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在最后写上了水泥的方子。

  这个时代还没有水泥,建造常用的石灰砂浆和蜃灰做胶凝材料。

  石灰砂浆使用最为广泛,但不能在潮湿环境下砌墙,更不能在水中使用。除此之外强度也不够,即便加入黄黏土来提高硬度也不够优越。

  蜃灰则是用蜃壳烧成的灰,用途和石灰相近,且性能比石灰优越, 但只在沿海地区广泛使用,远不能和水泥比。

  除了这两者, 还有一王牌,“糯米灰浆”。

  这个就厉害了,其特殊之处在于掺了糯米浆。

  用糯米灰浆作为砖石砌体中的粘结材料,如果使用得当,效果完全不输水泥浆。

  但它成本昂贵,一般只有官府重要建筑和大户人家才会使用。

  而大部分农家百姓建房原料就是黄黏土,连红砖都不常用,毕竟吃都吃不饱,谁舍得拿糯米用于建造。

  另外糯米灰浆每次制作都要专门熬制糯米浆,太过麻烦,比例也不好掌握,一个不小心就成豆腐渣工程了。

  不如水泥可以提前制成粉状,现用现拌。

  有了水泥自然就有了水泥混凝土,叶如尘在信中毫不夸张地说水泥混凝土与石头硬度一样。

  并表示准备开一个水泥厂,帮圣上看看是否可行,这次新区修路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盖房砌墙也要用水泥浆。

  若是不错的话就能大批量生产,不说卖到全国各地,仅周边省份就够了,还有西边儿的军事边防,绝对供不应求。

  这产业链发展起来后可猛了呢,圣上要是给钱了,水泥厂就是官府的,不但能带动陇州经济,挣得钱还都是公家的。

  啧啧,叶如尘心想,这么好的点子都贡献出来了,若是圣上不心动,就莫怪他自己出钱开厂,辞职回家养老了。

  给圣上的信写完后,叶如尘想了想,又写了一封信。

  反正要往京城跑,顺便给几位好友道声好。

  陇州目前的穷是一个死循环。

  村里的地必须要种,否则就没有粮吃,更交不上税。

  但没钱买肥料再加上各种原因,就算费时费力种上了地,一年下来收成也见不得有多好。

  百姓想出门挣钱也没有门路,莫说村里,就是城镇都没有太多的就业岗位,于是家家户户只能缩衣节食。

  一小部分壮年劳力被困在了家中的几亩田间,而更多的则是背负行囊外出务工,这又造成了劳动力严重流失的问题。

  还有人才流失,读书稍微读出点名头的人也都留在了外面。

  要打破这个循环,就要找到关键点,即“就业岗位”。

  陇州需要改变的地方太多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叶如尘等不及一点点来。

  所以才决定直接动大刀,在陇州城内划一个新区。

  脱贫攻坚要从城市入手,增加陇州城的就业岗位,只有陇州城先发展起来了,才能渐渐带动下面的县一起富裕。

  目前陇州城经济中心、热闹地带在城中偏东,那里不能随意乱动。

  叶如尘细细研究地图,准备在西边寻一块儿合适的地。

  “大人?小的有事相禀。”

  叶如尘抬头,是户房典吏高文生,腆着一张脸笑嘻嘻的叫人不想搭理。

  早就注意到这颗老鼠屎了,但近期忙便没有搭理,今日居然主动送上门了。

  叶如尘问道:“何事?”

  高文生走近几步,“明日休沐,不知大人可有空,城中几位豪商,冯家、曾家和高家,三家的老爷想邀大人一叙。”

  同样在屋里的谢同知惊诧,望向叶如尘,好奇他是否会接受。

  “是吗...”

  叶如尘无甚表情,“他们有何事,可要报案?”

  高文生嘴角一僵,尴尬地笑笑,“大人说笑了,哪有什么案子,就是想单纯吃个饭,交个朋友而已。”

  “几家人在城中有些分量,人脉也广,大人不妨认识一下,将来办事也方便。”

  高文生明里暗里的表示几位富商是给叶如尘送钱的。

  这算是官场常态,只要你坐到一定高度,尤其是县令、知州、知府这种和地方有直接接触的,多少都会有人上赶着送钱求庇护。

  叶如尘都来了这么些日子,除了上任大典那天,还没和富商们见过面。

  他坐得住,可有人坐不住了。

  前段时间先是熟悉衙门事务,审山匪,接着又下乡视察,忙得不可开交。

  如今可让高文生等到机会,自觉叶如尘没什么事了,便急急帮忙抛出橄榄枝。

  叶如尘点了点头,然后婉拒了。

  高文生不可思议,还想说什么,又听叶如尘道:

  “不着急,转告一下,不日后本官会请他们来聚一聚。”

  谢同知心中莫名有些丧气,为什么和他想的不一样,依大人的性格不应该是强烈拒绝吗?

  高文生闻言笑开了花,心中有几分不屑,原本瞧叶如尘的行事作风,还以为和寻常官员不一样呢。

  装模作样,不还是迟早都要见的吗,果然谁都落不了俗。

  “岂敢让大人请,大人您定个日子,大概什么时候,小的回去转告他们做准备就好。”

  “就这两天,不用做什么准备,到时候本官会派人通知。”

  “是,大人。”

  高文生毕恭毕敬告了退,准备离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