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访问结束时,我们告诉僜人兄弟:“你们说得好,我们都是阿加尼的子孙,应该亲密团结。再过半个月,请到我们日卡来,领取救济粮和生产工具。”他们当即拿出绳子,结了15个疙瘩,表示应该在几天以后动身。他们每天用刀砍去一个结,结砍完了,就是他们应邀的日期,那时就整装前往。当我们告辞时,他们按当地的习惯,分别给我们每人一份牛肉(已用芭蕉叶包着)带回。
●路不拾遗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大民族主义统治,造成了藏汉之何较深的民族隔阂。我们进驻察隅初期,藏族同胞对我们还存有戒心。
我进驻察隅部队坚定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群众影响工作,并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请群众到营区看电影,免费为群众治病,发放无息农贷和救济粮,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同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我军的模范行动在群众心灵上种下了美好、高尚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不久,群众也以解放军为榜样,逐渐树立起了新的风尚。他们看到我们修水渠,也学着修水渠,还请我们去作指导,看到我们修路,也组织起来修路,尤以古琴至竹瓦根的一段路修得最好,又宽又平,简直可以通行小汽车;部队守卫边防,他们就主动协助。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我军处处为群众着想,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当地群众对我军指战员更是爱护备至。一次,我军一位同志外出执行任务,不慎把手表丢了。事隔三年之久,有个群众拾到,竟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找到部队,把手表交还了失主。另一位同志因事外出,途中丢失了100个银元。这位同志还没有返回我军驻地,这100个银元已被群众送回部队了。有一次,我从沙马回日卡汇报工作,走到渡口时,正值山洪暴发,几根溜索都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下一根铁溜。因为铁溜太重,又是两截焊起来的,中间有点松,滑行不大顺利,平时大家都不愿从铁溜上过。在渡口上的群众细心地把溜板结好,帮助我跨上去,抓好溜板,然后几个人抬起溜索(为了增快溜板的滑行速度),把我放过去。不料,我刚滑到溜索中间,溜板不动了。汹涌的洪峰把我和背包举起又放下,在溜索和水面之间上下荡着,象打秋千一般,情况十分危险。在这危急的时刻,河对面一位群众,竟不顾个人安危,迅速滑了下来,用他那一双有力的脚把我夹紧,两只手抓住溜索,用力往上爬,一直爬到岸边,使我转危为安。我以十分感激的心情向他致谢,他却说:“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第20章 油印小报
张成治
每当说起进军西藏,我就想到当年行军途中出的油印小报。如果说西藏解放前是一块新闻事业的处女地,那么30年前的征途小报,可以说就是撒在这块处女地上的第一批红色的种子。当年进藏的几路主要部队,都曾在行军路上出过油印小报。这里回顾的是十八军先遣支队从昌都向拉萨进军途中,我们坚持出油印小报《新闻简讯》的情况。
1950年6月,我们十八军宣传部的几位搞宣传报道的同志,随直属单位经过10多天徒步行军到达昌都时,只见澜沧江畔熙熙攘攘,云南坝上热气腾腾,到处充满着胜利行军的热烈气氛。原来,为了尽快实施“十七条协议”,早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军党委已决定成立先遣支队,由王其梅副政委率领,先期进军拉萨。这里正在精选人马,充实粮草,积极进行物资准备和思想动员。我们到昌都不久,就被编入先遣支队政治部宣传组,投入了紧张的进军准备活动。
十八军先遣支队,是代表党中央,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全国人民,第一次和西藏人民见面的。作为和平进军西藏的开路先锋,它所担负的主要是政治任务,所以政治部的工作十分繁重,配备的人马也是比较多的。光我们宣传组就有好几十人,而且大部分同志在出发之前,就分配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其中有的搞社会调查,有的负责沿途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分配我和《建军报》编辑韦超同志的具体任务,就是在行军路上出一张油印小报。当时负责宣传组这一摊子的,是十八军宣传部报道科长汤化陶同志。他在给我们分配工作时谈到,从昌都到拉萨有2300多里路程,路上人烟稀少,消息闭塞(那时还没有半导体收音机),油印小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同志们在远离祖国内地的长途行军中,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同全国人民脉搏相通,呼吸与共,从而不断鼓舞部队的士气。
我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并根据这一任务的要求,研究确定油印小报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间或反映一些部队行军的情况。具体办法主要是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由我负责收音和编稿,韦超同志负责刻写和油印。考虑到这张征途小报的内容只能比较简单,所以给它定名为《新闻简讯》。任务和办法都确定下来以后,我们马上就着手进行筹备。这时康藏公路还没有修到昌都,整个部队的给养和装备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本着因陋就简的精神,只找有关部门要了一部很旧的军用收音机和一部半旧的油印机,再就是领了一些蜡纸、油墨之类的零星用品,加上行军帐篷等东西,只够装一副马驮子,这就是我们路上出报的全部家当。物质条件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思想上的准备却比较充分。我们知道,摆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是很多的,但我们把艰苦和困难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决心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任何困难,坚持一面行军,一面出报。
●路不拾遗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大民族主义统治,造成了藏汉之何较深的民族隔阂。我们进驻察隅初期,藏族同胞对我们还存有戒心。
我进驻察隅部队坚定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群众影响工作,并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请群众到营区看电影,免费为群众治病,发放无息农贷和救济粮,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同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我军的模范行动在群众心灵上种下了美好、高尚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不久,群众也以解放军为榜样,逐渐树立起了新的风尚。他们看到我们修水渠,也学着修水渠,还请我们去作指导,看到我们修路,也组织起来修路,尤以古琴至竹瓦根的一段路修得最好,又宽又平,简直可以通行小汽车;部队守卫边防,他们就主动协助。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我军处处为群众着想,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当地群众对我军指战员更是爱护备至。一次,我军一位同志外出执行任务,不慎把手表丢了。事隔三年之久,有个群众拾到,竟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找到部队,把手表交还了失主。另一位同志因事外出,途中丢失了100个银元。这位同志还没有返回我军驻地,这100个银元已被群众送回部队了。有一次,我从沙马回日卡汇报工作,走到渡口时,正值山洪暴发,几根溜索都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下一根铁溜。因为铁溜太重,又是两截焊起来的,中间有点松,滑行不大顺利,平时大家都不愿从铁溜上过。在渡口上的群众细心地把溜板结好,帮助我跨上去,抓好溜板,然后几个人抬起溜索(为了增快溜板的滑行速度),把我放过去。不料,我刚滑到溜索中间,溜板不动了。汹涌的洪峰把我和背包举起又放下,在溜索和水面之间上下荡着,象打秋千一般,情况十分危险。在这危急的时刻,河对面一位群众,竟不顾个人安危,迅速滑了下来,用他那一双有力的脚把我夹紧,两只手抓住溜索,用力往上爬,一直爬到岸边,使我转危为安。我以十分感激的心情向他致谢,他却说:“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第20章 油印小报
张成治
每当说起进军西藏,我就想到当年行军途中出的油印小报。如果说西藏解放前是一块新闻事业的处女地,那么30年前的征途小报,可以说就是撒在这块处女地上的第一批红色的种子。当年进藏的几路主要部队,都曾在行军路上出过油印小报。这里回顾的是十八军先遣支队从昌都向拉萨进军途中,我们坚持出油印小报《新闻简讯》的情况。
1950年6月,我们十八军宣传部的几位搞宣传报道的同志,随直属单位经过10多天徒步行军到达昌都时,只见澜沧江畔熙熙攘攘,云南坝上热气腾腾,到处充满着胜利行军的热烈气氛。原来,为了尽快实施“十七条协议”,早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军党委已决定成立先遣支队,由王其梅副政委率领,先期进军拉萨。这里正在精选人马,充实粮草,积极进行物资准备和思想动员。我们到昌都不久,就被编入先遣支队政治部宣传组,投入了紧张的进军准备活动。
十八军先遣支队,是代表党中央,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全国人民,第一次和西藏人民见面的。作为和平进军西藏的开路先锋,它所担负的主要是政治任务,所以政治部的工作十分繁重,配备的人马也是比较多的。光我们宣传组就有好几十人,而且大部分同志在出发之前,就分配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其中有的搞社会调查,有的负责沿途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分配我和《建军报》编辑韦超同志的具体任务,就是在行军路上出一张油印小报。当时负责宣传组这一摊子的,是十八军宣传部报道科长汤化陶同志。他在给我们分配工作时谈到,从昌都到拉萨有2300多里路程,路上人烟稀少,消息闭塞(那时还没有半导体收音机),油印小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同志们在远离祖国内地的长途行军中,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同全国人民脉搏相通,呼吸与共,从而不断鼓舞部队的士气。
我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并根据这一任务的要求,研究确定油印小报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间或反映一些部队行军的情况。具体办法主要是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由我负责收音和编稿,韦超同志负责刻写和油印。考虑到这张征途小报的内容只能比较简单,所以给它定名为《新闻简讯》。任务和办法都确定下来以后,我们马上就着手进行筹备。这时康藏公路还没有修到昌都,整个部队的给养和装备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本着因陋就简的精神,只找有关部门要了一部很旧的军用收音机和一部半旧的油印机,再就是领了一些蜡纸、油墨之类的零星用品,加上行军帐篷等东西,只够装一副马驮子,这就是我们路上出报的全部家当。物质条件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思想上的准备却比较充分。我们知道,摆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是很多的,但我们把艰苦和困难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决心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任何困难,坚持一面行军,一面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