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一顾虑的是,此事已然在朝野,在今科士子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哪怕真相大白,恐怕还是免不了质疑与非议。

  如何安抚士心,需要多做些考虑!”

  “还有怎么考虑?”听其言,刘皇帝当即反问道:“你既然已经查明真相,李昉清白,难道要因为那些民意质疑,就要冤屈无辜吗?

  朝野士子需要一个交代,那朝廷呢?李昉呢?为一士子激愤之举,就要罪责自己的大臣吗?岂有此理!”

  刘皇帝当然知道刘旸不是这个意思,这么说,也只是表一个态罢了。他当真没有那么地在意此事的结果,只是看他的太子是如何表现作为的。

  “是!”刘旸也不慌,摆出一个受教的姿态。

  “另外,除澄清事实之外,儿以为,对于朝廷科举制度,还应进行适当的改良!”刘旸又道。

  “哦?”刘皇帝来了些兴致,示意道:“说!”

  “此番,之所以闹出如此风波,除了徐士廉不辨事实,不分轻重,莽撞上告的缘由之外。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主考权责过重,武济川与李公的同乡关系,也只是一个引子。

  主考操持科考前后一应流程,甚至连考官、阅卷官的人选,都由其主导。儿以为,今后科举,主考、监考、阅卷官员,应当分立,相互制衡,设立独立的阅卷队伍,以保证公平,减少徇私的可能。

  另外,对于考题审阅评分标准,还可做更为详细规定,尽量避免因阅卷官个人偏好,导致不公结果。

  不只考生当糊名作答,腾封抄录,阅卷官在审阅之时,也当糊名不记,并且严格限制行动,在录取名额出台之前,所有人都不得有私交私游……”

  听刘旸之言,哪怕是刘皇帝也不由颔首认可,看着他,赞许道:“你的考虑很好,能从这场风波中汲取教训,完善条制,防微杜渐,也算一个收获了!”

  “儿只是在爹的教诲之下,偶有所得罢了!”面对刘皇帝的肯定,刘旸谦虚道。

  “此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牵头,将其完善出台,做为成制!”刘皇帝吩咐道:“你的想法很好,要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在录士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是!”

  “关于此案涉及到的个人,如何安排,你可有考量?”刘皇帝又问。

  刘旸:“武济川,材质虽则丑陋,但朝廷取贤论才而不论貌,臣也了解过此人,学识才能还是具备的,只是性情卑懦,此番也算无辜受累,让其到三馆修书、做学问,或是个好去处;

  徐士廉,虽有才情,但恃才傲物,还需雕琢打磨。其不问事实,莽撞上告,中伤大臣,影响恶劣,后果严重,以赵相公之见,当严惩后诫!

  不过,儿以为,念其年少轻狂,又事出有因,就不做严厉处置了,以免再起波澜。不若将其放逐边陲,以作历练,倘若他能从此次实践中汲取教训,反思自省,修身养性,他日未必不能成为朝廷的有用之才。”

  “你倒是心善,还是顾忌那些无谓的影响啊!”刘皇帝轻笑道。

  见自己的心思被点破,刘旸回了一个矜持的笑容。

  “关于两次审阅中,出现九名进士的差误,该当如何处置,还请爹谕旨!”刘旸再做请示。

  闻言,刘皇帝当即道:“前诏有言,此事由你全权负责,你自己考虑即可!”

  刘旸踌躇几许,道:“这先后一十八人,一并录取如何?”

  “可!”刘皇帝干脆地给了个回应。

  “还有一些涉事人员,为何不提?”见刘旸一副奏完了的表情,刘皇帝提醒道。

  刘旸微愣,想了想,说:“既然李公清白,朝廷当鼎立支持,还其声誉!”

  “我不是说李昉!”刘皇帝淡淡道。

  刘旸眉头皱了起来,他是真没有领会刘皇帝的意思,不知他嘴里的一些人,指的是谁。又琢磨了下道:“二次审阅的臣僚们,颇为辛苦,当给予一定奖赏!”

  刘皇帝摇了摇头,直接道:“登闻鼓案后,有一批落第士子,聚集鼓噪,大闹皇城,这些人,你没有想过如何处置?”

  “这……”刘旸不由一惊,说:“这些士子,也是不明情由,无心之举……”

  话没说完,就见刘皇帝驳斥道:“既然不明情由,何以鼓噪滋事,这等寻衅之举,岂能容之,否则朝廷威严何在?

  说到底,还是利益相关,不服结果,想要浑水摸鱼罢了。没有自己的判断,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比之徐士廉,更加可恶!”

  刘旸低下了头,道:“不知爹打算如何处置?”

  这下,刘皇帝没有让刘旸自己决定,当即道:“所有当日聚集皇城的落第士子,全部取消再次参考的资格!”

  听到刘皇帝有些冷漠的声音,刘旸悚然一惊,当日聚集皇城阙下的,可有上百人啊……

  但见刘皇帝那淡定的模样,刘旸长了张嘴,还是拱手应道:“是!”

  他想尽量消除不良影响,但是,刘皇帝显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对了,李昉此次受委屈了,你替朕安慰一下!”刘皇帝又轻飘飘地道。

  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

  刘皇帝对于那些鼓噪皇城落第士子的处置,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强烈,直接粗暴,强势无情。虽然这么多年了,对刘皇帝的这种风格早就习惯了,但再一次见识到,仍旧不免心神震动。

  刘旸所思所想,还是尽量安稳地平息这场风波,消除登闻鼓案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一次禁锢上百名士子,以当下的情况,无异于火上浇油,不论初衷是什么,也不管有没有道理,汹涌的舆情必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最终,刘旸还是忍不住向刘皇帝请教,如此粗暴地禁锢上百士子的会考资格,在天下的士人群体中,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将如何解决?

  对此,刘皇帝只是淡淡地说道:“你去问问那些中第的进士,去问问那些落榜却安分守己、展望下一届的士子!

  倘若此番,取士当真有弊,那么这些人的行为便情有可原,朕自然不会苛责。但是,你既然把事情查清楚了,那他们鼓噪生事,动机就值得怀疑了,其心可诛,其行则不可宥,必须予以惩治!

  朝廷固然善待士人学子,需要录其才,但也不是放任他们书生意气,朝廷的制度,朝廷的威严,岂能容其亵渎?”

  刘皇帝的思路也很清晰,单纯以结果为导向,不论主动还是被动,既然趟了这摊浑水,都该有个结果,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付出代价。

  刘皇帝目的同样很明确,那就是朝廷的权威与制度,必须得到维护。禁锢那些闹事的落第士子,也是为了警示后来者,免其自误。

  “我大概也知道你的顾虑,但是,多虑了!”最后,刘皇帝又对刘旸告诫一番:“你记住,你是太子,代表是天家,是国家。

  朝廷自有体制规矩,你的立场也要坚定,该考虑的是朝廷如何运转,官吏如何清治,百姓如何安定,而不是去顾及一些士林学子的情绪。

  士人固然是朝廷人才后备,也需要从中选拔优秀者加以任用,但是,他们在成为朝廷的官吏之前,也只是布衣平民,与那些农民、手工业、商贾,并无多大区别。

  何况,这些士子中,有不少已经在地方出任过吏职,也算在朝廷体制之内,就是这样,还敢聚众闹事,视朝廷权威如无物,这样不守规矩的士子,学问再高,要来又何用,遑论还只是一干落第者……”

  刘皇帝这番话,算是把这十几年来营造的对士人的温和与宽仁撕了个支离破碎,在那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尽是独夫的冷漠与无情。

  虽然朝廷需要有学问、有才干、有见识的文人士子来治理,但显然,在刘皇帝的心目中,读书人与那些种地的、经商的、跑船的、修路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有人都被置于大汉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之下,扮演着自己该扮演的角色,做出自己本分的贡献。

  在这个前提下,刘皇帝显然更注重朝廷的体制与法度,更加在乎皇权的威严。这一点,在过去有无数的案例,可作佐证。

  一直以来,刘皇帝都很讨厌不守规矩的人,他更愿意看到,他所统治的大汉臣民,都能安分地束缚在大汉法纪与体统的框架内,所有逾越抑或试图逾越的,都该受到打击。

  此番,那些喧闹的落第士子,算是倒霉,正好触及了刘皇帝思想的敏感处。过去不是没有发生过士民聚众请愿的情况,别说上百人,就是千人、万人也不足奇,但要看是为什么事,目的是什么。

  去年冬的时候,还有东京内外,数万百姓聚集请愿,希望刘皇帝封禅呢?更早的时候,也有士民聚众上书请求朝廷发兵平南,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南方黎民。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背后是有开封府、宣慰司这样朝廷部司衙门在引导的。正常情况下,安分守己的良民,哪能干出聚众集会的事情来,这样的人,要么利益相关,要么就是有政治企图。

  因此,打那上百落第士子聚集皇城之时,刘皇帝就已经不乐意了,将之定性为聚众闹事,寻衅滋扰。

  就如其言,倘若今科春闱真有问题,主考徇私用情了,那还可以稍予宽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就必须加以惩戒。

  而从刘皇帝本心而言,就算李昉真的徇私舞弊了,朝廷自会调查处置,那一干落第士子的行为,更是在向朝廷施压,质疑朝廷的威权,实在难以容忍。

  相比之下,徐士廉倒占据了一个先发优势,很多时候,举事者无事,从众者倒霉,就是如此。

  如今的大汉帝国,这个由刘皇帝主导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其本质还是人治,但刘皇帝明显更相信法治,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也一直致力于朝廷法律与制度的完善。

  当然,这不代表刘皇帝有多么高的法治思想与觉悟,只是立场原则问题,屁股决定脑袋。那一整套的法律制度的构建,除了维持国家的稳定、朝廷的正常运转,其核心思想,还在于对皇权的巩固。

  在大汉的这个体系之中,刘皇帝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又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去维护、去强化?

  而大汉法治的尽头,直指的却是刘皇帝的人治,维护的也是刘氏的家天下。

  “好了,你也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见刘旸当着自己面陷入了沉思,也不等其消化完毕,刘皇帝摆手道:“你还是有些宽仁了,治国安民,仁恕之道固然有用,但也不能单纯依靠这两个字!

  过度了,那就是宽纵,放任,最终造成的危害,恐怕会超乎你想象。你是太子,是储君,不要总是站在旁人的立场,过多去顾忌旁人的想法,储君也是君,不要困于臣本思想!”

  “是!”刘皇帝的话,几乎扎到了刘旸心底,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然而,心头难免苦涩,他知道,自己有些方面,还是不如刘皇帝之意的,但是,性格上的毛病,当真难改,毕竟他也没有刘皇帝的威权,也根本做不到。

  更何况,他是太子,也仅仅是太子,半君半臣,哪里能够真正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去思考行事。如果真那么做了,也未必是好事。

  “好了,此事的收尾,还是由你去做,我不插手!”脸上又露出了点笑意,仿佛适才的严重都是错觉,刘皇帝交待道:“天色已晚了,你退下歇息吧!”

  “是!儿告退!”

  望着刘旸离去的背影,感受着他心情的沉重,刘皇帝再度笑了笑,是一种会心的笑容。他确实不那么在意此次调查的结果,看的是过程。

  刘旸表现,显然打不了满分,但至少合格了,至少没有为群情所扰,为利益蒙蔽,至少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当,不惧流言非议,做法还持一个堂堂正正。

  在刘皇帝的心目中,作为太子,刘旸已经是合格了的,但作为一个帝王,还有诸多不足,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但是,这也有个前提,他得首先是帝王。太子,终究只是太子。因此,对于刘旸,刘皇帝虽偶有苛责之处,但终究还是有一份理解与宽容的,也愿意去维护他这个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于刘旸而言,当刘皇帝如此帝王的太子,有些艰难,心理负担重。但同样的,于刘皇帝而言,有这样一位太子,也是难得的。

  且行,且珍惜!

  第12章 如此安慰

  开封南郊,颂公亭。

  这乾祐年间以及开宝初期,有太多朝廷的高官重臣,在或贬或迁的调动之中,都会选择此亭作为驻留别离之地。

  涉及到的背景环境不同,个人际遇也有差异,但相同的,许多人都对此流连不已。在此亭留下过痕迹的,都非籍籍无名之辈,简单地罗列一番,便有赵莹、边归谠、韩通、李涛、范质等。

  时隔近二十年,当初李涛罢相时所写的那首诗仍旧停留在石壁上,哪怕经过了岁月的侵蚀,那句“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依旧清晰可见。

  如今,循着前辈们的故事,李昉也于此同亲友作别。

  在开封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城池内外修建了大量的建筑,或官或民或商,而城市圈的扩张,业已蔓延到了这十余里开外的地方。

  与时间靠近的那些建筑不同,兴修于乾祐三年的颂公亭,已然显得有些落后,再加上这本就是在旧亭的基础上进行翻新的,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此亭更透着一种化不开的古旧。

  檐角是灰败的,但在夏阳的照射下,却耀着些夺目光彩。周遭也多了些民居,不再是一座孤亭,小路平坦,直通官道,在隔着不远处的汴河边上,添了一座码头,投入使用已有快十年了,那是专门做客运之用。

  因为滨临汴河,夏风显得十分和煦,卷带而来的潮气也让人感到舒爽。初夏时节,河水见涌,正是汴河水运步入繁忙的时候,此时的汴水之上,也十分热闹,哨声不断,人货船争渡,仿佛在争相诉说着汴京永不褪色的繁荣。

  道边杨柳依依,垂下的柳条在轻风中摇曳,李昉与刘旸并立亭中,纵目远眺着汴水之上的夏景。似乎为盛景所吸引,久久不语,而在亭前亭后,除了东宫的侍卫,便是一干亲友同僚。

  其中有李昉的忘年交、有名的天才学士贾黄中,也有李昉的四个儿子。不过,一干人等都有意地避开,给那君臣师生叙话的空间。

  经过登闻鼓案,哪怕经太子亲自调查,证明其清白,但李昉仍旧难免受到影响,或许,也正是刘旸主持调查处置的原因。

  刘皇帝让刘旸代为安慰受了委屈的李昉,而结果则是,外放。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