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藏有的地区流行天花、伤寒等一些地方病,死亡率很高。我师把防病治病,关心藏族人民身体健康,消灭地方病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向群众宣传防病知识,帮助他们培养医生,改造卫生设备,净化水源。仅在进藏的两年内,我师就帮助群众治病73300余人次。许多牧民都是骑马和步行几百里到部队医院治病,医药费用全免。

  据史料记载,从1963年至1979年3月,我师先后派出宣传队2738个,工作队3007个,抽调干战2623人参加了西藏的民主改革,帮助地方训练民兵1809人,派出医疗技术人员269人,为群众放电影1463场,为群众治病55.5万人次,理发45.5万人次,耕种收割庄稼37931亩,修理农机具2372台(件),支援车辆16500余台(次),运肥59130吨,修水渠226公里,抢险救灾40余次,12次为地方扑灭山火。20年的战斗历程中,我师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单位及一等功臣。有数百名官兵把自己生命永远留在世界屋脊上。还有许多官兵“复员不回鱼米乡,立志落户在西藏”,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努力工作!

  ●军民团结,情深似海

  我师在西藏的辛勤工作,嬴得了广大藏族人民的真诚拥戴。平叛过程中,群众主动给我们提供叛乱分子行踪线索和情报,并积极做招降工作。曲乎、达保、卡托三地经我们做工作,藏胞们纷纷要求外出劝降,妻劝夫,父劝子,亲戚劝亲戚,结果叫回26户共149人。群众支前的生动事例,更是感人。可以说,没有藏族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平叛的胜利。

  1962年,为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西藏地区党、政、军、民总动员,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党政机关,各行各业,把支援前线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调物资,出车辆(近100万车公里),派干部(1000)余人)上前线,直接参加战勤工作。特别是经过平叛、民主改革斗争获得翻身解放的广大西藏人民,更是同仇敌忾,踊跃支前。出动3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2.66%,总劳动力6.01%)、1万多头牲畜支援前线,抢修急造公路,转运伤员烈士。在长途跋涉的运输中,忍饥耐寒,不畏艰险,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有的还拿起武器与敌人搏斗,还出现了女民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伤员的红嫂式人物。

  藏族人民对子弟兵的关怀,就像雅鲁藏布江水,源远流长。我师转战西藏期间,师部先后移防4次,每到新的驻地,都可以看到提着酥油茶,端着青稞酒欢迎解放军的场景。野营拉练,没有房子,牧民就拿来自己的帐篷;没有柴禾,牧民就背来自己捡的干牛粪。有一次,一个战士病危,雅鲁藏布江上的船工不顾危险,连夜送他到对岸军医院,使这名战士转危为安。还有一次,我师某部在野营路上不慎丢失一具望远镜,一位74岁的藏族老人追了一程又一程,问了一路又一路,终于将失物交还了部队。

  1979年3月,我师奉命调防新疆。部队准备出发时,各个驻区都沸腾了,群众舍不得我师离开西藏。从驻防地区出发时,藏胞们一个个手捧圣洁的哈达,站在公路旁,过来一队官兵,就扑上来将哈达披挂在脖子上,有人竟挂上了十几条。部队开进中,路两旁的马队越拥越多,牧民们骑着骏马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身农奴达穷,骑着马,一直将部队送到川藏边境才停住缰绳。他的哭声,振荡着每个官兵的心。

  我师在西藏的20年,是艰苦奋斗的20年,是同西藏党政军民团结战斗的2O年。20年中,我师官兵同全体驻藏部队一起,在完成极为繁重的任务中,培育出江泽民同志赞誉的“老西藏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我师官兵热爱西藏,热爱西藏人民。我师虽然离开了西藏,但仍心系西藏,怀念西藏。我们祝愿西藏党政军民,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宏伟事业中,再创辉煌!

  (1997年3月)

  第37章 乐在天涯播文明

  ——记察隅县人民武装部原部长叶栋梁

  西藏察隅县人民武装部原部长叶栋梁同志,四川省简阳县人,1955年3月入伍,1956年8月入党。他1960年来到察隅边防,1972年调察隅县人武部工作,1978年担任部长职务,后任昌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察隅边防工作的25个春秋,他按照党的指示,在僜人中播下文明幸福的火种,使昔日过着原始生活的僜人变成了新社会的主人。藏、汉族同志叫他“僜部长”,僜人老大妈亲切地叫他“代嘎落”(僜语:孩子),成年人叫他“代巴绒”(僜语:好朋友),孩子尊称他“代那巴”(僜语:父亲)。几十年来,他为保卫边防、建设边疆作出了贡献,被边防军民称为“乐在天涯传播文明的带头人”。

  (一)

  1960年,西藏平叛战斗的硝烟刚刚散去,战友们纷纷返回内地了。领导命令年轻的参谋叶栋梁和另外几个同志留下来,把散居在察隅境内原始森林中几百个饥寒交迫的僜人找下山来定居。当时,地方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他们这个穿军装的民族工作队,代表党和政府完成这项困难复杂的任务。

  仲夏的一天,叶栋梁身背背包和干粮袋,带领工作队进入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他们攀藤附葛,跋山涉水,终于在被人称为“野人沟”的地方,发现有几间茅草搭成的矮屋,旁边站着几个仅在下身围着一点麻片和芭蕉叶的僜人。叶栋梁十分高兴,让两个翻译上前向一个青年僜人宣传党的政策,动员他们下山。青年僜人名叫麻都,他说僜人不能离开森林,并冷漠地走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