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完成任务,同藏胞依依惜别

  9月下旬,我们防治队全部完成任务。扎东指挥部电示,力争“十一”撤出疫区,并随即派来车队。离开驻地,日西乡广大牧民像赶庙会一样,陆续拥来。有的骑着骏马,马的辔头、鞍具用红黄绿绫绸缠扎起来,马的前额结有各种颜色的大小花朵朵,鲜艳夺目。匹匹骏马颈脖戴有黄灿灿的串铃,叮咚作响,显得华丽壮观。有的扶着老人,牵着小孩,擎着红旗。人人面带惜别之情。

  我们就地召开了告别大会,对群众爱护和信任表示深切的感谢。会毕,几十匹骏马,排成纵队,围绕整装待发的车奔驰三圈,表示恋恋不舍。一条条雪白的哈达,挂满了防治队员的颈脖。有位叫穷吉的老大爷,曾患腹内大出血症,生命垂危,防治队雪夜出诊,在他家的帐篷内,打起手电筒施行手术,使其生命得救。他借用别人的马,让儿子牵着欢送防治队,堆满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感情激动地说:“山高路远,我年纪大了,今世去不了北京了,你们回去,在天安门前,替我多喊几声毛主席万岁,感谢他老人家的恩情。”车队起程了,人们在欢呼,雪山在盈笑。骑着骏马的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

  第33章 红色哨卡好门巴薛生魁

  胡郁文 张经鉴

  西藏军区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的干部、战士,常用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热爱边疆,扎根雪山的豪情壮志:

  不念家乡景色艳,

  愿与雪山共百年,

  红色哨卡出铁汉,

  放眼天下永向前。

  共产党员、军医薛生魁,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他的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连队干部、战士健康操心,为西藏翻身农奴积极防病治病,曾两次被评为学习模范,荣记三等功1次,并被西藏军区树立为“学习雷锋的标兵”。翻身农奴亲切地称他是:“红色哨卡的好门巴(医生),翻身农奴的贴心人。”薛生魁没有上过专门的医科学校,只是在医院进修过一次,但他以“攻书莫畏难”的毅力,从书本上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医疗技术提高很快。他不仅能医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他在查果拉工作的10年间,就治病125200多人次,抢救了100多名重病人,他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

  ●为干部、战士的健康“站岗”

  薛生魁经常把连队干部、战士的健康牢牢地挂在自己的心上。平时,他总是身背卫生箱,深入班排宿舍、操场、工地、哨棚巡诊,为干部战士及时诊病。连队外出执勤巡逻边境,他都要跟随前往。即便是在深夜,如遇到急病号,他也要立刻起床治病,从不懈怠。有一次,连长深夜查哨,见他正在煤油灯下研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书籍。连长关切地劝他休息,他却乐呵呵地说:“迟睡一会没关系,为了让同志们少吃疾病苦,我愿意多一点辛苦。”

  一次,藏族副连长次仁患了严重痢疾,四肢无力,又加上严重的关节炎,起居、行走都很困难。薛生魁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积极为次仁治疗。为了便于医护,还让次仁住在他的宿舍里诊治。一次,他到营里领药,遇上营部一位同志患了重感冒,高烧近41度,处于昏迷状态。薛生魁立即给他打针、喂药,整整守护了一夜。这位同志醒来后激动地说:“薛医生呀!你比咱的亲兄弟还要亲啊!”

  薛生魁很重视积极的防疫工作。他经常向战士们宣传卫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要到班排宿舍和伙房走一趟,一是看看有无病号,二是检查卫生搞得怎样。查果拉海拔5200多米,气候变化异常,他建议炊事班适时烧好胡辣汤给大家喝,预防感冒;为了防止高山反应加剧,他经常了解和检查干部、战士的身体情况,多次出入班排,在深夜给战士盖好被子,听听呼吸是否正常,看看是否睡得安稳。同志们说:“我们为保卫祖国边防前哨站岗,薛医生为我们的健康‘站岗’。”

  ●翻身农奴的好“门巴”

  查果拉山高风大,地冻天寒,四季下霜,半年大雪封山,交通极为困难。周围的翻身农牧民离连队比较远,最近的上康布乡距连队5公里,远的吉汝乡离连队20公里。因为地处偏僻山区,医疗条件比较差,薛生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经常冒着风雪到乡里去巡诊,为藏族群众治病,解除疾苦。

  秋末冬初的一天,吉汝乡牧场下大雪,气温急剧下降。薛生魁感到这时藏族群众需要他,便马上出发,步行了8个多小时,赶到牧场巡诊。他给感冒的群众一一进行了治病,又给没患病的群众打了预防针,制止了流感的蔓延。贫苦牧民老阿妈卓玛的孙子因感冒引起了急性肺炎,病情十分严重。薛生魁毫不犹豫地进行抢救,口对口吸出了堵在孩子喉管中的浓痰,使孩子转危为安。卓玛老阿妈拉住薛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薛医生啦!是你救了这孩子的命,为了感激你这位查果拉好医生,就把这孩子改名叫”查救“吧!”薛生魁回答说:“应该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如果要改名,就改个‘莎吉次仁’吧!”卓玛老阿妈听了,高兴地把眼泪一抹说:“‘革命万岁’--多好听的名字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