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连全体官兵,终于用了42天时间,征服了脚拉山,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通过脚拉山向宁静延伸……

  全线通车了,一辆辆汽车载着平叛部队飞速驶过,一车车满载平叛作战物资和藏族同胞生活用品的车辆奔驰在公路上……。全连官兵看到此情此景,欣喜万分,感叹不已。

  别了,脚拉山,三连全体指战员拆除帐篷,打起背包,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解放军进行曲》走在平坦的公路上,又去执行新的平叛作战任务。

  (注:一五三团三连,系1950年从云南进藏的十四军四十二师一二六团三连;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后归西藏军区建制为一五三团三连;西藏军区恢复五十三师建制时,为一五七团三连。)

  第19章 风雪轻骑兵

  郭超人

  1950年冬天,昆仑山上狂风翻滚,大雪纷飞。一支人民解放军部队和各族工作人员,肩负着解放西藏西部人民的使命,从昆仑山北麓出发,在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下,向西藏阿里高原进军了。他们跨步攀过海拔6000多米的雪峰,爬过几百公里的冰山和险谷,抵达阿里中部冈底斯山脚下,顽强地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度过了极端艰苦而困难的岁月,用双手使荒凉的阿里高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阿里在西藏高原的西南部。境内雪山绵亘,人烟稀少。几百公里以内,有时看不到一顶帐篷和一间房屋。原野上茫茫白雪,一直铺到天边。人民解放军和各族工作人员们,在成群野羊、野马奔跑的荒滩驻扎下来。他们在岩石旁拴好战马,在雪地里扎下帐篷,架起炉灶。这片千百年来沉睡的土地上,第一次响起人们的笑声,素无人迹的冈底斯山下,第一次升起人类的炊烟。人们在雪地里跳着、唱着,高兴地说:“不要看眼下还荒芜,这正是大有发展的好地方!我们要在这里修起房屋,建起城市,做冈底斯山上的第一代新居民。”

  冈底斯山下没有一株成材的树木,也没有烧砖的胶泥,条件是相当困难的。经过研究,党组织提出:建设要就地取材,白手起家,没有木材,咱们就不用;没有砖瓦,有石头,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人们开始试验着用土坯和石块砌墙壁,用旧布和灌木条铺顶棚。顺墙壁上挖个小洞当窗子,留下个大洞算是门。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成功地修起了第一座没有用一根木材的坚实宽敞的新房屋,人们兴奋地把它命名为“办公大楼”。可是没有桌椅,怎么办公?有人又想办法用土坯和石块来垒筑。又宽又长的叫“写字台”,四方的叫“桌子”,低一点的叫“板凳”,后面筑起靠背做成“沙发”。土制的家具渐渐愈来愈多了,最后连土“文件柜”和土“保险箱”也都有了。

  长途行军带的东西很少,有一些又在路上丢失了,办公室里连公文纸也没有一张。大家便自动从各人口袋里把唯一的一个日记本、记事本、各种小本子和纸张都交了出来,经过选择统一分配和使用。晚上,没有油灯和蜡烛,就在屋中间架起一堆柴火,一边取暖,一边借亮工作。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仍然坚持正常的办公制度,积累起阿里地区第一批文字材料和档案。在总结了第一座房屋的修建经验以后,大规模的修建营房的活动就开始了。阿里高原上,冬季寒冷而漫长,4月里仍然是冰天雪地。可是,天不亮,有些人就动身趟过冰河到峡谷去砍伐灌木条,有些人背着麻袋到山里搬运石块。负责和泥的人赤着脚在冰冷的水里泡一整天,皮肤裂开大缝小口,直流血。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比较稀薄,稍一劳动就心慌气喘,全身发软,但谁也不愿意休息一会。他们一边咬着牙干活,一边还开玩笑彼此鼓励:“伙计,这可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将来选爬山运动员一定少不了咱们!”

  在工程进行到最紧张的关头,一个严重的威胁摆到眼前:粮食供应不上。随身带来的口粮剩下不多了,雪山上遍地冰封,连骆驼都找不到道路,大批物资堆积在昆仑山北麓运不过来。怎么办呢?讨论以后,大家自动提出减少口粮定量。每人从每天三碗炒面减少到两碗,一碗……,最后只能喝面糊糊,每顿两碗。面糊也很稀,大家的气力很快地减弱了,动一动,满身汗。但大家在劳动中仍不愿落后,总想比别人多干一点。

  饥饿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这时,党组织召开了会议,向大家指出摆在眼前的出路:或者被饥饿吃掉,或者战胜它!党明确地提出了战斗行动口号:找雪山要肉,向土地索粮食,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第一步把部队打靶中七环以上的“神枪手”们集中起来,组织几支“打猎队”到深山猎取野兽,解决暂时的危急。同时抽调一批身强力壮的人员在冈底斯山下垦荒生产,而营建任务仍不能受到影响。

  战士们和干部们,情绪都很饱满。大家表示,后援物资接济不上也要生存下去,要让祖国的红旗永远飘扬在冈底斯山。小型“打猎队”活跃在崇山峻岭间,把捕获的野马、野羊……只要是能吃的野兽,源源送回营地。他们往返奔驰过海拔近7000米的雪山,在摄氏零下30度的冰湖上露宿。有的人得了“雪盲症”,在阳光下什么也看不清,有的腿肿得很粗,大多数人胸部发胀、咯血。可是没有一个掉队的,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多么重大的责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