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到道痴那刻,王青洪的眸子立时添了生气。他看了道痴一会儿,对妻子道:“慧娘,让我与二郎单独呆一会。”

  王杨氏没想到丈夫会打发自己出去,心里很是不自在,可还是笑语晏晏地应了,对王三郎道:“让这爷俩说话,三郎随我去看你姐姐。”

  王三郎虽有些挣扎,可还是点头应了,母子两个下去不提。

  屋子里只剩下王青洪与道痴两个,王青洪坐起身来,道:“好好的,世子怎么会安排你们去巡街?是不是外头有什么不好消息?”

  这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过道痴想着过几日百姓都会晓得宁王谋逆之事,便也没隐瞒:“宁王反了,带了大军奔安庆方向。殿下怕消息传开,地方有人借此生事,才安排我们几个带队巡城。”

  “去了安庆方向?”王青洪闻言大喜:“如此甚好,安陆太平了。”

  王青洪这几日心里跟火煎似的,非常难受。对于读孔孟书长大的王青洪,自然瞧不起乱臣贼子,要是早知道李御使会从逆,他打死也不会将儿子送过去拜师。

  可是不说别的朝代,就是大明朝,还有“靖难之役”,有英宗与代宗的相争,每次朝野都要大换血。

  偏生王青洪这边,致仕求去时得罪了宁王府;嫡子拜师,又不好面对朝廷这边。

  不管朝廷与宁王谁胜谁败,过后追究起来,似乎都没有他好果子吃?

  王青洪越是想,越是害怕,已经一连两天没合眼:“王府那边,可有反王新消息?”

  道痴摇摇头,道:“只晓得他们离开南昌府,大军往东北方向行进。”

  王青洪似有不满道:“怎么就这么点消息?”

  道痴没有接话。

  王青洪反应过来自己口气有些糟,强笑道:“关系民生安危大事,若是二郎在王府便宜,就帮我留心些……”

  第七十八章 亲不亲老僧归来

  对于王青洪的话,道痴即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瞧着王青洪的样子,要是真的没给他点指望,说不得真要惊骇成疾,重病不起。真是想不到,为何他承受力为何会这么差,难道是半辈子顺风顺水的缘故?

  道痴不愿引火烧身,让他将怨气归到自己身上,可也不愿被他借着生父名分呼来喝去,态度很是模糊。

  从上房出来,王杨氏与王三郎都在院子里。

  王杨氏望着道痴的目光有些复杂,她身为当家主母,自然晓得丈夫的“心病”到底是什么。

  对于宁王造反之事,她尽管只是内宅妇人,可也不看好。毕竟天下承平许久,今上又不是失德之君。可是她也晓得,李御使既从逆,且做了逆王的“伪相”,那儿子身上就带了污点,不管什么时候翻出来都是错。

  可是道痴,背靠王府,也在科举应试。即便现下成绩不如三郎,可以后仕途却不会像三郎那样坎坷。

  王杨氏不知该怨哪个。

  精细教养大的嫡子,还比不过幼时痴傻的庶子?难道三郎从此要绝迹仕途,仰仗庶弟鼻息?

  这一点王杨氏实无法接受,早些对于道痴偶尔生的那些怜悯也化作厌恶。

  道痴自是察觉王杨氏神色有异,可他已经不是十二房的子弟,自然也没有必要看哪个的脸色。

  他借口有事,推了王三郎的挽留,离开了十二房。

  外面天色檫黑,王三郎不放心,便乘车相送。

  走到路口时,道痴对王三郎道:“三哥,我先绕道到家里一趟。这些日子我怕是无暇回家,为防过几日消息传过来吓到祖母,还是先告诉她一声。”

  听到这个,王三郎的心又沉了下去,小声道:“二郎,会不会生灵涂炭?战火什么时候会烧到安陆?”

  道痴笑道:“宁王即便恢复王府三卫,兵马也不过万五千,即便裹胁南昌府周边几个所,人马也就是再加几千。可南昌府北上路上,有前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浙江督司。宁王府的两万人马,能顶什么用?造反又不是儿戏。”

  这些消息,是世子说与他们的。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外,世子对于宁王造反之事也淡定了。唯一担心的,是藩国内有人接此生乱,那样的话等到朝廷平叛后,兴王府说不得也要吃挂落。

  世子与当今皇上虽是同祖堂兄弟,可天家自古无亲情,兴王府怎么敢将让朝廷抓到小辫子。

  身为藩王,本就顾忌颇多。即便江西官府会召集兵马除逆勤王,地方卫所能应和,藩王这里却不能妄动,否则说不得就被按上“居心叵测”的罪名。

  世子既不用领兵,只需守着藩国这一亩三分地,当然也就不再担心宁王那边。

  听着道痴的话,王三郎精神一振,道:“二郎说的正是。”

  心里踏实下来的王三郎,问起道痴现下的差事,显然对他小小年纪就的世子重用很是佩服,不过还是不忘提醒他:“二郎若志在科举,不可耽搁太过。毕竟二郎初学时文,按照现下成绩应院试还很吃力。一年功夫,转瞬而至。”

  道痴点头道:“哥哥放心,不过忙这一阵。我晓得什么最重要。”

  提及科举,王三郎神色露出几分迷茫与无奈,道:“能考成绩好些就争取好些,若是成绩优异,父亲多少也会宽慰。”

  道痴晓得他为前途担忧,少不得劝慰一番。他却是不知,王三郎年纪虽小,可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