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10多年过去了。边防连的医务人员换了几茬,似救死扶伤的老传统,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在勒村,从白发的老人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讲许多“神医”的故事。有的群众还把自己经过军医抢救免除了病灾的孩子,取名“泽达儿”,意思是“死里复生”。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勒布地区,而且流传到境外,吸引着那些缺医少药的穷苦人前来求治。
●金珠玛米帮助建设新家园
边防就是战士的家。战士们在日夜警惕守卫边界的同时,热情地和门巴族群众共同创造新生活。过去,勒村只有30克(亩)地,克产粮200斤左右。部队进驻勒村后,耕种面积逐步扩大到80亩。这个仅有10户人家的村庄,除老人小孩外,只有16个劳动力,其中还有4个放牧。人少地多,每逢春耕、播种、秋收的季节,边防连除执勤的人外,全部上阵,帮助群众于农活,群众称边防连为“第三生产队”。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勒村收的粮食从亩产200多斤增加到亩产500斤。
在勒村的竹篱下,一群群肥大的鸡在寻欢觅食。门巴族的乡亲们看见鸡群,就想起了老排长李双福。是他,在1960年回内地接兵时,千里迢迢背回3只小鸡。如今,勒村和边防连的鸡群,都是那3只小鸡的子孙后代哪!
门巴人千百年来,一直点油松照明。每到夜晚,竹楼里烟雾弥漫,黑沉沉的。为了让门巴族人民点上电灯,边防连的干部战士开山炸石,修起一座小型水电站,给10户门巴族群众装上了电灯。旺扎见到家里的电灯把竹楼照得通亮,满怀深情地说:“千百年点松油的门巴,如今点上了电灯,这灯光不仅照亮了我的竹楼,还照亮了我的眼睛,照亮了我的心。”
为了提高门巴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边防连还给勒村修建了一栋学习室。牢固的墙,结实的门窗,还装上了明亮的玻璃。开始,连队准备用水泥抹地面,但门巴乡亲提出,他们习惯席地而坐,希望铺木地板时,边防连立即上山伐木,给学习室铺上又平又结实的木地板。这栋学习室还成了孩子们的教室,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很大,立志要做有文化的新一代门巴人。6月上旬,孩子们欢度儿童节,勒布区的门巴族少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前来为金珠玛米叔叔演出。迎着哨所明亮的灯光,孩子们放声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毛主席、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亲人金珠玛米。在表演《学校为我们广开门路》时,孩子们唱道:
金珠玛米为我们修起了学习室,
门巴族少年心儿亮堂堂,
为四化学文化科学,
像格桑花儿向着金太阳。
●戴着“巴霞帽”的哨兵
边境的风云是变幻无穷的,边防的斗争是尖锐复杂的。朝夕相处的驻地军民,结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英勇机智地保卫着祖国的边疆。有一次,女牧民登珠若玛在边境牧场放牧,一个家伙到牧场和她认亲戚,给他送粉、送茶叶,送辣椒,并和她摆起家常来。登珠若玛认识他,也和他沾点亲,又10多年没见面了,他现在到底是什么人呢?她想到这里,立即警惕起来。开始这家伙只和她摆家常,随后就转弯抹角地问这问那,并问:“现在边防公路修通没有?来不来车?边防连队有多少人?……”登珠若玛马上把话头岔开,说:“我们摆家常就摆家常吧,其他情况我也不知道。部队的情况我更不知道,你也不该问。”门巴人就是这样把解放军当成最亲的人,自觉地保守军事机密,真是守口如瓶。
有一次,青年牧民乌金旺堆在克节朗草场放牧,发现一个可疑的人,鬼鬼祟祟地在牧场里乱转。他即让另一个牧民监视,自己忍着疲劳和饥饿到边防站报告。那时正值雨季,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山坡陡峭,道路泥泞,沟坝纵横。路上,乌金旺堆的衣服被树枝挂破,手和脸被划破了许多口子。但他一点也不叫苦,想起自己的父亲曾经是农会主席,带领民工积极支前,亲自给部队带路,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克节朗战役中光荣牺牲了。想起父亲,他就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一直步行50多里路,来到边防连,把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边防连。后经查明,那个可疑的人是境外的一个特务分子,想来边境收集我军情报:乌金旺堆正是踏着父辈的脚印奋勇前进的新一代,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边防战士亲切地称赞门巴人是“戴巴霞帽的哨兵”(巴霞帽,是门巴人常戴的一种金边黑顶帽)。
每逢边境有个风吹草动,门巴族群众人人争上前线,个个奋勇当先。一次,部队执行战备任务,边防战士们枪上膛,刀出鞘,日夜严守阵地,待命出动。小小的勒村为部队准备了木柴3万多斤,篾席12张,并做好了人力、畜力的支前准备。他们说:“只要祖国一声令下,金珠玛米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在这里,门巴族姑娘常常唱起一首高亢的山歌:
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多么好,
光辉永远不落就更好。
雪山上洁白的瀑布多么好,
清泉永不流失就更好。
边境上军民团结战斗多么好,
金珠玛米永远扎根边疆就更好!
(1979年)
第42章 金珠玛米是我们的贴心人
●金珠玛米帮助建设新家园
边防就是战士的家。战士们在日夜警惕守卫边界的同时,热情地和门巴族群众共同创造新生活。过去,勒村只有30克(亩)地,克产粮200斤左右。部队进驻勒村后,耕种面积逐步扩大到80亩。这个仅有10户人家的村庄,除老人小孩外,只有16个劳动力,其中还有4个放牧。人少地多,每逢春耕、播种、秋收的季节,边防连除执勤的人外,全部上阵,帮助群众于农活,群众称边防连为“第三生产队”。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勒村收的粮食从亩产200多斤增加到亩产500斤。
在勒村的竹篱下,一群群肥大的鸡在寻欢觅食。门巴族的乡亲们看见鸡群,就想起了老排长李双福。是他,在1960年回内地接兵时,千里迢迢背回3只小鸡。如今,勒村和边防连的鸡群,都是那3只小鸡的子孙后代哪!
门巴人千百年来,一直点油松照明。每到夜晚,竹楼里烟雾弥漫,黑沉沉的。为了让门巴族人民点上电灯,边防连的干部战士开山炸石,修起一座小型水电站,给10户门巴族群众装上了电灯。旺扎见到家里的电灯把竹楼照得通亮,满怀深情地说:“千百年点松油的门巴,如今点上了电灯,这灯光不仅照亮了我的竹楼,还照亮了我的眼睛,照亮了我的心。”
为了提高门巴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边防连还给勒村修建了一栋学习室。牢固的墙,结实的门窗,还装上了明亮的玻璃。开始,连队准备用水泥抹地面,但门巴乡亲提出,他们习惯席地而坐,希望铺木地板时,边防连立即上山伐木,给学习室铺上又平又结实的木地板。这栋学习室还成了孩子们的教室,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很大,立志要做有文化的新一代门巴人。6月上旬,孩子们欢度儿童节,勒布区的门巴族少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前来为金珠玛米叔叔演出。迎着哨所明亮的灯光,孩子们放声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毛主席、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亲人金珠玛米。在表演《学校为我们广开门路》时,孩子们唱道:
金珠玛米为我们修起了学习室,
门巴族少年心儿亮堂堂,
为四化学文化科学,
像格桑花儿向着金太阳。
●戴着“巴霞帽”的哨兵
边境的风云是变幻无穷的,边防的斗争是尖锐复杂的。朝夕相处的驻地军民,结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英勇机智地保卫着祖国的边疆。有一次,女牧民登珠若玛在边境牧场放牧,一个家伙到牧场和她认亲戚,给他送粉、送茶叶,送辣椒,并和她摆起家常来。登珠若玛认识他,也和他沾点亲,又10多年没见面了,他现在到底是什么人呢?她想到这里,立即警惕起来。开始这家伙只和她摆家常,随后就转弯抹角地问这问那,并问:“现在边防公路修通没有?来不来车?边防连队有多少人?……”登珠若玛马上把话头岔开,说:“我们摆家常就摆家常吧,其他情况我也不知道。部队的情况我更不知道,你也不该问。”门巴人就是这样把解放军当成最亲的人,自觉地保守军事机密,真是守口如瓶。
有一次,青年牧民乌金旺堆在克节朗草场放牧,发现一个可疑的人,鬼鬼祟祟地在牧场里乱转。他即让另一个牧民监视,自己忍着疲劳和饥饿到边防站报告。那时正值雨季,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山坡陡峭,道路泥泞,沟坝纵横。路上,乌金旺堆的衣服被树枝挂破,手和脸被划破了许多口子。但他一点也不叫苦,想起自己的父亲曾经是农会主席,带领民工积极支前,亲自给部队带路,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克节朗战役中光荣牺牲了。想起父亲,他就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一直步行50多里路,来到边防连,把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边防连。后经查明,那个可疑的人是境外的一个特务分子,想来边境收集我军情报:乌金旺堆正是踏着父辈的脚印奋勇前进的新一代,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边防战士亲切地称赞门巴人是“戴巴霞帽的哨兵”(巴霞帽,是门巴人常戴的一种金边黑顶帽)。
每逢边境有个风吹草动,门巴族群众人人争上前线,个个奋勇当先。一次,部队执行战备任务,边防战士们枪上膛,刀出鞘,日夜严守阵地,待命出动。小小的勒村为部队准备了木柴3万多斤,篾席12张,并做好了人力、畜力的支前准备。他们说:“只要祖国一声令下,金珠玛米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在这里,门巴族姑娘常常唱起一首高亢的山歌:
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多么好,
光辉永远不落就更好。
雪山上洁白的瀑布多么好,
清泉永不流失就更好。
边境上军民团结战斗多么好,
金珠玛米永远扎根边疆就更好!
(1979年)
第42章 金珠玛米是我们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