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8月28日,独立支队(西北西藏工委对外称十八军独立支队)在香日德举行了庄严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草原新闻》也在这一天应运创刊。从这一天开始,《草原新闻》便伴随着西北进藏部队_穿过茫茫青藏高原,涉过黄河源头,渡过通天河,越过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进入西藏的首府拉萨。
(二)
西北进藏部队分为前梯队和后梯队,《草原新闻》也分为前梯队版和后梯队版。前梯队版由金鉴负责,主要工作人员有沈世韧、何斌等人。进入西藏境内后,随着进军队列的变动,前、后梯队版合为一张报纸。
《草原新闻》的版面,虽然只有一张蜡纸大小,但它却刊载着丰富的内容:既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指挥部的指示命令,也有进藏部队自身的消息,以及藏族同胞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藏的动人情景。因此,同志们都热爱着我们的《草原新闻》。
1951年时,刚刚解放的青海草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行军几天也看不到一顶帐篷,见不到一个人影。从香日德向西就没有公路了,因此邮路不通。指战员们收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外界的消息,简直好象和整个世界隔绝了一样。全军只有报社有两部收音机(前、后梯队各一部),我们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登在《草原新闻》上,使大家及时了解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号召,了解全国人民正在开展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家乡的变迁。《草原新闻》就象架起了一条空中通道一样,把遥远边疆的雪山草地和祖国的首都北京紧紧地连在一起,使指战员们觉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就站在我们的身后,从而增添了力量,坚定了胜利进军,解放西藏,保卫祖国西南边防的信心。
《草原新闻》作为党的喉舌,及时传达了司令部的指示和号召。一些重要文章,有的是工委领导人撰写的,有的是工委授意报社起草的。在创刊号上,范明司令员为报纸撰写的发刊词,论述了进军西藏,统一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要求全体同志发扬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胜利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这篇充满激情的发刊词,既是代表工委发出的进军西藏的动员令,又是代表全体同志向党倾吐一片赤胆忠心。在发刊词的鼓舞下,老同志为自己能够参加解放大陆的革命战争全过程而感到自豪,新同志为自己幸运地赶上参加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块领土而引以为荣。
誓师大会上,经过连续10多天的行军,在干部和战士中涌现出了不少好人好事,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干部作风和纪律方面的问题。部队于9月9日进抵黄河源后,指挥部下决心整休3天,评功查过,整顿纪律。《草原新闻》贯彻领导意图,在“有功者奖,有过者罚”的大幅标题下,报道了得到指挥部表彰的人和事,也公布了受到处分的干部和事由。这些报道在干部和战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对加强进军途中部队纪律起了积极作用。抢渡通天河,是进军路上的一场硬仗。通天河河面宽250米,水深10多米,流速每秒2。5米。既无桥梁,又无船只,要靠仅有的几只羊皮筏子把成万头牲口和大批物资载运过河,据有经验的人估计,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指挥部发出号召:“我们要担负起毛主席、共产党和祖国人民所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渡过通天河!”《草原新闻》以“通天河上的日滓夜夜”为总标题,连续报趁了干部战士与通天河搏斗的英雄行为,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现在摘抄新华社播发的综合通讯《战士面前无困难》(作者:霍春禄、边绥)中的一段,以提供当时抢渡通天河的实况。
“9月的通天河两岸,山头上已是白雪皑皑,河水流速较缓的地方,已结成了很厚的冰。每天12点钟前后,照例是狂风怒吼。河水的温度都在零下4度左右,人们都感到呼吸迫促,寒风刺骨,就连牲口也怕下水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优秀革命战士,在这个时侯创建了惊人的功绩,他们赤身下水探测河水的深浅,又赤身下水赶牲口,刚下水,牲口都因怕冷而跑回河岸,勇士们再跑上岸来把牲口赶下水。牲口又跑上岸来,他们在岸上挡住牲口,牲口便顺水向下流游去,战士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赶牲口过河。优秀团员辛烈4位同志,就在这抢渡通天河的伟大行动中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更加坚定了同志们的意志,战士们继续跟通天河进行更加坚强的搏斗,终于在5天之内,将成万头牲口安全地渡过了通天河。”
进军西藏的最后一大难关是横亘在青海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草原新闻》又一次向全体干部战士进行了有力地动员。翻山前的一个晚上,范明司令员把我叫到他的帐篷里,记下了他口授的《奋勇前进,抢过唐古拉山》的动员令,要求第二天登在《草原新闻》上,并赶在爬山前送到全体同志的手里。动员令如实地告诉大家:皎洁雄伟的唐古拉山,海拔6000多米。山上常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有时白天虽然是万里晴空,一夜就下雪数尺,把道路封闭。尤其现在已到了大雪季节,我们必须以冲锋陷阵的精神奋勇前进,飞速前进,把唐古拉山留在后面,胜利抵达拉萨。.全体指战员热烈响应号召,经过一天一夜的充分备,在10月19日早晨5时开始爬山。这一天,天气非常晴朗,阳光灿烂,雪山闪光,部队抓住这个大好时光,快速前进。报社驮灶具和帐篷的牲口掉了队,我们就打开冰层用凉水拌炒面充饥,夜里在零下30多度的奇寒中露营。记得那二夜我越睡觉得越暖和,越暖睡得越香,天亮把头从被子里伸出来一看,才发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我们身上盖了一床雪被。我们从雪窝中爬出来,抖掉被子上的积雪,整好行李,牵着冻硬的马缰绳,列队踏雪前进。经过4天的急行军,我们终于安全地越过了唐古拉山一胜利地进入西藏。
(二)
西北进藏部队分为前梯队和后梯队,《草原新闻》也分为前梯队版和后梯队版。前梯队版由金鉴负责,主要工作人员有沈世韧、何斌等人。进入西藏境内后,随着进军队列的变动,前、后梯队版合为一张报纸。
《草原新闻》的版面,虽然只有一张蜡纸大小,但它却刊载着丰富的内容:既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指挥部的指示命令,也有进藏部队自身的消息,以及藏族同胞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藏的动人情景。因此,同志们都热爱着我们的《草原新闻》。
1951年时,刚刚解放的青海草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行军几天也看不到一顶帐篷,见不到一个人影。从香日德向西就没有公路了,因此邮路不通。指战员们收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外界的消息,简直好象和整个世界隔绝了一样。全军只有报社有两部收音机(前、后梯队各一部),我们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登在《草原新闻》上,使大家及时了解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号召,了解全国人民正在开展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家乡的变迁。《草原新闻》就象架起了一条空中通道一样,把遥远边疆的雪山草地和祖国的首都北京紧紧地连在一起,使指战员们觉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就站在我们的身后,从而增添了力量,坚定了胜利进军,解放西藏,保卫祖国西南边防的信心。
《草原新闻》作为党的喉舌,及时传达了司令部的指示和号召。一些重要文章,有的是工委领导人撰写的,有的是工委授意报社起草的。在创刊号上,范明司令员为报纸撰写的发刊词,论述了进军西藏,统一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要求全体同志发扬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胜利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这篇充满激情的发刊词,既是代表工委发出的进军西藏的动员令,又是代表全体同志向党倾吐一片赤胆忠心。在发刊词的鼓舞下,老同志为自己能够参加解放大陆的革命战争全过程而感到自豪,新同志为自己幸运地赶上参加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块领土而引以为荣。
誓师大会上,经过连续10多天的行军,在干部和战士中涌现出了不少好人好事,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干部作风和纪律方面的问题。部队于9月9日进抵黄河源后,指挥部下决心整休3天,评功查过,整顿纪律。《草原新闻》贯彻领导意图,在“有功者奖,有过者罚”的大幅标题下,报道了得到指挥部表彰的人和事,也公布了受到处分的干部和事由。这些报道在干部和战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对加强进军途中部队纪律起了积极作用。抢渡通天河,是进军路上的一场硬仗。通天河河面宽250米,水深10多米,流速每秒2。5米。既无桥梁,又无船只,要靠仅有的几只羊皮筏子把成万头牲口和大批物资载运过河,据有经验的人估计,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指挥部发出号召:“我们要担负起毛主席、共产党和祖国人民所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渡过通天河!”《草原新闻》以“通天河上的日滓夜夜”为总标题,连续报趁了干部战士与通天河搏斗的英雄行为,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现在摘抄新华社播发的综合通讯《战士面前无困难》(作者:霍春禄、边绥)中的一段,以提供当时抢渡通天河的实况。
“9月的通天河两岸,山头上已是白雪皑皑,河水流速较缓的地方,已结成了很厚的冰。每天12点钟前后,照例是狂风怒吼。河水的温度都在零下4度左右,人们都感到呼吸迫促,寒风刺骨,就连牲口也怕下水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优秀革命战士,在这个时侯创建了惊人的功绩,他们赤身下水探测河水的深浅,又赤身下水赶牲口,刚下水,牲口都因怕冷而跑回河岸,勇士们再跑上岸来把牲口赶下水。牲口又跑上岸来,他们在岸上挡住牲口,牲口便顺水向下流游去,战士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赶牲口过河。优秀团员辛烈4位同志,就在这抢渡通天河的伟大行动中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更加坚定了同志们的意志,战士们继续跟通天河进行更加坚强的搏斗,终于在5天之内,将成万头牲口安全地渡过了通天河。”
进军西藏的最后一大难关是横亘在青海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草原新闻》又一次向全体干部战士进行了有力地动员。翻山前的一个晚上,范明司令员把我叫到他的帐篷里,记下了他口授的《奋勇前进,抢过唐古拉山》的动员令,要求第二天登在《草原新闻》上,并赶在爬山前送到全体同志的手里。动员令如实地告诉大家:皎洁雄伟的唐古拉山,海拔6000多米。山上常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有时白天虽然是万里晴空,一夜就下雪数尺,把道路封闭。尤其现在已到了大雪季节,我们必须以冲锋陷阵的精神奋勇前进,飞速前进,把唐古拉山留在后面,胜利抵达拉萨。.全体指战员热烈响应号召,经过一天一夜的充分备,在10月19日早晨5时开始爬山。这一天,天气非常晴朗,阳光灿烂,雪山闪光,部队抓住这个大好时光,快速前进。报社驮灶具和帐篷的牲口掉了队,我们就打开冰层用凉水拌炒面充饥,夜里在零下30多度的奇寒中露营。记得那二夜我越睡觉得越暖和,越暖睡得越香,天亮把头从被子里伸出来一看,才发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我们身上盖了一床雪被。我们从雪窝中爬出来,抖掉被子上的积雪,整好行李,牵着冻硬的马缰绳,列队踏雪前进。经过4天的急行军,我们终于安全地越过了唐古拉山一胜利地进入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