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民主运动虽然没有出现殴打场面,但比起内务班私刑,精神上的苦痛更加可怕。内务班私刑是由老兵殴打新兵,打完了也就结束了,而且大家同为新兵,多少还算安心。可是民主运动中,万一被打上反动分子的烙印,就会影响到所有的生活层面。你永远不知道何时会被何人检举。谁可能是积极分子,谁应该不是,这一切都没有清楚的界线。
在军队中,不管发动私刑或遭受私刑,双方都认为做出这种行为很愚蠢。可是被指为反动,便可能遭列黑名单,导致无法回国。因此究竟要一味保持沉默,还是要大表赞成?我自己即便没有积极参与,仍然扮演起哄群众的角色大喊:“没错!没错!”如果不这么做,自己也会被打为反动派。
不过,从北陵一起来的人,彼此内心都还有个分寸,但随着移出的人愈来愈多,大家便愈发毫不留情。一九四七年四月左右,营内大部分还都是熟人,大家仍然认为,到面包工厂作业后偷些面包回来分给营内的同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到了该年年底,“究竟是谁在盗取劳工祖国苏联的财产?”这种气氛便逐渐酝酿起来。
几乎民主集团的任何活动,都给人毫无意义的感觉。一九四七年年中,大家开始轮流进行被称为“十字路口演讲”的街头演说训练。听说是为了回日本之后,可以站在街头对工人与农民表达诉求的练习。“不干的话就被当作反动派,所以只好把平常听到的惯用字句拼凑着演说,但其实也说得很糟。我一边想着回到日本我也不干这种事情,一边形式上照做,应付了事。”
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的劳动节,俘虏们在战俘营内进行示威,在营区的围墙内揭起打倒资本主义与打倒帝国主义的游行。
这简直就是小孩的战争游戏。在示威游行时,年轻的积极分子穿越游行队伍,队伍内的人们以为伟大的指导者要通过,自然让开一条道路,让他们通行。这时候年长的积极分子,突然站出来训诫不可以穿越游行队伍。究竟该听谁的才对,完全没有标准可言,大家都无所适从。
一九四七年冬天,谦二也差点遭到检举。他睡觉时说了句梦话“民主运动什么的,只会出现在西伯利亚啦”,被附近的民主集团积极分子听到,第二天被他召唤“喂,你来一下”,“阿熊,你说那些话,还好只是被我们听到,自己要多小心点。那副德性可不行”。
对方来自东京,是个朴素的工厂工人,因为自身的遭遇而率直地信仰着马克思主义。贫农与工人出身的积极分子中,有些人确实因此豁然开朗,终于理解自己为何不断工作,仍然无法脱离贫困的理由。贺屋就是属于这一型的人,我因为平时和他还有些人情往来,所以这件事就这么作罢了。如果检举我的反动行为,他应该可以赚取一些点数,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自己非常感谢他的关照,但一想到可能被更恶毒的积极分子听到,脊背就一阵发凉。
积极参与民主运动的人,大概有几种类型。首先就是出身农民或劳工,因为性格率直,终于遇到可以解释自己处境的理论,因此直接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人大多是年轻人。我也读过一些回忆录,知道部分年轻军官与来自“满蒙开拓团”的青年中,也有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我自己也有印象在《日本新闻》连载上读过帝国主义论。金融的寡头支配、资本输出、分割世界、再分割等,光是学会这些从没见过的名词,就觉得理解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了。那大概是战前就学过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俘虏所写的文章。战俘营的积极分子讲课都无聊至极,我大概都装出一副努力听讲的模样,但其实一点都不在意讲课内容,虽然听说有些课程真的有值得学习之处。部分人真的相当热心地在参与这些活动。
不过,不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也不少。成为积极分子后,可以免除劳役,获得各种好处,在厨房安插一些与他们意气相通的人,还能控制粮食分配;而且被容许离开战俘营去培训学校上课,这对一般俘虏而言,简直是做梦般的待遇。所以有些看到机会便充满斗争心的人,就会趁着民主运动这个机会向上攀爬。另外还有一种,纯属喜欢霸凌别人的类型。可以说有各式各样的状况,人类的本性,就在这些情境下展露无遗。
至于苏联方面对这些运动参与到什么程度?从结论而言,苏联方面确实有加以策动,但日本俘虏们自己反应过度的情况却占了绝大多数。毕竟苏方在民主运动中禁止体罚,他们也不愿意大家过度热衷于运动,而造成劳役作业效率低下。
以我所待的战俘营为例,我认为苏方对这些运动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如果检举反动搞太晚,就可能影响到第二天的劳役作业,那时苏方就会介入要求停止。“政治军官”暂且不论,对战俘营的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运动并非他们关心的事情。
一九四八年春天,积极分子们重新开始制作战俘营壁报新闻,上面画着从作业场偷取面包、藏于帽子中带回营内的检举漫画,似乎要整肃“背叛工人祖国的反动”。漫画后方还画着一位苏联军官,这点让亚夫马德林觉得有问题。制作壁报的一伙,表示这幅画“获得袴田先生(在赤塔积极分子中具有领导地位,颇为知名的袴田陆奥男)的许可”,向亚夫马德林抗辩。不过亚夫马德林对他们怒吼:“这地方到底谁做主!”把他们都赶了回去。
在军队中,不管发动私刑或遭受私刑,双方都认为做出这种行为很愚蠢。可是被指为反动,便可能遭列黑名单,导致无法回国。因此究竟要一味保持沉默,还是要大表赞成?我自己即便没有积极参与,仍然扮演起哄群众的角色大喊:“没错!没错!”如果不这么做,自己也会被打为反动派。
不过,从北陵一起来的人,彼此内心都还有个分寸,但随着移出的人愈来愈多,大家便愈发毫不留情。一九四七年四月左右,营内大部分还都是熟人,大家仍然认为,到面包工厂作业后偷些面包回来分给营内的同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到了该年年底,“究竟是谁在盗取劳工祖国苏联的财产?”这种气氛便逐渐酝酿起来。
几乎民主集团的任何活动,都给人毫无意义的感觉。一九四七年年中,大家开始轮流进行被称为“十字路口演讲”的街头演说训练。听说是为了回日本之后,可以站在街头对工人与农民表达诉求的练习。“不干的话就被当作反动派,所以只好把平常听到的惯用字句拼凑着演说,但其实也说得很糟。我一边想着回到日本我也不干这种事情,一边形式上照做,应付了事。”
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的劳动节,俘虏们在战俘营内进行示威,在营区的围墙内揭起打倒资本主义与打倒帝国主义的游行。
这简直就是小孩的战争游戏。在示威游行时,年轻的积极分子穿越游行队伍,队伍内的人们以为伟大的指导者要通过,自然让开一条道路,让他们通行。这时候年长的积极分子,突然站出来训诫不可以穿越游行队伍。究竟该听谁的才对,完全没有标准可言,大家都无所适从。
一九四七年冬天,谦二也差点遭到检举。他睡觉时说了句梦话“民主运动什么的,只会出现在西伯利亚啦”,被附近的民主集团积极分子听到,第二天被他召唤“喂,你来一下”,“阿熊,你说那些话,还好只是被我们听到,自己要多小心点。那副德性可不行”。
对方来自东京,是个朴素的工厂工人,因为自身的遭遇而率直地信仰着马克思主义。贫农与工人出身的积极分子中,有些人确实因此豁然开朗,终于理解自己为何不断工作,仍然无法脱离贫困的理由。贺屋就是属于这一型的人,我因为平时和他还有些人情往来,所以这件事就这么作罢了。如果检举我的反动行为,他应该可以赚取一些点数,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自己非常感谢他的关照,但一想到可能被更恶毒的积极分子听到,脊背就一阵发凉。
积极参与民主运动的人,大概有几种类型。首先就是出身农民或劳工,因为性格率直,终于遇到可以解释自己处境的理论,因此直接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人大多是年轻人。我也读过一些回忆录,知道部分年轻军官与来自“满蒙开拓团”的青年中,也有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我自己也有印象在《日本新闻》连载上读过帝国主义论。金融的寡头支配、资本输出、分割世界、再分割等,光是学会这些从没见过的名词,就觉得理解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了。那大概是战前就学过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俘虏所写的文章。战俘营的积极分子讲课都无聊至极,我大概都装出一副努力听讲的模样,但其实一点都不在意讲课内容,虽然听说有些课程真的有值得学习之处。部分人真的相当热心地在参与这些活动。
不过,不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也不少。成为积极分子后,可以免除劳役,获得各种好处,在厨房安插一些与他们意气相通的人,还能控制粮食分配;而且被容许离开战俘营去培训学校上课,这对一般俘虏而言,简直是做梦般的待遇。所以有些看到机会便充满斗争心的人,就会趁着民主运动这个机会向上攀爬。另外还有一种,纯属喜欢霸凌别人的类型。可以说有各式各样的状况,人类的本性,就在这些情境下展露无遗。
至于苏联方面对这些运动参与到什么程度?从结论而言,苏联方面确实有加以策动,但日本俘虏们自己反应过度的情况却占了绝大多数。毕竟苏方在民主运动中禁止体罚,他们也不愿意大家过度热衷于运动,而造成劳役作业效率低下。
以我所待的战俘营为例,我认为苏方对这些运动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如果检举反动搞太晚,就可能影响到第二天的劳役作业,那时苏方就会介入要求停止。“政治军官”暂且不论,对战俘营的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运动并非他们关心的事情。
一九四八年春天,积极分子们重新开始制作战俘营壁报新闻,上面画着从作业场偷取面包、藏于帽子中带回营内的检举漫画,似乎要整肃“背叛工人祖国的反动”。漫画后方还画着一位苏联军官,这点让亚夫马德林觉得有问题。制作壁报的一伙,表示这幅画“获得袴田先生(在赤塔积极分子中具有领导地位,颇为知名的袴田陆奥男)的许可”,向亚夫马德林抗辩。不过亚夫马德林对他们怒吼:“这地方到底谁做主!”把他们都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