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一年冬日,临近除夕,长安城也是下了这样一场大雪。

  秦不闻得了消息,说是有人会趁着春宴,对皇帝不利。

  那一日,雪花如席,秦不闻一人一剑站在沉春殿前,站在那纷飞的雪中,以示威吓。

  春宴宴请的是满朝文武,文武百官皆坐在那温暖如春的沉春殿中,火炉围绕,烈酒佳肴。

  只秦不闻一人,立于殿前,四周布了天罗地网,精兵悍将。

  那一晚,殿中的烛火悄然燃尽,殿内觥筹交错,祝贺不绝。

  而她却如同格格不入的挑事者,站在殿外,一言不发。

  殿内的文武百官都说,是长安王不想让皇帝过个舒心的元岁,便立在殿外,给陛下添堵。

  这长安王狼子野心,真是可耻至极!

  谁说不是呢!昔年先皇待他如亲生子一般,想不到先皇驾崩后,竟然意图皇位!

  陛下心慈,顾念手足情谊,可这长安王竟这般得寸进尺!

  是啊是啊,就这样直挺挺地站在殿外,这不是成心给陛下添堵吗!?

  这种乱臣贼子,早晚

  风雪迷眼。

  秦不闻一身名贵锦袍立在风雪之中,好似漆黑的松柏。

  直到宴席尾声,高位上的宋谨言举杯,朝向殿外。

  长安太平,万事顺遂。

  满殿官员都以为宋谨言是在祝福长安城,也纷纷举杯,高声道:长安太平,万事顺遂!

  长安太平,万事顺遂!

  殿外,秦不闻听到殿内的祝福,不觉弯了弯唇角。

  她的脚冻得有些麻了。

  却是低声开口。

  宋谨言,你也要万事顺遂。

  那一晚,秦不闻在雪地里站了很久。

  直到宴会散去,秦不闻才被宴唐与京寻接回了长安王府。

  自那之后,秦不闻落下了病根,一年四季手脚总是捂不热。

  秦不闻其实挺怕冷的。

  只是当年的风雪,与如今她面前的风雪,似乎又不一样。

  秦不闻才抽抽鼻子,便有一盏热茶递到了秦不闻跟前。

  她抬头,就见季君皎无奈地笑道:怎么带了手炉还是这般怕冷?

  秦不闻接过热茶,满不在意地笑笑:大人,阿槿听说冬日的第一场雪,男子若是送给女子梅树最高处的枝桠,两人便能白首同心,恩爱不移呢。

  季君皎笑得纵容,却是替秦不闻拢了拢她身上的狐裘:都是在哪里听来的这些风俗,我从未看到过。

  秦不闻眨眨眼,毫不避讳:阿槿自己想的啊。

  季君皎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满目清润都化作温柔,无奈地摇了摇头。

  胡闹。

  --

  明镜台在城西处。

  水榭楼阁林立,放眼望去,便是无尽的红梅与白梅。

  大雪簌簌,红蕊褐枝上覆了白雪,那白梅更像是开了满头,好景绵延,美不胜收。

  穿过那长长的梅林,又走过积了雪的木桥亭台,明镜台这才于灯火掩映处,瞥见一抹真容。

  如果说长安城最高的楼阁,那便是天下第一阁凌云阁。

  但如果说起长安城内的仙居之地,京城上下首推明镜台。

  明镜台的楼层不算高,秦不闻今日穿了一袭红衣,是比那无尽的红梅还要瞩目几分的。

  她跟在季君皎身后,顺着台阶,拾阶而上。

  越往上走,秦不闻的手脚便越来越暖和起来。

  走到最高处的楼层时,眼前的风物便骤然明朗起来。

  偌大的堂内,每个座位前都摆了笔墨纸砚,茶盏香炉在一旁煨着,半掩的窗口处,便能瞥见窗外的雾山雪梅,水榭亭台。

  季君皎拿着请柬,递给了站在门口处的书童。

  他牵着秦不闻的手,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缓缓落座。

  今日雪天路滑,来的人不算太多,大多是下人书童忙里忙外的,房间内烛火长明,亮如白昼。

  大人,秦不闻小声叫了季君皎一声,轻声问道,这还是白日,为何这么早便点了蜡烛?

  虽说今日雪天,外面的天色阴沉了些,但倒也没到需要烛火的程度。

  季君皎耐心解释道:第一年在明镜台举办的宴会,其实是晚宴,当时在宴会上,便点了蜡烛。

  那年,长安王府中一幕僚无笔无纸无书,当着京城所有名人才子的面,吟诗作对无数,从天黑一直到烛火燃尽。

  是以,之后的游诗宴,便承袭了这样的习俗。

  秦不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当年她来到京城不久,宴唐便说要去参加什么酒宴。

  秦不闻虽然知道那一晚他风光无两,却也只是听旁人提起过。

  如今当真来到了明镜台,心境又不一样了。

  她抬眸,这才注意到正堂高处,一席位早早地摆了熏香火炉,又备了笔墨纸砚,只是来往的文人墨客全都绕开那张桌子,坐在了别处。

  而那张座位后,挂着一句诗,笔锋遒劲,潇洒恣意。

  【来年春风又度,少年垂暮,浊酒一杯足慰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