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要是将来有一天,嬴政对这个儿子不那么信任、不那么偏爱,甚至开始有了猜疑,那扶苏的处境就危险了。
嬴政也许不会对自己儿子动手,却不会介意动手剪除儿子的羽翼,到那时最先遭殃的就是扶苏身边的人。
比起盲信什么君臣相得、父子相亲,王翦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对人性的了解与判断。
只是孙子选都选了,嬴政父子俩目前又还好得不得了,王翦便也没干涉。
他和气地和扶苏说起自己对楚国的了解。
脱去战甲、放下兵器,王翦看起来就像个慈和的老者,只有一双锐意犹存的双目隐隐显露了他蓄意收敛起来的棱角。
他话语从容,简明扼要地把楚国的地理位置、兵力分布、猛将名臣都给扶苏讲了一遍。
楚国的先祖和秦国先祖一样,其实最开始都是被逼着往没有人烟的地方开荒,他们的封地又穷又破不说,人烟还格外稀少,可秦楚两国都靠着一股子蛮劲把封地搞起来了。
所以,秦人不怕死,楚人也不怕死,两边的人骨子里都是好战分子。
到眼下这一代,虽然楚王治国能力一般般,但楚国良好的基础盘摆在那里,等闲是打不下来的,必须集秦国举国之力一鼓作气打过去。只要给他们留一口气,他们就绝不会服输投降,他们只会抵死反扑到底!
这也是王翦在嬴政面前狮子开大口要六十万大军的原因,要是人数上没有碾压性的优势,两边打起来绝对是场持久战,到那时的损失也许就难以估量了。
只可惜嬴政不这么认为。
扶苏眉头紧皱。
王翦见扶苏一脸纠结,不由说道:“公子不必忧心,此事大王自有决断。”虽说外面都传言扶苏有仙人授学,可他到底还只是个半大小孩,这些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事实上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虽然王翦不太看好李信的打法,不过对攻楚之事还是挺乐观的,一次打不下来可以打两次,打两次不行还能打三次。如今秦国的疆土扩大了几倍,打个三两次绝不至于伤筋动骨,该着急、该担心的应该是楚国才对!
扶苏点点头,见王翦面有疲色,便也不再打扰,只叫人把自己带来的几坛好酒送进来,让王翦带回频阳喝。
第二日,王翦便启程离开咸阳。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唉,犯愁
嬴政:你愁啥?
扶小苏:医生不够
扶小苏:医疗水平不高
嬴政:……
第110章 寻访
王翦走后,扶苏琢磨了两天,也没个人能再商量,最终还是决定去找嬴政说说“梦中”之事。
嬴政现在对扶苏还是挺宽容的,听扶苏把自己知道的“梦”说完,眉头跳了跳。任谁在准备打仗时被泼冷水说“你可能会吃败仗”,心情都不会好,更何况他刚被王翦甩了脸,直接告老还乡撂担子。
前两天扶苏去见王翦的事,早有人报到嬴政这边来了,不过扶苏不说,嬴政便也不问。
这小子憋了两天,还是没憋住找了过来,显见是被王翦说服了,还把自己的“梦”给搬了出来。
扶苏那些梦,嬴政觉得除了那些新鲜玩意之外基本靠不住,主要还是扶苏明显不太关注战事和政事,很多事情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而这些事情往往不能只看结果。
嬴政耐心地听扶苏说完,开始向扶苏发问:“梦里”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打楚国?具体征调了多少兵卒?李信他们走的是什么路线?楚国派出了哪些将领来应战?双方交战了几场?为什么李信会落败?
扶苏哑了。
这些东西他还真不清楚,当时他也就十来岁,还在跟着老师读书,哪里知道战场上的事,都是过后才听说的。有些东西嬴政不让人讨论,他也就无从得知,怎么可能答得上来。
他只知道是项燕让李信惨败。
嬴政见扶苏没声了,才问了个扶苏答得上来的问题:“那么在李信打了败仗之后,我可有处置他?”
这个扶苏知道,他索性把自己了解的东西合盘托出:“没有,后来他还随着王贲将军打燕齐两国。”后来秦国鲜有败绩,既然李信还能上阵为将,后来自然也屡立战功,得了不少封赏,并没有因为攻楚那场大败而被弃用。
说到这里,扶苏也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两国交战,没有一直赢的道理,除非真的有碾压式的优势,有输有赢才是正常的情况。既然前世李信并没有受到多少惩处,那就说明落败并非李信这个主将的过失,至少主要责任不在他。
这么多年来嬴政不是没打过败仗,一场败仗不至于输不起,不过既然扶苏提了个醒,他也会让人盯着项燕,现在他们还有飞鸽可以传递消息,很多情报可以传得非常及时,李信好歹也指挥着十几二十万精兵,要不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应该不至于惨败才是。
嬴政心里有了计较,对扶苏说道:“这些事你就别管了。”
虽然不太想承认,嬴政还是得正视现实:扶苏在打仗方面不太有天赋。要他读书,他读得又快又好;要他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奇巧淫技,他可以轻轻松松弄出来;可要他分析战事,他着实不是那块料,也就适合读读兵书。
看来打天下这事儿还是得他这个当爹的来干,根本不能指望这小子。
要是将来有一天,嬴政对这个儿子不那么信任、不那么偏爱,甚至开始有了猜疑,那扶苏的处境就危险了。
嬴政也许不会对自己儿子动手,却不会介意动手剪除儿子的羽翼,到那时最先遭殃的就是扶苏身边的人。
比起盲信什么君臣相得、父子相亲,王翦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对人性的了解与判断。
只是孙子选都选了,嬴政父子俩目前又还好得不得了,王翦便也没干涉。
他和气地和扶苏说起自己对楚国的了解。
脱去战甲、放下兵器,王翦看起来就像个慈和的老者,只有一双锐意犹存的双目隐隐显露了他蓄意收敛起来的棱角。
他话语从容,简明扼要地把楚国的地理位置、兵力分布、猛将名臣都给扶苏讲了一遍。
楚国的先祖和秦国先祖一样,其实最开始都是被逼着往没有人烟的地方开荒,他们的封地又穷又破不说,人烟还格外稀少,可秦楚两国都靠着一股子蛮劲把封地搞起来了。
所以,秦人不怕死,楚人也不怕死,两边的人骨子里都是好战分子。
到眼下这一代,虽然楚王治国能力一般般,但楚国良好的基础盘摆在那里,等闲是打不下来的,必须集秦国举国之力一鼓作气打过去。只要给他们留一口气,他们就绝不会服输投降,他们只会抵死反扑到底!
这也是王翦在嬴政面前狮子开大口要六十万大军的原因,要是人数上没有碾压性的优势,两边打起来绝对是场持久战,到那时的损失也许就难以估量了。
只可惜嬴政不这么认为。
扶苏眉头紧皱。
王翦见扶苏一脸纠结,不由说道:“公子不必忧心,此事大王自有决断。”虽说外面都传言扶苏有仙人授学,可他到底还只是个半大小孩,这些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事实上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虽然王翦不太看好李信的打法,不过对攻楚之事还是挺乐观的,一次打不下来可以打两次,打两次不行还能打三次。如今秦国的疆土扩大了几倍,打个三两次绝不至于伤筋动骨,该着急、该担心的应该是楚国才对!
扶苏点点头,见王翦面有疲色,便也不再打扰,只叫人把自己带来的几坛好酒送进来,让王翦带回频阳喝。
第二日,王翦便启程离开咸阳。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唉,犯愁
嬴政:你愁啥?
扶小苏:医生不够
扶小苏:医疗水平不高
嬴政:……
第110章 寻访
王翦走后,扶苏琢磨了两天,也没个人能再商量,最终还是决定去找嬴政说说“梦中”之事。
嬴政现在对扶苏还是挺宽容的,听扶苏把自己知道的“梦”说完,眉头跳了跳。任谁在准备打仗时被泼冷水说“你可能会吃败仗”,心情都不会好,更何况他刚被王翦甩了脸,直接告老还乡撂担子。
前两天扶苏去见王翦的事,早有人报到嬴政这边来了,不过扶苏不说,嬴政便也不问。
这小子憋了两天,还是没憋住找了过来,显见是被王翦说服了,还把自己的“梦”给搬了出来。
扶苏那些梦,嬴政觉得除了那些新鲜玩意之外基本靠不住,主要还是扶苏明显不太关注战事和政事,很多事情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而这些事情往往不能只看结果。
嬴政耐心地听扶苏说完,开始向扶苏发问:“梦里”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打楚国?具体征调了多少兵卒?李信他们走的是什么路线?楚国派出了哪些将领来应战?双方交战了几场?为什么李信会落败?
扶苏哑了。
这些东西他还真不清楚,当时他也就十来岁,还在跟着老师读书,哪里知道战场上的事,都是过后才听说的。有些东西嬴政不让人讨论,他也就无从得知,怎么可能答得上来。
他只知道是项燕让李信惨败。
嬴政见扶苏没声了,才问了个扶苏答得上来的问题:“那么在李信打了败仗之后,我可有处置他?”
这个扶苏知道,他索性把自己了解的东西合盘托出:“没有,后来他还随着王贲将军打燕齐两国。”后来秦国鲜有败绩,既然李信还能上阵为将,后来自然也屡立战功,得了不少封赏,并没有因为攻楚那场大败而被弃用。
说到这里,扶苏也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两国交战,没有一直赢的道理,除非真的有碾压式的优势,有输有赢才是正常的情况。既然前世李信并没有受到多少惩处,那就说明落败并非李信这个主将的过失,至少主要责任不在他。
这么多年来嬴政不是没打过败仗,一场败仗不至于输不起,不过既然扶苏提了个醒,他也会让人盯着项燕,现在他们还有飞鸽可以传递消息,很多情报可以传得非常及时,李信好歹也指挥着十几二十万精兵,要不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应该不至于惨败才是。
嬴政心里有了计较,对扶苏说道:“这些事你就别管了。”
虽然不太想承认,嬴政还是得正视现实:扶苏在打仗方面不太有天赋。要他读书,他读得又快又好;要他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奇巧淫技,他可以轻轻松松弄出来;可要他分析战事,他着实不是那块料,也就适合读读兵书。
看来打天下这事儿还是得他这个当爹的来干,根本不能指望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