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被我人民解放军击溃的藏军,若惊弓之鸟,漏网之鱼,逃进昌都。昌都守敌面对大军压境,见战局无法挽回,即于18日晨留下一部守城外,其余2700余人向恩达方向撤退。
为了防止昌都守敌西逃,我们一方面命令右路迂回部队迅速抢占恩达,阻敌退路,一方面命令一五六团九连作为解放昌都的前卫连队。右路迂回部队接到命令后,一五四团在掉队三分之一,骑兵支队在跑垮战马300余匹,只剩骑兵100余人和弃马步行的100余人的情况下,仍以日行170华里的速度于18日先敌4小时抢占了恩达。九连接到命令后,急行军120华里,于19日上午到达昌都,迅速占领了昌都城东的山头,控制了整个市区。昌都守军见势已去,只好放下武器投降。昌都得到解放。
弃城逃跑之敌尚未到达恩达,就遭我阻击。当其发现退路被切断,即折头向南,退至拉贡拉,又遭我骑兵阻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藏军躲进了拉贡拉以东的竹阁寺山沟里。当我师参谋长李明和骑兵支队、一五六团二营的同志们搜山至竹阁寺时,发现藏军正在森林中向天祈祷,妄想得到苍天保佑。经侦察,发现昌都西逃之敌均藏在这座寺庙和附近的森林之中。我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把敌人包围起来后,立即组织一些同志向他们进行阵前喊话,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昌都逃敌2700余名官兵放下武器。
与此同时,一五六团、侦察营、工兵营、一五五团和其他各路部队均先后进入昌都,10月20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昌都战役自我军发起进攻之日算起,历时18天,并争取第九代本起义,受到了西南军区通令嘉奖。昌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和亲帝分裂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政治阴谋,促使西藏上层集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统一祖国,和平解放西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军的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月26日,我们师指挥所进入昌都,受到全市藏、回、汉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藏族群众、僧侣、头人、喇嘛、活佛拥挤在街道两旁,以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喜悦,用藏语向部队欢呼致意,庆祝自己的解放。
解放了的昌都城上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她在报眼的雪山映衬下,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显得格外庄严,格外鲜艳夺目!
作者简介:
陈子植,进藏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副师长,后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第15章 在昌都的日子
惠毅然
每当进军西藏的老战友相聚,必然要谈及当年那些艰苦、愉一快而充满战斗豪情和美好愿望的日子。我们的感情,有时就象喜马拉雅山一泻千丈的瀑布,激起千万朵银花,在阳光下闪烁;一会儿又象雅鲁藏布江的碧波涟漪,荡漾出幽深而迷人的浪花!我们争着发言,抢着补充,相互提示,彼此校正,生怕不能正确地表达当时的感情,唯恐不能准确地描述当时的情景。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幕幕进军时的动人场面,我们似乎又回到那山连山岭套岭的世界屋脊,露宿在雪山草地,穿越在冰河野林,劳动在川藏公路线上,开荒生产于千年荒原之中……有多少好同志牺牲在草原深处、雪山之巅,以及湍急的河流中呵!有多少亲密的战友,饿瘦了躯体,锻炼了意志,损伤了健康,增强了斗志!我们吃苦,我们流汗,是为了百万农奴获得新生;我们流血,我们牺牲,是为了美好愿望的实现--祖国要统一,西藏人民要过幸福生活!虽然我回内地工作已经几年了,但当年的情景却记忆犹新。
●可敬的教授
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鼓舞了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人民子弟兵,吸引当时四川和西康地区很多藏族同志参加了工作,也大大振奋了爱国知识分子的热情,坚决要求参加我们万里长征式的西藏大进军。他们冲,李安宅和于式玉两位教授,便是突出的一对。他们两人,是同志,是朋友,也是亲密无间的夫妻。两个人都在成都一个大学里当教授。李安宅同志是留美的学者,不但熟悉英文英语,而且懂得藏语藏文。解放前曾一度到过拉萨,对旧西藏反动黑暗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对被愚弄和受到残酷剥削的西藏人民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势力对西藏的侵略十分仇恨,早就有为西藏人民出力的强烈愿望。于式玉同志是留日的学者,回国后多年来就研究西藏情况,学习藏语藏文,早就盼望祖国大陆的统一,让西藏人民过上自由美满幸福的生活。于式玉同志的进步思想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她的妹夫--我党革命先驱者之一的陈云同志,就直接或间接地对她进行了启发和引导。当进军西藏的消息传到他们夫妇耳里时,他们决定放弃安逸而舒适的天府之国的生活,随我军奔向世界屋脊。他们的要求,受到我军首长的热烈欢迎。当时首长们告诉他俩:“我们为了早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完成大陆上的统一,等不及在物资上作好充分准备就要出发。祖国人民为进藏部队准备的皮衣还没做好,大批物资还来不及运上去,我们的吃住基本上要靠自己马驮肩背,甚至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饿着肚子爬雪山,饿着肚子歼灭敢于拦阻我们向西藏进军的敌人,这和红军万里长征有某些相似之处呵”。李、于两位教授不等首长说完,爽朗地表示:他们早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年没能参加万里长征,这次参加进军西藏也是一桩引以自豪的美事。首长们望着他们,想着那些跟随自己转战南北、身经百战,主动要求参加新的战斗的老部下,心中油然升起阵阵感动之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首长接受了他俩的要求。
为了防止昌都守敌西逃,我们一方面命令右路迂回部队迅速抢占恩达,阻敌退路,一方面命令一五六团九连作为解放昌都的前卫连队。右路迂回部队接到命令后,一五四团在掉队三分之一,骑兵支队在跑垮战马300余匹,只剩骑兵100余人和弃马步行的100余人的情况下,仍以日行170华里的速度于18日先敌4小时抢占了恩达。九连接到命令后,急行军120华里,于19日上午到达昌都,迅速占领了昌都城东的山头,控制了整个市区。昌都守军见势已去,只好放下武器投降。昌都得到解放。
弃城逃跑之敌尚未到达恩达,就遭我阻击。当其发现退路被切断,即折头向南,退至拉贡拉,又遭我骑兵阻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藏军躲进了拉贡拉以东的竹阁寺山沟里。当我师参谋长李明和骑兵支队、一五六团二营的同志们搜山至竹阁寺时,发现藏军正在森林中向天祈祷,妄想得到苍天保佑。经侦察,发现昌都西逃之敌均藏在这座寺庙和附近的森林之中。我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把敌人包围起来后,立即组织一些同志向他们进行阵前喊话,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昌都逃敌2700余名官兵放下武器。
与此同时,一五六团、侦察营、工兵营、一五五团和其他各路部队均先后进入昌都,10月20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昌都战役自我军发起进攻之日算起,历时18天,并争取第九代本起义,受到了西南军区通令嘉奖。昌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和亲帝分裂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政治阴谋,促使西藏上层集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统一祖国,和平解放西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军的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月26日,我们师指挥所进入昌都,受到全市藏、回、汉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藏族群众、僧侣、头人、喇嘛、活佛拥挤在街道两旁,以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喜悦,用藏语向部队欢呼致意,庆祝自己的解放。
解放了的昌都城上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她在报眼的雪山映衬下,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显得格外庄严,格外鲜艳夺目!
作者简介:
陈子植,进藏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副师长,后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第15章 在昌都的日子
惠毅然
每当进军西藏的老战友相聚,必然要谈及当年那些艰苦、愉一快而充满战斗豪情和美好愿望的日子。我们的感情,有时就象喜马拉雅山一泻千丈的瀑布,激起千万朵银花,在阳光下闪烁;一会儿又象雅鲁藏布江的碧波涟漪,荡漾出幽深而迷人的浪花!我们争着发言,抢着补充,相互提示,彼此校正,生怕不能正确地表达当时的感情,唯恐不能准确地描述当时的情景。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幕幕进军时的动人场面,我们似乎又回到那山连山岭套岭的世界屋脊,露宿在雪山草地,穿越在冰河野林,劳动在川藏公路线上,开荒生产于千年荒原之中……有多少好同志牺牲在草原深处、雪山之巅,以及湍急的河流中呵!有多少亲密的战友,饿瘦了躯体,锻炼了意志,损伤了健康,增强了斗志!我们吃苦,我们流汗,是为了百万农奴获得新生;我们流血,我们牺牲,是为了美好愿望的实现--祖国要统一,西藏人民要过幸福生活!虽然我回内地工作已经几年了,但当年的情景却记忆犹新。
●可敬的教授
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鼓舞了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人民子弟兵,吸引当时四川和西康地区很多藏族同志参加了工作,也大大振奋了爱国知识分子的热情,坚决要求参加我们万里长征式的西藏大进军。他们冲,李安宅和于式玉两位教授,便是突出的一对。他们两人,是同志,是朋友,也是亲密无间的夫妻。两个人都在成都一个大学里当教授。李安宅同志是留美的学者,不但熟悉英文英语,而且懂得藏语藏文。解放前曾一度到过拉萨,对旧西藏反动黑暗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对被愚弄和受到残酷剥削的西藏人民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势力对西藏的侵略十分仇恨,早就有为西藏人民出力的强烈愿望。于式玉同志是留日的学者,回国后多年来就研究西藏情况,学习藏语藏文,早就盼望祖国大陆的统一,让西藏人民过上自由美满幸福的生活。于式玉同志的进步思想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她的妹夫--我党革命先驱者之一的陈云同志,就直接或间接地对她进行了启发和引导。当进军西藏的消息传到他们夫妇耳里时,他们决定放弃安逸而舒适的天府之国的生活,随我军奔向世界屋脊。他们的要求,受到我军首长的热烈欢迎。当时首长们告诉他俩:“我们为了早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完成大陆上的统一,等不及在物资上作好充分准备就要出发。祖国人民为进藏部队准备的皮衣还没做好,大批物资还来不及运上去,我们的吃住基本上要靠自己马驮肩背,甚至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饿着肚子爬雪山,饿着肚子歼灭敢于拦阻我们向西藏进军的敌人,这和红军万里长征有某些相似之处呵”。李、于两位教授不等首长说完,爽朗地表示:他们早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年没能参加万里长征,这次参加进军西藏也是一桩引以自豪的美事。首长们望着他们,想着那些跟随自己转战南北、身经百战,主动要求参加新的战斗的老部下,心中油然升起阵阵感动之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首长接受了他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