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们摩托化行军纵队开进的目的地是西康省省会雅安。从夹江取捷径经洪雅至雅安不过100公里,但由于不通公路,我们不得不绕道新津、邛崃、百丈,兜了个大圈子,整整用了3天时间。公路只到雅安,再往前就要徒步开进了。从雅安到甘孜名义上也有一条公路,那是国民党欺世盗名的产物,宣布建成之日亦即废弃之时,到解放时许多路段连路基都不见了。国民党统治中国20多年,四川、西康是他们的大后方,交通建设如此差劲,其腐败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雅安,我们与先期到达的由天宝同志率领的进藏工作队会合。天宝同志是西康藏族人,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西康,他参军北上,解放战争时期在内蒙工作,中央决定进军西藏后,又将他派回西南,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南局决定他参加北路先遣支队的领导工作。我和他分别担任先遣支队临时党委正副书记。从此以后约半年的时间,我们朝夕相处。他熟悉西康藏区情况,对部队进入西康藏区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他具有汉族干部所不具备的许多有利条件,特别在是开展藏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方面,他起了重大作用。我经常向他请教有关藏族历史、文化、政治、民情、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他在这些方面是我的好老师、好顾问。
部队在雅安又进行了物资补充,并接收了一批由兄弟部队抽调来的骡马。从4月4日开始,部队成多梯队陆续离开雅安西进,雅安以西因受地形、道路、宿营和供给等条件的限制,大部从行动极为困难。部队行军除武器装备外,还有高原御寒装备,另外考虑到沿途补给困难,要尽量多带口粮,因而个人负重一般在40公斤左右,差不多等子过去在内地负荷的两倍,而高原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行军难度却比内地大多了。当攀越征途上第一座高山--海拔3000米的二郎山时,许多人已感到相当吃力。几天后,当部队爬上进入藏族聚居区之后的第一座大山--康定以西的折多山时,虽然这山看来并不很高,坡度也不大,但海拔却已升高到4000多米。强烈的高山反应开始向部队袭来,许多人感到头痛胸闷、恶心、嘴大张着不住地喘气,两腿发飘,走起来摇摇晃晃,有的走着走着便不由自主地扑通一声坐倒地下,如果不靠其他人搀扶便很难爬起来。谁也不想讲话,没有在内地行军那种人欢马叫的活跃气氛,只听到一声声粗浊的喘气声和指挥员偶尔发出的鼓励、催促声。考验不过刚刚开始,前面还有许多更高的山,我们的部队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吗?
事实证明,我们的部队是一支过得硬的部队。经过20多天的这不仅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一项光荣任务,还因为我是重来旧地:14年前,我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个成员,就曾大体沿着这次的行军路线到过甘孜,并住了三四个月之久。往事历历,有些地方还是14年前的样子,看后倍感亲切。在道孚、炉霍、甘孜等地,我还遇到一些当年因伤病未能随队长征北上的红军战士,他们流落当地,大多生活比较困苦,谈起往事,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令人同情。我把部队随带的银元每人送了几枚,他们都非常激动。
●苦渡难关
原西康省包括今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的辽阔地域,金沙江自北而南纵贯全省,江东、江西成为两个不同的势力范围。国民党政府对西康的统治仅限于金沙江以东的大部地区多金沙江以西则既无政权组织,更无一兵一卒,尽在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之下。其实,即使在金沙江以东的许多地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也是有名无实,实权操在土司、头人和寺庙手中。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进军的准备工作必须得到当地上层僧俗人士的支持与合作。
甘孜西距金沙红还有230多公里,为了及时掌握金沙江以西各方面的情况,为尔后的进军准备条件,部队在甘孜稍作休整后,即决定由一五四团政委杨军率该团二营进驻位于甘孜西北、金沙江东岸的邓柯县城。他们于5月6日出发,16日抵达。正当大家为完成第一步进军任务而高兴之时,新的考验又向我们压来:我们靠肩背马驮携带的粮食吃完了。为了不加重藏族群众的负担,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我们遵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坚决不向当地群众征粮。为了应急,我们以1.56万块银元,请当地头人和旧政府帮助采购了13万斤青稞--这笔钱在内地足可买几十万斤大米、白面。在公路修通之前,后方对我们的补给主要靠空投。各级领导和部队都对它寄予很高期望,但初期效果却不理想。青藏高原素称”空中禁区“。我年轻的人民空军的飞行员,驾驶着缴获的美军C-46运输机,不顾飞机陈旧、飞行性能差,又缺乏高原飞行经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冲破高原天险,胜利地进行了空投。但由于飞机载重量小,飞机数量少,又受高原气象和通讯保证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空投次数和物资数量有限。在我们初到甘孜后的20天中,先后有6架次空投成功,共投下大米2.3万斤。北路先遣支队共有4500人,骡马1400匹,按供应标准,人的口粮和马料每天需1.5万斤,空投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缺粮迫使我们节食。从5月1日起,每人每天只发一斤青稞,磨成面便只剩七八两了。吃不饱,便组织大家挖野菜,捕捉麻雀捉地老鼠。这种老鼠肉味鲜美,它以草根为食,对草原破坏很大,草原上到处是它们打的洞穴。但后来喇嘛们却放出风来,说这些小东西是神物。为了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习俗,我们又下令禁止捕捉,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这种半饥半饱状态中度过的,可是部队除坚持训练外,还要抢修公路和国民党军队遗留的一个简易机场。抓是力气活,干了没几天,各种不满意见便吹到我的耳朵里。不少人发牢骚说,上级原说公路修通前派一个空军师为我们空投,每人每天还加半斤牛肉,现在空投靠不上,半斤牛肉也没吃上,倒是吃上一斤青稞了。许多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也埋怨上级讲话不兑现,使他们向战士做思想工作理不直气不壮。
在雅安,我们与先期到达的由天宝同志率领的进藏工作队会合。天宝同志是西康藏族人,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西康,他参军北上,解放战争时期在内蒙工作,中央决定进军西藏后,又将他派回西南,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南局决定他参加北路先遣支队的领导工作。我和他分别担任先遣支队临时党委正副书记。从此以后约半年的时间,我们朝夕相处。他熟悉西康藏区情况,对部队进入西康藏区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他具有汉族干部所不具备的许多有利条件,特别在是开展藏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方面,他起了重大作用。我经常向他请教有关藏族历史、文化、政治、民情、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他在这些方面是我的好老师、好顾问。
部队在雅安又进行了物资补充,并接收了一批由兄弟部队抽调来的骡马。从4月4日开始,部队成多梯队陆续离开雅安西进,雅安以西因受地形、道路、宿营和供给等条件的限制,大部从行动极为困难。部队行军除武器装备外,还有高原御寒装备,另外考虑到沿途补给困难,要尽量多带口粮,因而个人负重一般在40公斤左右,差不多等子过去在内地负荷的两倍,而高原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行军难度却比内地大多了。当攀越征途上第一座高山--海拔3000米的二郎山时,许多人已感到相当吃力。几天后,当部队爬上进入藏族聚居区之后的第一座大山--康定以西的折多山时,虽然这山看来并不很高,坡度也不大,但海拔却已升高到4000多米。强烈的高山反应开始向部队袭来,许多人感到头痛胸闷、恶心、嘴大张着不住地喘气,两腿发飘,走起来摇摇晃晃,有的走着走着便不由自主地扑通一声坐倒地下,如果不靠其他人搀扶便很难爬起来。谁也不想讲话,没有在内地行军那种人欢马叫的活跃气氛,只听到一声声粗浊的喘气声和指挥员偶尔发出的鼓励、催促声。考验不过刚刚开始,前面还有许多更高的山,我们的部队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吗?
事实证明,我们的部队是一支过得硬的部队。经过20多天的这不仅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一项光荣任务,还因为我是重来旧地:14年前,我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个成员,就曾大体沿着这次的行军路线到过甘孜,并住了三四个月之久。往事历历,有些地方还是14年前的样子,看后倍感亲切。在道孚、炉霍、甘孜等地,我还遇到一些当年因伤病未能随队长征北上的红军战士,他们流落当地,大多生活比较困苦,谈起往事,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令人同情。我把部队随带的银元每人送了几枚,他们都非常激动。
●苦渡难关
原西康省包括今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的辽阔地域,金沙江自北而南纵贯全省,江东、江西成为两个不同的势力范围。国民党政府对西康的统治仅限于金沙江以东的大部地区多金沙江以西则既无政权组织,更无一兵一卒,尽在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之下。其实,即使在金沙江以东的许多地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也是有名无实,实权操在土司、头人和寺庙手中。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进军的准备工作必须得到当地上层僧俗人士的支持与合作。
甘孜西距金沙红还有230多公里,为了及时掌握金沙江以西各方面的情况,为尔后的进军准备条件,部队在甘孜稍作休整后,即决定由一五四团政委杨军率该团二营进驻位于甘孜西北、金沙江东岸的邓柯县城。他们于5月6日出发,16日抵达。正当大家为完成第一步进军任务而高兴之时,新的考验又向我们压来:我们靠肩背马驮携带的粮食吃完了。为了不加重藏族群众的负担,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我们遵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坚决不向当地群众征粮。为了应急,我们以1.56万块银元,请当地头人和旧政府帮助采购了13万斤青稞--这笔钱在内地足可买几十万斤大米、白面。在公路修通之前,后方对我们的补给主要靠空投。各级领导和部队都对它寄予很高期望,但初期效果却不理想。青藏高原素称”空中禁区“。我年轻的人民空军的飞行员,驾驶着缴获的美军C-46运输机,不顾飞机陈旧、飞行性能差,又缺乏高原飞行经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冲破高原天险,胜利地进行了空投。但由于飞机载重量小,飞机数量少,又受高原气象和通讯保证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空投次数和物资数量有限。在我们初到甘孜后的20天中,先后有6架次空投成功,共投下大米2.3万斤。北路先遣支队共有4500人,骡马1400匹,按供应标准,人的口粮和马料每天需1.5万斤,空投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缺粮迫使我们节食。从5月1日起,每人每天只发一斤青稞,磨成面便只剩七八两了。吃不饱,便组织大家挖野菜,捕捉麻雀捉地老鼠。这种老鼠肉味鲜美,它以草根为食,对草原破坏很大,草原上到处是它们打的洞穴。但后来喇嘛们却放出风来,说这些小东西是神物。为了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习俗,我们又下令禁止捕捉,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这种半饥半饱状态中度过的,可是部队除坚持训练外,还要抢修公路和国民党军队遗留的一个简易机场。抓是力气活,干了没几天,各种不满意见便吹到我的耳朵里。不少人发牢骚说,上级原说公路修通前派一个空军师为我们空投,每人每天还加半斤牛肉,现在空投靠不上,半斤牛肉也没吃上,倒是吃上一斤青稞了。许多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也埋怨上级讲话不兑现,使他们向战士做思想工作理不直气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