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也实在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国民主和西方的不同,就是说,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两个民主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民主都是具有国家特色的。中国如果最终发展出了民主,也必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要强调的是西方和中国处于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民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但这种价值的实现需要时间,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基础。

  进行政治改革主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外在的压力,而是为了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如果政治改革不可避免,那么就必须明确中国政治发展的远视和前景。在经过将近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之后,现在的确需要确立一张政治改革的路线图了。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7月17日

  “顶层设计”克服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

  对任何国家来说,不管是民主的还是非民主的,集权的还是分权的,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不改则退,而退是没有出路的。近来中东、北非的政权动荡,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政权的解体等,无不说明这一简单道理。这些国家尽管都有过相当辉煌的建设成就,但因缺乏政治改革,政权基础并不牢靠。任何一个非政治性的事件都能诱发出强大的政治能量,导致被人民力量所推翻。很显然,如果改革遇到困难而不去改革,最终都会导致政治悲剧。

  在不同政治体制下,改革的动力很不相同。在多党制下,政党的轮流执政,多少可以化解民怨,避免民怨积累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不过,政党轮流执政并不见得是改革。很多民主社会,多党政治和改革并不相关。通常的情况是,非但改革没有进步,政治反而会经常处于持续的不稳定之中。较之多党制国家,一党制国家,或者一党长期执政的国家,比较容易积累民怨。在这些国家,一党执政往往会演变成同一个领袖(党的领导人)长期执政。久而久之,人民就会感到不满。同时,也因为一党执政,既得利益容易形成,导致政治的封闭性。不过,一党执政也有非常成功的改革例子,那就是通过建设开放的一党制,或者维持执政党的开放性,通过竞争来吸纳人才,通过竞争为人民提供有效的参政管道。

  较之其他政体,中国的政治制度表现出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和西方民主政治不一样,中国不实行多党之间的选举竞争,而是维持一党的长期执政,在党内进行竞争,或者实行党内民主。就是说,中国政治也具有竞争的特色,但竞争的表现方式是和西方不一样的。和其他权威主义政体下往往是同一个领导人终身执政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有退休制度,领导人到了规定的年龄,就必须退休。这不仅避免了政权的老龄化,更重要的是能源源不断地为政权补充新的血液,政治更新非常之快,甚至超过民主国家。党内民主和退休制度使得中国把自身区别于其他民主和权威主义政权,兼具了民主和权威两种类型国家的一些特质。没有西方式民主,但却实现了民主政治下的领导人(或者接班人)制度化的、定期的更替;同时因为是一党执政或者一党主导政治,中国的体制仍然维持着权威主义政治体制所具有的高度动员能力。

  挑战在于维持体制的开放性

  从这些特质看,中国政治体制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克服既得利益而保持政治的开放性。如上所说,一党制体制往往导致政权的既得利益化,从而从开放走向封闭,从包容性转向排他性。一旦这个局面形成,改革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各方面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目前的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局面之中。这些年来,在改革难以进展的同时,社会对政府的抱怨越来越甚。改革难以推行,原因很复杂,但既得利益的阻碍无疑是一个主要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政府有改革计划,但受到既得利益的阻力很难推行下去;第二,改革政策因为既得利益的阻力而在实施过程中变形;第三,既得利益操纵改革议程,一些改革变成了增进既得利益的“改革”;第四,既得利益直接阻碍改革议程的出台,领导人的改革意图经常成为既得利益的嘲弄对象。一句话,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面前,中央权威流失了,改革的动力消失了。

  因此,问题在于如何克服既得利益。在列宁主义政党体制构架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克服既得利益有如下几种主要途径。苏联的改革模式,即直接诉诸民众,即所谓的民主化。这主要发生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期。因为改革遇到了强大的官僚体制(苏联最大的既得利益)

  的阻碍,戈尔巴乔夫就采用了激进(直接)民主化的手段。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民主化促成了原来一党制的解体,为寡头政治和经济提供了条件。

  中国自身也有很多的经验。在毛泽东时代,和苏联一样,由计划经济体制主导的官僚体制是最大的既得利益,所使用的克服既得利益的主要手段有两种:一是分权,即把权力从中央官僚集团手中分散到地方政府;二是群众运动,也就是群众动员式的“大民主”。这两种手段后来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分权经常导致分权与集权的恶性循环,即一分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分;而“大民主”则导致了国家的长期动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