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于是,光缆穿过村庄时,群众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捧出最好的菜,最醇的酒,敬献子弟兵。部队不愿挖地基,他们就自己挖,部队不愿拆桥,他们就自己拆,他们说:“金珠玛米是真正的活菩萨!”
于是,五十三旅施工走到哪里,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就跟到哪里,两人一组,帮助部队挖沟放缆。年幼的孩子,则端茶送饭,秉烛照明,小小的烛光,映红了孩子们一张张笑脸,照亮了战士们的心。
于是,当一车车满载藏胞深情的慰问品送到工地的时候,当慰问团的青年男女在寒风中载歌载舞的时候,这群“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钢铁硬汉,一个个都哭了。
光缆工程胜利竣工了,藏胞像庆祝自己的盛大节日一样,欢送子弟兵。山南地委领导、行署副专员严仕金亲自将一面大红锦旗,送到部队,上书16个大字:胸有人民,秋毫无犯;为民建缆,劳苦功高。这是善良淳朴的藏族人民对五十三旅官兵热诚为民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他们艰苦奉献的最高奖赏。
第61章 老西藏精神开新花
——记日喀则军分区珠峰脚下“菜篮子工程”
杨国钦
开春后的4个月,倘若在祖国内地,已是春色满园,百花盛开;特别是那一片片绿油油、青苍苍的蔬菜地真叫人垂涎欲滴。而在西藏日喀则边防的广裹的土地上,却依然是冰雪皑皑,寒气袭人,万事万物仿佛还在冬眠。狂风肆虐,吹得核桃大小的石头在地上打滚,被风卷起的黄沙四处不定地飞扬,就像一条条黄蛇在山脊和路旁随处可见,就连山坡上和山坳里生长出的生命力极强的地柏桠也很不情愿地被染黄了衣衫。
这个时节,边防官兵是吃不到新鲜蔬菜的。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干部战士缺乏维生素,指甲凹陷,嘴唇开裂,经常渗血,口腔溃烂的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官兵吃上新鲜蔬菜,我们不惜代价到市场购买新鲜蔬菜。但等从拉萨或日喀则市买到的微不足道的新鲜蔬菜,送到几百公里外的边防一线时,新鲜菜被冻烂、变黄,已经不新鲜了,不仅散发出各种怪味,而且造成伙食费的超支。“吃菜难”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我想,买菜,只能管一时,而且靠不住,管不了长远;只有想方设法向大自然挑战,自己动手种出菜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出路。进藏部队在条件极差的五六十年代就在这片土地和边防上种出了菜,养了猪,我们现在条件比过去好的多,更应发扬老西藏精神,去战胜困难。于是,我们立志改变“吃菜难”这种局面。我们日喀则军分区部队大多驻在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寒地带,在有的哨卡上曾有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官兵们的盘中餐几乎见不到一片绿色蔬菜和鲜肉食品,都是长年库囤的防腐罐头和压缩干菜。1995年初,分区党委开始下决心改变长期吃脱水干菜的状况。下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先后在日喀则、江孜、亚东、吉隆等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建起了生产基地,但终因地理环境、气候和种植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是费神不少,收效甚微。
面对这种现实,我作为当时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始终不甘心,及时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决心依靠科技与自然较劲,向无情的荒山要菜,向呆板的冻土要营养。在分区党委的支持和号召下,一场科学技术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战斗开始了,依靠科技发展农副业生产的热潮迅速掀起,同时,在这场改革创新中涌现出了一批“英模”人物和不甘失败、敢于与自然挑战的军中两用人才。
1995年夏,分区原司令员王炳文同志利用休假的机会,从贵州省农资种籽公司购回18公斤优质玉米种,四处请教农业专家,讨教高原玉米种植技术及调理知识,并在分区农场进行试种,但因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种子不能预期出土和生长。为了种活玉米,官兵们硬是像侍候十月怀胎的母亲一样,对这“过月”的孩子不露面而十分着急和担心,但这“孩子”终于出世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为让出世的“孩子”健康成长,官兵们没少操心。在玉米受粉期间,为防止狂风、大雨和冰雹的袭击,官兵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进行管护。通过细心的照顾和科学管理,25亩玉米试种成功了,当日喀则地委桑珠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召集地方党政干部在田间召开了现场会,使玉米生产在日喀则地区得到了推广。
玉米种成了,大家倍受鼓舞。我们派人员和车辆从离分区驻地698公里以外的林芝地区购回了竹竿、从内地购回了塑料薄膜,开始用竹竿修成地上温室,虽出成效,但抗风能力很差,即使用双层塑料薄膜也不行。冬天受冻种不了菜。事后又改成半地下温室,抗风能力仍然不强,官兵们就用面粉袋制做成香肠似的沙条放在大棚上抗住了强风,但竹竿又不耐用,年年换。现又用钢筋、钢管等耐用性较强的建材,较好地解决了温室年年建、年年修补的问题。使各种蔬菜有了“安乐窝”。
军需科的同志不辞辛劳深入边防一线,潜心钻研各地土壤特点,总结出在边防一线种菜要移土换土规律。特别是温室换土工作量特大,先挖深1。6米至1。8米将原沙石挖出运开,然后从很远的地方搬来松土与牛粪混合放进温室,运来的添土达60至80厘米厚,给种菜奠定良好的温床。在官兵发展创新的情况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全分区建成了180个共计36000平方米的半地下温室。并坚持增加羊粪等农家肥,不断改良土质。为增强温室的抗寒和防风能力,官兵们在温室里套三层薄膜,还将破旧的床褥缝连起来,夜晚搭盖在温室上,增加温度。较好地提高了温室的使用时间。
于是,五十三旅施工走到哪里,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就跟到哪里,两人一组,帮助部队挖沟放缆。年幼的孩子,则端茶送饭,秉烛照明,小小的烛光,映红了孩子们一张张笑脸,照亮了战士们的心。
于是,当一车车满载藏胞深情的慰问品送到工地的时候,当慰问团的青年男女在寒风中载歌载舞的时候,这群“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钢铁硬汉,一个个都哭了。
光缆工程胜利竣工了,藏胞像庆祝自己的盛大节日一样,欢送子弟兵。山南地委领导、行署副专员严仕金亲自将一面大红锦旗,送到部队,上书16个大字:胸有人民,秋毫无犯;为民建缆,劳苦功高。这是善良淳朴的藏族人民对五十三旅官兵热诚为民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他们艰苦奉献的最高奖赏。
第61章 老西藏精神开新花
——记日喀则军分区珠峰脚下“菜篮子工程”
杨国钦
开春后的4个月,倘若在祖国内地,已是春色满园,百花盛开;特别是那一片片绿油油、青苍苍的蔬菜地真叫人垂涎欲滴。而在西藏日喀则边防的广裹的土地上,却依然是冰雪皑皑,寒气袭人,万事万物仿佛还在冬眠。狂风肆虐,吹得核桃大小的石头在地上打滚,被风卷起的黄沙四处不定地飞扬,就像一条条黄蛇在山脊和路旁随处可见,就连山坡上和山坳里生长出的生命力极强的地柏桠也很不情愿地被染黄了衣衫。
这个时节,边防官兵是吃不到新鲜蔬菜的。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干部战士缺乏维生素,指甲凹陷,嘴唇开裂,经常渗血,口腔溃烂的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官兵吃上新鲜蔬菜,我们不惜代价到市场购买新鲜蔬菜。但等从拉萨或日喀则市买到的微不足道的新鲜蔬菜,送到几百公里外的边防一线时,新鲜菜被冻烂、变黄,已经不新鲜了,不仅散发出各种怪味,而且造成伙食费的超支。“吃菜难”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我想,买菜,只能管一时,而且靠不住,管不了长远;只有想方设法向大自然挑战,自己动手种出菜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出路。进藏部队在条件极差的五六十年代就在这片土地和边防上种出了菜,养了猪,我们现在条件比过去好的多,更应发扬老西藏精神,去战胜困难。于是,我们立志改变“吃菜难”这种局面。我们日喀则军分区部队大多驻在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寒地带,在有的哨卡上曾有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官兵们的盘中餐几乎见不到一片绿色蔬菜和鲜肉食品,都是长年库囤的防腐罐头和压缩干菜。1995年初,分区党委开始下决心改变长期吃脱水干菜的状况。下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先后在日喀则、江孜、亚东、吉隆等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建起了生产基地,但终因地理环境、气候和种植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是费神不少,收效甚微。
面对这种现实,我作为当时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始终不甘心,及时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决心依靠科技与自然较劲,向无情的荒山要菜,向呆板的冻土要营养。在分区党委的支持和号召下,一场科学技术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战斗开始了,依靠科技发展农副业生产的热潮迅速掀起,同时,在这场改革创新中涌现出了一批“英模”人物和不甘失败、敢于与自然挑战的军中两用人才。
1995年夏,分区原司令员王炳文同志利用休假的机会,从贵州省农资种籽公司购回18公斤优质玉米种,四处请教农业专家,讨教高原玉米种植技术及调理知识,并在分区农场进行试种,但因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种子不能预期出土和生长。为了种活玉米,官兵们硬是像侍候十月怀胎的母亲一样,对这“过月”的孩子不露面而十分着急和担心,但这“孩子”终于出世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为让出世的“孩子”健康成长,官兵们没少操心。在玉米受粉期间,为防止狂风、大雨和冰雹的袭击,官兵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进行管护。通过细心的照顾和科学管理,25亩玉米试种成功了,当日喀则地委桑珠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召集地方党政干部在田间召开了现场会,使玉米生产在日喀则地区得到了推广。
玉米种成了,大家倍受鼓舞。我们派人员和车辆从离分区驻地698公里以外的林芝地区购回了竹竿、从内地购回了塑料薄膜,开始用竹竿修成地上温室,虽出成效,但抗风能力很差,即使用双层塑料薄膜也不行。冬天受冻种不了菜。事后又改成半地下温室,抗风能力仍然不强,官兵们就用面粉袋制做成香肠似的沙条放在大棚上抗住了强风,但竹竿又不耐用,年年换。现又用钢筋、钢管等耐用性较强的建材,较好地解决了温室年年建、年年修补的问题。使各种蔬菜有了“安乐窝”。
军需科的同志不辞辛劳深入边防一线,潜心钻研各地土壤特点,总结出在边防一线种菜要移土换土规律。特别是温室换土工作量特大,先挖深1。6米至1。8米将原沙石挖出运开,然后从很远的地方搬来松土与牛粪混合放进温室,运来的添土达60至80厘米厚,给种菜奠定良好的温床。在官兵发展创新的情况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全分区建成了180个共计36000平方米的半地下温室。并坚持增加羊粪等农家肥,不断改良土质。为增强温室的抗寒和防风能力,官兵们在温室里套三层薄膜,还将破旧的床褥缝连起来,夜晚搭盖在温室上,增加温度。较好地提高了温室的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