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柴荣闻永德之言,大笑,称赞张永德是忠诚之士。
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故息之政矣。
圣旨念完,大家都愣住了,尼玛感情这是招式父子的封赏会呀,他们父子被封为正副都虞候,一跃都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赵匡胤升任都虞候大家还能接受,撇开柴荣的拜把子兄弟这层关系不提,赵匡胤本身也是能力出众,再说这次也是活捉了北汉的重臣,升个都虞候很正常,大家能够接受。
他的儿子赵旭,只是个不入流的都头和营副指挥,这一下子成为副都虞候,大家脑子还真有些转不过弯来。
张德均看着大家都是愣在哪里,出言提醒道:“众位大人还不谢恩?”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呼吾皇万岁。张永德也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封赵旭做个副都虞侯爷。
“陛下,臣有话要说。”立刻赵匡胤跳出来,向柴荣奏道。
柴荣一向对这个义弟还是比较看重的:“匡胤,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谢陛下的恩典,但是我始终觉得,旭儿不适合担任这么高的位置,他的年纪……”
这时候就连赵旭都快要占了出来,老爹都开口了他能无动于衷吗?
“陛下……”
他们都还没有说完柴荣就阻止了他们:“好了,你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赵旭年纪小,不适合担任副都虞候,你们是不是以为朕糊涂了?”
百官都口称不敢。
“朕用人的标准,是不依亲疏,也不依年龄为标准,靠的是功劳,赵旭年纪虽小,但是高平之战中,他一人力斩张元徽,使我大军得以顺利取胜,这是首功,谁要有这样的功劳,朕一样赏他,不必再议了,望卿等以后戮力王事。”
柴荣仪的一番话,无疑就是告诉大家,只要你有功我一定赏赐,无论你的年纪大小。
赵氏父子又是一番谢恩。赵旭内心也会死相当的激动,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高级军官了。
当然赏功罚过是千古的定理,柴荣下旨,由于樊爱能、何徽,崔亚强,韩双业等七十余名将校,临阵脱逃,导致东路军全军覆没,以上诸人立斩不赦。
随后退朝,随着柴荣的离开,大家都纷纷过来祝贺赵氏父子,任谁都看的出来,赵氏父子是一定会平步青云,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锦上添花吧。
赵府。
全府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就像是过年一样,赵弘殷因伤在家修养,不过现在的他那里有一丝的病态。
长子(赵匡胤其实是第二个儿子,但是他的长子早夭)和长孙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立盖世的奇功,因公擢升正副都虞侯,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杜老太太时不时的抚摸着赵旭的头,满是溺爱,母亲贺氏也是相当的高兴,唯一的孩子有出息,母亲怎么能不高兴。
“匡胤,旭儿你们这次真的是为我赵家争光了,来老夫敬你们一杯。”赵弘殷笑得是合不拢嘴。
赵旭父子慌忙的举起举杯,一饮而尽。
这边赵匡义也是高兴的敬了他们父子几杯。原本滴酒不沾的杜夫人和贺氏也是高兴的喝了满满一杯。
家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杜老太太却说话了:
“老爷,匡胤你们都在,我有件事情要给你们说,趁着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我觉得是不是该说一说旭儿的婚事了。”
“噗”
赵旭几乎将嘴里的汤都吐出来了,什么我的婚事,我才多大,就要说我的婚事,太扯了吧。
“爷爷,爹,你看这个是不是缓一缓,我才十三岁,那个,这个婚事……”
“什么还早,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娘已经进门了,你怎么还说缓一缓,我看不能缓了。”杜老太太不愿意了,看来是想包重孙子了。
赵弘殷也是点了点头:
“是呀,旭儿也不小了,这次又立了大功,我看可以成婚了,再说当年我当年和尚质兄已经商议好了要结成儿女亲家,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女儿,儿子早都已经成亲,就商议在孙子辈里完成。”
“后来尚质兄的长子高怀德娶妻生了个女儿,而旭儿那时候也刚好降生,于是那时候我们就给他们两个定下了娃娃亲,想来现在她也该出落成大姑娘了。”
赵弘殷满脸的怀念,他口中的尚质兄就是名将高行周,后世的时候看一本演义说是高行周死在赵匡胤手中,最出名的是赵弘殷向高行周借头。
赵旭依然记得那时候看的赵弘殷写给高行周的一封借头信。
行周贤弟台鉴:
临表唏嘘,悲怆不胜。你我旧朝之元勋,新皇之贰臣,此生格局已定,只有听天由命;
而子女何辜,受此茶毒:犬儿匡胤征讨之行,岂是本意,实为驱使,盖欲假贤弟之手以诛愚之见之后,而逼你我狭路相伙也!
世情衅险,命多乖舛,刀剑斧铖、引颈受之而无憾;而祸延子孙,心实不甘。故敢冒斗胆,愿借仁兄项上之首与匡胤,以败彼奸。攻首?罪乎?青史可鉴,异日愚兄当于泉下跪谢于贤弟尊前!
赵弘殷泪垂顿首。
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故息之政矣。
圣旨念完,大家都愣住了,尼玛感情这是招式父子的封赏会呀,他们父子被封为正副都虞候,一跃都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赵匡胤升任都虞候大家还能接受,撇开柴荣的拜把子兄弟这层关系不提,赵匡胤本身也是能力出众,再说这次也是活捉了北汉的重臣,升个都虞候很正常,大家能够接受。
他的儿子赵旭,只是个不入流的都头和营副指挥,这一下子成为副都虞候,大家脑子还真有些转不过弯来。
张德均看着大家都是愣在哪里,出言提醒道:“众位大人还不谢恩?”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呼吾皇万岁。张永德也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封赵旭做个副都虞侯爷。
“陛下,臣有话要说。”立刻赵匡胤跳出来,向柴荣奏道。
柴荣一向对这个义弟还是比较看重的:“匡胤,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谢陛下的恩典,但是我始终觉得,旭儿不适合担任这么高的位置,他的年纪……”
这时候就连赵旭都快要占了出来,老爹都开口了他能无动于衷吗?
“陛下……”
他们都还没有说完柴荣就阻止了他们:“好了,你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赵旭年纪小,不适合担任副都虞候,你们是不是以为朕糊涂了?”
百官都口称不敢。
“朕用人的标准,是不依亲疏,也不依年龄为标准,靠的是功劳,赵旭年纪虽小,但是高平之战中,他一人力斩张元徽,使我大军得以顺利取胜,这是首功,谁要有这样的功劳,朕一样赏他,不必再议了,望卿等以后戮力王事。”
柴荣仪的一番话,无疑就是告诉大家,只要你有功我一定赏赐,无论你的年纪大小。
赵氏父子又是一番谢恩。赵旭内心也会死相当的激动,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高级军官了。
当然赏功罚过是千古的定理,柴荣下旨,由于樊爱能、何徽,崔亚强,韩双业等七十余名将校,临阵脱逃,导致东路军全军覆没,以上诸人立斩不赦。
随后退朝,随着柴荣的离开,大家都纷纷过来祝贺赵氏父子,任谁都看的出来,赵氏父子是一定会平步青云,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锦上添花吧。
赵府。
全府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就像是过年一样,赵弘殷因伤在家修养,不过现在的他那里有一丝的病态。
长子(赵匡胤其实是第二个儿子,但是他的长子早夭)和长孙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立盖世的奇功,因公擢升正副都虞侯,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杜老太太时不时的抚摸着赵旭的头,满是溺爱,母亲贺氏也是相当的高兴,唯一的孩子有出息,母亲怎么能不高兴。
“匡胤,旭儿你们这次真的是为我赵家争光了,来老夫敬你们一杯。”赵弘殷笑得是合不拢嘴。
赵旭父子慌忙的举起举杯,一饮而尽。
这边赵匡义也是高兴的敬了他们父子几杯。原本滴酒不沾的杜夫人和贺氏也是高兴的喝了满满一杯。
家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杜老太太却说话了:
“老爷,匡胤你们都在,我有件事情要给你们说,趁着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我觉得是不是该说一说旭儿的婚事了。”
“噗”
赵旭几乎将嘴里的汤都吐出来了,什么我的婚事,我才多大,就要说我的婚事,太扯了吧。
“爷爷,爹,你看这个是不是缓一缓,我才十三岁,那个,这个婚事……”
“什么还早,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娘已经进门了,你怎么还说缓一缓,我看不能缓了。”杜老太太不愿意了,看来是想包重孙子了。
赵弘殷也是点了点头:
“是呀,旭儿也不小了,这次又立了大功,我看可以成婚了,再说当年我当年和尚质兄已经商议好了要结成儿女亲家,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女儿,儿子早都已经成亲,就商议在孙子辈里完成。”
“后来尚质兄的长子高怀德娶妻生了个女儿,而旭儿那时候也刚好降生,于是那时候我们就给他们两个定下了娃娃亲,想来现在她也该出落成大姑娘了。”
赵弘殷满脸的怀念,他口中的尚质兄就是名将高行周,后世的时候看一本演义说是高行周死在赵匡胤手中,最出名的是赵弘殷向高行周借头。
赵旭依然记得那时候看的赵弘殷写给高行周的一封借头信。
行周贤弟台鉴:
临表唏嘘,悲怆不胜。你我旧朝之元勋,新皇之贰臣,此生格局已定,只有听天由命;
而子女何辜,受此茶毒:犬儿匡胤征讨之行,岂是本意,实为驱使,盖欲假贤弟之手以诛愚之见之后,而逼你我狭路相伙也!
世情衅险,命多乖舛,刀剑斧铖、引颈受之而无憾;而祸延子孙,心实不甘。故敢冒斗胆,愿借仁兄项上之首与匡胤,以败彼奸。攻首?罪乎?青史可鉴,异日愚兄当于泉下跪谢于贤弟尊前!
赵弘殷泪垂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