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提起牛粪,不禁使我想起一些有趣的事来。从西宁出发,沿路上我们就是拾牛粪做饭的。部队里有些刚从城市里出来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一看到用手拾牛粪,觉得既新鲜又不习惯。开始他们都不肯用手拾。有的手拿着木棍往袋子里拨弄,有的用脚往袋子里踢。那些年轻的医生们,手上戴着白手套,嘴上蒙着雪白的口罩,用筷子去夹牛粪。这些都是刚出发的情形。到后来,他们经过长途行军生活的磨炼,便什么也顾不上了,一手抓炒面吃的时候,另一只手还忘不了去拾牛粪。
现在,在冰雪封冻的扎家滩上,没有干牛粪可找,饭总是要吃的,于是把多余的支撑帐篷用的木橛子和面板劈开,烧起火来。吃过炒面之后,身上的温度增加了,手脚也较灵便了。几个人互相倚靠在一起,盖上所有的被褥、皮大衣、借着彼此的体温,朦朦胧胧地睡觉了……
人们睡着了。马呢!马是要人轮流起来放牧的,马要放到雪线的地方去吃革。这件工作在行军初期,部分同志是不大注意的。有些同志怕马在夜里跑远了,就把马牢牢地栓在木桩子上,在料袋上装上一些料,挂在马嘴上,不准马到处跑跑、溜溜,吃点青草。结果,马吃不到更多的革,吃不饱,饿瘦了。这时同志们才领会到“马不吃夜草不肥”这句话的含义。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家都坚持放夜马。今晚,也不例外,虽然是滴水成冰疗寒夜,同志们还是起来轮流放牧。
半夜,放马的同志们回到帐篷里,在叽叽喳喳地谈着。我问他们怎么还不好好休息?他们高兴地告诉我:“起风了!起风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根据几天来行军的经验,草原上气候变化是很快的,如果在今天这样乌云沉沉的夜晚起了风,准是明晨天晴的预兆。大家的心情也为之欢畅!寒冷的帐篷里又荡起阵阵笑声。
第二天果然是晴天,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多彩的草原早晨啊!太阳照在雪原上,银色耀眼。初秋的太阳毕竟还是有些威力的,积雪渐渐地融化了,黄绿色的水草也开始露头了。马大口大口地贪婪地啃着草,饮着水,拉它也不肯动,它象找到了“得其所哉”的地方了。为了趁好天气赶路,早日到达西藏,在这美丽的清晨,我们沐浴着阳光,踏着雪水,离开扎家滩,继续向举世闻名的黄河源天险进发了。
我从一个向导那里了解到:要渡过黄河源,就要横穿一段漫长的淤泥地。路很不好走,部队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马喂好、人吃饱,准备渡过黄河源。此时,人们的心情都有些新奇、紧张,就是经历过南征北战的老战士们,也觉得这是个新鲜事儿,但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有什么可怕之处,每个人都抱定:即使困难有于万,也一定要渡过去。
向导手搭在眼上,指着远方说:“再过20里就是黄河源了”。我站在高处眺望:只见一片黑压压稀湿带水的土地,一望无边,不知深浅,这就是横阻在我军面前,阻挡我军前进的黄河源淤泥滩。在淤泥滩的边缘上,镶着一条金黄色的长带,这就是黄河——“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面对这滚滚河水,我想起李白的又一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而我现在说:“黄河之水来自我脚下”。有一个同志接着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我们比天还高!”这句话确是反映了当时全体指战员兴奋、豪迈的心情。
部队在离黄河源约20里的地方,休息了约两个小时,人已整装,马已喂饱,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也快起来。不一会黄河就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河源上支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黄荡荡的远近都是水,宁静地向遥远的东方流去。这边岸上如果也象青海湖畔一样,同是草地的话,我们只要一两个钟头就可以驰马而过了。可摆在面前的却是一片淤泥滩,淤泥滩象海绵一样,马蹄子一踏进去,稀溜溜的泥就深陷在马肚,再也出不来。马着急,用力地往草墩上跳,越用力陷得越深。刹时,成群的马全陷入泥里,挣扎、搏斗,到处是马蹄溅起的泥浆,劈里啪啦响成一片。个别胆小的同志骑在马上,这时再也不敢下来,坐在马上一动不动,生怕掉下马来,陷进泥里。淤泥深得很,马费力地走了一会儿,就已使尽了力气,腿一软跪了下去,人就从上边跌下来,背上的负担没有了,马感到轻松点时,走起来也轻快一些。拉着马走的人呢?这时大家都是两只脚插在淤泥里,勉强地拔出一条腿来,不是靴子拔掉了,就是袜子弄丢了,光着脚出来,好不容易向前迈一步,有些同志就在这里冻烂了腿脚,后来锯掉成为残疾。聪明的女同志们用毛巾把脚包上,在泥坑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跌倒了,就趁势爬上几步,然后再起来走。在这紧走也似乎走不完的淤泥地里,部队艰难地向黄河岸边挺进。
健壮的马身上满背汗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人和马这时真是患难之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马累得实在走不动了,陷在泥里一步也不肯动,人就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气,牵着它,拉着它,也要把马从淤泥滩里拉出来。在这种淤泥滩里,骡子最为吃力,因为骡子腿长蹄小,性情急躁,三跳两蹦就把劲全使完了,慢慢地越陷越深,不能动了。这次过淤泥滩,我们的骡子死亡最多。骆驼在沙漠上能大显神通,而在这里也无能为力。往往是一峰骆驼倒下去,一串骆驼跟着倒下来。过这种淤泥滩地,不能象过河骑马那样。骑马过河,后面的踏着前面的马走过的路线跟上去,过淤泥地要这样走,就越走越稀,陷得也越深。这里必须各走各的路,骆驼没有单独行动、各自为战的习惯,因而,前边的倒下一个,后面就跟着一连串地倒下来,若是后面的倒下了,也就把前边的连累了。
现在,在冰雪封冻的扎家滩上,没有干牛粪可找,饭总是要吃的,于是把多余的支撑帐篷用的木橛子和面板劈开,烧起火来。吃过炒面之后,身上的温度增加了,手脚也较灵便了。几个人互相倚靠在一起,盖上所有的被褥、皮大衣、借着彼此的体温,朦朦胧胧地睡觉了……
人们睡着了。马呢!马是要人轮流起来放牧的,马要放到雪线的地方去吃革。这件工作在行军初期,部分同志是不大注意的。有些同志怕马在夜里跑远了,就把马牢牢地栓在木桩子上,在料袋上装上一些料,挂在马嘴上,不准马到处跑跑、溜溜,吃点青草。结果,马吃不到更多的革,吃不饱,饿瘦了。这时同志们才领会到“马不吃夜草不肥”这句话的含义。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家都坚持放夜马。今晚,也不例外,虽然是滴水成冰疗寒夜,同志们还是起来轮流放牧。
半夜,放马的同志们回到帐篷里,在叽叽喳喳地谈着。我问他们怎么还不好好休息?他们高兴地告诉我:“起风了!起风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根据几天来行军的经验,草原上气候变化是很快的,如果在今天这样乌云沉沉的夜晚起了风,准是明晨天晴的预兆。大家的心情也为之欢畅!寒冷的帐篷里又荡起阵阵笑声。
第二天果然是晴天,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多彩的草原早晨啊!太阳照在雪原上,银色耀眼。初秋的太阳毕竟还是有些威力的,积雪渐渐地融化了,黄绿色的水草也开始露头了。马大口大口地贪婪地啃着草,饮着水,拉它也不肯动,它象找到了“得其所哉”的地方了。为了趁好天气赶路,早日到达西藏,在这美丽的清晨,我们沐浴着阳光,踏着雪水,离开扎家滩,继续向举世闻名的黄河源天险进发了。
我从一个向导那里了解到:要渡过黄河源,就要横穿一段漫长的淤泥地。路很不好走,部队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马喂好、人吃饱,准备渡过黄河源。此时,人们的心情都有些新奇、紧张,就是经历过南征北战的老战士们,也觉得这是个新鲜事儿,但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有什么可怕之处,每个人都抱定:即使困难有于万,也一定要渡过去。
向导手搭在眼上,指着远方说:“再过20里就是黄河源了”。我站在高处眺望:只见一片黑压压稀湿带水的土地,一望无边,不知深浅,这就是横阻在我军面前,阻挡我军前进的黄河源淤泥滩。在淤泥滩的边缘上,镶着一条金黄色的长带,这就是黄河——“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面对这滚滚河水,我想起李白的又一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而我现在说:“黄河之水来自我脚下”。有一个同志接着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我们比天还高!”这句话确是反映了当时全体指战员兴奋、豪迈的心情。
部队在离黄河源约20里的地方,休息了约两个小时,人已整装,马已喂饱,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也快起来。不一会黄河就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河源上支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黄荡荡的远近都是水,宁静地向遥远的东方流去。这边岸上如果也象青海湖畔一样,同是草地的话,我们只要一两个钟头就可以驰马而过了。可摆在面前的却是一片淤泥滩,淤泥滩象海绵一样,马蹄子一踏进去,稀溜溜的泥就深陷在马肚,再也出不来。马着急,用力地往草墩上跳,越用力陷得越深。刹时,成群的马全陷入泥里,挣扎、搏斗,到处是马蹄溅起的泥浆,劈里啪啦响成一片。个别胆小的同志骑在马上,这时再也不敢下来,坐在马上一动不动,生怕掉下马来,陷进泥里。淤泥深得很,马费力地走了一会儿,就已使尽了力气,腿一软跪了下去,人就从上边跌下来,背上的负担没有了,马感到轻松点时,走起来也轻快一些。拉着马走的人呢?这时大家都是两只脚插在淤泥里,勉强地拔出一条腿来,不是靴子拔掉了,就是袜子弄丢了,光着脚出来,好不容易向前迈一步,有些同志就在这里冻烂了腿脚,后来锯掉成为残疾。聪明的女同志们用毛巾把脚包上,在泥坑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跌倒了,就趁势爬上几步,然后再起来走。在这紧走也似乎走不完的淤泥地里,部队艰难地向黄河岸边挺进。
健壮的马身上满背汗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人和马这时真是患难之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马累得实在走不动了,陷在泥里一步也不肯动,人就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气,牵着它,拉着它,也要把马从淤泥滩里拉出来。在这种淤泥滩里,骡子最为吃力,因为骡子腿长蹄小,性情急躁,三跳两蹦就把劲全使完了,慢慢地越陷越深,不能动了。这次过淤泥滩,我们的骡子死亡最多。骆驼在沙漠上能大显神通,而在这里也无能为力。往往是一峰骆驼倒下去,一串骆驼跟着倒下来。过这种淤泥滩地,不能象过河骑马那样。骑马过河,后面的踏着前面的马走过的路线跟上去,过淤泥地要这样走,就越走越稀,陷得也越深。这里必须各走各的路,骆驼没有单独行动、各自为战的习惯,因而,前边的倒下一个,后面就跟着一连串地倒下来,若是后面的倒下了,也就把前边的连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