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月下旬,工委决定组织“西藏致敬团”和“西藏参观团”赴京向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致敬并参加国庆观礼和到各地参观。这是西藏和平解放后第一次派到内地去的致敬、参观团体,包括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两方面人员。为了做好团结工作,组织好这次活动,我们同噶厦和班禅堪厅双方经过了反复协商,确定了致敬团和参观团的团长、副团长以及团员名单。7月25日,工委决定由我和张向明分别带领致敬团和参观团去北京。
一条漫长的旅程,一项新的任务,又摆在我的面前。
8月7日,我们一行30余人从拉萨出发。一路上风风雨雨,艰苦跋涉,到9月29日抵达北京。
在我完成陪同西藏致敬团和参观团参加国庆观礼和到内地参观的任务后,由于身体原因,组织上决定调我到内地工作。我想念西藏,但未能再回到高原。
第10章 进军阿里
南疆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0月1日宣告成立。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还处在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党中央和毛主席深切关怀藏族人民。早在我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军新疆之际,毛主席就指示第一兵团。“你们的进军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大业,新疆军区于1950年5月,组建了独立骑兵师(师长兼政委为何加产,副政委为田星五),以配合西南军区部队进军西藏,担负解放阿里的任务。
●组建先遣连,向阿里进军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疆和阿里之间横隔着绵延千里、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当时无公路,我军对于阿里的各方面情况也掌握甚少,大部队进藏非常困难。据此,新疆军区命令独立骑兵师集中力量修筑新藏公路,为大部队进藏作准备。同时,决定派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作为先遣分队,首先进入阿里,主要任务是侦察道路,了解情况,建立据点,宣传群众,争取上层,为大部队进藏创造条件。考虑到一连将远离部队领导机关,孤军深入,单独执行任务,会遇到意料不到的特殊情况和困难,所以从全师抽调了20多个战斗骨干充实到一连。并给一连配备了参谋、千事、翻译、机要、通信等专业干部和掌工、医务人员。为加强武器装备,提高独立作战能力,除一、二、三排每名战士装备1支步枪,每班装备1挺轻机枪外,还给一连装备了“八二”炮两门、“六〇”炮4门,重机枪两挺,组建了机炮排(即第四排)。为增强连队领导力量,选派特级战斗英雄彭清云同志任该连副连长(该连的连长是是曹海林,指导员是李志祥,该连无副指导员);还委派思想老练、立场坚定、政策水平高、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团保卫股长李狄三同志,以团党委和团首长的代表身份,带领一连去执行任务。为支援进军阿里,部队领导机关和新疆和田的地方政府,组织了由900多名民工、4500多头毛驴组成的9个运输大队,为进藏部队驮送粮食、马料和其它军需物资。
1950年8月1日,由汉、回、藏、蒙古、锡伯、维吾尔、哈萨克等7个民族、135名干部、战士组成的先遣连,高举着“向西藏大进军”的红旗,从昆仑山脚下的于田县普鲁村出发了。向阿里进军,沿途海拔大都在5000米以上,山势险峻,高寒缺氧,荒无人烟。先遣连只能凭着一张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军事地图和一具指北针,边侦察,边前进。他们发扬我军吃苦耐劳和阶级友爱精神,战胜了风雪严寒、高山反应和雪盲症,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行军,终于跨进了藏北高原。
先遣连进藏后的第一个宿营地是圈窝子。因这里缺水无柴,生活困难,3天后,他们便搬到圈窝子正南的第二宿营地长流水,不久,又搬到第三宿营地两水泉。
由于紧张的长途跋涉(先遣连所配备的170多匹战马,主要用于驮运军需物资。而从普鲁进军到两水泉的1000多里路程,基本上是靠徒步走下来的),和产重的高山反应,同志们的体力消耗很大,部分战士中滋长了怕苦畏难的情绪。同时,连队中也涌现出不少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工作积极的好同志(如班长张海堂等)。为及时表扬先进,纠正存在问题,先遣连在两水泉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次行军总结,评出了立功人员,召开了庆功大会,颁发了奖品,还提出了强有力的战斗口号:“继续战斗,克服困难,与自然环境斗争到底!”“看谁是英雄好汉,比谁的骨头最硬!”“在斗争中争取立功,功上加功!”行军总结的进行和庆功大会的召开,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发了干部、战士的荣誉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寻找藏民,团结群众
先遣连进驻两水泉后,曾多次派出侦察组,分头朝不同方向出去侦察,以尽快找到藏民,开展工作。但因这里靠近昆仑山脉,气候恶劣,水草不丰,藏民很少有人来此放牧。直到10月中旬,先遣连才在一个名叫多孟的地方,第一次找到了藏民。经过李狄三、彭清云等同志反复耐心地宣传和努力,终于使藏民消除了疑惧,取得了他们对我军的初步信任。部队随即移驻多孟。在这户藏民的宣传和协助下,散居各处的藏民群众陆续搬到部队驻地附近居住,战士们热情进行招待。李狄三还带领班排干部,到藏民群众中调查他们的风俗习惯,下令部队严格遵守。
一条漫长的旅程,一项新的任务,又摆在我的面前。
8月7日,我们一行30余人从拉萨出发。一路上风风雨雨,艰苦跋涉,到9月29日抵达北京。
在我完成陪同西藏致敬团和参观团参加国庆观礼和到内地参观的任务后,由于身体原因,组织上决定调我到内地工作。我想念西藏,但未能再回到高原。
第10章 进军阿里
南疆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0月1日宣告成立。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还处在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党中央和毛主席深切关怀藏族人民。早在我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军新疆之际,毛主席就指示第一兵团。“你们的进军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大业,新疆军区于1950年5月,组建了独立骑兵师(师长兼政委为何加产,副政委为田星五),以配合西南军区部队进军西藏,担负解放阿里的任务。
●组建先遣连,向阿里进军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疆和阿里之间横隔着绵延千里、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当时无公路,我军对于阿里的各方面情况也掌握甚少,大部队进藏非常困难。据此,新疆军区命令独立骑兵师集中力量修筑新藏公路,为大部队进藏作准备。同时,决定派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作为先遣分队,首先进入阿里,主要任务是侦察道路,了解情况,建立据点,宣传群众,争取上层,为大部队进藏创造条件。考虑到一连将远离部队领导机关,孤军深入,单独执行任务,会遇到意料不到的特殊情况和困难,所以从全师抽调了20多个战斗骨干充实到一连。并给一连配备了参谋、千事、翻译、机要、通信等专业干部和掌工、医务人员。为加强武器装备,提高独立作战能力,除一、二、三排每名战士装备1支步枪,每班装备1挺轻机枪外,还给一连装备了“八二”炮两门、“六〇”炮4门,重机枪两挺,组建了机炮排(即第四排)。为增强连队领导力量,选派特级战斗英雄彭清云同志任该连副连长(该连的连长是是曹海林,指导员是李志祥,该连无副指导员);还委派思想老练、立场坚定、政策水平高、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团保卫股长李狄三同志,以团党委和团首长的代表身份,带领一连去执行任务。为支援进军阿里,部队领导机关和新疆和田的地方政府,组织了由900多名民工、4500多头毛驴组成的9个运输大队,为进藏部队驮送粮食、马料和其它军需物资。
1950年8月1日,由汉、回、藏、蒙古、锡伯、维吾尔、哈萨克等7个民族、135名干部、战士组成的先遣连,高举着“向西藏大进军”的红旗,从昆仑山脚下的于田县普鲁村出发了。向阿里进军,沿途海拔大都在5000米以上,山势险峻,高寒缺氧,荒无人烟。先遣连只能凭着一张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军事地图和一具指北针,边侦察,边前进。他们发扬我军吃苦耐劳和阶级友爱精神,战胜了风雪严寒、高山反应和雪盲症,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行军,终于跨进了藏北高原。
先遣连进藏后的第一个宿营地是圈窝子。因这里缺水无柴,生活困难,3天后,他们便搬到圈窝子正南的第二宿营地长流水,不久,又搬到第三宿营地两水泉。
由于紧张的长途跋涉(先遣连所配备的170多匹战马,主要用于驮运军需物资。而从普鲁进军到两水泉的1000多里路程,基本上是靠徒步走下来的),和产重的高山反应,同志们的体力消耗很大,部分战士中滋长了怕苦畏难的情绪。同时,连队中也涌现出不少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工作积极的好同志(如班长张海堂等)。为及时表扬先进,纠正存在问题,先遣连在两水泉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次行军总结,评出了立功人员,召开了庆功大会,颁发了奖品,还提出了强有力的战斗口号:“继续战斗,克服困难,与自然环境斗争到底!”“看谁是英雄好汉,比谁的骨头最硬!”“在斗争中争取立功,功上加功!”行军总结的进行和庆功大会的召开,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发了干部、战士的荣誉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寻找藏民,团结群众
先遣连进驻两水泉后,曾多次派出侦察组,分头朝不同方向出去侦察,以尽快找到藏民,开展工作。但因这里靠近昆仑山脉,气候恶劣,水草不丰,藏民很少有人来此放牧。直到10月中旬,先遣连才在一个名叫多孟的地方,第一次找到了藏民。经过李狄三、彭清云等同志反复耐心地宣传和努力,终于使藏民消除了疑惧,取得了他们对我军的初步信任。部队随即移驻多孟。在这户藏民的宣传和协助下,散居各处的藏民群众陆续搬到部队驻地附近居住,战士们热情进行招待。李狄三还带领班排干部,到藏民群众中调查他们的风俗习惯,下令部队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