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涉及这么些公卿大臣、军政要职的变动,影响自然是广泛的,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此番调整造成的连锁反应,几乎形成了一道小政潮。潮起潮落,也伴随着人来人往,得意失意。

  当然,权贵们除了关心此次人事调整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之外,更好奇的,显然是老皇帝在临行前搞这么一出的目的,就包括在此番调迁中处在聚光灯下的李继隆。

  关于此事,李继隆也思考好几天了,最终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皇帝挑选的,都是他足够信任,并且对他无害,能让他远在数百里之外,依旧帮助他把控朝廷局势的人……

  这一点,很多具备政治智慧的人都看得出来,然而,老皇帝此番举动带给人的感受,也与过往大不相同。

  就比如李继隆,除了感怀老皇帝的信任,以及新掌殿前司庶务的得意之外,心中又何尝没有产生一些异样。

  这丝异样来源仍是老皇帝,原因也不复杂,在李继隆看来,比起过去,如今的老皇帝隐隐有些不自信了,他一人镇国的雄主,从来只有他鞭策天下,天下何人敢反抗他,何须搞这种“小动作”。动作越多,反倒显得没有底气……

  当然了,这只是李继隆站在臣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他也不可能真切地理解一个老皇帝的矛盾心理。

  同时,连李继隆都产生这样带有怀疑与审视的目光,也能反应出当下这些勋贵大臣们的心理状态。按理说,作为老皇帝的大女婿,他是连类似的思考都不该产生,就像过去一般,但如今……

  大伙依旧敬畏老皇帝,这份敬畏也逐渐发生质的改变了,当着老皇帝的面,那必然是如履薄冰、小心伺候,然一旦离开视线,那真的是什么想法与念头都能蹦跶出来。

  李继和的恭贺,一下子勾起了这些日子思考所得,不过,有些事情,还不便与在场的这叔侄二人议论。

  看着李继和,李继隆威严的面庞上露出点作为兄长的宽和笑容,摆手叹道:“比起衙司内的大小庶杂务,我还是更喜欢直接领兵作战,镇守一方。这几日,我是越发怀念当年领兵漠南的时光了……”

  对于大哥的履历,作为一个合格的弟弟,李继和基本能够如数家珍,听其感慨,当即附和,把他在漠南的建树讲出来:“大哥六次出塞,六征漠北,可谓名闻天下!”

  “些许虚名,受之有愧!”李继隆摇头,神色倒也认真,略带怅然道:“至今仍旧被诟病为仰公主之幸,实有负先父英名啊!”

  见状,李继和当即劝慰道:“都是些嫉妒流言,大哥不必挂怀,若莫作此想,反倒遂了小人之意。陛下用人,向来量才举贤,殿前都虞侯如此重要职事,岂是裙带关系就能走通的,那么些名驸马,也只有你与杨元显(杨延昭)得到重用……”

  李继和这番话,若是让老皇帝听了,估计也得汗颜。虽然老皇帝“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提倡了几十年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用人唯私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或许在李继和这些人眼中,就只“贤”与“才”的那部分。

  听其劝慰,李继隆笑了,他是何等样人,哪里需要这个兄弟来疏导情绪。别看李继和也是快三十的人了,但在李继隆眼里,依旧只是个小弟。

  笑意收敛,李继隆严肃地看着李继和,沉声说道:“你此番来得正好,我恰好有事需向你交待!”

  顿了下,李继隆缓缓叙来:“陛下有将近二十年不曾出巡远游了,大内军也是一般,须知,常驻宫廷,与护驾出巡,是完全不同的,容不得疏忽大意!

  这些年,大内军中,多了不少懈怠之风,大量勋贵子弟充斥其中,这固然是陛下对功臣子弟的爱护与提携,但他老人家也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御林军滑堕。

  此次出巡,就足以看出许多问题了,谁优谁劣,谁长谁短,谁能谁庸,多少能有所体现。

  你护驾途中,当谨记一点,要将此次出巡当作是打仗,面临的是沙场上的生死考验,而不是去游山玩水、避暑看花。

  端正态度,一丝不苟,虽不至于让你出类拔萃,从大内军官中脱颖而出,但至少不至于出差错!

  寒门子弟不容易,勋贵之家,同样也没有多少犯错的余地……”

  李继隆的交待,虽然语气始终平和,但态度上有些过分郑重,让李继和感受到了一股巨大压力。迎着兄长认真的目光,李继和平复下心情,也满脸肃然地应道:“大哥教诲,小弟定然铭记在心,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

  李继和时年二十九岁,在大内军中任指挥使,营级单位,手下也就管着六百来人。这个职位,可一点都不低,大内军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早期的大内军,是从禁军中选拔最精锐、最忠诚的将士,入驻禁宫,保卫皇帝与朝廷。后来扩大到全国军队,尤其是久经考验、最出精兵的诸边戍卒以及有功将士,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总之没有一个不能打。

  不过,后来慢慢地有了些变化,随着二三代勋贵子弟的长成,其中出众者,也被挑选到皇城当值,大内军是人数最多的去处。到如今,已然演变成一项殊荣,甚至能与家族地位实力挂钩,乃至于,后起的官僚也是想尽办法将家中子孙送到大内军。

  如此一来,大内军的战斗力当然无法像乾祐时代那般,始终保持天下顶尖。充斥的勋贵子弟,毫无疑问都是贵族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向上竞争格外激烈,但同样的,一些不好的风气也在不断蔓延。首先就精神属性上,大内军是远远不如早年了。

  多年的发展下来,除了立功之外,军校培养、武举选拔以及军中惯性的资历考核升迁,军队将士进步最主要的三条渠道,但实则大内军也是一条,并且大大胜过其他。

  大内军,才是大汉真正的军官摇篮,有一点优势是无可比拟的,那就是“皇帝的近卫军”这条属性,对于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帝国而言,这一条属性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就和文官科举的“天子门生”是一个道理,甚至更近,毕竟他们在接受忠君爱国洗脑的同时,离皇帝也更近,是皇权下最忠实的捍卫者。

  大内军编制是两厢八军十六营,连后勤算上,全军一万余人,其中有近三成都是权贵子弟出身。在这样“高质量”的队伍中,李继和作为十六分之一的营指挥使,其含金量自然是不低的,若是外放地方,往小了算也得是一州兵马指挥使起步。

  此番老皇帝出巡,大内军自然不可能悉数随驾,恰巧的是,李继和及其下属一营官兵,都在护驾之列。这既是荣幸,也是考验,很严肃的事情,让李继隆都忍不住要特意交待一番。

  除了李继和之外,李继隆还有一个兄弟李继恂,李处耘去世时才五岁,和李继和一样,也是李继隆如兄如父抚养长大的。不过与两个哥哥不同,走的是文官路线,二十六岁的年纪,正在关内盩至县任主簿,再熬些年头,就能扶正了。

  府中正忙,李继和自家府上也得做好交待,晚上就得回营准备,因此,兄弟俩稍微交谈一番后,就匆匆告辞了。

  李继隆也安逸不了,叫上李昭贤往内宅去。李昭贤年纪虽轻,但那沉稳像几乎是和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显然是权贵之家精英教育的结晶。

  看着长子那严肃到有些苦大仇深的表情,李继隆不禁莞尔,笑道:“怎得如此严肃,你有些压抑了,我是不是该任你随你娘去,放松一番也好!”

  闻言,李昭贤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道:“儿初入禁军,一切尚不熟悉,还需时间沉淀。而留京,既可时时接受爹的教诲,也可代弟妹尽孝,娘也能安心出游……”

  听长子如此回答,李继隆心中不禁感慨,他过去一向是忙于公务的,家中事都是公主在料理,包括子女的教育。

  李昭贤作为长子,受到的关注要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不过,如果从一个继家承业的角度来看,李昭贤是合格的,就这份沉稳的表现,同龄人中少有能及,李继隆心中自然也是无限满意。

  父子俩这边叙谈着,还没赶到,公主那边得知叔叔已走,已然派人来催了。这又引发了李继隆不小的感慨,公主好是好,可以说李继隆能有今时今日的权势地位公主占至少一半的功劳,但在这内宅之内,也确实彪悍了一些……

  第483章 南巡

  在众多西京权贵,因为皇帝出巡而手忙脚乱,做着最后的随驾准备之时,东宫却是一片宁谧,仿佛不为这京邑的喧嚣所扰。

  老皇帝出巡,太子理所应当地留京监国,这点无需争议。当然,东宫也有随驾之人,由文涣、文济二皇孙代表刘旸随侍尽孝,这也是老皇帝钦点的。

  弘德殿内,灯火阑珊,刘旸着一身单衣,微躬着腰,坐在书案后,目光沉静而镇定,审视着案上的东西。

  那是一张宣纸,质地是种肉眼可见的优良,出现在东宫,更是皇室特供。天下太平了,自然是文艺复兴的时代,从官方到民间,对于纸张尤其是上等质地纸张的需求也跟着增多,成倍地增长,到了开宝二十九年的今日,市面上对于优质纸张的需求依旧是无限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汉的造纸业也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其中最具优势的,毫无疑问是江东纸,“江东纸贵”曾一度是对其价值最好的诠释。

  而江东纸中最闻名的,自然是出产自宣州泾县的宣纸,除了泾县纸本身优越的产业环境与出众的产品质地之外,其飞速发展,也得益于老皇帝无意一句话:天下纸张,以宣纸最佳。

  然后宣纸的发展,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民间踊跃,官府鼎力,在当时,有老皇帝的背书,没有哪个官府不尽力。

  樊知古任宣州知州时,对于宣纸的开发尤其重视,举全州之力发展以泾县为中心的造纸业,充分发挥本乡本土的优势,组织技术人员,从选材到制造对州内有意士民进行免费指导。

  宣纸的发展,由此开始迅速膨胀,产业规模急剧增大,到开宝二十九年,宣州当地,除了集中在泾县的几大纸场之外,民间的中小作坊更是遍地开花,尤其是泾县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懂点造纸技术,普通农户除了经营田地之外,也会积极参与到宣纸制造产业链中去。

  到如今,宣州所产纸张已然远销大汉四海八方,并带动了周遭歙、池等州县一起,江东纸由此大昌,从朝廷到地方,官方使用纸张,多采用江东纸。产自泾县大厂的纸张,则供上层权贵们使用,其中质地最顶级的宣纸则成为皇室专用的贡纸,寻常人严禁使用。

  而此时太子面前这张五寸见长的宣纸上,显示的是一张人事图,也是一张权力结构图,朝廷中枢最重要、最关键的军政要职都有所体现,大汉上层权贵的森严等级也跃然纸上。

  当然,刘旸最为关注的,显然是近来老皇帝插手的人事调整,一个一个名字地思考那些新履任的将臣,以及背后老皇帝的考量……

  面色始终平静,沉吟良久,方提起笔,也在人事图上勾选了一些人,比如京畿道副都指挥使马怀遇,这些也都是刘旸最为倚重的人,同样也都身居要职。

  良久,刘旸方才醒神,叹了口气,神色复杂地将纸张置于火烛上,默默地任其烧尽成灰。稍微收敛心神,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刘旸冲边上侍候已久的内侍王约吩咐道:“去看看文涣、文济收拾得如何了,让他们来弘德殿见我!”

  “是!”王约不敢怠慢,立刻应道。

  刘文涣、刘文济俩兄弟此番算是单独出行随驾,不只是作为皇孙,更代表着东宫,自然蕴含着一定的政治内容,其中关键之处,还得由他亲自交待一番。

  不过即便如此,刘旸依旧难以彻底安心,得给兄弟俩陪一个“家令”,辅弼一番,以免出差漏。但派谁呢?刘旸琢磨少许,最终拟定一人:徐士廉。

  ……

  上阳宫,平观风殿前广场,平日里多少是有些冷清的,但此时的艳阳下,却是熙攘一片,当然,人虽多,但秩序井然。

  步道之上,龙旗飘飞,斧钺峥嵘,数百人的仪仗队正精神饱满地肃立着,随时准备出发,所有人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威严的銮驾静静地停在御道上,六匹纯白的御马并辔而立,不时蹋几下地面,御者挺直着腰杆,满脸肃穆地坐在驾位上。

  殿台下,留京的文武百官依次排列,腰身微屈,神色恭谨,不少人甚至带着些“虔诚”。而从殿台延伸开的,是三千威武雄壮的大内军士,作为此番出巡的核心护卫。

  同时,依旧例,殿前、侍卫两司下属之龙栖、铁骑、护圣、奉国四军,也各选两营将士,随行护驾。他们与随驾的后宫、宗戚、公卿、大臣车辆队伍,已然成队,延伸到上阳宫外,只待谕下起行。

  在刘旸的陪同下,老皇帝拄着那根充满故事性的竹节,缓缓步下御阶,走到一半,停在殿台中,俯视着殿前那庞大的阵仗,老眼之中浮现出少许的恍惚。

  很快回神,没有多说什么,摆脱刘旸的搀扶,老皇帝自个儿一步步继续走下去,脚步大概是他近几年最从容的一次了。

  广场上,所有人都是盛装打扮,锦衣华服,唯有老皇帝,不戴冕冠,不着龙袍,就那么一件寻常的黑色绣袍,就连发髻都依旧表达着一股“桀骜”的气质。

  基本无视恭立于两侧的送行大臣,直接走到銮驾边上,早有内侍把登车的脚梯摆好。踏上脚梯,未走两步,老皇帝回过身来,审视了刘旸一会儿,方才轻声道:“京城与朝廷,就交给你了!”

  老皇帝的语气带着些莫名的意味,既像是在托付,又隐隐有点“不放心”的意思。而刘旸则好似没有察觉到老皇帝的异样一般,神色如常,恭谨依旧,郑重地抱拳道:“是!臣定然慎思笃行,尽心理政,不负陛下所托!”

  见其反应,又目光复杂地看了刘旸两眼,没有再啰嗦什么,转身等上车辕,矮身进入銮驾。紧接着,随着胡德一声“起驾”的高唱,御驾起行,老皇帝也在时隔近二十年,再度踏上出巡的旅程,虽然目的地直向鸡公山的泰康宫。

  太子刘旸伫立在御道上,默默地望着缓缓远去的銮驾,莫名地有种心血来潮的感觉,但被他竭力且迅速地压制下去,不过,眉头更加沉凝了,并不能让人猜出他在思考什么。

  同样,前来送行的大臣们,也是目光各异,一会儿“恭敬”地张望着起行的銮驾,一会儿又小心地打量着太子,空气中的异样感也由此加强……

  自洛阳前去泰康宫,遥遥七百余里长途,作为皇家北苑来说,这个距离实在是不近,或许也正因如此,老皇帝方在离京前做出那些人事调整,那只是他自认为稳妥的动作,安其个人之心而已。

  鸡公山在申州境内,就当前的交通线来说,前往申州就只有两条路可供大队通行,一是东出洛阳,经郑州转道一路南下,过许、蔡二州;二则是自东南出登封,直接经许、蔡抵达申州。

  御驾此次出巡,自然选的第一条,路程虽然要远上大几十里,但出京的交通状况要好上许多,仅“洛-郑”直道,便是大汉最高等级的官道。

  大汉这几十年来,在基础交通上的投资还是不小的,尤其是京畿重地及周遭,更是四通八达,至少到申州为止,是一路坦途。

  考虑到皇帝南幸之便利,在泰康行宫兴建的过程中,沿途的郑、许、蔡、申四州对于境内主干直道都进行了一定的工程,许多年久失修的路段都有升级,再不济平日里路上那些不受重视的坑坑洼洼都被填平了。就连汝州也参与了进来,万一御驾过境呢?

  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沿途交通整葺,也算是行宫修建的配套工程,只要向上申请,道司多少得拨点款下来,甚至能从少府拿到一笔钱。甭管事情最后做得如何,在要钱之事上,这些可是分外积极。

  也正因为交通条件的允许,老皇帝那六马銮驾方得一路通达申州,除了渡河过桥之外,基本不用停车换乘。不过,即便如此,行路的速度依旧快不起来。

  后妃、公卿、文武官吏、护军及宫人、仆侍,各色人等加起来,足足两万多人,这人一多,不只是人吃马嚼麻烦,赶路的效率也难免低下。

  哪怕出巡队伍基本实现了骡马化,每日行程,最快也不到四十里,慢则二三十里,再加上风雨受阻以及停驻休整。初夏启程,等赶到申州之时,已至中夏,前前后后,花费了一个多月。

  就这大队人马,以及低下的效率,显然老皇帝此番出巡,根本不像诏文中描述的那般,是去巡视民生,体察民情的。

  而此次出巡带给民间的深重影响,则从两年多前决定修建避暑行宫就已经开始了,建筑工程,到道路工程,无不是大工,无不需要钱粮,无不需要当地百姓出工出力。

  等到御驾起行,大队过处,即便不是蝗虫掠境,也差不离了。老皇帝虽然禁止出游途中地方官府上方物,但行营所需却是刚需,两万多人的日常消耗,基本都得就近取材,就算花钱购买,也超过大部分州县的接待能力。

  当然,粮料供应,有沿途官仓提供,但行营的需求,可远不是一些基础的粮食供应就能满足了。在保证行营需求的政治大原则下,超限部分的代价,自然是由各地官民承担了。

  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出巡,能惠及地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如果有,那简直就是奇迹!

  至少,这种大摆仪仗、声势浩大的出游,哪怕表面功夫做得再足,带给地方官民的,除了天子威严,应该也只剩影响生活的沉重负担了……

  第484章 不对劲!

  洛阳府自不用提,郑、许、蔡三州县也都是中原腹地,人烟稠密,经济发达,乡聚村落,有如星罗棋布,集市墟场,也是随处可见。虽然大汉当前已经滋生了诸多问题,但此时民间的繁荣气象,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对于沿途的繁荣,老皇帝并没有多少兴趣,哪怕行程缓慢,但除了必要的歇息,根本不愿意驻足留意。即便停下,也只是接见各州军政长官,其他僚属以及下级官吏都没资格面圣,对话也只是些没营养的夸夸之谈,少有提及政事民生。

  当然,老皇帝也是有理由的,去年水害之时,三州也就郑州受到了影响,但也极其有限,郑州的水利设施可以说说黄河沿岸最完善与牢固的。

  而看许、蔡二州的庄稼长势,今年该是个丰年,即将开始的夏收收获会比较可观。讲道理,这样景状是值得驻足一看的,至少对沽名钓誉来说是极好的素材。

  只是,如今的老皇帝,对治国尚且懈怠,又哪里来的心情与精力去做表面文章。一直到抵达信阳,老皇帝终于走出行营,第一次步入地方城池,泰康宫之落成,申州之力得占三分,就冲这一点,也得表示一番问候。

  申州知州还是个宗亲,身份还真就不低,徐王刘承赟之第三子刘继谦。大汉皇室发展至今,粗略得来分,有五脉,其一自是老皇帝这一支主脉,其次为雍王刘承勋一脉,再次为魏王刘承训(基本名存实亡),然后是徐王刘承赟。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