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媒体开放还涉及媒体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这里牵涉到的是政府和媒体各自的自律。现在媒体的开放尽管是自上而下的,但也已经涉及政府的自律问题。媒体开放表明政府规定一个范围,规定传媒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另一方面,这也等于规定了一个政府可以干预什么和不能干预什么的界限。政府能否守住这个自己所规定的范围,这属于政府的自律问题。
传媒本身也有一个自律的问题。顾名思义,传媒通常是在不同社会群体、政府与民众、民众与企业等之间传递信息、解读信息。因此,媒体本身也有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果高度依附政府,没有任何自治性,媒体当然不能有效运作。但如果媒体不能自律,没有社会责任,同样也不能有效运作。很显然,自律和社会责任的建立,对媒体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挑战。
无论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对中国政治改革来说,媒体改革的意义重大。尽管有很大内外部动力,但媒体改革并非容易。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也曾经发生过短暂的媒体开放,但因为种种原因开放没有坚持下去。困难是显然的,因为媒体改革并不像放松对媒体的管制那样简单。如上所述,信息往往是政治、社会、经济权力的重要资源,媒体的改革也因此是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阻力,但现在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必须走的一步。应当相信的是,信息社会必然推动信息开放的到来。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月9日
渐进开放与中国政治转型
很多年来,每当中国召开“两会”、党代表大会或者党的全会的时候,海内外总有一波讨论中国政治改革的热潮。今年也不例外。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夕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篇长文已经引发了海外观察家有关政治改革的热议。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政治改革的任何具体的根据,但这些猜测应当说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很简单,中国政治改革的客观压力是存在着的,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这种压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要消化压力,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但外界所见到的是改革压力的增加,而不见人们所期待的政治改革。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激进的政治改革,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今天中国的政治和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还是原来的政治结构,其他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尽管中国的总体政治结构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结构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运作方式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模式隐含在过去改革中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政治改革?这里至少牵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是中国政治本身的变化方式,另一个是人们认识中国政治变化的方式。就前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中国领导人都反对中国学习西方政治模式,强调寻求适合自身情况的政治变革模式。这种政治共识实际上并不是中共领导人所独有,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在效法英美政治模式来改造中国政治的努力失败后,就走上了寻求中国政治变革模式的道路。尽管后来的中国政治精英可能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在探索政治模式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拒绝西方总体政治模式并不影响中国领导人在局部方面借鉴西方模式。今天人们在中国所看到的很多方面的政治设计都和西方有关,至少很多原初思想是从西方借鉴来的。
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一样,中国的政治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让中国仿效。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中国的政治变革正在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这里又直接涉及人们如何理解中国政治变革的问题。实际上,当人们(尤其是在西方)理解中国政治改革的时候,毫不例外地会去参照以往其他国家所发生过的政治改革方式,有参照西欧北美的,有参照亚洲国家的,也有参照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现在有人甚至去参照越南。结果是,人们或许会发现中国政治变革过程中的某些方面类似于这些国家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并没有走任何一个国家所走过的道路。这样,很容易得出中国没有政治改革的结论。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种参照方式并无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政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是如何变化的。未来中国政治怎么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如何解释过去的变化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未来的变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隐含在过去的变革过程中了,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改革后结构逐渐开放
要认识中国政治变革,可能要从前面提到的结构没变但内容已经巨变这个事实入手。这里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个结构是如何得到维持的?这个结构为什么能够承受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变对这个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作复杂的学术讨论。但简单地说,这个结构的维持、发展和变化主要依靠的是这个结构的渐进开放性。
中国现实存在的结构或者政治体系是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实。在早期,因为革命的需要,这个结构是封闭的,它只是开放给革命的主体,即工人和农民。这种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毛泽东搞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要求这个结构继续是封闭的,因为顾名思义,阶级斗争就是一些阶级对另一些阶级的斗争,结构自然不能向那些被斗争的阶级开放。
传媒本身也有一个自律的问题。顾名思义,传媒通常是在不同社会群体、政府与民众、民众与企业等之间传递信息、解读信息。因此,媒体本身也有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果高度依附政府,没有任何自治性,媒体当然不能有效运作。但如果媒体不能自律,没有社会责任,同样也不能有效运作。很显然,自律和社会责任的建立,对媒体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挑战。
无论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对中国政治改革来说,媒体改革的意义重大。尽管有很大内外部动力,但媒体改革并非容易。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也曾经发生过短暂的媒体开放,但因为种种原因开放没有坚持下去。困难是显然的,因为媒体改革并不像放松对媒体的管制那样简单。如上所述,信息往往是政治、社会、经济权力的重要资源,媒体的改革也因此是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阻力,但现在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必须走的一步。应当相信的是,信息社会必然推动信息开放的到来。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月9日
渐进开放与中国政治转型
很多年来,每当中国召开“两会”、党代表大会或者党的全会的时候,海内外总有一波讨论中国政治改革的热潮。今年也不例外。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夕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篇长文已经引发了海外观察家有关政治改革的热议。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政治改革的任何具体的根据,但这些猜测应当说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很简单,中国政治改革的客观压力是存在着的,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这种压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要消化压力,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但外界所见到的是改革压力的增加,而不见人们所期待的政治改革。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激进的政治改革,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今天中国的政治和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还是原来的政治结构,其他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尽管中国的总体政治结构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结构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运作方式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模式隐含在过去改革中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政治改革?这里至少牵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是中国政治本身的变化方式,另一个是人们认识中国政治变化的方式。就前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中国领导人都反对中国学习西方政治模式,强调寻求适合自身情况的政治变革模式。这种政治共识实际上并不是中共领导人所独有,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在效法英美政治模式来改造中国政治的努力失败后,就走上了寻求中国政治变革模式的道路。尽管后来的中国政治精英可能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在探索政治模式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拒绝西方总体政治模式并不影响中国领导人在局部方面借鉴西方模式。今天人们在中国所看到的很多方面的政治设计都和西方有关,至少很多原初思想是从西方借鉴来的。
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一样,中国的政治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让中国仿效。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中国的政治变革正在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这里又直接涉及人们如何理解中国政治变革的问题。实际上,当人们(尤其是在西方)理解中国政治改革的时候,毫不例外地会去参照以往其他国家所发生过的政治改革方式,有参照西欧北美的,有参照亚洲国家的,也有参照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现在有人甚至去参照越南。结果是,人们或许会发现中国政治变革过程中的某些方面类似于这些国家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并没有走任何一个国家所走过的道路。这样,很容易得出中国没有政治改革的结论。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种参照方式并无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政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是如何变化的。未来中国政治怎么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如何解释过去的变化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未来的变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隐含在过去的变革过程中了,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改革后结构逐渐开放
要认识中国政治变革,可能要从前面提到的结构没变但内容已经巨变这个事实入手。这里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个结构是如何得到维持的?这个结构为什么能够承受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变对这个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作复杂的学术讨论。但简单地说,这个结构的维持、发展和变化主要依靠的是这个结构的渐进开放性。
中国现实存在的结构或者政治体系是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实。在早期,因为革命的需要,这个结构是封闭的,它只是开放给革命的主体,即工人和农民。这种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毛泽东搞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要求这个结构继续是封闭的,因为顾名思义,阶级斗争就是一些阶级对另一些阶级的斗争,结构自然不能向那些被斗争的阶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