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归根结底,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早些年突厥与柔然并未公开反目,他需要笼络突厥,不使其在自己身后生事。

  如今突厥斩杀柔然使者,双方再无还旋余地,突厥更不可能冒着柔然偷袭的危险,袭扰北齐边疆,而高澄借此与突厥划清界限,也有理由将来出兵助柔然一臂之力。

  阿那瓌对他确实没得说,嫁了女儿又嫁孙女,两国边境自和亲以来,再未蒙受兵灾,相较于蓬勃向上的突厥人,柔然继续占据草原明显更符合高澄的利益,否则将来南征都不能安心。

  郁久闾叱地连年纪虽小,但高澄还是应下了这门亲事,待秃突佳返回洛阳后,高澄将十一岁的郁久闾叱地连安置在燕然馆,一如她的姑姑蠕蠕公主,要在此养到十六岁才能进宫完婚。

  突厥使者败兴而归,柔然使团欢喜而去,时间已经来到昭德二年(549年)三月二十六日。

  暂且不提阿史那土门知晓后会做何反应,高澄发布诏令,宣布将巡视河南、淮南诸地。

  高澄出巡不算什么新鲜事,当初刚接任齐王的时候,就在外边转悠了一年。

  此番调集步骑十万随驾也属平常,天子巡视不就讲究一个威仪么,只是诏书中,随行更有五万河南州郡兵,那就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小高王什么时候出巡会把州郡兵带上,这些人在他眼里,要么守城,要么作为攻城炮灰,哪舍得在巡视期间管着他们的吃喝。

  随后高澄又以替自己修陵寝为名,招募二十万民夫往洛阳集结,更让不少人嗅到了其中古怪。

  众所周知,高澄此人最忌言生死,而他为高欢主持的墓葬简陋之极,自己却招募二十万民夫修陵,就让人觉得孝得有点过于真实。

  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事

  与其他朝代征发民众修筑陵寝不同,北齐改征为募,河南丁壮多有报名。

  究其原因,在于免役钱的存在,民众缴纳了免役钱,朝廷再用民力,是真的给钱。

  无论《太昌律》还是正在编修的《齐律》都规定,民众年满十五,不分男女,一年之中必须服满一个月时间的徭役,而支付免役钱,可以免服徭役。

  朝廷招募民众,月酬即为免役钱所征数额。

  历朝历代虽然都有规定徭役服役时间,但基本没有真的遵守,逮着了免费劳动力,可不得往死里用,延期称得上是家常便饭,至于延期了有没有额外补偿,那就纯属想太多了。

  北齐则不同,譬如去年南征,高澄征召六十万民夫随军,耗时五个月的时间,民夫按月计钱,所得五倍于当年所缴纳的免役钱。

  战争成本太高,也是高澄休养生息八年,才大举南征的原因,但自己定的规矩,尤其是关系到底层百姓的规矩,他咬着牙也会坚持下来。

  此番若不是在南梁实施经济掠夺,回了一大波血,他怎么也得过一两年再去图谋江陵。

  如今春耕已过,正是农闲时候,朝廷招募二十万百姓修陵寝,以高澄过去十九年向民众展示的爱民宽仁形象,也无需担心他在陵寝修好后,坑杀民夫。

  在农闲时候能出卖劳力得一笔工钱,有的是人愿意向官府应募。

  户部也在崔季舒的主持下,打着为高澄南巡以及修陵民夫提供粮草,大肆由地方往中央调运物资。

  自三月二十六日高澄发布诏令,就会巡视河南、淮南诸地后,期间又向淮南扬州刺史厍狄干发去密令,调二万水师北上,往豫州听用。

  经过半个多月时间的准备,昭德二年(549年)四月十六,高澄依旧以窦泰为洛阳留守,领一万京畿军驻守,周边梁、陕、广三州九万战兵尽数按兵不动,由中兵府负责管辖。

  自己则亲率京畿军五万骑卒、五万步卒以及河南五万州郡兵出洛阳巡视河南、淮南诸地。

  至于所谓修陵寝的二十万民夫,则继续在往洛阳集结的过程中,古怪的是新任营构大将军的高隆之始终未见向地方征调石料。

  倒不是高澄等人不想把戏给演圆满了,只是向地方征调石料,地方官府必须得招募民众入山开采,再加运输,花销实在不小,高澄权衡再三,还是觉得能免则免,便让高隆之放出风来,说是陵寝所在与石料开采处相距不远,无需地方进献。

  四月十七,高澄十五万大军向南出伊阙关,继续向广州而去,因未携带民夫,后勤基本由州郡兵负责,战兵之中,无论鲜卑人,还是汉人,他们可不是用来当拌蒜老妹或者浆洗保姆的。

  在北齐体制下,许多州郡兵拼了命想往战兵行列挤,之前的水师招募,阵仗便非同小可。

  州郡兵要干危险的活,比如蚁附攻城,无论赏赐或者军饷都要少于战兵,如今还得给他们做后勤。

  战兵名义上说是要用来对付野战厮杀,可近些年来,是真没打过几场恶战,无论是第二次西征,还是夺取淮南,更类似于平推,在州郡兵眼里,日子着实过得悠闲。

  只不过战兵的辛苦,州郡兵也未看见,由于战兵不事生产,每七日就有五练,五练之中,有两日是锻炼体能,将这些战兵折磨得够呛。

  不过高澄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州郡兵内部存在的不满,他也为州郡兵们打开上升通道,若是立下功勋,或是斩得敌军首级,即可申请补入战兵行列。

  高氏崛起近十九年,六镇起义距今也有二十六年,由于士卒五十岁即退伍的规定,因年老离开军队的战兵不在少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