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隐性社会契约,政府必须扮演主角,在发展与分配、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强有力的协调。和所有其他现代国家一样,政府应当承担起规则制定者的责任,逐渐向企业和社会力量开放政治过程,限制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能够有所作为。没有政府的制度创新,就很难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或者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从长远来看,民主政治是中国治理制度的基础,那个时候,显性契约会在中国实现。但现实地看,民主政治需要很长时间来发展。在国家转型到显性契约之前,必须重建隐性社会契约。没有这个隐性社会契约,执政基础就会不断被削弱,社会稳定就不会有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新社会契约之上的国家治理制度。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6年12月25日
第三部分 权力与腐败
副省长竞选组织部长和权钱交易
中国政治处于转型期间,各种新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几年,政坛上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有数个省份的副省长宁可放弃现有的职位,而拼命竞争地位更低的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职位。共产党干部想在低一些的位置上任职,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部门。现在,中央的一些部委想从下面抽调干部非常困难,大家都想在地方工作,而不想进北京。
初一看,这令人费解。根据一般人理性的预期,政坛上的政治人物始终应该往上提升自己,而不是相反。但是既然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同类型的政治人物有不同的动因。地方官不想进京或许是担心现有的权力被剥夺。的确,有些干部进京后就没有了权力。少数地方官在地方待久了,就形成了自己几乎独立的权力体系,变成了地方小皇帝。有时候,这些地方小皇帝权大势重,中央政府对他们奈何不得,只好对他们进行上调。也有时候,这些小皇帝并没有明显地犯错误,中央政府也采取上调的方法,到北京后再削弱他们的权力(现在,更经常的是进行地方干部的轮调,以此来防止地方权力体系的形成)。上调如果意味着削权,地方官当然是不想干的。
有些地方官不想上调则是因为他们想得开。他们愿意待在地方,不想去中央的眼皮底下。中国地域广阔,中央的政策命令越往下面,变形越大,或者说越到下面,政策实行的伸缩性就越大。现在中央搞机构改革,搞廉政,政策自上而下地执行,越上面越严格。地方官自然不想上调,以图在地方享受更多的实惠。
但是,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这样往下沉的事情则更为严重,它完全是今日中国政坛权钱交易的写照。谁都承认中国的政治腐败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但并不是任何国家机构的任职干部都有机会从事腐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想腐败也无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干部要腐败就必须先找到腐败的机会。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就是一个途径。
这并不是说,副省长的职位上就不能腐败,也有很多副省长被发现很腐败。在副省长中,是否有机会腐败主要取决于副省长所分管的事情。同时,副省长也不见得有实权。很多地方,副省长由民主党派人士甚至是无党派人士担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与组织部长相比,副省长腐败的机会要少得多,且制度化程度也低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各省的组织部长掌握着地方的人事大权,并且省组织部长是当然的省常委委员,属于名副其实的省委领导班子。
组织部是中共的命脉,掌握着几乎所有官员的命运。中共的官员并非选举产生,所有重要的干部都是由自上而下的任命产生的。省组织部掌握着干部的人事任命权,省内官员的升迁都必须过省组织部这一关。尽管省委书记和其他的省委常委都有权影响人事任命,但省组织部负责具体操作,并且掌握着官员的详细材料。过不了省组织部这一关,干部的升迁几乎不可能。再者,即使省组织部不能影响一项特定的任命,也有实际上的否决权。组织部掌握着干部的所有材料,有权对特定干部进行政治调查。如果组织部想做,否决一个官员的升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无论是想升官还是要保持现在的职位,组织部是不可冒犯的。社会上流传的所谓的“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就是共产党干部经验的真实表露。稍微了解中国政治内情的人都知道,组织部既是中共政权最重要的一个组织,也是最容易腐败的组织之一。每次考察干部都可以造就组织部门的一些人致富,有些是组织部门的人主动腐败,向被考察的干部要钱要礼,而另外一些则是被动腐败。一些权力欲望强烈而实际上又没有能力的干部,只好依靠腐败组织部来得到升迁或者保持职位。
副省长要下沉为组织部长,这个现象既反映了中共政治中的权钱交易现象,更反映了中共党内腐败已经是制度化了的事实。江泽民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后强调,要用五年的时间解决中共党内的腐败问题。这些年来,中共反腐败的力度不可说小,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但是腐败却依旧严重。为什么?从副省长竞选组织部长的例子中可以获得一些答案。
从长远来看,民主政治是中国治理制度的基础,那个时候,显性契约会在中国实现。但现实地看,民主政治需要很长时间来发展。在国家转型到显性契约之前,必须重建隐性社会契约。没有这个隐性社会契约,执政基础就会不断被削弱,社会稳定就不会有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新社会契约之上的国家治理制度。
原刊于《联合早报》2006年12月25日
第三部分 权力与腐败
副省长竞选组织部长和权钱交易
中国政治处于转型期间,各种新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几年,政坛上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有数个省份的副省长宁可放弃现有的职位,而拼命竞争地位更低的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职位。共产党干部想在低一些的位置上任职,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部门。现在,中央的一些部委想从下面抽调干部非常困难,大家都想在地方工作,而不想进北京。
初一看,这令人费解。根据一般人理性的预期,政坛上的政治人物始终应该往上提升自己,而不是相反。但是既然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同类型的政治人物有不同的动因。地方官不想进京或许是担心现有的权力被剥夺。的确,有些干部进京后就没有了权力。少数地方官在地方待久了,就形成了自己几乎独立的权力体系,变成了地方小皇帝。有时候,这些地方小皇帝权大势重,中央政府对他们奈何不得,只好对他们进行上调。也有时候,这些小皇帝并没有明显地犯错误,中央政府也采取上调的方法,到北京后再削弱他们的权力(现在,更经常的是进行地方干部的轮调,以此来防止地方权力体系的形成)。上调如果意味着削权,地方官当然是不想干的。
有些地方官不想上调则是因为他们想得开。他们愿意待在地方,不想去中央的眼皮底下。中国地域广阔,中央的政策命令越往下面,变形越大,或者说越到下面,政策实行的伸缩性就越大。现在中央搞机构改革,搞廉政,政策自上而下地执行,越上面越严格。地方官自然不想上调,以图在地方享受更多的实惠。
但是,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这样往下沉的事情则更为严重,它完全是今日中国政坛权钱交易的写照。谁都承认中国的政治腐败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但并不是任何国家机构的任职干部都有机会从事腐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想腐败也无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干部要腐败就必须先找到腐败的机会。副省长竞选省组织部长就是一个途径。
这并不是说,副省长的职位上就不能腐败,也有很多副省长被发现很腐败。在副省长中,是否有机会腐败主要取决于副省长所分管的事情。同时,副省长也不见得有实权。很多地方,副省长由民主党派人士甚至是无党派人士担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与组织部长相比,副省长腐败的机会要少得多,且制度化程度也低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各省的组织部长掌握着地方的人事大权,并且省组织部长是当然的省常委委员,属于名副其实的省委领导班子。
组织部是中共的命脉,掌握着几乎所有官员的命运。中共的官员并非选举产生,所有重要的干部都是由自上而下的任命产生的。省组织部掌握着干部的人事任命权,省内官员的升迁都必须过省组织部这一关。尽管省委书记和其他的省委常委都有权影响人事任命,但省组织部负责具体操作,并且掌握着官员的详细材料。过不了省组织部这一关,干部的升迁几乎不可能。再者,即使省组织部不能影响一项特定的任命,也有实际上的否决权。组织部掌握着干部的所有材料,有权对特定干部进行政治调查。如果组织部想做,否决一个官员的升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无论是想升官还是要保持现在的职位,组织部是不可冒犯的。社会上流传的所谓的“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就是共产党干部经验的真实表露。稍微了解中国政治内情的人都知道,组织部既是中共政权最重要的一个组织,也是最容易腐败的组织之一。每次考察干部都可以造就组织部门的一些人致富,有些是组织部门的人主动腐败,向被考察的干部要钱要礼,而另外一些则是被动腐败。一些权力欲望强烈而实际上又没有能力的干部,只好依靠腐败组织部来得到升迁或者保持职位。
副省长要下沉为组织部长,这个现象既反映了中共政治中的权钱交易现象,更反映了中共党内腐败已经是制度化了的事实。江泽民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后强调,要用五年的时间解决中共党内的腐败问题。这些年来,中共反腐败的力度不可说小,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但是腐败却依旧严重。为什么?从副省长竞选组织部长的例子中可以获得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