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意识形态的复兴也符合全球化条件下的政治大趋势。因为意识形态往往表现为一个国家软力量的核心,各大国都在努力重建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曾经流行过“意识形态终结”的说法,但在美苏冷战的格局下,这个说法并不是事实。美苏冷战不仅表现在军事上,更是表现在意识形态层面。苏东解体之后,西方又流行“历史的终结”的说法,相信西方民主政治是世界唯一的意识形态,所有其他意识形态都走入了历史。但是没有多久,全球化、恐怖主义、“文明的冲突”又把意识形态争论推到了政治的前沿。
从本质上说,中国目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重建意识形态,而是如何重建意识形态。可以相信,如何重建意识形态是一个较之如何发展经济更为困难的问题、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有关部门作了很多努力,力图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但这并不容易。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批判和革命哲学,而非发展和建设哲学。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改造成为一种发展和建设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应强调人类共享价值
也有很多人试图构造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与其说民族主义的崛起是政府提倡所致,倒不如说是中国崛起的客观结果。因为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国家自豪感和认同感。但从内外环境说,民族主义很难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时代,过度的民族主义会导致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汉族民族主义还是少数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都是要不得的。
那么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呢?中国社会复兴传统文化的努力是显见的,问题是如何改造传统文化。传统儒家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尤其是全球化已经掏空了传统文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础。在很多方面,如对非制度化的人治的强调、愚忠、愚民、歧视妇女等公共政策方面,人们看不到儒家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可以说,传统儒家可以复兴和提倡,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修养,但远不能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意识形态。
最近,中国有关方面正在讨论核心价值问题,可以把此看成重建意识形态努力的一部分。但是,如何确定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由谁来确定,有了核心价值后又如何提升到意识形态?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再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走出意识形态的贫乏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共享价值—人类共享的价值。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不仅要针对内部国民,而且也要考量到其外在影响力。只有整合了内部人民核心价值和外部世界共享价值的因素,意识形态才能得以重建,才会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月23日
人本社会主义与中共新意识形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反思改革”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知识话语的主调子。尽管各种反思关联到这些年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政策,但在反思和争论的深处,则是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疑问和挑战。如果不能回答反思和争论过程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就会成问题,改革的可持续性也会成为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社会就国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即姓“资”与姓“社”)开始进行争论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的政策。“不争论”政策的特殊时代背景是,80年代末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改革迷失了大方向,各方面的发展举步不前。不仅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遇到了困难,苏联和东欧的改革更是导致了共产主义体系的解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毅然决定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来缓解和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着的问题和矛盾。在邓小平看来,一旦国家确定了经济发展这个大目标,就要寻求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所以,不管是资本主义的方法还是社会主义的方法,只要能够推进经济发展的,中国都应当加以采用。这也就是有名的“猫论”。
“不争论”背后有远见
显然,在“不争论”的背后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远见。“不争论”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大大推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尽管市场经济得到了承认,但只处于附属的地位。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和赵紫阳的主导下,中共开始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列,市场经济在中共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成分大大增加。但一直到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才被赋予了全面的合法性。
接下来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策层面的落实。与此同时,执政党也逐渐调整其政治体系来适应新的经济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全面落实“抓大放小”,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私有化改革政策。政治改革尽管不是十五大的主调,但也可以看出中共已经开始调整当时的政治体制,最主要的是提出了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改革的方向。
从本质上说,中国目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重建意识形态,而是如何重建意识形态。可以相信,如何重建意识形态是一个较之如何发展经济更为困难的问题、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有关部门作了很多努力,力图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但这并不容易。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批判和革命哲学,而非发展和建设哲学。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改造成为一种发展和建设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应强调人类共享价值
也有很多人试图构造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与其说民族主义的崛起是政府提倡所致,倒不如说是中国崛起的客观结果。因为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国家自豪感和认同感。但从内外环境说,民族主义很难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时代,过度的民族主义会导致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汉族民族主义还是少数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都是要不得的。
那么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呢?中国社会复兴传统文化的努力是显见的,问题是如何改造传统文化。传统儒家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尤其是全球化已经掏空了传统文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础。在很多方面,如对非制度化的人治的强调、愚忠、愚民、歧视妇女等公共政策方面,人们看不到儒家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可以说,传统儒家可以复兴和提倡,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修养,但远不能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意识形态。
最近,中国有关方面正在讨论核心价值问题,可以把此看成重建意识形态努力的一部分。但是,如何确定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由谁来确定,有了核心价值后又如何提升到意识形态?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再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走出意识形态的贫乏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共享价值—人类共享的价值。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不仅要针对内部国民,而且也要考量到其外在影响力。只有整合了内部人民核心价值和外部世界共享价值的因素,意识形态才能得以重建,才会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月23日
人本社会主义与中共新意识形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反思改革”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知识话语的主调子。尽管各种反思关联到这些年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政策,但在反思和争论的深处,则是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疑问和挑战。如果不能回答反思和争论过程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就会成问题,改革的可持续性也会成为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社会就国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即姓“资”与姓“社”)开始进行争论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的政策。“不争论”政策的特殊时代背景是,80年代末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改革迷失了大方向,各方面的发展举步不前。不仅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遇到了困难,苏联和东欧的改革更是导致了共产主义体系的解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毅然决定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来缓解和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着的问题和矛盾。在邓小平看来,一旦国家确定了经济发展这个大目标,就要寻求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所以,不管是资本主义的方法还是社会主义的方法,只要能够推进经济发展的,中国都应当加以采用。这也就是有名的“猫论”。
“不争论”背后有远见
显然,在“不争论”的背后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远见。“不争论”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大大推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尽管市场经济得到了承认,但只处于附属的地位。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和赵紫阳的主导下,中共开始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列,市场经济在中共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成分大大增加。但一直到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才被赋予了全面的合法性。
接下来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策层面的落实。与此同时,执政党也逐渐调整其政治体系来适应新的经济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全面落实“抓大放小”,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私有化改革政策。政治改革尽管不是十五大的主调,但也可以看出中共已经开始调整当时的政治体制,最主要的是提出了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