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均衡的社会参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中国的政体越来越像官僚—资本体制,官僚和资本合二为一,对其他社会阶层进行管治。这种政治形态表面上较之毛泽东时代官僚阶层垄断一切的形态要开放,但这种开放性并不代表政治的稳定性。如果说,毛泽东时代对任何社会阶层而言都是政治上的贫困,那么现在的状态则是政治上的贫富分化。后者并不见得比前者更具合法性和稳定性,大陆时期的国民党官僚资本政权的解体很能说明这一点。
不过,可以让人些许乐观的地方是,目前中国不均衡的政治开放形态可能只是过渡性的。如果政权在向新兴社会阶层开放之后,再逐步向其他社会阶层开放,那么最后可能达成全面的政治开放,即政治开放均衡化。不过,从非均衡的政治开放过渡到均衡的政治开放,并非一个自然的政治发展过程,它需要当政者自觉的政治改革。现在还不知道这种过渡如何进行,但可以确信的是,没有这种过渡,政治很快就会进入一个不稳定状态。
原刊于《信报》2005年7月26日
中国的媒体开放与政治变革
中国媒体近来有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迹象。新的条例(《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一开始,就有西方媒体进行了采访实践,很快在海外造成了很好的效果。尽管外界往往把中国政府初步开放媒体管制和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联系起来,但笔者更愿意把媒体开放放在中国总体政治改革的背景中来考量。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媒体开放刚刚起步,相信现在还是处于试验阶段,是一种有限或者有管理的开放。正如中国所有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媒体开放也会采取渐进主义模式。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开放媒体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媒体管制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政治手段来管制转型到以法律手段来管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没有信息就没有人权
媒体开放的确有其外在原因。秋季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明年又是奥运会,这两件大事为世界所深切关注。无论对中国还是国际社会来说,都是很好的相互了解的机会。中国国内方方面面的变化非常快,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并非容易。新闻报道无疑是国际社会多数人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途径。确切地说,中国的新闻开放会有助于改变海外媒体迄今为止对中国的表面性报道。随着各国记者深入中国,他们对中国的报道应该会更上一个深度。国内有关部门和人士经常抱怨海外对中国的“妖魔化”。尽管只要有意识形态分歧的存在,“妖魔化”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可避免,但媒体开放会使得无事实根据的“妖魔化”变得困难。
从正面说,中国发展的透明化应当说是大国责任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领导人已经承诺中国会是一个和平的和负责任的大国。媒体开放会使得中国变得更为透明,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在最初的阶段,外国媒体或许会把一些负面的东西报道出来,甚至造成一些轰动效应,但这并不可怕。从长远来看,开放报道会引导人们理性地看待中国。
尽管中国的媒体开放有外在因素,但是主要动力来自内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信息是现代国家权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更是中央政府权力的资源。近年来,执政党一直在讨论执政能力问题,但很少有人把执政能力和信息的自由流通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任何政府都是根据信息来决策的,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如此。中国政治系统复杂,多级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权力,其行为往往超出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在没有媒体开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总能欺上瞒下。中央政府尽管有内部信息流通管道,但地方政府往往总能有选择地公开信息。无论怎样的内部信息流通机制,其效用都不如信息对社会的开放。建立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信息的流通。换句话说,信息向社会开放是监督官员腐败的最有效手段。内部制约和制衡机制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内部机制容易被官员所操纵,只有向社会开放的制衡才不易被操纵。
从个人层面来说,信息开放可以说是人权的一部分。信息和人权的关系,人们谈论得已经很多。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抽象。在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和个人利益休戚相关。人们必须在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个人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策,没有足够的信息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人权。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也可以和今天所提倡的“人本社会”联系起来。
个人、政府、媒体的关系
信息流通也涉及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信息与公民权相关。很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提倡和鼓励社会的参与。社会参与已经成为建设“良治”的核心。但很显然,社会参与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要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结果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整个参与的过程是信息的流通过程。没有足够信息的流通,就不会产生有意义的参与。社会参与并不是说人们要参与所有的事情,人们一般只参与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利益相关的参与是理性参与的前提,而足够信息的获得又是理性决策的前提。因此,从长远来看,信息流通是理性民主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不过,可以让人些许乐观的地方是,目前中国不均衡的政治开放形态可能只是过渡性的。如果政权在向新兴社会阶层开放之后,再逐步向其他社会阶层开放,那么最后可能达成全面的政治开放,即政治开放均衡化。不过,从非均衡的政治开放过渡到均衡的政治开放,并非一个自然的政治发展过程,它需要当政者自觉的政治改革。现在还不知道这种过渡如何进行,但可以确信的是,没有这种过渡,政治很快就会进入一个不稳定状态。
原刊于《信报》2005年7月26日
中国的媒体开放与政治变革
中国媒体近来有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迹象。新的条例(《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一开始,就有西方媒体进行了采访实践,很快在海外造成了很好的效果。尽管外界往往把中国政府初步开放媒体管制和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联系起来,但笔者更愿意把媒体开放放在中国总体政治改革的背景中来考量。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媒体开放刚刚起步,相信现在还是处于试验阶段,是一种有限或者有管理的开放。正如中国所有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媒体开放也会采取渐进主义模式。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开放媒体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媒体管制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政治手段来管制转型到以法律手段来管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没有信息就没有人权
媒体开放的确有其外在原因。秋季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明年又是奥运会,这两件大事为世界所深切关注。无论对中国还是国际社会来说,都是很好的相互了解的机会。中国国内方方面面的变化非常快,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并非容易。新闻报道无疑是国际社会多数人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途径。确切地说,中国的新闻开放会有助于改变海外媒体迄今为止对中国的表面性报道。随着各国记者深入中国,他们对中国的报道应该会更上一个深度。国内有关部门和人士经常抱怨海外对中国的“妖魔化”。尽管只要有意识形态分歧的存在,“妖魔化”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可避免,但媒体开放会使得无事实根据的“妖魔化”变得困难。
从正面说,中国发展的透明化应当说是大国责任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领导人已经承诺中国会是一个和平的和负责任的大国。媒体开放会使得中国变得更为透明,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在最初的阶段,外国媒体或许会把一些负面的东西报道出来,甚至造成一些轰动效应,但这并不可怕。从长远来看,开放报道会引导人们理性地看待中国。
尽管中国的媒体开放有外在因素,但是主要动力来自内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信息是现代国家权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更是中央政府权力的资源。近年来,执政党一直在讨论执政能力问题,但很少有人把执政能力和信息的自由流通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任何政府都是根据信息来决策的,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如此。中国政治系统复杂,多级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权力,其行为往往超出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在没有媒体开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总能欺上瞒下。中央政府尽管有内部信息流通管道,但地方政府往往总能有选择地公开信息。无论怎样的内部信息流通机制,其效用都不如信息对社会的开放。建立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信息的流通。换句话说,信息向社会开放是监督官员腐败的最有效手段。内部制约和制衡机制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内部机制容易被官员所操纵,只有向社会开放的制衡才不易被操纵。
从个人层面来说,信息开放可以说是人权的一部分。信息和人权的关系,人们谈论得已经很多。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抽象。在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和个人利益休戚相关。人们必须在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个人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策,没有足够的信息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人权。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也可以和今天所提倡的“人本社会”联系起来。
个人、政府、媒体的关系
信息流通也涉及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信息与公民权相关。很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提倡和鼓励社会的参与。社会参与已经成为建设“良治”的核心。但很显然,社会参与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要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结果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整个参与的过程是信息的流通过程。没有足够信息的流通,就不会产生有意义的参与。社会参与并不是说人们要参与所有的事情,人们一般只参与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利益相关的参与是理性参与的前提,而足够信息的获得又是理性决策的前提。因此,从长远来看,信息流通是理性民主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