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三
从格尔木向南,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千里不见人烟。我们是在特殊的地区、特殊的条件下修路的,一无国家投资,二缺技术力量,三是供应条件差,开始困难重重。
第一段艰巨工程就是格尔木向南不远的艾家沟口和雪水河两岸。前一处是格尔木河边陡崖上一个沟口,蒙古语叫“艾吉勒”,因为我有个代名叫老艾,所以大家叫这里艾家沟口,公路要通过这沟口从崖上下到海滩。后一处是格尔木河的一条支流,河床成了深沟,路要下到沟底再上到对岸,两处都要劈崖修出坡路。地质都是坚固的沙碛石,放炮炸不成,只能用镐刨,一镐下去啃不下核桃大一块。当时正是夏季,草原上夜里很凉,白天烈日下如同火烤,大个儿蚊子成群。民工膀子晒脱了皮,脸、手都被咬肿了。特别是生活条件差,给我们很大威胁。我们没有修路的专款,只能在原运输总队名下领点费用。民工的伙食,天天是白水煮面片。开工不久,就病倒了90多人。每个帐篷里都有人哼哼,叫人心里难受。什么病,也搞不清。这时我们的“二十七亩园”里生产了一些小水萝卜,我让送一些给病号吃,想不到一吃病就轻了,于是每人一天发4个,结果全都好了。后来才知道人们生病是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缺少维生素。当时我们说新鲜东西里边有“适应素”,吃了能适应高原生活。小萝卜吃光了,正好公路进了昆仑山区,那里野羊、野驴成群。我说这下可好了,我们有了“天然肉库”,下令每个小队派出一个小组去打野牲。有了鲜肉,生活改善了,生病的人也少了。
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一位和我们一起进藏的老工程师邓郁清,还有在旧军队工兵中当过军官的宋建伯、何畏略懂点工程常识。一开始我就和这些同志讲,你们跟我修路不要怕丢面子,我们不能象正规工程那样按部就班去搞,而是要那里好走走那里,先通车、后测量、再重建。同时向干部、民工说明,我们是深入无人烟地区施工,人人要有一夫拼命、万夫莫敌的气势,在任何困难下不能低头。
拿下了雪水河工程,我们就把队伍向南一线拉开,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派出最远的第一工程队到了昆仑山以南,距后边已通车地方170公里。他们出发前我向队长马珍交待:“你们带20天口粮,到时我把汽车开到你工地。”这样我们在20天内,必须修通170公里。这中间一处主要工程就是天涯桥(现改名为昆仑桥)。为什么我们把这里叫“天涯”呢?因为格尔木河在这里变成了一条陡崖深谷,象大地裂开了一道大缝,使人有到了“地之边、天之涯”之感。它宽不过8米,深达30多米,站在岸边只听谷底水声轰轰如闷雷,向下看黑乎乎令人头晕。河对岸还有个石嘴子挡住去路。我们把这处工程交给了工程师老邓,他经过勘测、苦想,设计了一个巧妙、简易的方案:在最窄处两岸崖上打出石槽,然后插上桩木架桥,同时把石嘴子打掉。从兰州买来九根木料运到时,距通车期限只剩3天了。我向老邓说:3天内必须通车,不然前边的人就饿肚子了。老邓领着民工白天黑夜干,把桩木放进槽里。桥按时架通了,石嘴子也打掉了,当汽车通过“天涯桥”时,前边小南川、西大滩、昆仑山口的工程也都完成了。被称作我国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到这里成了平缓的丘陵,山口一段,只有12步,所以我们叫它“十二步山”。我们的运粮汽车开到昆仑山南第一工程队工地帐篷前时,马珍一见我咧开了嘴。我说:“你们没挨饿吧!”他乐呵呵说:“今天正好20天,我们还有6天口粮呢?”“为什么?”“我怕到时你来不了,我们节省了一点!”我说:“说到做到嘛!”我们已经“身入险地”,民工们也越战越勇了。
四
过了昆仑山口就是不冻泉,这里一股泉水,终年不冻,所以我们起了这个名字。附带说一句,沿路大多数地名是我们起的。再向前就是楚玛尔河。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到这一带分成了4条河,楚玛尔河是最北面一条。这河水色赤红,水面广阔,河道稍修一下就可通车。从黄河源头又一下到了长江源头,大家都很高兴。我作诗一首:
楚玛尔河血似鲜,
楚玛尔河漫无边,
楚玛尔河下游“通天”,
金沙扬子更向前。
浩浩荡荡的楚玛尔河啊!
你是万里长江最上源,
你从世界屋脊流到大海边。
从楚玛尔河向南50公里就是霍霍西里(地图上也称可可西里),大概海拔接近5000米吧!就是外国探险家称作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因有五道缓坡起伏的山梁,我们起名“五道梁”,还设了一个运输站。再向南过通天河上游第二条支流——东卜勒纳木河,就到了乌丽,名字也是我起的,现在这里已成为一处煤矿。这里有一段故事,我后边再讲。过了乌丽就到了滔滔河(沱沱河)是通天河上游第三条河。这河鱼特别多,可以吃。人马走过踏死的鱼漂上来,我们就大量吃起鱼来。吃够了鱼再前进,就是“开心岭”了。我们已向西越过了通天河上游第四条河。只见一片片茫茫大荒滩,眼看前边是山,走过去平平的,越走越开心,所以我们叫它“开心岭”。后来我向毛主席汇报青藏公路情况,提到“开心岭”时,毛主席称赞这名字起得好,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带狼很多,晚上成群野狼的眼睛,远看如同一片灯光。
从格尔木向南,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千里不见人烟。我们是在特殊的地区、特殊的条件下修路的,一无国家投资,二缺技术力量,三是供应条件差,开始困难重重。
第一段艰巨工程就是格尔木向南不远的艾家沟口和雪水河两岸。前一处是格尔木河边陡崖上一个沟口,蒙古语叫“艾吉勒”,因为我有个代名叫老艾,所以大家叫这里艾家沟口,公路要通过这沟口从崖上下到海滩。后一处是格尔木河的一条支流,河床成了深沟,路要下到沟底再上到对岸,两处都要劈崖修出坡路。地质都是坚固的沙碛石,放炮炸不成,只能用镐刨,一镐下去啃不下核桃大一块。当时正是夏季,草原上夜里很凉,白天烈日下如同火烤,大个儿蚊子成群。民工膀子晒脱了皮,脸、手都被咬肿了。特别是生活条件差,给我们很大威胁。我们没有修路的专款,只能在原运输总队名下领点费用。民工的伙食,天天是白水煮面片。开工不久,就病倒了90多人。每个帐篷里都有人哼哼,叫人心里难受。什么病,也搞不清。这时我们的“二十七亩园”里生产了一些小水萝卜,我让送一些给病号吃,想不到一吃病就轻了,于是每人一天发4个,结果全都好了。后来才知道人们生病是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缺少维生素。当时我们说新鲜东西里边有“适应素”,吃了能适应高原生活。小萝卜吃光了,正好公路进了昆仑山区,那里野羊、野驴成群。我说这下可好了,我们有了“天然肉库”,下令每个小队派出一个小组去打野牲。有了鲜肉,生活改善了,生病的人也少了。
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一位和我们一起进藏的老工程师邓郁清,还有在旧军队工兵中当过军官的宋建伯、何畏略懂点工程常识。一开始我就和这些同志讲,你们跟我修路不要怕丢面子,我们不能象正规工程那样按部就班去搞,而是要那里好走走那里,先通车、后测量、再重建。同时向干部、民工说明,我们是深入无人烟地区施工,人人要有一夫拼命、万夫莫敌的气势,在任何困难下不能低头。
拿下了雪水河工程,我们就把队伍向南一线拉开,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派出最远的第一工程队到了昆仑山以南,距后边已通车地方170公里。他们出发前我向队长马珍交待:“你们带20天口粮,到时我把汽车开到你工地。”这样我们在20天内,必须修通170公里。这中间一处主要工程就是天涯桥(现改名为昆仑桥)。为什么我们把这里叫“天涯”呢?因为格尔木河在这里变成了一条陡崖深谷,象大地裂开了一道大缝,使人有到了“地之边、天之涯”之感。它宽不过8米,深达30多米,站在岸边只听谷底水声轰轰如闷雷,向下看黑乎乎令人头晕。河对岸还有个石嘴子挡住去路。我们把这处工程交给了工程师老邓,他经过勘测、苦想,设计了一个巧妙、简易的方案:在最窄处两岸崖上打出石槽,然后插上桩木架桥,同时把石嘴子打掉。从兰州买来九根木料运到时,距通车期限只剩3天了。我向老邓说:3天内必须通车,不然前边的人就饿肚子了。老邓领着民工白天黑夜干,把桩木放进槽里。桥按时架通了,石嘴子也打掉了,当汽车通过“天涯桥”时,前边小南川、西大滩、昆仑山口的工程也都完成了。被称作我国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到这里成了平缓的丘陵,山口一段,只有12步,所以我们叫它“十二步山”。我们的运粮汽车开到昆仑山南第一工程队工地帐篷前时,马珍一见我咧开了嘴。我说:“你们没挨饿吧!”他乐呵呵说:“今天正好20天,我们还有6天口粮呢?”“为什么?”“我怕到时你来不了,我们节省了一点!”我说:“说到做到嘛!”我们已经“身入险地”,民工们也越战越勇了。
四
过了昆仑山口就是不冻泉,这里一股泉水,终年不冻,所以我们起了这个名字。附带说一句,沿路大多数地名是我们起的。再向前就是楚玛尔河。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到这一带分成了4条河,楚玛尔河是最北面一条。这河水色赤红,水面广阔,河道稍修一下就可通车。从黄河源头又一下到了长江源头,大家都很高兴。我作诗一首:
楚玛尔河血似鲜,
楚玛尔河漫无边,
楚玛尔河下游“通天”,
金沙扬子更向前。
浩浩荡荡的楚玛尔河啊!
你是万里长江最上源,
你从世界屋脊流到大海边。
从楚玛尔河向南50公里就是霍霍西里(地图上也称可可西里),大概海拔接近5000米吧!就是外国探险家称作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因有五道缓坡起伏的山梁,我们起名“五道梁”,还设了一个运输站。再向南过通天河上游第二条支流——东卜勒纳木河,就到了乌丽,名字也是我起的,现在这里已成为一处煤矿。这里有一段故事,我后边再讲。过了乌丽就到了滔滔河(沱沱河)是通天河上游第三条河。这河鱼特别多,可以吃。人马走过踏死的鱼漂上来,我们就大量吃起鱼来。吃够了鱼再前进,就是“开心岭”了。我们已向西越过了通天河上游第四条河。只见一片片茫茫大荒滩,眼看前边是山,走过去平平的,越走越开心,所以我们叫它“开心岭”。后来我向毛主席汇报青藏公路情况,提到“开心岭”时,毛主席称赞这名字起得好,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带狼很多,晚上成群野狼的眼睛,远看如同一片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