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但是,整治党内腐败不能仅仅依靠党本身。很多年来,尽管出台了很多反腐败的举措,但过于重视腐败的“内部消化”,就是在执政党内部加以解决。例如,党政官员出现了腐败,往往是先党内处理,后移交给国家法律。再者,党内处理往往占用相当长的时间,而法律处理则往往是“短、平、快”。这种方式导致的社会效果就是党站在法律之上,法律只是党的纪律的附庸。因此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对矛盾:党一方面反腐败,但另一方面党似乎也能充当腐败的保护伞。如果一旦发现党政官员的腐败,法律就能马上介入,情况就会不同。这样做,既有利于法治建设,也有助于人们法治观念的确立。
“内部消化”也不利于社会的参与。今日中国社会对腐败的冷漠和无能为力是社会没有有效的参与机制的产物。官员的腐败并非一天两天之内造成的,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例表明,这些官员的腐败往往有很长的历史。正是“内部消化”机制使得这些腐败官员照样“带病上岗”,照样官运亨通。如果让社会来参与,就很容易防止这种情况。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另外一个正面作用就是,让社会对党政官员的清廉负有责任,赋予他们公民责任感。相反,如果社会对腐败持续感觉到无能为力,那么一旦这种感觉演变成为人民的力量,社会和执政党及其政府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成为一种对抗关系。
要重建执政党及其政府的道德力量,就必须走出目前主要依靠“内部消化”的格局。反腐败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内。党内纪律固然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部消化”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反腐败的主体应当是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的参与。应当再三强调的是,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反腐败,更重要的是为了道德重建。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0月9日
第四部分 重建意识形态
为什么必须重建意识形态?
最近中国社会的发展态势表明,执政党必须把重建意识形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一方面是颇具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变得活跃起来。更令人注目的是这两者呈现出相结合的倾向。中国现代史表明,社会力量和公共知识分子一旦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往往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政治能量。
1989年六四事件和东欧共产主义,特别是前苏联的解体促使中国知识界从80年代末的激进化转向90年代的保守化。80年代中期,中共高层特别是邓小平本人努力想把政治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政改来促进进一步的经济改革,这给了知识界一个极好的参与和推进国家政治转型的机会。但知识界自下而上的参与和高层自上而下的改革思路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知识界随后的激进化最终导致了六四事件。
在90年代,很难说存在着公共知识分子群。80年代,知识分子活跃在公共舞台上,但90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可以说是专注于“私人”事务,或专注于学术,或专注于抓住新出现的经济机会。而一些被称为“民族主义”、“新左派”和“保守主义”等的知识群体基本上和政府保持一致。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相同。越来越多的知识群体正在转向公共空间,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话语”建设的层次,而转向了行动取向。他们关切社会政治的发展,努力参与社会事务或者社会运动。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80年代中期。
正因为这样,最近中国有关部门对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开始批评“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认为这个概念会离间知识分子群体和党、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的政治批评词语已经很长时间不见于报端,现在拿出来使用,足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动向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在80年代,正是因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才导致官方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
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再次崛起表明了什么?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一个深层因素就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衰落。现存意识形态既不能解释现实,更不能包容由社会多元化而导致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多元意识。只要存在着意识形态的真空,那么各种社会力量必然来填补这个真空。公共知识分子必然首当其冲。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政治软力量(soft power),在执政和管理社会过程中起着其他任何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作用。首先是它起着论证执政党合法性的功能。随着传统意识形态的衰落,这种功能在迅速减小。以往,党政官员的行为受意识形态控制,能“自觉”地服从执政党的领导,现在,意识形态不再能控制和调节他们的行为,结果就是党内大规模的腐败。由于意识形态的衰落,党政官员失去了行动的准则,个人利益成为最高的行为指针,腐败成为必然。
意识形态也是党政官员政党认同感和忠诚感的主要来源。因而意识形态的衰落必然导致党政官员政党认同感和忠诚感的衰落。党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意识形态来实现的。没有了有效的意识形态,党在党政官员心目中的位置模糊起来,他们不知道党在干什么,党要求他们干什么,很多人因此迷失了方向。
“内部消化”也不利于社会的参与。今日中国社会对腐败的冷漠和无能为力是社会没有有效的参与机制的产物。官员的腐败并非一天两天之内造成的,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例表明,这些官员的腐败往往有很长的历史。正是“内部消化”机制使得这些腐败官员照样“带病上岗”,照样官运亨通。如果让社会来参与,就很容易防止这种情况。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另外一个正面作用就是,让社会对党政官员的清廉负有责任,赋予他们公民责任感。相反,如果社会对腐败持续感觉到无能为力,那么一旦这种感觉演变成为人民的力量,社会和执政党及其政府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成为一种对抗关系。
要重建执政党及其政府的道德力量,就必须走出目前主要依靠“内部消化”的格局。反腐败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内。党内纪律固然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部消化”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反腐败的主体应当是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的参与。应当再三强调的是,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反腐败,更重要的是为了道德重建。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7年10月9日
第四部分 重建意识形态
为什么必须重建意识形态?
最近中国社会的发展态势表明,执政党必须把重建意识形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一方面是颇具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变得活跃起来。更令人注目的是这两者呈现出相结合的倾向。中国现代史表明,社会力量和公共知识分子一旦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往往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政治能量。
1989年六四事件和东欧共产主义,特别是前苏联的解体促使中国知识界从80年代末的激进化转向90年代的保守化。80年代中期,中共高层特别是邓小平本人努力想把政治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政改来促进进一步的经济改革,这给了知识界一个极好的参与和推进国家政治转型的机会。但知识界自下而上的参与和高层自上而下的改革思路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知识界随后的激进化最终导致了六四事件。
在90年代,很难说存在着公共知识分子群。80年代,知识分子活跃在公共舞台上,但90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可以说是专注于“私人”事务,或专注于学术,或专注于抓住新出现的经济机会。而一些被称为“民族主义”、“新左派”和“保守主义”等的知识群体基本上和政府保持一致。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相同。越来越多的知识群体正在转向公共空间,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话语”建设的层次,而转向了行动取向。他们关切社会政治的发展,努力参与社会事务或者社会运动。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80年代中期。
正因为这样,最近中国有关部门对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开始批评“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认为这个概念会离间知识分子群体和党、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的政治批评词语已经很长时间不见于报端,现在拿出来使用,足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动向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在80年代,正是因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才导致官方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
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再次崛起表明了什么?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一个深层因素就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衰落。现存意识形态既不能解释现实,更不能包容由社会多元化而导致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多元意识。只要存在着意识形态的真空,那么各种社会力量必然来填补这个真空。公共知识分子必然首当其冲。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政治软力量(soft power),在执政和管理社会过程中起着其他任何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作用。首先是它起着论证执政党合法性的功能。随着传统意识形态的衰落,这种功能在迅速减小。以往,党政官员的行为受意识形态控制,能“自觉”地服从执政党的领导,现在,意识形态不再能控制和调节他们的行为,结果就是党内大规模的腐败。由于意识形态的衰落,党政官员失去了行动的准则,个人利益成为最高的行为指针,腐败成为必然。
意识形态也是党政官员政党认同感和忠诚感的主要来源。因而意识形态的衰落必然导致党政官员政党认同感和忠诚感的衰落。党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意识形态来实现的。没有了有效的意识形态,党在党政官员心目中的位置模糊起来,他们不知道党在干什么,党要求他们干什么,很多人因此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