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二郎山返回驻地后(四川大邑县城),指导员张均便向全队做了入藏前的最后动员,决心书一份份交到队部。在大邑县城,五十四师召开了誓师大会,庄严宣誓:“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出发的那天,大邑县人民夹道欢送,慰问品和慰问袋不断抛在我们车上,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不知是哪辆车带头唱起了《子弟兵和老百姓》,十里长街鞭炮齐鸣,锣鼓声喧,人头攒动,车流如潮。歌声、笑声、马达的轰鸣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车轮飞转,数日后抵达康北重镇甘孜,我们文工队参加修筑甘孜飞机场。中午随广播车巡回演唱,晚上为部队演出,说心里话,那活真够累人的,加之初到高原,气候不适应,有的同志病倒了。上级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气候,提出“生活高原化”的要求,每天晚饭前增加一碗酥油茶。开始大家喝不惯,一闻到酥油就“溜号”,实在躲不过就偷偷地倒掉。这事不知怎么让指导员知道了,晚上点名时,他既不发火,又不批评,只说酥油怎么好,如何有营养,说完带头喝了一碗。没办法,我们只好也每人舀一碗捏着鼻子、憋住气一饮而尽。到了夜里就“热闹”了,先是老朱说恶心,紧接着就有人吐了起来。我天生对酥油不“过敏”,只好起来为他们服务了,弄的满屋子都是酥油味,大家开玩笑说:“今后我们演节目就更有藏味了!”

  正当飞机场快竣工的时候,从北京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和平解放西藏十七项协议胜利地签字了!为了庆祝胜利,文工队突击赶排了一组节目,内容以歌唱十七项协议为主,此外还有个小话剧《保卫和平》,是反映抗美援朝的。我在该剧中扮演美国兵,演外国人要垫鼻子,那时条件差。没有鼻油灰,只好从伙房揪块面团粘在鼻子上。在炉霍演出时,突然发生了意外,在跑场中,不知谁把我的“鼻子”碰掉了,我立即转过身去,迅速地将“鼻子”按上,不料真鼻子出汗,假鼻子沾不住。加之我心里着急,结果位置安得不对,一转身,逗得观众哄堂大笑。我不知道是何原因,还一本正经地演呢,等我下场卸装对镜子一照,连自己也笑了。有的同志开玩笑驱说:“嘿,美帝国主义的鼻子是让志愿军给打歪了!”“对志愿军出兵朝鲜,同朝鲜人民一道,把美帝赶出朝鲜国土。我们进军西藏也是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巩固西南边防。美帝也好,英帝也罢,只要是侵略者,就绝没有好下场!”这是指导员张均在演出评比时说的一段话。

  ●和平进军,入城昌都

  昌都战役的胜利,促进了和平进牢西藏的进程,甘孜机场没修完,因任务需要,五十四师文土队,编为十八军文工团第六队。当时,只有张均指导员一人带队,真够他操心的,他既管思想又管业务,既管服、化、道、效,还要管油、盐、柴、米。出发的那天,师首长和机关的同志都专程来欢送我们,我们的老区队长裴怀杰同志,歇歇地站在路旁,当我们走过他身边时,他一一与我们握手,他本来是要和我们一块进军的,组织上决定他留下,组建新的师文五十四工队。我们带着首长的嘱托,战友的希望,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头一天出发,就来了个“下马威”,从甘孜出发时每人增发一匹马,驮粮食用。有个女同志叫郭光慧,她牵的马没走多远,驮子就翻了,驮子一翻马就惊了。马是恋群的,一匹惊跑其它都乱,一时男的喊女的叫乱作一团,东西散落在地上,马向四处乱跑。指导员见状立即指挥道:“男同志追马,女同志收拾东西!”忙了半天,马总算捉回来了,重新收拾好驮子继续前进。傍晚到达宿营地,第一次在草地上搭起了帐篷露营。夜深了,指导员和区队长们还在开会,研究改进行军的办法。

  经过数天的锻炼,我们很快熟悉了马,马也逐渐认识了主人。不久便到了金沙江畔,沿江岸搭起帐篷,埋锅造饭,准备从岗托渡江。由于好奇心驱使,我们几个人悄悄来到江边,观看先头部队渡江之壮观场面。嗬!此江真是名不虚传,滔滔江水湍流不息,流速快,漩涡又多,稍有不慎,即可呜乎哀哉。我第一次看到牛皮船,一个两米直径的圆形船,口大底尖,好像一个大碗在江面上漂来漂去,可谓惊心动魄。部队渡江组织有序,忙而不乱,一船船的将人员、物资安然无恙地渡过江去。此时,两岸又传来了歌声:“谁是英雄汉,谁是软鸡蛋,不是吹牛腿,战场上比比看二……”

  看完渡江回来,心里盘算着明天我们渡江的事儿,刚到帐篷边,正赶上开饭,杨志明同志端来了一小锅肉,别提多香了,我急不可耐地伸手便抓。有人说:“哎!别急!你只要猜对了这是什么肉?全锅都归你了!”我突然脱口而出:“狗肉!”大家说:“违犯民族政策的事咱们不干!”“兔子肉!”又有人说:“那是‘神物’咱也不能吃。”最后张文斌同志讲:“这叫雪猪,吃了能治关节炎。”我说:“你们就不怕违犯民族政策?”大家说:“是它自动跑到我们帐篷里来的,再说雪猪不在‘神物’之列。”我讲怎么还有青菜呢?大家说这是金江沙畔的特产--东汉菜,和水一煮,加上佐料,就是一道名菜--东汉雪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