》(《洛杉矶每日新闻》)
《年度最大舆论漩涡,是无辜深陷还是炒作?》(《纽约时报》)
比起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普通民众,这些日子以来,喜爱威廉的影迷的心情,真是犹如坐了过山车一样。
埃文斯家的饭桌上,谈话还在继续,卡莉·埃文斯忘记了自己的麦片粥,托着腮在餐台前不停念叨:“纽约的小报记者怎么这么讨厌!一直抓着别人的旧伤疤不放,难道他们就一点不知道尊重下死者吗?”
“我已经听你念这断话听了半个小时了。”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也有点心烦:“你就这么喜欢威尔?我看你只是迷恋他的脸吧。”
卡莉·埃文斯光明正大的承认:“我就是喜欢威尔的脸怎么啦?当然,我现在也很喜欢他的演技和时尚品味——别说我初衷付钱,你也去肤浅一张一模一样的帅脸给我看!”
“我明明很帅好吗?!”克里斯托弗·埃文斯反驳:“想和我约会的姑娘能绕着球场排三圈!”
“你再帅也是我弟弟好吗?我又不能朝你下手!”卡莉·埃文斯哀怨地说,然后在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一脸惊悚的表情下,掐着他的脖子猛摇:“快把威尔的私人电话号码给我!我要给他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
“不给不给就是不给!”克里斯托弗·埃文斯被二姐掐的差点翻白眼,他一边挣扎一边说:“无论威尔现在做什么,他都肯定很忙很心烦,我才不要让你个花痴去打搅他!不过我可以给你他经纪人高夫曼先生的电话?”
“这个叫高夫曼的能联系上威尔吗?”
“我不知道,高夫曼的电话也经常是他的助理,一个叫艾瑞克的男人在接。嘿,我告诉你,艾瑞克娘炮极了,上次打电话过去他拉着我,另一个男人谈时装!上帝啊,我不要听上半个小时的‘为什么橘白方格羊毛短袜是棕色牛津鞋的绝配’好吗?”
毕竟是曾经轰动全美,或者说全球的亿万富豪继承人绑架新闻——也是自泰勒·罗德里克迎娶英国新娘后,罗德里克家族时隔十年时间爆出的又一大新闻——这些年来无论罗德里克家族怎么遮掩,绑架案还是在当年曾经看过新闻的民众心里留下过深深的印记,现在一经媒体重新报道,社会顿时激起极大反响,甚至到这时公众才恍然明白:当年卡尔盖特学校一共被绑走两名学生,一名是兰斯·罗德里克,原来另一名没被曝光姓名的主角,竟然是威廉·布兰德利!
《深挖威廉·布兰德利成长史 精彩程度堪比电影》(《巴尔的摩太阳报》)
《贫穷贵公子威廉·布兰德利——住过上东区也住过贫民区》(《纽约观察家》)
《洛杉矶公寓曝光威廉竟与托比同居!》(《NOW》)
《全美话题人物:威廉·布兰德利》(《洛杉矶时报》)
《频频现身洛杉矶 罗德里克集团进军好莱坞?》(《华尔街邮报》)
《纽约每日新闻》挖出如此重要的新闻,《纽约邮报》自然也不甘落后,两家纽约最著名的小报你来我往,威廉父亲埃德温·布兰德利曾是华尔街著名基金经理但又跳楼自杀的事件当然也一并被深挖了出来。
但这场舆论风暴远远没有到此结束,《美国周刊》的一篇新闻将公众的目光从威廉本身又拉回了电影,不过,这次针对的并不是好的方面。
《NYPD言论:如果比利是现实人物,将成为美国警界噩梦》(《美国周刊》)
“近日,纽约警察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警探称自己已经遇到了一个对《惊声尖叫》里的连环杀手比利有不正常迷恋的变装者。‘他竟然一边痴迷的看着海报一边叫电影里的角色杀了他!’NYPD警探用震惊和不敢置信的口吻说:‘说实在这太惊人也太可怕了,真的,幸亏现实里不存在比利这样的连环杀人犯,不然哪怕他屠戮了再多的人,大概也会拥有一票疯狂的粉丝,就像六十年代的杀人狂魔曼森一样。’”
或许纽约警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纯粹的感叹,提起美国最著名的连环杀人魔曼森也是不带其他意思,但是这样的采访在电视上播放出来的,却引起了一些不怀好意媒体的故意歪曲解读!
犯罪电影存在的意义一般是为了引起公众对社会犯罪行为、恐怖行为及邪恶势力的谴责,因为电影或多或少的都反应了道德沦丧、性情变态、人性扭曲等现状,但哪怕选角小心翼翼,对犯罪的刻画也丑陋阴森恐怖的《沉默的羔羊》上映后,都引发了一些人对汉尼拔教授这个虚拟角色的崇拜——人们实在是没有想到,《惊声尖叫》竟然起到了和《沉默的羔羊》差不多的效果——最大的证明就是被NYPD请进警察局喝咖啡的那名变装癖。
《惊声尖叫》的拍摄本意和《沉默的羔羊》根本不同,如果说后者算是一部严肃电影的话,那么前者其实真的只是一部娱乐电影,但无论制片厂的初衷是什么,一旦牵扯进了社会道德问题,舆论热潮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NYPD:《惊声尖叫》是荼毒观众心灵之作!》(《国家讯问者报》)
《纽约警探采访引热潮 《惊声尖叫》陷争议》(《旧金山纪事报》)
《《惊声尖叫》=《沉默的羔羊》 比利=下一个汉尼拔教授?》(《洛杉矶每日新闻》)
《年度最大舆论漩涡,是无辜深陷还是炒作?》(《纽约时报》)
比起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普通民众,这些日子以来,喜爱威廉的影迷的心情,真是犹如坐了过山车一样。
埃文斯家的饭桌上,谈话还在继续,卡莉·埃文斯忘记了自己的麦片粥,托着腮在餐台前不停念叨:“纽约的小报记者怎么这么讨厌!一直抓着别人的旧伤疤不放,难道他们就一点不知道尊重下死者吗?”
“我已经听你念这断话听了半个小时了。”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也有点心烦:“你就这么喜欢威尔?我看你只是迷恋他的脸吧。”
卡莉·埃文斯光明正大的承认:“我就是喜欢威尔的脸怎么啦?当然,我现在也很喜欢他的演技和时尚品味——别说我初衷付钱,你也去肤浅一张一模一样的帅脸给我看!”
“我明明很帅好吗?!”克里斯托弗·埃文斯反驳:“想和我约会的姑娘能绕着球场排三圈!”
“你再帅也是我弟弟好吗?我又不能朝你下手!”卡莉·埃文斯哀怨地说,然后在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一脸惊悚的表情下,掐着他的脖子猛摇:“快把威尔的私人电话号码给我!我要给他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
“不给不给就是不给!”克里斯托弗·埃文斯被二姐掐的差点翻白眼,他一边挣扎一边说:“无论威尔现在做什么,他都肯定很忙很心烦,我才不要让你个花痴去打搅他!不过我可以给你他经纪人高夫曼先生的电话?”
“这个叫高夫曼的能联系上威尔吗?”
“我不知道,高夫曼的电话也经常是他的助理,一个叫艾瑞克的男人在接。嘿,我告诉你,艾瑞克娘炮极了,上次打电话过去他拉着我,另一个男人谈时装!上帝啊,我不要听上半个小时的‘为什么橘白方格羊毛短袜是棕色牛津鞋的绝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