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面说过,现在是利益社会,根据利益来定阶级和阶层,也是根据利益来确定代表谁的利益。很显然,企业家和电影明星的经济地位远比烧菜做饭的人来得重要。代表他们的利益是利益社会的必然结果。提代表转型并非出于长远的目标,而只是出于党的实际统治利益。

  这其中内含的危机在于没有利益表达的机制,甚至可能连容许利益表达的愿望都没有。没有利益表达的机制,现在各社会群体只能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表达利益。企业家经济实力最强,他们的利益就容易表达,也容易被代表。相反,工人、农民呢?他们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表达利益的实力远不如企业家。既然不能表达出来,也就没有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了。这里情况最糟糕的要算是农民了。工人至少有一个名义上的工会,且他们居住集中,容易采用集体行为的方式来“非法”地表达利益,至少让政府体会到他们的力量。农民则不然,尽管还占多数,但是连一个农会都没有。虽然很多人已经呼吁多年要成立农会,但是农民革命出身的共产党可能不会容许农民这样做。

  这就是危机。没有民主的机制和法律的机制可以让社会各阶层表达利益,他们只好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表达。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有很大的弱肉强食的味道。加上执政党也非常现实,自觉地去代表强者的利益,更使得社会向不公正倾斜。可以说,利益代表并非重点。在没有利益表达的情况下,哪会有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要消除党所面临的统治危机,光讲利益代表是不够的,光代表那些已经表达出来的利益更不够。

  原刊于《信报》2002年5月28日

  阶级性政党还是超阶级精英阶层?

  随着“三个代表”被写进党章,随着共产党宣布其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执政党的定位(identity)问题开始浮上台面。执政党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随时调整其所代表的利益。

  但是党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清楚,实际上是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表明,党要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这里面存在着诸多克服不了的矛盾。在任何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可以是阶级、阶层的利益,可以是种族的利益,也可以是一些利益群体的利益,不一一而足。利益代表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应该具备的政治功能,否则政党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了。

  共产党要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这只是意愿,并没有任何制度机制来实现这个意愿。名副其实的“代表”只能发生在民主政治之下,因为只有在那里,才存在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聚合机制。只有在这两种机制存在的前提下,才可以讨论党要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没有这些机制的存在,执政党只是宣称代表谁的利益,那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那么共产党可以成为一个全民党吗?全民党更是不切实际。如果一个党可以代表全民的利益,那也就不叫党了。党派本来指的就是一部分人的利益。把“三个代表”解释成“全民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现实地说,共产党也只能成为一个超越任何具体阶级的精英阶层。也就是说,共产党并不代表任何一个具体阶级的利益,而是一个超越所有阶级的特殊精英层,根据自己的意志来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为什么这样说?这是有很多原因的。

  这里有中国历史传统的阴影。传统士大夫阶层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这个政治集团不代表任何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只对皇帝负责,维护皇朝的利益。尽管士大夫阶层可以来自任何一个阶级,但一旦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就很难代表原来阶级的利益。当然,士大夫阶层在很多时候的确想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如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但是,这种协调并没有任何制度上的保障,所以利益的协调性很容易被破坏,最后导致农民的起义和改朝换代。

  其次,也有共产党本身的传统问题。和过去的士大夫阶层不同,共产党从理论上很明确说要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但是党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代表过工人农民的利益?为什么党会牺牲那么多农民的利益?为什么不让工人和农民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利益呢?原因并不在于党是否愿意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而是没有任何制度机制来保障这样做。那么,为什么共产党不想发展出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度机制呢?这是为了维护党本身的利益。

  所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有共产党超越于各个具体的阶级,才能对各个阶级实行管理。和传统士大夫一样,共产党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本身的统治权,避免任何一个阶级来挑战自身。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代表任何一个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不可以忽视任何一个阶级。就是说,共产党的政策不任意地向任何一个特定的阶级倾斜。党要搞阶级调和,站在各阶级之上,来控制各个阶级。如果党变成了任何一个阶级的代表,那么那些利益没有能够被代表的阶级就要表示对党的不满,甚至另行组建政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