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章多被俘后,已肠小时没吃东西,饥渴交加,胡子很长,神情沮丧,认为军人被俘最不光彩,不如死了。我军弄清他是准将旅长后,为他单独安排一间住房,送上水壶、干粮,他情绪开始安定下来。我419部队政治部魏克主任第一次见他时,问他遇到什么麻烦没有,达尔维当即伸出戴着金壳手表和宝石戒指的手说:“你看,我的东西丝毫无损,你们真是一支文明的军队!”后来达尔维对张国华司令员派去看他的军区石伴樵副参谋长说:“你们宽待俘虏的政策,我早就知道,但在激烈的战斗中能不能作到,尤其是下级官兵能否认真执行,我很担心,害怕他们把我处置甚至枪毙,可他们没有这样作”;“你们军队对我太好了,有好吃的,先让我吃;房子少,他们住帐篷,把房子给我住。”此后,达尔维对我十分友好。

  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总计歼灭印军8404人,其中俘3803人,占44.8%。对于受印度反华势力严重欺骗宣传,盲目仇华的印军官兵来说,我军能够争取到如此高的降俘比例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认真开展战场瓦解印军的直接成果。

  (三)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东段俘敌3803名,在我部队奉命停火后撤中,自1962年12月5日至31日,在“麦线”以南的邦迪拉、德让宗、江(让)、瓦弄、梅楚卡等地分别释放了6批伤病俘716名,并将俘后死亡的13名印军人员的尸体交给了印方;12月15日向印方移交战缴物资中,巧名由我派往协助看管物资的印俘,也随物资一并交回印方。其余3059名印俘,包括准将1、中校9、少校15、尉官29、低级委任军官59、军士和士兵2946人,即送我后方俘虏收容所。

  我后方共有3个俘虏收容所:(1)琼结收容所,收容克节朗一一达旺战役的印俘884人,主任吴荫械,副主任叶治平;(2)隆子收容所,收容西山口一一邦迪拉战役的印俘1734人,主任钟本营;(3)察隅收容所,收容瓦弄战役的印俘429人。另外都登方向的印俘4人,因后送困难,就近置于墨脱县。

  为做好印俘工作,总政联络部抽调张光等一批干部来各收容所指导、帮助工作。西藏地方、军队集中抽调了可能抽调的所有英语、印地语干部前往。外交部、外贸部、对外文委等中央部委及北京、上海一些大学也抽调英语、印地语翻译共2田多人来藏支援俘虏收容所工作。

  印俘到达收容所后,先进行登记编队。编队时,注意了印军固有的官兵矛盾和各民族部队的矛盾,按军衔不同、按民族和宗教不同编队。印军中有尼泊尔籍雇佣军,受印籍士兵歧视,又注意了按国籍不同编队。俘虏收容所下辖若干中队,我军干部任中队长。中队人数120人左右,下设3个区队、一个炊事班,我军干部任区队长,挑选表现较好的印俘任区队副。区队下设3至4个班,班长均由印俘担任。

  遵照上级指示和经我国政府承认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我们对印俘实施严格的军事管理,又处处体现宽俘政策精神。收容所规定了必要的制度和纪律,中队干部一定时间进行讲评,既严格要求,又不搞得过份紧张,不对印俘行动限制过死,使气氛轻松自然些。注意“以俘管俘”,除班长、副区队长外,各中队成立的伙食委员会、文体委员会,吸收由印俘推荐的办事热心的俘虏参加。遇印俘中一些不良现象,除必要时由中队长以长官训话方式提出外,主要通过个别谈话进行教育。民主管理、耐心说服的方法,使印俘们耳目一新,效果很好。有一印俘以好赌闻名,曾屡教不改。经我干部耐心开导,感动不已。后来成了中队的积极分子。一些俘虏反映:“在印度军队里,天天罚禁闭、罚苦役,还是不断出事;而你们只是善意劝说,叫人自己承认错误,效果却这样好,你们的办法真了不起。”

  印俘普遍信教。我尊重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收容所为他们提供正当宗教活动的方便,安排时间、场所,发给调制祭品的面粉、糖、油等。1963年3月n日是印度全民性的大节日一一泼水节,各收容所为印俘们准备了节日用品,并举行会餐和联欢晚会。印俘们在树林里、坪坝上边吃边唱歌、跳舞,尽情玩乐,并以红、黄、蓝、绿各色粉末互相抹脸点额,以示庆贺。我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他们的娱乐活动。印俘们十分满意,表示“永远也忘不了同中国军官一起过节的这一天。”一印俘理发兵说:“在印度我是最下贱的,被人看不起。可中国人对我却一样看待。从母亲生下我以后,过这样好的节日,还是第一次。”

  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造成印军内部等级森严。低种姓的“贱民”、“首陀罗”,是印军士兵的主要来源,历来备受压迫歧视。等级观念使得印俘官兵均轻视体力劳动。印度军官从不劳动,士兵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印俘首次参加拾柴,见我中队长拿绳走在后边,心想他如不好好拾柴会被用绳捆起来。后见中队长也拾柴,拿绳是为捆柴背回,他才恍然大悟说:“中国军队真是官兵平等,与印度军队大不相同。”一般印俘不愿打扫厕所和替人理发,认为是只能由低种姓人干的“最下贱差事”。但后来见我干部亲自去厕所打扫,区队长还为印俘理发,才大为震惊地称赞我军上下平等,官兵一致。不少低种姓印俘说:“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我收容所允许印俘给家属、亲友写信,并免费邮寄。校以上军宫还可免费发电报。半年左右时间,各收容所印俘共向家属、亲友发信万余封、电报百余份,收到回信5000余封,电报50多份。许多印俘都赞扬我为其通信所作的努力。一些印俘还主动把写回家的信和家中来信给我工作人员看。一印俘在信中安慰他母亲说:“在这儿我们生活没有什么苦,和在印度没有什么区别。”另一印俘在家信中写道:“刚被俘时认为没有活命的希望了,但中国人对我们的生活、饮食、游戏和娱乐却都安排得很好。”许多印俘家属亲友来信中都表示感激。一印俘妻子来信说,她“每天都在为中印人民的友谊祈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