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雨停了,灿烂的阳光射穿乌云,洒满草原。天空瓦蓝,雄鹰翱翔。终年不化的冰山脚下,开满了红艳艳的格桑花,暴雨冲洗后显得更加美丽。三排的营房,已清晰可见。

  我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仿佛看见扎西阿爸,正用他欢欣的目光,迎接我的胜利归来。

  第45章 西藏高原的新生事物

  ——冬小麦

  石洪生 郑锦涛

  1973年,“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这个新生事物出现在拉萨附近的澎波河谷,立即引起了轰动和普遍的关注。因为,千百年来,西藏种植的粮食作物都很单一,主要是种植青稞麦和豌豆,几乎没有越冬作物,历史上从未种过冬小麦。现在,在西藏高寒地区也可以大面积种植冬小麦了,无疑是一个破天荒的创举,是一次西藏生产上的大变革。为了了解情况,以便总结经验,扩大宜传,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发展、壮大,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问题是这样的。1973年的收获季节,从位于拉萨以北80多公里、海拔3800米的西藏军区生产建设部队澎波农场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澎波农场全场种植的27356亩冬小麦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超过400斤,其中有8311亩亩产超过600斤,1980亩亩产超过800斤,349亩亩产闯过千斤关,有一块11亩6分的高产田,平均亩产竟达到1350。90斤,开创了澎波农场试种冬小麦以来单产的最高纪录。这一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原来这一奇迹的出现,是澎波农场党委和全体藏汉族军垦战士长期坚持种“试验田”,科学种田,一切通过试验,坚信“人定胜天”,苦干加巧干的结果。解放前,西藏在三大领主的统治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豌豆。由于地处高寒地带,加上耕作粗放,亩产至多百把斤,产量很低。澎波农场在1960年建场后,为了使农业增产,曾3次试种冬小麦,但都失败了。有人就断定像澎波这样的高寒地区,根本就不能种冬小麦,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吃一堑,长一智。场党委的决心并没有动摇,经过领导和群众一起认真进行分析,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脱离了西藏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生搬硬套内地的经验造成的。

  1966年,他们根据澎波冬春气候干旱风大,地面不积雪,无霜期短等特点,在选种上选用了一种叫“肥麦”的优良品种,在海拔3820米的十队(农业队)试种,第二年这种品种表现出耐肥耐水,抗倒伏,穗大粒饱的特点,亩产达到671斤。这一事实,推翻了澎波不能种冬小麦的错误结论。随后,他们又选择海拔4000米,土质、水源都差的七队(农业队),试种了冬小麦1100亩,在严寒的干旱情况下,也获得了平均亩产400斤的好收成。七队和十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像澎波这样的高寒地区,不仅能种冬小麦,而且可以大面积种植。于是,他们继续在更大范围内摸索冬小麦在高原上的生长规律。1969年,他们又在不同地势的4个农业队种了冬小麦213亩,平均亩产550斤。1970年扩大到5个农业队,种了冬小麦334亩,平均亩产501斤。1971年扩种到908亩,平均亩产540斤,其中42亩平均亩产达到804斤。1972年,又在11个农业队种了冬小麦9540亩,平均亩产达到400斤,其中2500亩亩产600斤,800亩亩产800斤。还有43亩破天荒地达到亩产1039斤,取得了新的突破。冬小麦6年持续高产,使人们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不少藏族职工捧着沉甸甸的麦穗,感慨万端,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说:“过去认为西藏只能种青稞,农奴们祖祖辈辈思想受束缚,眼前的丰收使我们开了心窍。我们澎波人种冬小麦这件事,是干对了,就是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1972年的以9000多亩冬小麦获得高产,特别是千斤亩的出现,雄辩地说明了高原上种冬小麦大有可为,增产的潜力很大,它对一切“高原低产论”者是有力的批判。农场党委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把冬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到22000亩的方案。这个方案一提出,有些同志却有不同看法,认为“步子迈得太大了,农活忙不过来,不如一年增一点,又稳又保险。”慢慢来还是迈大步?在讨论1973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的场党委扩大会议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种冬小麦在用水用肥上比种青稞要多,要增大劳动强度,这是事实。但是,去年扩种的9000多亩冬小麦正遇上特大干旱,从大旱之年仍夺得丰收这个事实中,可以看到我们军垦战士有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决心扩大冬小麦播种面积,解决水肥问题。“三秋”农活集中,劳力紧张,但是只要合理安排,问题也不难解决。更重要的是多种、种好冬小麦已经成为广大军垦战士的迫切要求,有了这个决定的因素,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大家还认为,干对了,为什么又不敢迈大步?这是只求守摊摊,过平稳日子,自满自足保荣誉的保守思想在作怪,是不对的。经过一番分析讨论,农场党委的决心更大了,向全场军垦战士提出响亮口号:“多种冬麦夺高产,多为国家作贡献,干对了,就要大干!”

  由于在西藏种冬小麦生长期很长,从8月20日到9月20日,是澎波地区的麦收季节,也是播种冬小麦的最好时机,两个茬口互相衔接,收割、搬运、脱粒、耕地、送肥、播种都要突击完成,才能保证不误农时。因此,为了扩大播种面积,全场5700多个强劳动力,加上2600多个家属、小孩都一齐上阵,积极参战,把冬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到27000多亩,大大超出了原定计划,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