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此时郭勋也知道朱李二人的身份,对方不仅不计较自己无礼,竟然还帮着他打败宿敌,不由大为感激。头脑一热,冲到李乘风面前:“大姐大!一日为姐终生为姐!从今天起我就是你小弟!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李乘风:“……”哭笑不得的辞别那二傻子,回宫复命去了。
嘉靖听到杨慎的落败,心中也是大为畅快,但转瞬间又沉下脸。
原来自从他发布圣旨说要改尊称,朝中一日乱过一日。事情已经有些不受他控制了。
十一月,内阁们集体上疏称,他们同意了皇上的建议,这事有讨论的余地,大家坐下来慢慢谈,不过闲杂人等还是不要出现了。
想也知道,这个“闲杂人等”指的就是张璁。
百官们也是怕了这小子了,先不说他熟读礼法,总能从出其不意的角度进攻。在者说此人不过是个二等进士,六品芝麻官,还是南京那个假朝廷的,大佬们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一品官员,为官几十载,跟这种人吵实在是太丢分了,吵的赢吵不赢,对方都能名震天下。况且这件事上,其实大臣们也不占道义,因为自古以来,都没有皇上有两个爹的,他们此举实属理亏。
于是打算先稳住小皇帝,等之后再从长计议。
此时的朱厚熜虽说聪颖,但心思还是浅薄了些,愿望也很简单,一是转移视线,二是给自己父母正名,这两点做到他就满足了,于是高高兴兴的打算就此罢手。
结果张璁也不知是从哪得到了消息,连忙上疏道:皇上!你这是让他们骗了啊!哪有什么从长计议,坚持下去肯定就是我方胜利,这不过是对方的缓兵之计!你清醒一点啊!
朱厚熜这才反应过来,对啊!这么简单的事还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这帮老油条坑我!
被耍的朱厚熜出离愤怒了,他觉得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受到了践踏,于是执意要召张璁入宫商议,谁拦着也不行!
此时的内阁首辅杨一清,他本身就是支持皇帝认爹的,无奈手下尽是些顽固派。如今皇上心意已决,于是他干脆配合圣意,在内阁中来回周旋。杨廷和已告老,蒋冕毛纪等人也是群龙无首,费宏脾气还好,再加上皇上登基后的一番作为,让他们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他们平均年龄都要七十岁了,全都是四朝老人,什么没见过,心胸十分宽广,看皇上这样,也担心君臣关系,所以便不再反对。认就认吧,左右自己也尽力了,归去后也算对得起弘治皇帝和先皇,他们老朱家的事,老朱家自己解决。
朱厚熜敏锐的感受到内阁态度的软化,慢慢的把刺收了回去。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跟老大人们也有了些感情,看着他们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走路有时都需要搀扶,还经常在内阁加班到深夜。也知这帮人的风骨,既然对方服软了,他也就这样算了吧,让张璁进来,说会儿话,把爹娘的名号定下来,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这两方是平和了,可有的人不这么想。若问是谁,自然是我们的大才子——杨慎了。
杨慎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他爹究竟为何要辞官,明明身体硬朗,也还想为国家做些事,在朝中权势滔天,干嘛早早退去?眼见内阁老臣们不再抗争,杨慎咬咬牙,别不去,他去!
对于趁着他爹辞官告老,上奏污蔑他爹的张璁,杨慎自然是恨到骨子里,再加上张璁身为敌方大将,双重仇恨下促使杨慎做出一个决定——他要打死张璁!
没错,我们的杨大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世家子弟,风度翩翩。遇到事情第一个反应竟是套麻袋!更可怕的是,他周围和他交好的翰林学士们竟然没有一个反对,还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出一份力!
按理说以杨慎的身份,想要雇人套张璁麻袋还是很简单的。可杨慎偏不,他就是要在皇上面前,文武百官面前,堂堂正正的诛杀国贼。于是他将行凶地点选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皇宫!
杨家家学渊源,等到杨慎懂事的时候,杨廷和就已经官至首辅,一人之下。再加上母亲的溺爱,周围人的奉承,他在京城可以说是横着走都不为过,哪怕是遇到皇亲国戚,世家贵族,见到他也要礼让三分,也难怪郭勋视其为童年阴影,像这种人,后世为他们起了一个十分贴切的称呼——□□。
身为□□中的翘楚杨慎自己也很争气,小时候便以博闻强记,聪慧闻名天下。当时的文坛魁首李东阳对他赞叹不已,如果不是身体不好,还曾想收他当关门弟子。杨廷和也十分重视子孙教育,给杨慎找的师父都是些才高八斗的大儒。
深受熏陶的杨慎长大后更加厉害,年纪轻轻便中了状元。当时杨廷和身为首辅,儿子却当了状元,朝野有不少人表示不服,再加上那届科举有舞弊的官司。有人就说考官迫于杨廷和的压力,才点了杨慎解元。
主考官笑而不语,等杨慎作为状元,文章贴到外面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人家确实是有实力,不服不行。
高、干子弟杨慎就这样一路顺风顺水,对于一共土包子张璁,他怎么会忍气吞声。
当然了,他也不是傻子,如果打死朝廷命官,也是犯法的。于是他挑选了一个特殊的地点,左顺门。
这是个打死人不用负责的地方,就算是皇上也管不住。之所以如此,盖因为在英宗时期,太监王振掌权,欺上媚下,残暴不仁。朝野怨声载道,就连王振的狗腿子们也都耀武扬威。
李乘风:“……”哭笑不得的辞别那二傻子,回宫复命去了。
嘉靖听到杨慎的落败,心中也是大为畅快,但转瞬间又沉下脸。
原来自从他发布圣旨说要改尊称,朝中一日乱过一日。事情已经有些不受他控制了。
十一月,内阁们集体上疏称,他们同意了皇上的建议,这事有讨论的余地,大家坐下来慢慢谈,不过闲杂人等还是不要出现了。
想也知道,这个“闲杂人等”指的就是张璁。
百官们也是怕了这小子了,先不说他熟读礼法,总能从出其不意的角度进攻。在者说此人不过是个二等进士,六品芝麻官,还是南京那个假朝廷的,大佬们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一品官员,为官几十载,跟这种人吵实在是太丢分了,吵的赢吵不赢,对方都能名震天下。况且这件事上,其实大臣们也不占道义,因为自古以来,都没有皇上有两个爹的,他们此举实属理亏。
于是打算先稳住小皇帝,等之后再从长计议。
此时的朱厚熜虽说聪颖,但心思还是浅薄了些,愿望也很简单,一是转移视线,二是给自己父母正名,这两点做到他就满足了,于是高高兴兴的打算就此罢手。
结果张璁也不知是从哪得到了消息,连忙上疏道:皇上!你这是让他们骗了啊!哪有什么从长计议,坚持下去肯定就是我方胜利,这不过是对方的缓兵之计!你清醒一点啊!
朱厚熜这才反应过来,对啊!这么简单的事还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这帮老油条坑我!
被耍的朱厚熜出离愤怒了,他觉得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受到了践踏,于是执意要召张璁入宫商议,谁拦着也不行!
此时的内阁首辅杨一清,他本身就是支持皇帝认爹的,无奈手下尽是些顽固派。如今皇上心意已决,于是他干脆配合圣意,在内阁中来回周旋。杨廷和已告老,蒋冕毛纪等人也是群龙无首,费宏脾气还好,再加上皇上登基后的一番作为,让他们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他们平均年龄都要七十岁了,全都是四朝老人,什么没见过,心胸十分宽广,看皇上这样,也担心君臣关系,所以便不再反对。认就认吧,左右自己也尽力了,归去后也算对得起弘治皇帝和先皇,他们老朱家的事,老朱家自己解决。
朱厚熜敏锐的感受到内阁态度的软化,慢慢的把刺收了回去。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跟老大人们也有了些感情,看着他们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走路有时都需要搀扶,还经常在内阁加班到深夜。也知这帮人的风骨,既然对方服软了,他也就这样算了吧,让张璁进来,说会儿话,把爹娘的名号定下来,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这两方是平和了,可有的人不这么想。若问是谁,自然是我们的大才子——杨慎了。
杨慎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他爹究竟为何要辞官,明明身体硬朗,也还想为国家做些事,在朝中权势滔天,干嘛早早退去?眼见内阁老臣们不再抗争,杨慎咬咬牙,别不去,他去!
对于趁着他爹辞官告老,上奏污蔑他爹的张璁,杨慎自然是恨到骨子里,再加上张璁身为敌方大将,双重仇恨下促使杨慎做出一个决定——他要打死张璁!
没错,我们的杨大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世家子弟,风度翩翩。遇到事情第一个反应竟是套麻袋!更可怕的是,他周围和他交好的翰林学士们竟然没有一个反对,还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出一份力!
按理说以杨慎的身份,想要雇人套张璁麻袋还是很简单的。可杨慎偏不,他就是要在皇上面前,文武百官面前,堂堂正正的诛杀国贼。于是他将行凶地点选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皇宫!
杨家家学渊源,等到杨慎懂事的时候,杨廷和就已经官至首辅,一人之下。再加上母亲的溺爱,周围人的奉承,他在京城可以说是横着走都不为过,哪怕是遇到皇亲国戚,世家贵族,见到他也要礼让三分,也难怪郭勋视其为童年阴影,像这种人,后世为他们起了一个十分贴切的称呼——□□。
身为□□中的翘楚杨慎自己也很争气,小时候便以博闻强记,聪慧闻名天下。当时的文坛魁首李东阳对他赞叹不已,如果不是身体不好,还曾想收他当关门弟子。杨廷和也十分重视子孙教育,给杨慎找的师父都是些才高八斗的大儒。
深受熏陶的杨慎长大后更加厉害,年纪轻轻便中了状元。当时杨廷和身为首辅,儿子却当了状元,朝野有不少人表示不服,再加上那届科举有舞弊的官司。有人就说考官迫于杨廷和的压力,才点了杨慎解元。
主考官笑而不语,等杨慎作为状元,文章贴到外面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人家确实是有实力,不服不行。
高、干子弟杨慎就这样一路顺风顺水,对于一共土包子张璁,他怎么会忍气吞声。
当然了,他也不是傻子,如果打死朝廷命官,也是犯法的。于是他挑选了一个特殊的地点,左顺门。
这是个打死人不用负责的地方,就算是皇上也管不住。之所以如此,盖因为在英宗时期,太监王振掌权,欺上媚下,残暴不仁。朝野怨声载道,就连王振的狗腿子们也都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