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根据新的部署方案,八连的主力位于山口通道稍微靠右的地方,其二排紧靠营连指挥所,担负防卫的主要任务,保障指挥所的安全;一排部署在二排左侧后方,防止印军从翼侧向我侧后迂回,确保山口分队翼侧的安全;配属执行任务的炮兵、机枪分队根据武器的性能,选择既隐蔽,又能发扬火力的地形,立即修筑发射阵地,完成支援战斗的准备。山口的兵力部署完成了。三排被赋予守卫木白则高地的任务。
木白则高地形体庞大,地表裸露,后坡平缓,视线开阔,高地前方比高大,坡度陡,视线不良,四周容易接近,隐蔽条件差,易遭敌各种火力威胁;山头海拔高,风力大,气温低,天气变化剧烈,气压低,氧气少,生活条件艰苦;高地距八连主力驻地远,联络和支援有一定困难。但是木白则高地的作用却是与达吉山口休戚相关的。谁占领木白则,谁就能够高屋建瓴,掌握主动。为了加强守卫力量,专门给三排配属了营属机枪连的机枪排和炮连的一个班。以上分队立即从达吉山口的底部向木白则高地转移。路程不长,走起来却非常吃力,将近1公里的路程,背着背包走了1个多小时。到达山顶,已是上午10点钟了。营、连首长要求三排牢牢把守木白则高地,粉碎印军从翼侧或背后迂回偷袭山口分队的可能,确保主力侧后安全和交通要道的畅通。三排到达后,马上开始修筑简易工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机枪排。机枪排装备营属重机枪,既可平射封锁山口要道,又可对空射击,担负对空掩护任务。他们更是周密细致地选择阵地,争分夺秒地修筑工事,以旺盛的斗志准备迎接来自地面和空中的各种挑战。
经常在达吉山口附近放牧的藏族群众,因饱受印军的欺侮和袭劫,听说印军越界挑衅,打死了解放军人员,制造了流血事件,个个群情激愤,摩拳擦掌,积极表示要上山口,与部队共同战斗,守卫领土。
三、守卫达吉山口,必须战胜自然和印军两个敌人
达吉山口海拔5200余米。高寒缺氧,是西藏高原的基本特征,尤其在冬天和高海拔地区,更是如此。缺氧最直接的结果,是对人体的影响。胸闷气短,走路发喘,腿脚变软,吃饭不香,睡觉不熟,容易疲劳,恢复困难。达吉山口的天气,一日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风,一会儿雪,奇寒奇冷,白天气温最高为零下10℃,夜间最低零下35℃,昼夜温差达25℃。八连到达山口的夜晚,就是在雪地中度过的。第二天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雪,遍地银装素裹,莽莽一片,十分壮观。面对这样的环境,守卫达吉山口的分队,没有被险恶的环境所征服,反而更加激发了官兵的士气,坚定了战胜困难的意志,鼓舞了坚守阵地的信心。
在达吉山口那样的环境中,与其说是考验官兵的战斗能力,还不如说是考验生活能力。“吃饭”和“睡觉”,就是面临的两大难题。只有会吃,才能增强抗力,只有会睡,才能保持体力。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晚上睡觉,起初只能靠紧急出发时每人携带的一件大衣凑合。在气温极低的情况下,几乎是无济于事。过了两天,三十三团郑甸武团长率领机关有关人员来到山口,代表各级领导看望部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他们在山口停留时间虽短,但对官兵鼓舞很大。郑团长对边防斗争作了明确指示,为大家解决了实际困难。随后,上级迅即为山口分队送来被服,平均每人配发一床棉垫,两人合发一床棉被,晚上才能勉强入睡。与睡觉问题同时存在的是吃饭问题。各分队都以班为基本伙食单位开伙。一个班一口平底铝锅,做了饭,无处做菜;做米饭,老是夹生;做面食,只能丢面坨子。这种生活,一天一餐是可以的,如果一天三餐或者天天餐餐老样,那就全靠忍耐。达吉山口没有燃料,又无水源。刚上山时,靠拣牛粪烧水煮饭,附近牛粪拣完了,改用上级部门专门供应的固体燃料。固体燃料用起来很卫生,就是用少了火力太弱,用多了,一时又满足不了需要,且有断供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节约使用,细水常流。再说用水。住在山口的分队,由汽车从山下运水供应。木白则高地不通公路,汽车上不去,驻守山顶的分队靠冰雪化水。收集一锅雪水很不容易,烧开一锅水就更难上加难。14日这一天,作者所在的三排机枪班,从上午10点多钟开始点火烧水,直到下午5点,还未能将一锅雪水烧开。这些说起来真有点“天方夜谭”,可是还是被官兵遇上了。
山口生活异常艰苦,形势十分复杂,任务特别艰巨。分队整天除了站哨,还是站哨。白天站哨困难少一些,夜间上哨更为艰苦。一要防冻,大风呼啸,寒气透骨;二要防敌,四周墨黑,防敌偷袭。12日达吉山口事件发生后,盘据在错拉木据点的印军,还未明目张胆地进行军事挑衅。14日,印军的飞机开始活动了。这是八连进驻达吉山口后第一次遇到印军的空中挑衅。当日10时15分,印军侦察机一架,从达吉山口侵入中国境内,在中国领空肆无忌惮地进行侦察。先后飞到了岗巴、康马、亚东等县的沿边村镇,最后从控扬米山口出境,在中国领空划了一个半弧形的飞行圈。在这个大圈之内,又在达吉山口重复了几下,来了个三进三出。
印军在地面入侵中国领土,已属非法行为。军用侦察机又从空中入侵中国领空,是可忍,孰不可忍?守卫在达吉山口的步兵着急了,炮兵着急了,机枪兵更是着急了。他们在印军侦察机第一次盘旋后,未予置理;第二次盘旋后,亦然采取克制态度,让飞机离去了;第三次,印机又来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高度更低了,速度更慢了。机枪分队终于沉不住气了,恼怒的射手果断地扣动了扳机。几个点射打出去,机枪在嗷嗷轰鸣,子弹在空中飞舞,地面的激情与空中的仇恨交织在一起,只见飞机改变了起初飞行的方向,向境外飞去,速度立刻加快了,飞行高度拉高了。枪声“欢送”的结果,使做贼心虚的侦察机朝锡金一溜烟逃跑了。此后,达吉山口的分队再也没有听过飞机的声音,也未看到飞机的影子。
木白则高地形体庞大,地表裸露,后坡平缓,视线开阔,高地前方比高大,坡度陡,视线不良,四周容易接近,隐蔽条件差,易遭敌各种火力威胁;山头海拔高,风力大,气温低,天气变化剧烈,气压低,氧气少,生活条件艰苦;高地距八连主力驻地远,联络和支援有一定困难。但是木白则高地的作用却是与达吉山口休戚相关的。谁占领木白则,谁就能够高屋建瓴,掌握主动。为了加强守卫力量,专门给三排配属了营属机枪连的机枪排和炮连的一个班。以上分队立即从达吉山口的底部向木白则高地转移。路程不长,走起来却非常吃力,将近1公里的路程,背着背包走了1个多小时。到达山顶,已是上午10点钟了。营、连首长要求三排牢牢把守木白则高地,粉碎印军从翼侧或背后迂回偷袭山口分队的可能,确保主力侧后安全和交通要道的畅通。三排到达后,马上开始修筑简易工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机枪排。机枪排装备营属重机枪,既可平射封锁山口要道,又可对空射击,担负对空掩护任务。他们更是周密细致地选择阵地,争分夺秒地修筑工事,以旺盛的斗志准备迎接来自地面和空中的各种挑战。
经常在达吉山口附近放牧的藏族群众,因饱受印军的欺侮和袭劫,听说印军越界挑衅,打死了解放军人员,制造了流血事件,个个群情激愤,摩拳擦掌,积极表示要上山口,与部队共同战斗,守卫领土。
三、守卫达吉山口,必须战胜自然和印军两个敌人
达吉山口海拔5200余米。高寒缺氧,是西藏高原的基本特征,尤其在冬天和高海拔地区,更是如此。缺氧最直接的结果,是对人体的影响。胸闷气短,走路发喘,腿脚变软,吃饭不香,睡觉不熟,容易疲劳,恢复困难。达吉山口的天气,一日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风,一会儿雪,奇寒奇冷,白天气温最高为零下10℃,夜间最低零下35℃,昼夜温差达25℃。八连到达山口的夜晚,就是在雪地中度过的。第二天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雪,遍地银装素裹,莽莽一片,十分壮观。面对这样的环境,守卫达吉山口的分队,没有被险恶的环境所征服,反而更加激发了官兵的士气,坚定了战胜困难的意志,鼓舞了坚守阵地的信心。
在达吉山口那样的环境中,与其说是考验官兵的战斗能力,还不如说是考验生活能力。“吃饭”和“睡觉”,就是面临的两大难题。只有会吃,才能增强抗力,只有会睡,才能保持体力。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晚上睡觉,起初只能靠紧急出发时每人携带的一件大衣凑合。在气温极低的情况下,几乎是无济于事。过了两天,三十三团郑甸武团长率领机关有关人员来到山口,代表各级领导看望部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他们在山口停留时间虽短,但对官兵鼓舞很大。郑团长对边防斗争作了明确指示,为大家解决了实际困难。随后,上级迅即为山口分队送来被服,平均每人配发一床棉垫,两人合发一床棉被,晚上才能勉强入睡。与睡觉问题同时存在的是吃饭问题。各分队都以班为基本伙食单位开伙。一个班一口平底铝锅,做了饭,无处做菜;做米饭,老是夹生;做面食,只能丢面坨子。这种生活,一天一餐是可以的,如果一天三餐或者天天餐餐老样,那就全靠忍耐。达吉山口没有燃料,又无水源。刚上山时,靠拣牛粪烧水煮饭,附近牛粪拣完了,改用上级部门专门供应的固体燃料。固体燃料用起来很卫生,就是用少了火力太弱,用多了,一时又满足不了需要,且有断供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节约使用,细水常流。再说用水。住在山口的分队,由汽车从山下运水供应。木白则高地不通公路,汽车上不去,驻守山顶的分队靠冰雪化水。收集一锅雪水很不容易,烧开一锅水就更难上加难。14日这一天,作者所在的三排机枪班,从上午10点多钟开始点火烧水,直到下午5点,还未能将一锅雪水烧开。这些说起来真有点“天方夜谭”,可是还是被官兵遇上了。
山口生活异常艰苦,形势十分复杂,任务特别艰巨。分队整天除了站哨,还是站哨。白天站哨困难少一些,夜间上哨更为艰苦。一要防冻,大风呼啸,寒气透骨;二要防敌,四周墨黑,防敌偷袭。12日达吉山口事件发生后,盘据在错拉木据点的印军,还未明目张胆地进行军事挑衅。14日,印军的飞机开始活动了。这是八连进驻达吉山口后第一次遇到印军的空中挑衅。当日10时15分,印军侦察机一架,从达吉山口侵入中国境内,在中国领空肆无忌惮地进行侦察。先后飞到了岗巴、康马、亚东等县的沿边村镇,最后从控扬米山口出境,在中国领空划了一个半弧形的飞行圈。在这个大圈之内,又在达吉山口重复了几下,来了个三进三出。
印军在地面入侵中国领土,已属非法行为。军用侦察机又从空中入侵中国领空,是可忍,孰不可忍?守卫在达吉山口的步兵着急了,炮兵着急了,机枪兵更是着急了。他们在印军侦察机第一次盘旋后,未予置理;第二次盘旋后,亦然采取克制态度,让飞机离去了;第三次,印机又来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高度更低了,速度更慢了。机枪分队终于沉不住气了,恼怒的射手果断地扣动了扳机。几个点射打出去,机枪在嗷嗷轰鸣,子弹在空中飞舞,地面的激情与空中的仇恨交织在一起,只见飞机改变了起初飞行的方向,向境外飞去,速度立刻加快了,飞行高度拉高了。枪声“欢送”的结果,使做贼心虚的侦察机朝锡金一溜烟逃跑了。此后,达吉山口的分队再也没有听过飞机的声音,也未看到飞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