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女子从军入仕虽然已经有不短的时间,可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这只是天子提倡所致,真正能够从军、做官的女子毕竟是少数,不过是新政的点缀而已。

  如果王异要在朝议上发言,未免不自量力,而且有失礼之嫌。

  面对无数目光,王异也窘得面色通红,几次想放下手,却还是坚持住了。

  刘协摆摆手,缓声说道:“你有什么高见,说来听听。”

  王异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臣……臣以为,凉州……并非一定要设刺史。”

  “轰”的一声,议论声四起。无数人交头接耳,惊呼声四起。

  “不设刺史?”有人大声问道:“这怎么可能?”

  “就是嘛,哪有不设刺史的道理,这可是朝廷制度。”

  见气氛过于热烈,刘协咳嗽了一声。站在一旁的曹昂、艾肯立刻上前,沉声喝道:

  “肃静!”

  众人立刻闭上了嘴巴,将目光投向刘协。

  王异头皮发麻,双腿打颤。这时,身后伸过两只手,扶住了她。她转头看了一眼马云禄和蔡琰,看到她们眼中鼓励的目光,这才勉强静定下来。

  “怎么说?”刘协很好奇。

  见刘协没有怪她失礼,王异从容了许多。她躬身施礼,借机咽了口唾沫,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的时候,声音已经清亮了许多。

  “凉州广大,南北两千里,东西近三千里。十三州之中,何尝有一州如此?就算凉州多骏马,刺史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巡视全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郡县因此营私,惹出事端来,刺史不能及时反应,只能一意掩饰,以免影响自己的前程。”

  第六百零四章 暗度陈仓

  刘协点点头,转头看向贾诩三人。

  三个老臣神色各异。

  贾诩说道:“王异的说法有些道理,凉州太大了,一个刺史根本管不过来,再能干的人也不行。”

  得到贾诩的支持,王异信心大增,舔舔嘴唇,又道:“与其勉强设一刺史,不如不设,由朝廷善择太守,治理诸郡。以凉州之大,一郡也与关东一州差不多大小了。臣观史书,刺史也并非古制,不过因时而变。利则置,不利则废,不必因循守旧。臣妄言,不当之处,请陛下见谅。”

  刘协摆摆手,示意王异入座,拍了拍手,笑道:“诸君,王异之言有新意。且不说凉州刺史设与不设,这因时而变,不必因循守旧的思路,朕是极为赞赏的。言者无罪,诸位不必有顾虑,畅所欲言,朕当择其善者用从之。”

  得到天子的亲口称赞,王异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兴奋。

  蔡琰、马云禄向她挑了挑大拇指,表示祝贺。

  众人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低声讨论起来。

  贾诩咳嗽一声。“陛下,臣也有几句话。”

  众人恢复了平静,看向贾诩。

  刘协说道:“但说无妨。”

  “臣以为,凉州很大,一个刺史的确很难顾及。但不设刺史,由各郡直接向朝廷汇报,恐怕也不行。尤其是河西四郡,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商道,关系着中原与西域通商的重任,不能不予以重视。陛下在金城时还能顾及,一旦回到关中,甚至回到洛阳,河西四郡难免鞭长莫及。”

  不少人眼前一亮,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刘协也觉得有理。

  与西域通商不仅是做生意赚钱这么简单,更是大汉睁眼看世界的窗口。河西四郡的安定与否至关重要,不能放任不管。如果由郡直接向朝廷汇报,滞后太严重,效率无法保证。

  “臣建议割凉州为三州。河西四郡为一州,北地、安定为一州,汉阳、陇西、金城、武都为一州,各设一刺史。两次大捷之后,数十万鲜卑降人在北地、安定、武威等地定居。臣以为,这几个郡应该重新规划设置,以便于管理。之前移到塞内的郡治、县治,现在也应该一律迁回。”

  贾诩让人找来地图,悬挂起来,指着地图一一解说。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两次大捷之后,鲜卑残部遁走,北疆安定,人口大量增加,的确应该重新调整规划了。

  刘协听着贾诩解说,心里却另有想法。

  贾诩恐怕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提出。这次趁着王异激进的观点提出,是他善于把握战机的体现。

  有王异的观点在前,不会有人觉得贾诩的想法无法接受,只会觉得还是老臣靠谱。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子的话根本不能听。

  但贾诩的真正用意,却不仅仅是便于管理这么简单。

  按他的这个方案重新规划,凉州分为三州,除现有的河西四郡之外的郡将全部成为内郡,而河西四郡因为商道的原因也将得到格外关注,至少在推举孝廉、茂才上会有优势。

  虽的不说,一州变三州,原本一年只有一个名额的茂才就变成了三个,以凉州的人口而言,这个比例将比山东州高出好几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异提议不设州刺史,其实是不符合凉州人利益的。

  除此之外,一州变三州也可以规避三互法,凉州人不得担任凉州刺史的禁令就可以成功绕过,凉州人有了主宰凉州命运的可能。

  同理,增设郡也必然要增加举孝廉的数量。新附的鲜卑人算作人口,但是被举为孝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些名额都会被原住民瓜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