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雀儿山连绵起伏的山峰,峭壁峥嵘,怪石嶙峋,石方工程相当艰巨。严冬施工,战士们拿起钢钎,立刻就被粘住了手心;铁锤稍停几下,钢钎就会冻在炮眼里。肆虐的风暴侵蚀着肌体脸上,手上被吹成密密麻麻的血印,铁锤打了下去,锤柄震动着手上的裂口,鲜血溅在钢钎上,染红了锤柄。对于这些,战士们是这样对付的:每天用冰水洗脸,拿雪团搓脚,顽强地锻炼耐寒能力。在他们看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当艰苦和困难被克服以后,胜利和光荣就来迎接他们了。因此,他们知难而进,迎险而上,在那些无法登攀和无法立足的地方搭起“人梯”上下,并在腰里系上绳子,悬空撬石打眼。一根根麻绳吊着一个个战士,象累累满枝的葡萄挂遍山崖,山风吹来,人在半空中摇荡,似乎整个雀儿山都在摆动。每天山峦上炮声隆隆,飞石穿过弥漫的硝烟,象流弹一样在头上呼啸,被炸下来的石头倾入谷底急流,激起一二丈高的水柱,翻滚着奔腾而下。今天我们回顾这一情景,眼前即出现当时的动人场面,象又听到了“满山炸药响,碎石四下崩,铁山也要劈两半,不通也要通”的豪迈歌声。
雀儿山有相当长一段沿溪而上的斜坡线路。这里虽然土石方工程较少,但沼泽较多。为了使路基坚固持久,必须彻底清除下面的烂泥(厚度一般为2米左右),再一层一层地铺上石头,平整路面,搞好完整的排水系统。有的还根据需要,从山上砍伐并运回木材,铺筑成“地下长桥”。这样,部队就每天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作业,当时既无防护衣,又无长统胶鞋,工作不仅是艰苦的,也是惊心动魄的。彻骨的奇寒,严重的缺氧,过度的疲劳,体力的损耗,使不少同志生病了,有的全身浮肿,心里象塞着一团棉花;有的两眼深深地凹陷下去,面颊黄瘦;还有的同志每餐只能吃半碗饭,刚咽下去就连饭带血地吐了出来。情况虽是如此,但情绪却异常的乐观与活跃。每天收工回到驻地,大家总是说着笑着,谈生活的感受和胸中的抱负,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工兵五团,战士们一面烘烤着湿透了的鞋袜,一面吟咏着自己的诗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英雄不怕苦,战士何畏难……”在一六О团一营,战士们风趣的说:“在我们这里(雀儿山),住地是五千米高度,睡觉是斜坡三十度,开水是沸点七十度,气温是零下二十度,可我们的生活,却沸腾到了一百度!”营长鲁之东补充说:“还有重要的一度——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援下,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没有限度,任何艰苦困难都能克服。”我们部队就是这样乐观、坚定,在极其艰苦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下,将公路一段一段地向前伸展。
1953年6月,我师部队来到了怒江。这里是一条峡谷地带,两岸都是抬头望不见的高峰,以及长达数十里的峭壁,从山顶到江边,高差达1900米,即使善于攀登的山羊也难以下来饮水。当时正值山洪暴涨,流速每秒钟八九米,奔腾咆啸的江水击在石壁上,吼声震耳,使人对面讲话都听不清楚。高峰——峭壁——峡谷——激流,形成了一道封锁公路前进的自然障碍,使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长期隔江相望,无法往来。因之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
怒江天险的自然环境,使公路的勘测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工程技术人员们虽然历尽了千辛万苦,但由于山高水急,无法攀涉,因而也就未能揭开西岸的秘密,只有暂时在工程线路设计图上划下7公里的“未知”虚线,等待施工部队前往探索。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师党委把它交给了一六二团二营营长张保德和他的战友们。
强渡怒江天险的第一步是实施强渡,用人力把铜丝绳拉过江去,架起便桥,让施工部队开向西岸工地。但是,当时渡江工具只有一只旧橡皮舟,强渡能否成功,可能发生什么问题,虽作了种种设想和应变措施,但结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检验。试渡过程中,橡皮舟象一片树叶似的在巨浪中旋转,一忽儿被浪头掀至水面最高处,一忽儿又猛跌进波涛低凹里。铜丝绳一头系在舟上,象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在舟后摆来摆去,当它沉入江底挂上了石头,橡皮舟就再也不能前进了。一次,一个浪头打来,铜丝绳被扯断,橡皮舟翻了一个身,顺流而下,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这是全师唯一的渡江工具,怎能让它冲走呢?此时此刻,谁都知道时间对我们的特殊分量,任何犹豫都是争取试渡成功的障碍。在这紧要关头,战士李文炎等6同志争先急追,他们登山攀崖,奋不顾身,一直跑了10多里,才在一个回水湾处找到。此时,夜幕快要降临,他们已经精疲力尽,但首长和同志们的期待,使他们意识到肩头的责任,没有片刻停留,就步履艰难地把橡皮舟背回原地。就是这样,我们一次次强渡,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次改进方法,经过四天的艰苦斗争,终于把铜丝绳拉到西岸。接着由排长崔锡明在400余米高的江边悬崖上探险,找到了公路的走线。至此,渡江获得成功,江上架起了便桥,施工部队相继进入工地,在江岸桥头和冷曲河旁摆开了战场。那些日子,大家都在争时间,抢速度,努力做到路通、桥通、重点工程通。每天叮叮当当的铁锤声,轰隆轰隆的爆破声,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声,象是在告诉人们,怒江天险即将变为通途。
雀儿山有相当长一段沿溪而上的斜坡线路。这里虽然土石方工程较少,但沼泽较多。为了使路基坚固持久,必须彻底清除下面的烂泥(厚度一般为2米左右),再一层一层地铺上石头,平整路面,搞好完整的排水系统。有的还根据需要,从山上砍伐并运回木材,铺筑成“地下长桥”。这样,部队就每天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作业,当时既无防护衣,又无长统胶鞋,工作不仅是艰苦的,也是惊心动魄的。彻骨的奇寒,严重的缺氧,过度的疲劳,体力的损耗,使不少同志生病了,有的全身浮肿,心里象塞着一团棉花;有的两眼深深地凹陷下去,面颊黄瘦;还有的同志每餐只能吃半碗饭,刚咽下去就连饭带血地吐了出来。情况虽是如此,但情绪却异常的乐观与活跃。每天收工回到驻地,大家总是说着笑着,谈生活的感受和胸中的抱负,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工兵五团,战士们一面烘烤着湿透了的鞋袜,一面吟咏着自己的诗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英雄不怕苦,战士何畏难……”在一六О团一营,战士们风趣的说:“在我们这里(雀儿山),住地是五千米高度,睡觉是斜坡三十度,开水是沸点七十度,气温是零下二十度,可我们的生活,却沸腾到了一百度!”营长鲁之东补充说:“还有重要的一度——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援下,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没有限度,任何艰苦困难都能克服。”我们部队就是这样乐观、坚定,在极其艰苦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下,将公路一段一段地向前伸展。
1953年6月,我师部队来到了怒江。这里是一条峡谷地带,两岸都是抬头望不见的高峰,以及长达数十里的峭壁,从山顶到江边,高差达1900米,即使善于攀登的山羊也难以下来饮水。当时正值山洪暴涨,流速每秒钟八九米,奔腾咆啸的江水击在石壁上,吼声震耳,使人对面讲话都听不清楚。高峰——峭壁——峡谷——激流,形成了一道封锁公路前进的自然障碍,使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长期隔江相望,无法往来。因之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
怒江天险的自然环境,使公路的勘测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工程技术人员们虽然历尽了千辛万苦,但由于山高水急,无法攀涉,因而也就未能揭开西岸的秘密,只有暂时在工程线路设计图上划下7公里的“未知”虚线,等待施工部队前往探索。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师党委把它交给了一六二团二营营长张保德和他的战友们。
强渡怒江天险的第一步是实施强渡,用人力把铜丝绳拉过江去,架起便桥,让施工部队开向西岸工地。但是,当时渡江工具只有一只旧橡皮舟,强渡能否成功,可能发生什么问题,虽作了种种设想和应变措施,但结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检验。试渡过程中,橡皮舟象一片树叶似的在巨浪中旋转,一忽儿被浪头掀至水面最高处,一忽儿又猛跌进波涛低凹里。铜丝绳一头系在舟上,象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在舟后摆来摆去,当它沉入江底挂上了石头,橡皮舟就再也不能前进了。一次,一个浪头打来,铜丝绳被扯断,橡皮舟翻了一个身,顺流而下,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这是全师唯一的渡江工具,怎能让它冲走呢?此时此刻,谁都知道时间对我们的特殊分量,任何犹豫都是争取试渡成功的障碍。在这紧要关头,战士李文炎等6同志争先急追,他们登山攀崖,奋不顾身,一直跑了10多里,才在一个回水湾处找到。此时,夜幕快要降临,他们已经精疲力尽,但首长和同志们的期待,使他们意识到肩头的责任,没有片刻停留,就步履艰难地把橡皮舟背回原地。就是这样,我们一次次强渡,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次改进方法,经过四天的艰苦斗争,终于把铜丝绳拉到西岸。接着由排长崔锡明在400余米高的江边悬崖上探险,找到了公路的走线。至此,渡江获得成功,江上架起了便桥,施工部队相继进入工地,在江岸桥头和冷曲河旁摆开了战场。那些日子,大家都在争时间,抢速度,努力做到路通、桥通、重点工程通。每天叮叮当当的铁锤声,轰隆轰隆的爆破声,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声,象是在告诉人们,怒江天险即将变为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