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意味着,朱由榔三十多年的政治实践,最终以纸面形式,确定为国家意志。

  完成这一切后,朱由榔终于放松,把政务丢给了三十多岁,早已锻炼成熟的朱慈煊,自己带着家人四处游玩,或者和王夫之、方以智等人,讨论一些哲学和科学上的问题。

  十二年后,朱由榔驾崩,而在此之前,老一代在抗清战争中崛起的文武精英们,都已经陆续病逝,剩下的几个也已经老迈。

  激情澎湃,开天辟地的光烈时代结束了,大明进入新纪元。

  光烈朝的岁月虽然足够精彩,但却如同一天的早晨,朝霞灿烂,却并非鼎盛。

  世祖皇帝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的遗产,远比他本人想象中要夸张。

  无论是政治和制度上的,还是精神和思想上的。

  朱慈煊在位二十六年,被史学家称之为“光烈遗风”

  在这个时期,国家按照世祖在世时制定的路线,稳步发展

  显宗皇帝,也就是朱慈煊,是他父亲忠实的继承者。他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保守分子,那在世祖逝世后,原本蠢蠢欲动非分之想当头一棒。

  世祖的新法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按照《宪纲》中的设想,逐渐继续深入。

  在这二十六年间,广州、南京分别成立了证券交易所。新兴科层制官僚体制,逐渐开始取代过去的士绅基层自治。政府的权力触角,向着帝国最底层的行政单位伸去。

  在上层建筑中,绍业二十二年,肇庆首建地方咨议局

  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光烈朝所缔造的工业复合体与商业金融经济,发展壮大,钢铁产量达到手工业时代的极点。

  普及的公民教育,为帝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于是乎,在显宗在位的最后三年

  来自武昌工业学院的一声汽笛,人类历史翻篇

  工业革命,到来了

  纵观整个显宗后期,到庄宗,宁宗,昭宗,以至于后面的景宗初年。

  这近百年的岁月,是大明,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

  大明帝国,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领头羊及支配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几乎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市场变革,都围绕着东方那个大国运转。

  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在十八世纪后发追赶,相继在大明影响下,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普鲁士等国,都只是在世界市场中,扮演接受产业转移和中下游地位。

  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

  绍业十八年,朝日事件爆发

  在斡旋朝日双方的天津谈判失败后,大明理藩院向日本方面下了最后通牒。

  命开长崎、江户、广岛、大阪、神户五港。

  德川幕府拒绝

  由三十艘乙级以上战列舰,和众多巡洋、护卫舰构成的庞大海军风帆舰队,叩访长崎港。

  与日本水师发生交火,击沉、俘虏大小船只两百余

  又三日,德川幕府表示为长崎守军,未经幕府允许,与明军冲突,私自行动,撇清关系。

  接着,明军舰队访江户湾

  于横滨签订条约,日本承认对明藩属关系,开五港,明军在长崎、大阪驻军。

  熙明八年(第三代明庄宗),朝鲜内附

  九年,登陆新洲(北美西海岸,靠太平洋这边),建立第一个据点,命名为新乡(笑)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层面的咨政院,正式成为立法机构。在《宪纲》提出快半个世纪后,大明开始尝试向立宪制转型。

  十五年,与英国划定分界新洲,大明占据西海岸,英国占据东海岸。

  紧接着,庄宗、昭宗年间,还先后在中东、印度和西伯利亚,与英、俄、法爆发局部冲突,大多取胜。

  至昭宗后期,殖民地和藩属国横跨全球,包括但不限于,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吕宋、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印度东海岸部分地区、北美洲西海岸(含阿拉斯加)、中美洲部分地区、东非部分地区。

  国力达到极盛,成为事实上的日不落帝国

  西方史学家将之称为“独极时代”,而大明史学家则称呼“显昭至盛”。

  老子曾言“反者,道之动也。”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没有人能够永生不死,就像没有哪个王朝真能千秋万代。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越来越沉重的矛盾

  随着岁月更迭,总有一天会彻底暴露出来。

  工业生产机器所带来的,可不只是利润。

  纵观大明从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社会跨步的同时,一些国家建立之初就有的问题,开始显现。

  于内部

  在后明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封建关系被压制,但并非被取缔,或是完全否定。恰恰相反,这种封建力量和部分资本媾和后,演变为更加庞大,而顽固的既得利益集团。

  比如,曾经作为经济市场领头羊的皇室资本,与勋贵、外戚、世家资本的联合集团,在过去大半个世纪的过程中,逐步垄断了这个国家各个重要生产与金融部门。

  他们父死子继,把国民经济命脉看做自己理所当然的私产

  是的,不能要求每一个皇室成员、勋贵、外戚,都能像建国初期,世祖、孝刚皇后、晋忠武王(李定国)、瞿文正公那样无私。

  当基于血缘和宗法纽带,以及天然至高的政治地位所巩固的封建残余,和庞大垄断性资本力量叠加在一起。

  一群新时代的“世家门阀”、“五姓七望”诞生了

  他们以军事贵族、世代沿袭的方式,企图掌握帝国武装力量和军工复合体;用皇室的特殊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永享胜利。

  科举考试依然存在,基础教育依然进行,但志在青云的人们越是学习,越是奋斗,就越能摸到那厚厚的障壁,最后头破血流。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在外部

  资本经济也好,工业革命也罢

  不是没有代价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粗糙的,狂野的,十八世纪伦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

  要满足上亿人口的市场需求,甚至远销海外,蒸汽机的烟囱遍布中华大地。黄浦江和珠江浑浊不堪,一派臭水沟模样,在佛山镇和马鞍山,重金属中毒几乎成为常见病,山西和北直隶的天空上,是滚滚乌云……

  资本的原始积累何其残忍,是破产乞讨的手工业者、是在机器轰鸣中葬送健康的男女工人、是不满十二岁就与矿石和纺织机打交道的童年。

  “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那朝廷为什么不通过立法,或者政策改变这种现象呢?

  它为什么要改变?

  朝廷本身,或者说构成最高权力的皇室、外戚、勋贵和世家联合统治集团,难道不就是这种经济模式的最大受益人吗!

  当然,也不是没有改良主义者做出过尝试,为了缓和矛盾,从昭宗后期,朝廷开始有计划向殖民地迁移工业。

  可帝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就算把所有殖民地都变成工业产地,也无法完全供应。而且,资本集团不是呼来喝去的家奴,权力是有边界的,有些能力,只有建立体制的前一两代人才有,任何一个体系,无论古今中外,历史越长,越庞大、完备,掉头就越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这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没有万年不变的统治秩序,在过去近百年中,收到技术发展感染的不止大明。

  当殖民地们接受了产业转移的成果,又反过来拥有了对抗帝国的武器!

  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封建权贵摇身一变,成为垄断资本集团,让中下层新兴资产阶级们如何甘心?垄断的代价,是市场活力的丧失。

  在近百年的统治中,逐步也掌握了部分工业力量的殖民地,尤其是大量明人与当地民众通婚后,他们的后代,远隔中土万里之遥,又有多少向心力?

  乾宁二十七年,昭宗皇帝朱伯澂驾崩

  随他一同逝去的,还有这个帝国的光辉岁月

  烈火烹油的时代,结束了。

  景宗贞平三年,公元1751年

  第一次系统性经济危机爆发了(真实历史上是1788年)

  次年,东夏独立战争爆发

  两年后,本来就体质不好,继位时已经四十七的景宗朱仲橼病逝

  新继位,年富力强,又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决定通过战争,来解决帝国面临的危机。

  但他似乎忽略了,此时距离工业革命爆发已经大半个世纪

  “(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大明,早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先进工业机器的存在。

  -------------------------------------

  讲到这里,李炎早已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连笔记都忘作了

  而那位唾沫横飞,宛若说书先生般的大胡子教授,方才停下,把下方一众同学拉回现实。

  看了看表,咧嘴一笑

  “还有五分钟就下课了,咱们这一章基本讲完一半,不错。”

  李炎这才发现,一节课如此飞速,就已经快到尽头。

  最后下课前,教授一如以往的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同学们以为,假如,当然我说是假如,世祖皇帝能够看到刚才我说的这些历史,他会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后悔呢?”

  所有学生都陷入思考

  毫无疑问,这条说不清对错的前进道路,最开始的奠基人,便是世祖。

  但从记载看,这位诞生于封建时代的皇帝,拥有极其高尚的品格,“思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思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

  “他如果能看到,大概心情会很复杂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