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0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庞大的联合舰队,只是休整了几日,便继续启航

  和广州方面的广东部分船只,以及浙江方面的舰队汇合,他们要一起往台湾去。

  而台湾再往南

  便是吕宋

  此时,从吕宋,到印度尼西亚的整片群岛,都刚刚丧失了最重要的武备力量。

  如同剥光衣服,楚楚动人的小姑凉,暴露在大明海军这个刚刚膨胀壮大的七尺大汉面前。

  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第55章 奴变(上)

  胜利的消息传到南京,已经是十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这时候,前线,郑成功的舰队都已经再次出发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马尼拉

  很显然,比起荷兰人,靠得更近的西班牙怕是得先遭殃

  对于战争的结果,朱由榔接到捷报后也兴奋了一下,但并未出乎意料

  之前海军动员沿海各省的武装商船,他是知道的

  要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上千艘战船都搞不定荷西联军,那也太夸张了

  就他所知,这时候西方殖民者在远东的力量,应当还比较薄弱,大明并不怕硬碰硬,尤其是当大明能够集结起举国之力时。

  相较于海上的战斗,朱由榔更为关注东南亚方面的战斗

  自光烈元年起兵以来,和满清打了**年的仗,明军并不缺乏战斗经验。

  但这些仗,基本上都是在国内,或者说关内环境中打的,大部分情况下,明军都是基于较为良好的群众条件打仗。

  即使是东北那种特殊情况,也有朝鲜方面做支撑。

  而现在,明军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出国作战,跑到远隔国内补给线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在缺乏社会基础的情况下作战。

  朱由榔不敢掉以轻心,历史上,这种强军在不利于自己的地理环境下吃亏的例子并不是少数。

  尤其是东南亚这种地方

  好在安南方面,荷西舰队被全歼以后,海军也就腾出了手,之前动员组织的广东方面,数百艘武装商船,还一直没怎么用,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他载运辎重和人员,向海防港登陆。

  并与此同时,寻机攻击骚扰广南国、柬埔寨等国沿岸地区

  当然,朱由榔还是充分信任胡一青和焦琏的。

  -------------------------------------

  南京方面,虽然海坛山一战胜利的消息一经传回,就马上登报

  不过广大士民并没有什么激动或者稀奇的感觉,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很难理解这一战的具体意义。

  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就是斩杀俘虏了两三千不知从哪来的红毛蛮夷而已。

  当然,相较于一般百姓,那些个商人,尤其是常年与外贸打交道,或者位于产业链上游生产商们,便对此认识得更为深刻。

  他们知道从此以后,在对日本以及南洋的贸易航线中,大明的商船风险性将大大降低,而作为大明的商人,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恐怕还能继续南扩。

  之前只在安南等国拥有的“特殊贸易地位”,恐怕还要继续延伸到南洋等国,吕宋、棉兰等地,都会纳入大明工商业生产的原材料产地。

  所以,海坛山一战的结果,还是在工商业界,引发了不少反响,至少,算是给战前心中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一些商人和企业主吃了定心丸。

  告诉他们,外贸航线恢复正常,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让朱由榔颇为欣慰的是,通过这么些年,自己孜孜不倦的向麾下官吏普及基本的地理常识,并且将世界地理作为科举和官员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

  至少当《启民报》的新闻发布出来后,没有哪个当官的,会问出“西班牙是何地?”之类的弱智问题。

  甚至不少人,在战后上疏恭贺的奏章里,还能把战争对于远东海洋局势的改变,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对于朱由榔本人而言,虽然战争的胜利,是早有预料的事情,不过胜利得如此彻底,还是让他兴奋。

  毕竟在事前,由于对后世历史的预见,他对这些西方殖民者,还是抱有几分小心翼翼的。

  如今看来,这个时代的西方殖民者,也就那样,或许的确有厉害之处,但并没有什么压倒性的实力。

  不过,朱由榔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发生的一件事,就立马破坏了这份胜利的喜悦。

  大明,居然又有人造反了!

  造反,在封建社会从来不是王朝末年的专属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盛世,一样有人造反

  比如贞观年间的陈硕贞起义,宋太宗年间的王小波起义

  仅是大明开国之初的洪武、永乐年间,爆发的起义、暴乱就不下数十次

  其中,如洪武末年的“铲平王”起义,波及十数万人,牵动岭南、西南;永乐中年的白莲教之乱,同样此起彼伏。

  只是相较于王朝末世,由于社会矛盾缓和,故而这些起义大多规模有限,其中一部分,本质上是会道门组织煽动的叛乱而已。

  但并不意味着造反,在这个年头是什么稀奇事

  反倒是朱由榔治下,从光烈三年基本统一江南到现在,没有爆发过波及万人以上的底层暴乱,反倒是一件奇事。

  不过,很显然,该来的总会来,社会矛盾,会因为统治者的决策而缓解,但并不会因此就销声匿迹。

  这场叛乱,并没有发生在西南或者西北、东北之类的边疆地带,而是在江南腹心之地,松江府。当然,叛乱是当地官府定的性,从朱由榔的视角看来,这明显是一次阶级矛盾引发的起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也是朱由榔为之震怒的原因

  因为暴动的参与者,并不是什么西南山民或者边疆部落

  而是位于大明统治核心的江南地区的底层百姓

  就在海坛山战斗爆发之前,光烈十三年三月初二

  松江府华亭县,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地区

  数百织工,不满主家苛刻待遇,推举了两名首领,去松江府衙,上告官府。

  言其主家华亭范氏长期克扣工钱,打骂雇工,华亭织工的平均薪资,尚不足临近的嘉兴府同等工人之四成。

  但出乎意料的是,松江府衙并未受理

  甚至还将这两人给按拿入监,交换华亭范氏

  消息传回工坊,华亭范氏在崇祯年间,就是地方土霸,但凡县中得罪的,都无甚好下场,害怕范氏追究的数百织工,干脆作乱起事。

  捣毁织机,与范氏数十名护院家丁发生冲突。

  华亭县衙以为有匪徒作乱,派出衙役参与弹压,结果反而越闹越大,数百织工一拥而上,击溃了范氏那几十号常年作为监工,早就被人恨得牙痒痒的家丁,大肆报复不提。

  华亭县那点衙役更是杯水车薪

  反而暴动队伍越卷越多,很快波及华亭县外的数个镇,乃至于县城内

  队伍从四五百人,迅速扩张到了千余人

  到了这般规模,又是在南直腹心之地,很快就引发了松江府以及京畿衙门的重视。

  平息暴动倒是没花多大功夫

  只是三四日功夫,从嘉兴以及苏州调来的两千民兵和御前左军一部千余人,就立即进驻松江府。

  只花了一天功夫,就击溃了已经扩张到近两千人的暴动队伍,并收复县外诸多村镇,恢复秩序,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被俘虏,整个战斗过程,敌我双方伤亡还不到二十人。

  而在此之前,华亭县好几家地主,都被屠杀一空,尤其是首当其冲的范氏,竟然只有几个外嫁女和两个在苏州读书的士子免于此难。

  地方官员,包括被获知了消息的内阁派遣来平叛的御前左军参将,南直布政使司等,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甚至松江知府,也只是担心自己这个肥缺位置做不太安稳了,毕竟此前朱由榔登基以来,都很少发生类似时间,估计会被降职处分。

  但没想到的是,朱由榔刚刚收到消息,就勃然大怒

  严厉追究了松江府衙、华亭县衙的责任,严查二者是否与范氏有利益往来,并亲自属意,让都察院廉政署派出专门巡视组,出镇松江府,从快从重查办。

  连带着怕是南直布政使司许多人都得跟着吃瓜落

  这倒是怪不得朱由榔发火,作为一个后世人,他了解情况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猜测

  是不是由于江南地区纺织工人地位低下,待遇惨淡导致的?

  自己治下,居然有如此剧烈而惨重的阶级矛盾而不自知,松江距离南京不过数百里,南直地界啊!

  这怎能不让朱由榔震怒?

  第56章 奴变(下)

  作为一名“孤家寡人”,朱由榔甚至立马就多疑起来

  如果连南直地区,有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己都不知道,都没人提醒自己,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文武官僚集团,已经形成密不透风的利益团体了?是否意味着自己这个统治者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一线消息了?

  为此,他还专门绕过内阁,派出自己的中书署心腹,前往松江、苏州、常州、扬州等南直地区,手工业、纺织业最为发达的区域调查。

  看一看当地的社会状况到底如何了

  但没想到的是

  就在朱由榔同时于南京召开朝会,大肆整顿政治纪律之时,回报过来的消息,却让他颇为意外。

  此时的江南地区,织工,以及其他各类雇工群体的生活和待遇并不差

  甚至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主要聚集在城郊、城内的早期无产者,其生活条件反倒是比大多数农民好得多。

  这倒不是因为资本家和企业主们有多大的善心

  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短缺

  毕竟明清战争以后,人口下降明显,而朱由榔施行的民屯政策,尤其是收复北方,统一全国以后,大量的移民屯垦,再次分散了土地矛盾和劳动力数量。

  相较而言,如果企业和雇主们,不提高对雇工的薪资待遇,留不住人,人家大可以拍拍屁股离开,大不了应募去北方屯垦就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