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帝出于河间,灵思皇后出于赵国,这是天子与冀州的缘份,不可辜负。

  看着侃侃而谈的刘和,刘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刘和就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人,而刘彊是光武帝嫡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十八年,最后因生母郭圣通被废,“主动”辞去皇太子之位。

  某种意义上,他们这一系就是朝廷与冀州系矛盾的牺牲品,想必也对冀州人的执念感同身受。

  审配之流要平定,但冀州人的执念也要化解,否则将来还会有事。

  刘协与大臣们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亲征冀州。

  山东的兵力是足够的,毋须再从关中调兵,他只要带上虎贲、羽林等禁军即可。步兵、射声诸营就在太原,到了邺城之外,正好可以归列。

  大体上意见统一,唯有如何处理袁术上,出现了一些分歧。

  有人认为袁术有功,一举拿下了袁绍,为平定冀州创造了机会。

  有人则认为袁术擅自出兵,而且越境攻击冀州,虽然有功,但违反朝廷用兵制度在先,不能不罚。

  紧接着,就有人把话题转到了州牧的权力过大,再次提议取消州牧,只设刺史,尤其是限制刺史对军事的干涉。

  毕竟现在能动用一州兵力的不仅是州牧,刺史也是可以的。

  只有从根本上取消刺史的兵权,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刘协依旧没有发表态度,只是听大臣们争论,让人记下来存档。看看都有哪些人支持,哪些人反对,又都有什么样的理由。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还没到取消州牧的时候,至少不是最好的时候。

  讨论,就是制造舆论,看看大臣们的反应。

  ——

  会议结束之后,大臣们退去,杨彪留了下来。

  刘协请他喝茶、吃点心,顺便再说说袁绍的事。

  袁术看似滚刀肉,其实乖宝宝。就算顺势撤了他的幽州牧,估计他也不会有什么激烈的的反应。

  安排他去幽州,本来就是为了给袁绍制造麻烦。如今袁绍就擒,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功成身退了。

  反倒是如何处理袁绍有些棘手,以至于刘协暂时都不想在朝会上讨论这个问题。他相信,肯定会吵起来。

  首先是无法定性。

  袁绍之前已经称臣,严格来说,袁术袭击他是非法的。这也是有人攻击袁术的理由之一,只是说得不那么直接。

  但是不追究袁术的责任,不代表就可以将袁绍当作罪犯。

  称臣之后,袁绍没有做过违反朝廷诏令的事,朝廷没有理由将他定为罪犯,甚至还应该为他鸣不平。

  杨彪也有些头疼。

  他们夫妻俩是希望袁术好好谈,劝袁绍主动入朝,谁也没想到袁术会这么干,直接将袁绍俘虏了。

  如此一来,如何处理袁绍就成了麻烦。

  天子对袁绍恨之入骨,让天子放袁绍一条生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袁绍能不能咽下这口气,会不会直接气死了?

  袁绍是个心思很重的人。从易县到长安,大半个月的路程,足够他积聚怨气。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收到消息后,袁夫人连夜起程,赶去迎接袁绍,希望能劝他放宽心,不要走极端。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袁绍?”

  刘协看着有些不安的杨彪,无声地笑了。“杨公,胜利者的心胸是最开阔的。我有必要置袁绍于死地吗?”

  杨彪讪讪地说道:“陛下圣明,是臣以小人之心度陛下之腹了。”

  “如果他愿意,我可以让他做官。当然,不会是什么重要的职务。”刘协面带胜利者的从容微笑,缓缓说道:“事实证明,他连一个合格的太守都不是,还是安心养老吧。”

  杨彪苦笑。

  这可比杀了袁绍还折磨人。

  但他又没有理由反对。

  正如天子所说,袁绍身为失败者,根本没资格挑三捡四。就他的人生履历而言,的确也没什么提得上嘴的政绩可言。

  造反是他最大的事业,也是失败得最惨烈的。

  最后居然被袁术生擒了。

  “陛下又打算如何安排袁谭?”

  “我打算让他为一偏将,随驾出征,看看他的能力,然后再论功行赏。”

  第七百九十一章 上善若水

  刘协知道袁谭与袁绍不同,也更麻烦。

  以党人自居的汝颍人大多聚集在袁谭身边,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入朝之后,必然会引起更大的风浪。

  单纯让他们闭嘴是不可能的,打散了也只会留下后患。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包送走。

  他相信,袁谭以及他身后的汝颍人不会甘心失败,肯定觉得这是袁绍无能,不是他们的责任。如果听他们的,绝不会走到这一步。

  所以,他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你们不是不服气么?那我就给你们一堵南墙,让你们慢慢撞,撞到你们服气为止。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

  “如果袁谭确有用兵之才,我打算让他任一方之任。或南或北,或东或西,以便一展拳脚。”刘协搓着手指。“汝颍人才济济,岂能局限一地。实现王道的方法也不会只有一种,理当百家争鸣,各展其长,以求殊途同归。”

  杨彪心中一紧。

  他听懂了刘协的意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