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韩皎微一皱眉,不知此人为何话里带刺,不悦地反驳:“倘若不愿攀附权贵就算是书生之气,恐怕痴长再多年岁,我也洗不掉这满身书生之气。”
男人微微一笑,锐利的目光看向韩皎:“结交权贵便是攀附?如此说来,你心里已经把人分出了三六九等,而你只愿意折节下士,这算是文人风骨,还是自命清高?”
诡辩!
韩皎心中吃惊,这老头有两把刷子。
韩皎冷静反驳:“我并非不愿结交位高之人,只不过此地宾客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结交一人,便要迎合一群人,我谨慎观望,难道也是自命清高?”
“那确实不算自命清高,只是胆气不足,成不了大事。”男人依旧淡定自如,嗓音低沉有力:“世间万物,举凡能长久于世,多半是因其有利于大多数生灵。成大事者亦是如此,有足够的气魄周旋于各方势力,成为人心所向,才是有志向者长存之道。”
韩皎有些看不透这老头,却一时找不出反驳的话语。
韩皎尚未开口,就听身后脚步声变得急促。
两个庄园仆从快步走到韩皎身旁,对那老头躬身作揖,急道:“李阁老,端王殿下在找您。”
韩皎心头猛一咯噔,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之人。
老头点点头,吩咐仆从去把自己刚采的那一篓花草颁给端王,回头对韩皎微微一笑:“不能让殿下久等,小友若是不服,可以去隔壁花厅与老夫辩个痛快。”
韩皎回过神,赶忙颔首行礼:“卑职参见李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的第三夫端王终于要正式出场了(不
————
注:昨天有不少读者问谢夺为什么喊徐公公“伴伴”,因为徐公公是他的大伴。
你们一说才发现,大boss用这种叠词称呼公公会显得不是特别爷们的亚子,但是喊都已经喊了,一日为伴伴,终生为伴伴,反正大家都听见了。
谢夺:你说谁不够爷们?
第48章
与李阁老的相遇来得太突然。
韩皎原本的计划, 是先协助燕王除掉疑似内奸的大皇子, 而后把朝廷之中身居高位的端王党逐一剪除。
然而,杀良冒功案作为韩皎不得已而为之的切入点,不仅洗脱了燕王的冤屈,也顺着赵亮这条线,牵动了整个兵部的利益集团。
燕王因此掌握了周肇昆的把柄,韩皎的作为, 很可能已经惊动了周肇昆的岳父——李阁老。
作为原著中老谋深算的内阁次辅,眼前这位李阁老, 跟韩皎想象中相去甚远。
本以为会是那种性情和柔的笑面虎,没想到这老头居然有着仙风道骨的气度,言谈举止很有气魄,跟想象中的佞臣做派, 完全不同。
仔细一琢磨,倒也不奇怪,如果连韩皎都能看出老家伙奸邪狡诈的性格, 皇帝又怎么可能对他如此信任?
韩皎不敢婉拒邀约, 只能跟着李阁老来到庄园内一处僻静的花厅。
心中很紧张, 方才行礼时,故意没有自报家门,就是不想让李阁老知道他就是那个三日查账破案、整惨兵部的韩皎。
这么藏着掖着显然是掩耳盗铃, 李阁老这个级别的人物,真想找他麻烦,用不着亲自动手。
思及此, 韩皎决定表现坦荡一些,一见到花厅廊庑下浇花的端王,立即行礼朗声道:“臣翰林院庶吉士韩皎,参见端王殿下。”
自报姓名的那一刻,韩皎余光紧盯李阁老。
老头丝毫没有情绪变化,看都没看他一眼,从容不迫地上前,从端王手里接过水壶,嘱咐殿下回屋坐着。
他对端王的态度并无献媚,倒像是寻常的长辈对孩子,还带着点不满的严厉关切。
端王没有回应请安,一如初次见面那样,全然无视了韩皎,面无表情地转身走入花厅。
倒是李阁老回头招呼韩皎:“殿下不喜繁文缛节,往后私下会面,韩大人可以免去礼节,进来坐罢。”
韩皎只好颔首跟进门。
李阁老在端王身旁的圈椅坐下了,倒是丝毫不拘礼节,真像是端王的长辈,他抬头见韩皎还站着,便微微一笑,轻声道:“韩大人孤傲狂生的名头,老夫早有所闻,在此地也不必拘着,快请坐。”
“让大人见笑了。”这老头果然早已摸清了他的底细,还如此坦荡的说出来,韩皎心中惊讶,面上保持自若淡定地坐下来。
李阁老既没有装作不认识他,也没有一丝敌对情绪,就仿佛周肇昆惹上的麻烦与他毫无瓜葛,实在叫韩皎摸不透他心思。
“果然与传闻一般。”李阁老目光定定审视韩皎:“是个才思敏捷却不合群的少年人物。”他抬手神色责备地指了指韩皎,批评道:“这性子可是庙堂大忌。”
韩皎颔首认错:“卑职愚钝,自幼耿直口拙,易得罪人,友人甚少。”
李阁老摇摇头:“你这般聪明绝顶的孩子,若是果真知错,早便改了这毛病,可见你非但不愿意改,反而以此为荣。长此以往,料你不满而立之年,便会沦为江上之客。”
韩皎抬眼相望,不知此言是不是劝他退隐,便试探着开口:“在下或许的确不适合为官,即便如阁老所料,韩某也并无遗憾,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朝廷若是缺你这样的实干人才,太可惜,你写的那篇洪范策论,老夫反复看过十多遍,其中有不少隐晦政见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也有许多超出老夫设想的论点。”李阁老一双湛然的鹰目注视着韩皎,严肃道:“譬如策论中对本朝大楚宝钞贬值难题的探讨,你的见解仿佛居于泰山之巅,尽览全局,着实令老夫惊叹。”
男人微微一笑,锐利的目光看向韩皎:“结交权贵便是攀附?如此说来,你心里已经把人分出了三六九等,而你只愿意折节下士,这算是文人风骨,还是自命清高?”
诡辩!
韩皎心中吃惊,这老头有两把刷子。
韩皎冷静反驳:“我并非不愿结交位高之人,只不过此地宾客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结交一人,便要迎合一群人,我谨慎观望,难道也是自命清高?”
“那确实不算自命清高,只是胆气不足,成不了大事。”男人依旧淡定自如,嗓音低沉有力:“世间万物,举凡能长久于世,多半是因其有利于大多数生灵。成大事者亦是如此,有足够的气魄周旋于各方势力,成为人心所向,才是有志向者长存之道。”
韩皎有些看不透这老头,却一时找不出反驳的话语。
韩皎尚未开口,就听身后脚步声变得急促。
两个庄园仆从快步走到韩皎身旁,对那老头躬身作揖,急道:“李阁老,端王殿下在找您。”
韩皎心头猛一咯噔,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之人。
老头点点头,吩咐仆从去把自己刚采的那一篓花草颁给端王,回头对韩皎微微一笑:“不能让殿下久等,小友若是不服,可以去隔壁花厅与老夫辩个痛快。”
韩皎回过神,赶忙颔首行礼:“卑职参见李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的第三夫端王终于要正式出场了(不
————
注:昨天有不少读者问谢夺为什么喊徐公公“伴伴”,因为徐公公是他的大伴。
你们一说才发现,大boss用这种叠词称呼公公会显得不是特别爷们的亚子,但是喊都已经喊了,一日为伴伴,终生为伴伴,反正大家都听见了。
谢夺:你说谁不够爷们?
第48章
与李阁老的相遇来得太突然。
韩皎原本的计划, 是先协助燕王除掉疑似内奸的大皇子, 而后把朝廷之中身居高位的端王党逐一剪除。
然而,杀良冒功案作为韩皎不得已而为之的切入点,不仅洗脱了燕王的冤屈,也顺着赵亮这条线,牵动了整个兵部的利益集团。
燕王因此掌握了周肇昆的把柄,韩皎的作为, 很可能已经惊动了周肇昆的岳父——李阁老。
作为原著中老谋深算的内阁次辅,眼前这位李阁老, 跟韩皎想象中相去甚远。
本以为会是那种性情和柔的笑面虎,没想到这老头居然有着仙风道骨的气度,言谈举止很有气魄,跟想象中的佞臣做派, 完全不同。
仔细一琢磨,倒也不奇怪,如果连韩皎都能看出老家伙奸邪狡诈的性格, 皇帝又怎么可能对他如此信任?
韩皎不敢婉拒邀约, 只能跟着李阁老来到庄园内一处僻静的花厅。
心中很紧张, 方才行礼时,故意没有自报家门,就是不想让李阁老知道他就是那个三日查账破案、整惨兵部的韩皎。
这么藏着掖着显然是掩耳盗铃, 李阁老这个级别的人物,真想找他麻烦,用不着亲自动手。
思及此, 韩皎决定表现坦荡一些,一见到花厅廊庑下浇花的端王,立即行礼朗声道:“臣翰林院庶吉士韩皎,参见端王殿下。”
自报姓名的那一刻,韩皎余光紧盯李阁老。
老头丝毫没有情绪变化,看都没看他一眼,从容不迫地上前,从端王手里接过水壶,嘱咐殿下回屋坐着。
他对端王的态度并无献媚,倒像是寻常的长辈对孩子,还带着点不满的严厉关切。
端王没有回应请安,一如初次见面那样,全然无视了韩皎,面无表情地转身走入花厅。
倒是李阁老回头招呼韩皎:“殿下不喜繁文缛节,往后私下会面,韩大人可以免去礼节,进来坐罢。”
韩皎只好颔首跟进门。
李阁老在端王身旁的圈椅坐下了,倒是丝毫不拘礼节,真像是端王的长辈,他抬头见韩皎还站着,便微微一笑,轻声道:“韩大人孤傲狂生的名头,老夫早有所闻,在此地也不必拘着,快请坐。”
“让大人见笑了。”这老头果然早已摸清了他的底细,还如此坦荡的说出来,韩皎心中惊讶,面上保持自若淡定地坐下来。
李阁老既没有装作不认识他,也没有一丝敌对情绪,就仿佛周肇昆惹上的麻烦与他毫无瓜葛,实在叫韩皎摸不透他心思。
“果然与传闻一般。”李阁老目光定定审视韩皎:“是个才思敏捷却不合群的少年人物。”他抬手神色责备地指了指韩皎,批评道:“这性子可是庙堂大忌。”
韩皎颔首认错:“卑职愚钝,自幼耿直口拙,易得罪人,友人甚少。”
李阁老摇摇头:“你这般聪明绝顶的孩子,若是果真知错,早便改了这毛病,可见你非但不愿意改,反而以此为荣。长此以往,料你不满而立之年,便会沦为江上之客。”
韩皎抬眼相望,不知此言是不是劝他退隐,便试探着开口:“在下或许的确不适合为官,即便如阁老所料,韩某也并无遗憾,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朝廷若是缺你这样的实干人才,太可惜,你写的那篇洪范策论,老夫反复看过十多遍,其中有不少隐晦政见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也有许多超出老夫设想的论点。”李阁老一双湛然的鹰目注视着韩皎,严肃道:“譬如策论中对本朝大楚宝钞贬值难题的探讨,你的见解仿佛居于泰山之巅,尽览全局,着实令老夫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