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部队解放了类乌齐以后,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在后面收容病员的同志前来告诉我,由于气候恶劣和医疗条件不好,周大兴在甲桑卡牺牲了。临死前,他请求把一封信转给他妻子。我沉痛地念着他写的信:
亲爱的益西泽玛:
我永远不能再见到你了!我能够重新向到自己的队伍,做一点我能做的事,我的志愿就算达到了!我没有辜负红军首长对我的指示,和你对我坚贞的感情。
泽玛,不要为我难过,永远跟着共产党,做你应该做的事吧!
周大兴
1950年10月13日
永远跟着党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要为他难过,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象周大兴这样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为了党,献出了自己一切的人,又怎能不使我们永远怀念他呢!
(1955年)
第30章 李狄三
左齐
虽然没有到过藏北,但根据进藏先遣连报来的行军路线,我知道,由两水泉到他们的驻地扎麻芒保,顶多也不过一天的路程。因此,1951年5月24日的早上,当我收到进藏主力已于23日抵达两水泉的消息时,不禁喜出望外。“好啦!李狄兰他们,到底坚特到了这一天!”
我这样高兴,不是没有原因的。
早在我军进驻南疆之后不久、上级就命令我们:派遣一个骑兵师,翻越昆仑山,前去解放西藏阿里的人民。
南疆与藏北之间,被白雪皑皑耸入云际的昆仑山隔断,没有行人来往,藏北成了一个世外之谜,谁也不了解任何情祝。不要说那里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就是来往途径、自然状况、生活条件……这样一些最普通的问题,除了千奇百怪的神话和传说之外,也很难找到稍微可信的答案。
军事行动当然不能依靠传说。因此,军区决定骑兵师派一个先遣连进去,首先摸清底细。他们挑选了一个很强的连队。副连长是全军有名的战斗英雄、但是想到它将是阿里人民见到的第一支我党领导的武装,工作内容势必十分复杂,他们又专门把那个团的保卫股长抽出来,让他以团党委和团首长代表的身份率领先遣连进藏。
这个股长,就是李狄三同志。
从骑兵师报来的材料上看、李狄三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同志。冀中人,出身贫农,1938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现在是他们那个团的党委委员之一。党委的鉴定是:“对革命事业忠诚,勇敢,有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工作细致稳重,尤其善于团结群众,有单独执行政策的能力。”虽只寥寥几句,却不难看出师里对李狄三的信任和支持。按说可以立即回电表示同意了,但因材料上说他是从X团调往骑兵师的,10年来一直在X团工作,而X团又恰恰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决定先去了解一下,再予批复。
几天以后,人们在我脑子里给他勾画了大概的轮廓。大家和他相处的时间很长,对他的印象都很好,一听我提起李狄三的名字,立时笑逐颜开,兴奋地说:“嗬!这是我们团里有名的好同志。”当我告诉他们李狄三将要受领这样光荣的任务时,人们全都自豪地表示:“没有问题,绝对没有问题!”可是当我请他们详细谈谈李狄三的突出事迹时,也许是由于突如其来的缘故,人们反倒又有些为难了。思索了老半天,才说:“要讲李狄三同志有什么突出的地方,那就是忠诚老实。生活再艰苦,环境再复杂,他也能以身作则,教育群众,克服困难,埋头苦干,情绪总是旺盛的。说是机关干部,一年之中却有一半时间在连队里工作。行军时给他牲口,他不肯骑,常年累月的,总是背着个小背包在连上跑,有时连队缺了指导员,就让他代理几个月,等到有了合适的人补上缺,他还是回来当他的保卫干事。每逢调他回来的时候,营里的干部少不了要和你扯皮,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再三再四也不肯放。他自己可不讲价钱,让上哪里就立刻到哪里,说干什么就好好地干什么。自从参军的那天起,直到调出团的那天止,十年如一日,始终是这么个勤勤恳恳、朴朴实实、干干脆脆、和和气气的劲儿。就为这个,给人的印象特别好!至于突出的事迹,一时可就很难说了。”说了这些,那位同志还在表示歉意,我却早已满意了。哈!你还说不突出?就以埋头革命十年如一日这一点,岂是容易做到的?当然,在敌人法庭上坚贞不屈,在战斗中奋勇突击,经过血与火考验的同志,无疑都是突出的,都是刀刃上的好钢,可是,时间同样是最能考验人的,如果他没有革命到底的决心,如果他不把党的事业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如果他在革命斗争不断发展的岁月中不曾刻苦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要让他具有这种坚持十年不懈的苦干精神,是不可能的。应该说,在我们的队伍中间,象李狄三这样的同志是很多的,只要党需要他往刀刃上用,同样都是好钢!由这样的同志带领先遣连进藏,确如人们所说,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1950年8月,李狄三他们开进了昆仑山。环境的艰苦,道路的险恶,变幻莫测的气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估计,沿途没有一个藏民,就凭着指北针判定方位。刚进藏北不久,一场大雪填平了所有的峡谷,通向阿里的运输线彻底断绝了,不要说他们的粮食、被服、电池……不足以维持到明春,万州发生战斗,就连弹药、医药和其它必需品也无法运送到他们手中。他们在那里究竟应该怎么办,我们除了通过电报和他们联系之外,再也帮不了他们的忙。真是让人心焦如焚!幸喜后来收到诸事顺利的电文,才稍稍让人安心了一些。于是,我们让他们立即转入“过冬备战”工作,嘱咐他们坚持下去,能够坚持到开春,就是胜利。说实话,我从来没象这年冬天这样关心过大自然的变化。我甚至学着老百姓的办法画了一张“九九步寒图”。从冬至进九,每天写一笔,每九成一字,一天一天的,好容易写完“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珍”字,六九到了!春打六九头嘛!然而,南疆的六九却连开春的影子也找不到。七九应该是解冻的日子,河里的冰层反而更厚了。
亲爱的益西泽玛:
我永远不能再见到你了!我能够重新向到自己的队伍,做一点我能做的事,我的志愿就算达到了!我没有辜负红军首长对我的指示,和你对我坚贞的感情。
泽玛,不要为我难过,永远跟着共产党,做你应该做的事吧!
周大兴
1950年10月13日
永远跟着党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要为他难过,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象周大兴这样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为了党,献出了自己一切的人,又怎能不使我们永远怀念他呢!
(1955年)
第30章 李狄三
左齐
虽然没有到过藏北,但根据进藏先遣连报来的行军路线,我知道,由两水泉到他们的驻地扎麻芒保,顶多也不过一天的路程。因此,1951年5月24日的早上,当我收到进藏主力已于23日抵达两水泉的消息时,不禁喜出望外。“好啦!李狄兰他们,到底坚特到了这一天!”
我这样高兴,不是没有原因的。
早在我军进驻南疆之后不久、上级就命令我们:派遣一个骑兵师,翻越昆仑山,前去解放西藏阿里的人民。
南疆与藏北之间,被白雪皑皑耸入云际的昆仑山隔断,没有行人来往,藏北成了一个世外之谜,谁也不了解任何情祝。不要说那里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就是来往途径、自然状况、生活条件……这样一些最普通的问题,除了千奇百怪的神话和传说之外,也很难找到稍微可信的答案。
军事行动当然不能依靠传说。因此,军区决定骑兵师派一个先遣连进去,首先摸清底细。他们挑选了一个很强的连队。副连长是全军有名的战斗英雄、但是想到它将是阿里人民见到的第一支我党领导的武装,工作内容势必十分复杂,他们又专门把那个团的保卫股长抽出来,让他以团党委和团首长代表的身份率领先遣连进藏。
这个股长,就是李狄三同志。
从骑兵师报来的材料上看、李狄三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同志。冀中人,出身贫农,1938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现在是他们那个团的党委委员之一。党委的鉴定是:“对革命事业忠诚,勇敢,有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工作细致稳重,尤其善于团结群众,有单独执行政策的能力。”虽只寥寥几句,却不难看出师里对李狄三的信任和支持。按说可以立即回电表示同意了,但因材料上说他是从X团调往骑兵师的,10年来一直在X团工作,而X团又恰恰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决定先去了解一下,再予批复。
几天以后,人们在我脑子里给他勾画了大概的轮廓。大家和他相处的时间很长,对他的印象都很好,一听我提起李狄三的名字,立时笑逐颜开,兴奋地说:“嗬!这是我们团里有名的好同志。”当我告诉他们李狄三将要受领这样光荣的任务时,人们全都自豪地表示:“没有问题,绝对没有问题!”可是当我请他们详细谈谈李狄三的突出事迹时,也许是由于突如其来的缘故,人们反倒又有些为难了。思索了老半天,才说:“要讲李狄三同志有什么突出的地方,那就是忠诚老实。生活再艰苦,环境再复杂,他也能以身作则,教育群众,克服困难,埋头苦干,情绪总是旺盛的。说是机关干部,一年之中却有一半时间在连队里工作。行军时给他牲口,他不肯骑,常年累月的,总是背着个小背包在连上跑,有时连队缺了指导员,就让他代理几个月,等到有了合适的人补上缺,他还是回来当他的保卫干事。每逢调他回来的时候,营里的干部少不了要和你扯皮,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再三再四也不肯放。他自己可不讲价钱,让上哪里就立刻到哪里,说干什么就好好地干什么。自从参军的那天起,直到调出团的那天止,十年如一日,始终是这么个勤勤恳恳、朴朴实实、干干脆脆、和和气气的劲儿。就为这个,给人的印象特别好!至于突出的事迹,一时可就很难说了。”说了这些,那位同志还在表示歉意,我却早已满意了。哈!你还说不突出?就以埋头革命十年如一日这一点,岂是容易做到的?当然,在敌人法庭上坚贞不屈,在战斗中奋勇突击,经过血与火考验的同志,无疑都是突出的,都是刀刃上的好钢,可是,时间同样是最能考验人的,如果他没有革命到底的决心,如果他不把党的事业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如果他在革命斗争不断发展的岁月中不曾刻苦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要让他具有这种坚持十年不懈的苦干精神,是不可能的。应该说,在我们的队伍中间,象李狄三这样的同志是很多的,只要党需要他往刀刃上用,同样都是好钢!由这样的同志带领先遣连进藏,确如人们所说,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1950年8月,李狄三他们开进了昆仑山。环境的艰苦,道路的险恶,变幻莫测的气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估计,沿途没有一个藏民,就凭着指北针判定方位。刚进藏北不久,一场大雪填平了所有的峡谷,通向阿里的运输线彻底断绝了,不要说他们的粮食、被服、电池……不足以维持到明春,万州发生战斗,就连弹药、医药和其它必需品也无法运送到他们手中。他们在那里究竟应该怎么办,我们除了通过电报和他们联系之外,再也帮不了他们的忙。真是让人心焦如焚!幸喜后来收到诸事顺利的电文,才稍稍让人安心了一些。于是,我们让他们立即转入“过冬备战”工作,嘱咐他们坚持下去,能够坚持到开春,就是胜利。说实话,我从来没象这年冬天这样关心过大自然的变化。我甚至学着老百姓的办法画了一张“九九步寒图”。从冬至进九,每天写一笔,每九成一字,一天一天的,好容易写完“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珍”字,六九到了!春打六九头嘛!然而,南疆的六九却连开春的影子也找不到。七九应该是解冻的日子,河里的冰层反而更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