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四年不见的重逢,伊七与小千代亲切地出来迎接谦二。谦二在九月上旬抵达,此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就与伊七和小千代在贮藏室共同生活。伊七与小千代仍旧叫唤他“谦”,比起新潟,此处更让谦二感到安心。
不过此地的生活也非常严峻。在这个贮藏室内,虽然有从中野运来、让谦二怀念不已的餐具架和佛坛,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其他留在中野仅有的一点家具,因为一九四五年三月东京大空袭后遭强制疏散,政府无法分配足够的输送力,因此无法运来。
伊七此时已经七十二岁,小千代则是七十一岁,而且伊七还半身不遂。雄次自己也因通货膨胀,存款缩水,所以无法期待他的援助,只能极力节省现金支出,连鞋子穿坏了都无法购买,谦二与伊七一同将蒿草敲软后,自己编织草鞋。
饮食方面,除了米饭与蔬菜之外,只偶尔吃点酱油煮鱼。农家的厨房仅有灶,既没瓦斯也无自来水。贮藏室内虽然有盏电灯,但除此之外处于“完全没有文明器物”的状态。金属式的澡盆,也就是所谓的五右卫门风吕,必须去户外水井以水桶打水运送数十次,接着捡拾蒿草或树叶烧火煮水。加上谦二总共有十一个人要洗澡,到了后半段水都混浊了。谦二认为:
官僚或高阶军官们,即便战败,在停战和约后仍可领取退休金。可是一般庶民工作一辈子存下来的钱,却在战后通膨中消失殆尽。发起愚蠢的战争、造成大量死亡、把父亲与外祖父母的生活逼上绝境的那票人,应该要负起责任才对。
此时小千代也哀叹联络不上自己的二女儿美登里。谦二的母亲芳江是小千代的长女,已经死于结核病。对小千代而言,美登里是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美登里大约在一九三〇年便与丈夫和两个小孩一同移民巴西。一九三六年柏林奥运时,她还写信回来说,一九四〇年会回来拜访预定举办奥运的东京,但此后因为战争断了音讯,尽管战后不知写了几封信联络,仍然音信全无。
我还记得战争之前拿着写有美登里姨妈地址的信封,靠着在早实学来的英文字母,帮忙写下葡萄牙文的地址:“Asai, Santa Catalina, Parana, Brazil Asai”(Asai,圣卡塔琳娜,巴拉那,巴西)。巴拉那是州名,圣卡塔琳娜是铁道路线的名称,Asai是住有大量日裔移民的城镇,据说是来自“朝日(Asahi)”这个词。
吉田家的长男与次男都对美登里有所抱怨,“自己的爸妈处境如此艰难,竟然连一封信也不回”。吉田家长男目前是一家之主,次男则在附近经营一家收音机店,生意相当兴隆,次男的儿子之一在冈山的日银支行上班。谦二也曾经到冈山去拜访这位次男的儿子,当地经历过一九四五年五月的空袭,当时正在复苏重建当中。
大约与外祖父母生活了一个月,谦二开始思考今后的情况。究竟应该待在冈山陪伴伊七与小千代,还是回到新潟与父亲雄次过生活。对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只有谦二这么一个帮手。如前所述,雄次其实也担心谦二就这么在冈山定居下来。
谦二对于自己应该回到新潟或是留在冈山,感到犹疑不定,而让谦二下定决心的,是平时沉默寡言的伊七,若无其事说出的一句话。
外祖父对我说“够了,可以啦!”让我知道回新潟才是对的。外祖父无论如何至少跟亲戚们住在一起,可是父亲却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而且当时也觉得,即便没有共同生活,孩子奉养照顾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
十月初,谦二离开了冈山。在贮藏室前,伊七与小千代对他依依不舍。从结果而言,这是谦二与伊七最后一次见面了。
虽说如此,即便回到新潟,割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离开冈山后,谦二先前往东京一趟。入伍前就职的富士通信机基于对出征士兵的义务,理应保障他到归国复员为止的职位,而且他离开时间的薪水,应该也要依照入伍前的薪水基准,在不换算通膨的情况下,汇款给父亲雄次。
当时因为粮食供给困难,对流入东京的人口数量有所限制。如果没有东京的在职证明便无法领取米谷存折,没有官方发给的米谷存折,就无法购买配给米粮,只能在黑市购买高价的稻米。当时的米谷存折,实际上就等于身份证明书。如果能在富士通信机复职,就可以领取米谷存折,谦二抱着这份期待,搭上了山阳本线。
看过了遭受空袭烧毁的神户、大阪与名古屋后,来到东京果然也是一副废墟景象。抵达东京后他先前往位于中野、伊七的侄女家借住。伊七事前已经写信给侄女请托。这位侄女的住宅与谦二住在高圆寺时的“长屋”类似,都是两层楼建筑,二楼目前空着。侄女的丈夫是一位性格爽朗的电器工人,因为战后重建的需要,收入似乎还不错。
在此处大约叨扰了两周,虽然是远亲,他们一家还是热情接待了谦二。谦二却在半夜因忍不住饥饿,把家中整批蒸煮的芋头都吃掉了,从西伯利亚返国还不到两个月,看到食物就忍不住要吃掉的习惯,还没彻底改掉。
首先,谦二先前往入伍之前居住过的中野的住处一探,但谦二原本居住的区域,因为空袭已经彻底变成废墟。
这个区域的整理完全没有进展,活生生就是被轰炸后的模样。烧剩的木材与其他尚可使用的物资都被搬走了,只有垃圾被散乱地留在原地。原本那么大的中野公营市场,完全看不到痕迹,只留下焚烧过后的残迹。当时无限感慨,我的故乡已经完全消失了。
不过此地的生活也非常严峻。在这个贮藏室内,虽然有从中野运来、让谦二怀念不已的餐具架和佛坛,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其他留在中野仅有的一点家具,因为一九四五年三月东京大空袭后遭强制疏散,政府无法分配足够的输送力,因此无法运来。
伊七此时已经七十二岁,小千代则是七十一岁,而且伊七还半身不遂。雄次自己也因通货膨胀,存款缩水,所以无法期待他的援助,只能极力节省现金支出,连鞋子穿坏了都无法购买,谦二与伊七一同将蒿草敲软后,自己编织草鞋。
饮食方面,除了米饭与蔬菜之外,只偶尔吃点酱油煮鱼。农家的厨房仅有灶,既没瓦斯也无自来水。贮藏室内虽然有盏电灯,但除此之外处于“完全没有文明器物”的状态。金属式的澡盆,也就是所谓的五右卫门风吕,必须去户外水井以水桶打水运送数十次,接着捡拾蒿草或树叶烧火煮水。加上谦二总共有十一个人要洗澡,到了后半段水都混浊了。谦二认为:
官僚或高阶军官们,即便战败,在停战和约后仍可领取退休金。可是一般庶民工作一辈子存下来的钱,却在战后通膨中消失殆尽。发起愚蠢的战争、造成大量死亡、把父亲与外祖父母的生活逼上绝境的那票人,应该要负起责任才对。
此时小千代也哀叹联络不上自己的二女儿美登里。谦二的母亲芳江是小千代的长女,已经死于结核病。对小千代而言,美登里是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美登里大约在一九三〇年便与丈夫和两个小孩一同移民巴西。一九三六年柏林奥运时,她还写信回来说,一九四〇年会回来拜访预定举办奥运的东京,但此后因为战争断了音讯,尽管战后不知写了几封信联络,仍然音信全无。
我还记得战争之前拿着写有美登里姨妈地址的信封,靠着在早实学来的英文字母,帮忙写下葡萄牙文的地址:“Asai, Santa Catalina, Parana, Brazil Asai”(Asai,圣卡塔琳娜,巴拉那,巴西)。巴拉那是州名,圣卡塔琳娜是铁道路线的名称,Asai是住有大量日裔移民的城镇,据说是来自“朝日(Asahi)”这个词。
吉田家的长男与次男都对美登里有所抱怨,“自己的爸妈处境如此艰难,竟然连一封信也不回”。吉田家长男目前是一家之主,次男则在附近经营一家收音机店,生意相当兴隆,次男的儿子之一在冈山的日银支行上班。谦二也曾经到冈山去拜访这位次男的儿子,当地经历过一九四五年五月的空袭,当时正在复苏重建当中。
大约与外祖父母生活了一个月,谦二开始思考今后的情况。究竟应该待在冈山陪伴伊七与小千代,还是回到新潟与父亲雄次过生活。对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只有谦二这么一个帮手。如前所述,雄次其实也担心谦二就这么在冈山定居下来。
谦二对于自己应该回到新潟或是留在冈山,感到犹疑不定,而让谦二下定决心的,是平时沉默寡言的伊七,若无其事说出的一句话。
外祖父对我说“够了,可以啦!”让我知道回新潟才是对的。外祖父无论如何至少跟亲戚们住在一起,可是父亲却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而且当时也觉得,即便没有共同生活,孩子奉养照顾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
十月初,谦二离开了冈山。在贮藏室前,伊七与小千代对他依依不舍。从结果而言,这是谦二与伊七最后一次见面了。
虽说如此,即便回到新潟,割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离开冈山后,谦二先前往东京一趟。入伍前就职的富士通信机基于对出征士兵的义务,理应保障他到归国复员为止的职位,而且他离开时间的薪水,应该也要依照入伍前的薪水基准,在不换算通膨的情况下,汇款给父亲雄次。
当时因为粮食供给困难,对流入东京的人口数量有所限制。如果没有东京的在职证明便无法领取米谷存折,没有官方发给的米谷存折,就无法购买配给米粮,只能在黑市购买高价的稻米。当时的米谷存折,实际上就等于身份证明书。如果能在富士通信机复职,就可以领取米谷存折,谦二抱着这份期待,搭上了山阳本线。
看过了遭受空袭烧毁的神户、大阪与名古屋后,来到东京果然也是一副废墟景象。抵达东京后他先前往位于中野、伊七的侄女家借住。伊七事前已经写信给侄女请托。这位侄女的住宅与谦二住在高圆寺时的“长屋”类似,都是两层楼建筑,二楼目前空着。侄女的丈夫是一位性格爽朗的电器工人,因为战后重建的需要,收入似乎还不错。
在此处大约叨扰了两周,虽然是远亲,他们一家还是热情接待了谦二。谦二却在半夜因忍不住饥饿,把家中整批蒸煮的芋头都吃掉了,从西伯利亚返国还不到两个月,看到食物就忍不住要吃掉的习惯,还没彻底改掉。
首先,谦二先前往入伍之前居住过的中野的住处一探,但谦二原本居住的区域,因为空袭已经彻底变成废墟。
这个区域的整理完全没有进展,活生生就是被轰炸后的模样。烧剩的木材与其他尚可使用的物资都被搬走了,只有垃圾被散乱地留在原地。原本那么大的中野公营市场,完全看不到痕迹,只留下焚烧过后的残迹。当时无限感慨,我的故乡已经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