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八分校于3月初移驻大邑县安仁镇后,继续进行进军修机场的思想教育和各项准备工作。校政治部主任苗久锐上时事课时,教育大家以实际行动来支援抗美援朝,并以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激发学员的爱国热忱,为进军西藏作贡献。接着学习了“进军守则”、“入城纪律”和“外事纪律”,提高了遵守党的政策纪律的自觉性,大家决心与藏族同胞见好面。3月21日,学校举行毕业誓师大会。十八军后司司令员陈明义在会上作了(再谈修建甘孜机场重要意义》的报告。
4月初,学员进行着装、支架帐篷、乘车等方面的训练,并配发了皮大衣、皮帽、皮手套、毛线袜和其它进藏物资。从1951年4月中旬开始,除四大队炮兵队、重机枪队和代表连、军政教员训练队及老弱病残留守安仁镇外,全校陆续出发,背上进藏行装,徒步行军到邛崃县,架起一排排帐篷,扎营桑园机场,待命西进。
1951年4月27日,军大八分校校部率一、二、五大队共2000余人,分乘汽车十六团的运输车,由前面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彩色画像的指挥车开道,浩浩荡荡地向甘孜进发。离开邛崃时,县城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高呼口号热情欢送,街道两旁贴有“欢送军校同志进藏”的大幅标语。
●高原扎营,窑洞新村
甘孜县是当年红军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在这里,红军曾帮助藏族同胞建立过博巴(革命)政府。红军离开时,不少青年藏族男女要求当红军,加入了长征的行列。这里群众基础好,觉悟高。据说历史上甘孜还是盛产粮食的地方,甘孜县城是康藏交通道上最繁华的所在。其实,直到1951年这里还只有一条黄土路,举目一望,全城尽收眼底。
军大八分校5月3日到达甘孜后,在距县城约5公里的卓洛根山沟野马坝两侧宿营。一、五大队住野马坝南山坡(后为机场跑道的南面)二道桥沟两侧,校部和二大队紧挨卫校住北面卓洛根山沟的坡上。每个班12个人的方块雨布组成一顶小方帐篷。当天傍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固定帐篷的铁钉从地上拔起,一顶顶帐篷在半空中飘舞。于是,各班学员又投入了重新支架帐篷、固定铁钉的战斗。经过一番拼搏才把帐篷固定好。接着,铺天盖地的冰雹袭来。老天似乎要给学员们一个下马威。这天夜里,帐篷里的人,尽管头向两边脚对脚而睡,仍不能抵御气温骤然降到摄氏零度以下的严寒,大家只好将所有的衣服垫在下面盖在上面挤在一起,勉强度过了第一个寒冷的夜晚。
在“五四”青年节和“五一”劳动节一起庆祝的大会上,学校进行了开工动员。但因地表尚未解冻,而帐篷所用的雨布,每天又要带到工地去做雨衣,况且帐篷又不能抵御晚上的低温,于是,学校决定各大队先挖窑洞。当时修的窑洞和北方的窑洞不一样,北方的窑洞是从半山腰往里挖的,而甘孜的窑洞是从山坡表面往下挖的。学校从各大队抽了一批体力较好的男学员,带上水壶和压缩饼干,到高山上去伐树,并运到接近山脚的开阔地,再组织大批学员去运回来当梁柱,架在窑洞顶上,将树枝盖在上面,再覆盖泥土。男学员们上山运树木,几天没有洗脸,完成任务下山时,一个个又黑又瘦,一脸灰土,衣服挂得稀烂,活像乞丐,除了两只眼睛的白眼仁和皮帽上的“八一”帽徽能确定他们是军人外,几乎辨认不出谁是谁了。八队张明智等4人,在转运树木时,天黑迷了路。当他们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坐下准备休息时,忽然从山上传来狼群的嗥叫声,似乎由远而近,令人毛骨惊然。他们不得不迅速离开,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按照估计的方向,高一脚低一脚地摸黑下山,直到深夜才到达集中地。学员们上山搬运树干和树枝,走的是羊肠小道。有的地方,路边是万丈深谷,刮大风时寸步难行,只得紧贴山凹避风,否则便有连树带人被刮下山崖的危险。当地藏胞赶着小毛驴上山运料,一头毛驴只驮一两根1米左右长、20厘米左右粗的树木。而学员们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每人要扛3米左右长,10至15厘米粗的树木1至2根。由于全体学员和干部的努力,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一排排崭新的窑洞出现了。窑洞里以土台作床,也叫“土炕”。有的在“土炕”上铺一层小树枝,再垫一层野枯草,加上床垫,便成了略带弹性的“钢丝床”了。窑洞的大小是由山坡的地形情况决定的。3米长,2米6宽的住一个班,6米长,2米6宽的住两个班,整个军大八分校的窑洞,构成了一条条别致的街景,整齐、朴实而又壮观。二大队十一中队的女学员把自己的窑洞打扮得特别漂亮。她们各班窑洞错落有致,每个班都在窑洞前挖了工具存放库,窑内还有既可当书桌又可当饭桌的土台,全队前面还修了一个小操场供早集合、晚点名用。她们还从几公里外拣来白石子,在小操场边的土坡上,镶嵌了“保卫边疆”几个大字。大队立即在十一队召开了现场会,组织各中队参观,提出向十一队学习,美化环境。各中队也不示弱,纷纷开了“诸葛亮会”,一个美化驻地环境的高潮便很快出现了。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学员们心情特别舒畅,感到生活开始安定下来。住进窑洞不再怕风沙,晚上睡觉也很舒服,真是“外面凉时窑里暖,外面热时窑里凉”!学员们写了不少快板诗来赞美自己兴建的窑洞。但是,后来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事。碰上大雨冲走了窑洞顶上的泥土,顷刻之间成了外面大下里面小下的“水帘洞”,而且泥水俱全,学员们立即出动,补漏排水。有时深夜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大家只好顶着雨布蹲在炕上等天亮,但第二天仍照常上工。
4月初,学员进行着装、支架帐篷、乘车等方面的训练,并配发了皮大衣、皮帽、皮手套、毛线袜和其它进藏物资。从1951年4月中旬开始,除四大队炮兵队、重机枪队和代表连、军政教员训练队及老弱病残留守安仁镇外,全校陆续出发,背上进藏行装,徒步行军到邛崃县,架起一排排帐篷,扎营桑园机场,待命西进。
1951年4月27日,军大八分校校部率一、二、五大队共2000余人,分乘汽车十六团的运输车,由前面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彩色画像的指挥车开道,浩浩荡荡地向甘孜进发。离开邛崃时,县城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高呼口号热情欢送,街道两旁贴有“欢送军校同志进藏”的大幅标语。
●高原扎营,窑洞新村
甘孜县是当年红军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在这里,红军曾帮助藏族同胞建立过博巴(革命)政府。红军离开时,不少青年藏族男女要求当红军,加入了长征的行列。这里群众基础好,觉悟高。据说历史上甘孜还是盛产粮食的地方,甘孜县城是康藏交通道上最繁华的所在。其实,直到1951年这里还只有一条黄土路,举目一望,全城尽收眼底。
军大八分校5月3日到达甘孜后,在距县城约5公里的卓洛根山沟野马坝两侧宿营。一、五大队住野马坝南山坡(后为机场跑道的南面)二道桥沟两侧,校部和二大队紧挨卫校住北面卓洛根山沟的坡上。每个班12个人的方块雨布组成一顶小方帐篷。当天傍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固定帐篷的铁钉从地上拔起,一顶顶帐篷在半空中飘舞。于是,各班学员又投入了重新支架帐篷、固定铁钉的战斗。经过一番拼搏才把帐篷固定好。接着,铺天盖地的冰雹袭来。老天似乎要给学员们一个下马威。这天夜里,帐篷里的人,尽管头向两边脚对脚而睡,仍不能抵御气温骤然降到摄氏零度以下的严寒,大家只好将所有的衣服垫在下面盖在上面挤在一起,勉强度过了第一个寒冷的夜晚。
在“五四”青年节和“五一”劳动节一起庆祝的大会上,学校进行了开工动员。但因地表尚未解冻,而帐篷所用的雨布,每天又要带到工地去做雨衣,况且帐篷又不能抵御晚上的低温,于是,学校决定各大队先挖窑洞。当时修的窑洞和北方的窑洞不一样,北方的窑洞是从半山腰往里挖的,而甘孜的窑洞是从山坡表面往下挖的。学校从各大队抽了一批体力较好的男学员,带上水壶和压缩饼干,到高山上去伐树,并运到接近山脚的开阔地,再组织大批学员去运回来当梁柱,架在窑洞顶上,将树枝盖在上面,再覆盖泥土。男学员们上山运树木,几天没有洗脸,完成任务下山时,一个个又黑又瘦,一脸灰土,衣服挂得稀烂,活像乞丐,除了两只眼睛的白眼仁和皮帽上的“八一”帽徽能确定他们是军人外,几乎辨认不出谁是谁了。八队张明智等4人,在转运树木时,天黑迷了路。当他们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坐下准备休息时,忽然从山上传来狼群的嗥叫声,似乎由远而近,令人毛骨惊然。他们不得不迅速离开,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按照估计的方向,高一脚低一脚地摸黑下山,直到深夜才到达集中地。学员们上山搬运树干和树枝,走的是羊肠小道。有的地方,路边是万丈深谷,刮大风时寸步难行,只得紧贴山凹避风,否则便有连树带人被刮下山崖的危险。当地藏胞赶着小毛驴上山运料,一头毛驴只驮一两根1米左右长、20厘米左右粗的树木。而学员们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每人要扛3米左右长,10至15厘米粗的树木1至2根。由于全体学员和干部的努力,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一排排崭新的窑洞出现了。窑洞里以土台作床,也叫“土炕”。有的在“土炕”上铺一层小树枝,再垫一层野枯草,加上床垫,便成了略带弹性的“钢丝床”了。窑洞的大小是由山坡的地形情况决定的。3米长,2米6宽的住一个班,6米长,2米6宽的住两个班,整个军大八分校的窑洞,构成了一条条别致的街景,整齐、朴实而又壮观。二大队十一中队的女学员把自己的窑洞打扮得特别漂亮。她们各班窑洞错落有致,每个班都在窑洞前挖了工具存放库,窑内还有既可当书桌又可当饭桌的土台,全队前面还修了一个小操场供早集合、晚点名用。她们还从几公里外拣来白石子,在小操场边的土坡上,镶嵌了“保卫边疆”几个大字。大队立即在十一队召开了现场会,组织各中队参观,提出向十一队学习,美化环境。各中队也不示弱,纷纷开了“诸葛亮会”,一个美化驻地环境的高潮便很快出现了。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学员们心情特别舒畅,感到生活开始安定下来。住进窑洞不再怕风沙,晚上睡觉也很舒服,真是“外面凉时窑里暖,外面热时窑里凉”!学员们写了不少快板诗来赞美自己兴建的窑洞。但是,后来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事。碰上大雨冲走了窑洞顶上的泥土,顷刻之间成了外面大下里面小下的“水帘洞”,而且泥水俱全,学员们立即出动,补漏排水。有时深夜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大家只好顶着雨布蹲在炕上等天亮,但第二天仍照常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