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标准带来高效益。“岗巴营”近年在雪地步坦协同、装甲车雪地快速机动、高寒缺氧条件下保持体温体能、在雪地强光照射下的步兵炮兵精确射击、高寒山地直升机营救与作战及后勤保障等10个高原战法、保障法新课题训练,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岗巴缺氧气,军人不能缺底气”——建设的基础比大山实

  一碗菜汤,一根黄瓜的故事,至今在“岗巴营”流传着,令闻者既感甜蜜,又觉苦涩。

  1993年5月,总后一位领导到岗巴检查工作。将军问士兵:“我是总后领导,你们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我一定尽力解决。”士兵红着脸回答将军:“我们想喝一碗青菜汤”将军用手绢轻拭士兵在渗血的干裂嘴唇:“岗巴吃菜问题一定要解决。”

  80年代初,西藏军区送给“岗巴营”一筐黄瓜。在千里运输过程中,一筐鲜嫩黄瓜到了岗巴,烂得只剩下几根。查果拉分到的一根黄瓜长不到20厘米。炊事班长想切成片烧锅黄瓜汤,心疼得下不了手“,将黄瓜递给一名新兵:“你吃吧,当查果拉第一个吃鲜黄瓜的士兵。”新兵舍不得吃,把黄瓜上交给班长,班长嗅了嗅,又交给其他战友……一根黄瓜传遍全哨卡,谁也舍不得吃,最后悬挂在饭堂门楣上,官兵顿顿“望瓜止渴”。

  含泪倾听完这两个故事,使我们记忆起一份“岗巴秘密档案”。那年,西藏军区第八医院到岗巴,为官兵们普查身体,综合出的情况使人心疼:20%官兵有心脏、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80%官兵有指甲凹陷、蜕皮掉发病症。导致疾病的原因,一是高原缺氧,二是维生素缺乏。

  在岗巴,吃菜是大事,“维生素事关战斗力”。因而,在岗巴种出新鲜蔬菜,是代代岗巴军人的光荣梦想。一定要使官兵有绿色食、有绿色看,是茬茬“岗巴营”班子的铮铮誓言。岗巴军人“种绿”的历程有些悲壮。

  先说种菜。“岗巴营”的第一代蔬菜温室,袖珍得只有罐头盒那么大。官兵在空罐头盒里装上土、施上肥,把白菜、青椒的种子撒进去,盖上棉被“捂”出芽后,白天气温高时端出来“晒太阳”,晚上捧进室内保温。官兵像母亲呵护婴儿一样,精心种植着希望的绿色。可是,白菜总是在“袖珍温室”里长到四五片叶子时,就在枯黄中死亡。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失望中,一些官兵失望了:岗巴注定只长石头不长菜。

  再说种树。岗巴无树已有千万年。那年,四连官兵从日喀则抱回100株柳树苗,满怀希望种植在营区。天早了,官兵用自己的饮用水去浇灌;下雪了,官兵把自己的皮大衣穿在树苗身上。就这样,柳树还是没有存活一棵。

  然而,绿色的希望却永存于岗巴军人心中。那年,将军对士兵郑重承诺兑了现。“岗巴营”官兵用总部和两级军区拨的专款,分别在海拔4300米到5300米的不同高度上,自己动手修建起6片、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蔬菜温室群。一位来自云南蔬菜之乡、名叫李伟的士兵,让家乡邮寄来一大包有10多个品种的蔬菜种子,用津贴费买回高寒山地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写信恳请北京农科院蔬菜专家杜武峰收下他这个“岗巴弟子”。在专家和书本知识的指导下,他创造出半地下双层温室和四层保暖育苗、大温室里套建小温室、高原温室采光和温度湿度昼夜保持法、蔬菜出苗保苗移苗三步法、高原蔬菜人工授粉等20多种岗巴蔬菜种植方法,终于使南瓜、黄瓜、青椒、西红柿在岗巴结出希望的果实。那一年,18个品种的蔬菜在四连安了家,温室自产蔬菜首次达到2.5万公斤,最重的南瓜10公斤、西红柿0.5公斤、黄瓜1公斤。当李伟看到战友们把青菜放进嘴里细嚼,舍不得往下咽时,自己哽咽了。

  绿色随海拔延伸。生机勃勃的148棵岗巴红柳作证:种出蔬菜的岗巴军人,又在岗巴种活了树、种出了草、养肥了猪,并创造出海拔4900米养猪10个月长肉100公斤的奇迹。于是在岗巴有了顺口溜:“四连的菜,三连的草,二连的猪……绿了岗巴,稳了军心。”

  然而,在“岗巴营”打得最实的基础,还是营房和阵地建设。他们把建造高原一流营房、坚固阵地,作为长期戍边最为基础的工程来建设。岗巴的冬天滴水成冰,冰冻期长达7个月。在3年边防建设和边防营区配套建设的2000多个日夜里,岗巴军人配合施工队,运建材、搬石头、背沙子,以内地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脊梁,在“地球之巅”建设起正规的营房,坚固的阵地。

  6年间,从改造“地窝子”起步,建成今天具有防寒、保温、舒适、美观综合功能的“保暖营房”“极地氧吧”。

  记者在查果拉山巅见到两根支撑昨天“地窝子”的立柱子--岗巴军人创造精神的纪念柱:有志气、有底气的岗巴军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我们是物质的人,精神的兵”——建设的队伍比岩石硬

  “把风沙嚼碎了/咽下/把寒冷嚼碎了/咽下/把疲惫嚼碎了/咽下/把疾患嚼碎了/咽下/……把世界嚼碎了/咽下!”这首出自一位将军的诗,把岗巴军人“我们是物质的人,精神的兵”的胸怀和境界推向极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