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了不仅是都要这样做,就连营、军、厢等一级的编制也要这样做,可以将都监这个职位给撤销,让这些人充当都监,但是不能叫都监的名字。”

  “这些人必须有朝廷亲自培训过才能下到军队里面去,让他们去当这些军队主官的副手,时刻掌握这他们的动态。”

  赵旭将后世的政委和指导员的制度都给搬了过来,不过这个讲起来是相当的复杂的。

  赵旭也不说那么多了,就是一个原则派出一部分时刻了解朝廷政策的人和军队在一起,而不是靠着监军的制度去控制军队。

  赵匡胤在心里想了一下,还是不错的,如果真的能够这样的话,军队时刻都是在朝廷的手里面。

  刚才赵旭所说的那个对朝廷忠心耿耿,了解朝廷政策的人去当副手就是为了掌握整个军队的思想动态的。

  并且按照赵旭的意思,还要时不时的给他们讲一下忠君爱国的思想,这是极好的。

  这确实比临时派人去监督强多了,而且赵匡胤也是带过兵的人,有些事情他也是知道点的。

  如果当时后周的军队都是实行这样的制度,估计当时也没有多少的军队来支持自己当皇帝吧。

  “先生和赵先生觉得太子这个主意怎么样,没事的大家是在一起讨论的有什么意见都是说出来吧。”

  “微臣觉得太子这个主意不错,这就和寺院里面导人向善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士兵的心中树立起对朝廷的忠诚,对君主的尽忠,朝廷已经不需要担心将领造反的问题了。”

  赵普也是能看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所以他是赞成的,这个人虽然读书不多,可是眼光还是准的狠的。

  “陛下我也认为太之这个做法十分的不错,儒家为什么能够到现在还是这么的兴盛,那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已经深入到那些学子的心中去了,即使你砍了他们的脑袋,他们还是会信仰孔子的。”

  苗训也是打了个比方,也是比较赞成的,他说的很多思想这个东西是不能灭绝的。

  第370章 要筹建粮仓

  赵旭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苗训,虽然苗训不知道赵旭是从什么地方想到这样的主意的。

  可是苗训说的也差不多了,就是精神上的烙印,只要将他们的精神上印上忠君爱国的理念,这些人已经成了国家最忠心的军队了。

  这一点已经在后世的一个被华夏成为最龌龊国家的人已经给实践证明的了,忠君爱国,效忠他们的领袖,至死不悔。

  “先生说的对,就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时刻记住自己应该效忠皇上,效忠整个国家使他们在任何的时候都是国家的士兵,而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工具。”

  这样的好处不仅是赵匡胤,即使是任何一个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这件事情是极好的。

  “既然先生和赵普都是决得不错,那这件事情你们去安排吧,要尽快的解决掉这件事情。”

  赵匡胤也是双眼放光:

  “对了,朕实在是想问问你去哪里用这么多的人,而且都能保证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效忠着我大宋,效忠朝廷吗?”

  高兴之余的赵匡胤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赵旭说的这个事情要用上很多的人。

  现在一时间哪里去找这么多的人去,就像他自己说的,即使有这么多的人,可是谁也不能保证他们都是忠心于朝廷吧?

  “哈哈老,恩父皇这件事情好办,真的是易如反掌。”他本来还想叫老爹呢?不过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这不是他们父子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

  “您还不知道禁军军校毕业的人已经不下于一万人了吧,这些人经过我严格的训练,不仅有着过硬的本领,更加的是对朝廷忠诚。”

  禁军军校就是赵旭仿照着后世的军校建立的,虽然不能说他们和后世的军人有一拼,可是有一点绝对是和后世媲美的。

  那就是思想教育,这些进入到禁军军校里面的禁军除了要教授兵法,同时结合着战例给他们讲授。

  同是也和普通的士兵一样早晚各自出操,没有一点例外,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接受忠君爱国思想的灌输,使他们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效忠他们的君主。

  要不然赵旭真的是害怕他训练出来的这些人最后成了别人的工具,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所以这些从里面出来的人不仅仅是各项的素质是过硬的,更重要的忠诚于他的皇上,他的校长。

  其中赵旭这个校长,也是他们忠于的对象,这也是后来赵旭能够力挽狂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这里有近一万人可以将他们现在就派到各地去,这样我们也能够放心。”

  赵匡胤也是见过这些禁军军校的士兵,他们简直是按照将军的标准来训练的。

  这些人当年还跟着他去秦凤四州的战场去了一趟,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令赵匡胤吃惊。

  这样的人去赵匡胤不担心,可是他还有个疑问:

  “不过这一万人是禁军,让他们去地方的话,这样禁军不就缺编了。”

  一万多禁军如果都派出去的话,禁军的编制绝对是不够了,赵匡胤想的也是挺周到的。

  “这个您就多虑了,这一万人都是从最基本的士兵里面挑选出来的,还有就是招收的符合条件的地方厢军士兵,所以根本就不会动摇禁军的根基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