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过同样,这样的批评也适用于日本方面。虽说大日本帝国统治朝鲜时出现赤字,但这并不能当作是日本曾在朝鲜施予善行的根据。而日军在亚洲各地掠夺当地居民的物资,加上轻视补给与管理拙劣,最终责任仍应落在把战线扩大到与自己国力不相称的日本政府上。即便第一线的士兵们不怀恶意,国家仍责无旁贷。而与上述俄国方面历史学家相似的发言,是否也存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这点诸位不妨试着思考看看。
三、饭盒是活命的基础
在这种状态下,被摆在窘迫的苏联社会最底层的俘虏们,他们的生活也达到一种极限状态。根据谦二的说法:“完全就是活在原始时代。”
抵达战俘营时,谦二还穿着日本军服,身上带着的物品只有饭盒、水壶、用旧的军用毛毯以及背包中稀少的日用品。虽说是日用品,但既没茶杯也没牙刷或餐具,连换穿的内衣都没有。
当时带些什么东西,已经不太记得,但有军用袜与裁缝袋。裁缝袋是外祖母小千代在我入伍时让我带在身上的,后来起了非常大的功效。因为没有任何换穿衣物,衣服破了就得自己缝补。在零下四十度的西伯利亚寒冬中,衣服穿不好是会要人命的。缝线没了之后,就从不穿的军用袜上拆线来用。
特别是缝衣针,在战俘营算是贵重物品。一九四六年夏天之后,有些手巧的俘虏会利用打火石自行制作,也有人利用得到的铁丝磨针。不过将铁丝磨尖虽然不难,但该如何在后端打洞让线穿过,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自己带着针线,所以无须苦恼这些问题。
破布也算是贵重物品。衣服破掉时,如果不加上一块补丁就直接缝补,很快又会再度破裂。可是可以当作补丁的破布在战俘营中难以找到,大概都是大家外出作业时,与其他可能对生活有帮助的东西一同捡拾回来。
另外在谦二的杂物背包中,除了几件仅有的物品之外,还有一面日本国旗。那是入伍的时候特别配给的物品。在移送往西伯利亚途中,谦二一直把这面“日之丸”国旗“当作洗澡时的浴巾”来使用。
那面“日之丸”,在抵达战俘营约十天后,就被苏联兵没收了。苏联士兵之间一直认为日本士兵带有值钱的物品,不断以检查的名义进行没收。
原本他们也是穷人,拥有的东西大概不会比俘虏多。当我们外出劳务作业时也发现,苏联境内的人们似乎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甚至有些苏联女性还穿着从中国东北运来的日军军服。没收“日之丸”国旗也不是出于思想上的考虑,大概只是被他们拿去当成围巾或头巾吧。
我们这边对于没收,也不会去联想什么思想问题。不少日本军的军官回忆录中写过自己的手表被苏联士兵拿走,我从开始就没戴表,毕竟新兵连看表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十四区第二分所中有两幢木造建筑物。谦二等人入住的兵营是天花板较高,类似仓库的平房建筑物,里面大约收容了五百人。另一幢建筑则有大队本部、厨房、医务室、食堂、苏联方面的办公室等,是一幢较小的建筑。但谦二一行人刚到此地时,只觉得这些建筑物“就像废弃物放置场一般”,根本不具备任何功能。因为食堂无法使用,用餐时都将杂烩粥装在木桶中,拿到兵营内分配。
谦二入住的兵营中备有让俘虏们睡觉的木造居住空间。完全没有个人空间,只有像“养蚕架”的大型三层床。俘虏们便挤在上面,爬上去后若不盘腿坐着,头会立刻碰到天花板。兵营中的照明,只靠着一颗无罩外露的电灯泡。
兵营中有两组三层床,一组可以睡上一个中队,约两百人。每个卧铺分给七八人使用,每个人大概只有五十厘米宽的空间,肩并肩便会互相挤碰,所以俘虏们彼此都头脚交错着睡下。
卧铺由圆木背板组装而成,背面摇摇晃晃,这种只是由背板排列而成的三层床并不牢固,只要一个人翻身,周围其他人的背板都会跟着摇晃。虽然集合了大家手边有的毛毯铺上,冬天仍冷到无法忍受,必须穿着外套才能入睡。谦二一开始睡在卧铺的第三层,后来搬到第一层,上层的木屑与灰尘老是灰扑扑地不断落下。
西伯利亚的晚上,温度会降至零下四十五度,如果没有暖炉便无法存活。战俘营的兵营虽然也备有壁炉,但又小又缺乏燃料。他们度过的第一个冬天,每个人拥有的寝具只有一张毛毯与一件外套,感到寒冷的时候,得靠着旁边俘虏的体温彼此取暖。
服装就那么一套,无可替换。最初的冬天为了御寒,会将装水泥的纸袋切出可以伸出手脚的洞后穿上取暖。纸具有隔热效果,多少能够保暖。袜子破得很快,需要拿破布等物品包缠以防冻伤。
赤塔没有上、下水道,俄国人也从流过市镇南边的河川汲水使用。先以大桶到河川装水,再以双马车载往市镇巡回分配,各个家庭以此作为生活用水。在战俘营也设有大桶存水使用。家庭用水的废水都丢在家中,但隆冬时节往往迅速结冰。
因此水也属于贵重物品,如果没水,俘虏连脸都没办法洗,喝的只有早上提供的热汤。第一个冬天只能任头发与胡须不断生长,得等到翌年夏天较有空闲时,才能到赤塔南边的河川去清洗内衣。谦二说最初的冬天没有清洗过衣物的记忆。虽然如此,因为湿度很低,几乎没有流汗,加上营养不良导致新陈代谢缓慢,几乎也没什么体垢。
三、饭盒是活命的基础
在这种状态下,被摆在窘迫的苏联社会最底层的俘虏们,他们的生活也达到一种极限状态。根据谦二的说法:“完全就是活在原始时代。”
抵达战俘营时,谦二还穿着日本军服,身上带着的物品只有饭盒、水壶、用旧的军用毛毯以及背包中稀少的日用品。虽说是日用品,但既没茶杯也没牙刷或餐具,连换穿的内衣都没有。
当时带些什么东西,已经不太记得,但有军用袜与裁缝袋。裁缝袋是外祖母小千代在我入伍时让我带在身上的,后来起了非常大的功效。因为没有任何换穿衣物,衣服破了就得自己缝补。在零下四十度的西伯利亚寒冬中,衣服穿不好是会要人命的。缝线没了之后,就从不穿的军用袜上拆线来用。
特别是缝衣针,在战俘营算是贵重物品。一九四六年夏天之后,有些手巧的俘虏会利用打火石自行制作,也有人利用得到的铁丝磨针。不过将铁丝磨尖虽然不难,但该如何在后端打洞让线穿过,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自己带着针线,所以无须苦恼这些问题。
破布也算是贵重物品。衣服破掉时,如果不加上一块补丁就直接缝补,很快又会再度破裂。可是可以当作补丁的破布在战俘营中难以找到,大概都是大家外出作业时,与其他可能对生活有帮助的东西一同捡拾回来。
另外在谦二的杂物背包中,除了几件仅有的物品之外,还有一面日本国旗。那是入伍的时候特别配给的物品。在移送往西伯利亚途中,谦二一直把这面“日之丸”国旗“当作洗澡时的浴巾”来使用。
那面“日之丸”,在抵达战俘营约十天后,就被苏联兵没收了。苏联士兵之间一直认为日本士兵带有值钱的物品,不断以检查的名义进行没收。
原本他们也是穷人,拥有的东西大概不会比俘虏多。当我们外出劳务作业时也发现,苏联境内的人们似乎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甚至有些苏联女性还穿着从中国东北运来的日军军服。没收“日之丸”国旗也不是出于思想上的考虑,大概只是被他们拿去当成围巾或头巾吧。
我们这边对于没收,也不会去联想什么思想问题。不少日本军的军官回忆录中写过自己的手表被苏联士兵拿走,我从开始就没戴表,毕竟新兵连看表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十四区第二分所中有两幢木造建筑物。谦二等人入住的兵营是天花板较高,类似仓库的平房建筑物,里面大约收容了五百人。另一幢建筑则有大队本部、厨房、医务室、食堂、苏联方面的办公室等,是一幢较小的建筑。但谦二一行人刚到此地时,只觉得这些建筑物“就像废弃物放置场一般”,根本不具备任何功能。因为食堂无法使用,用餐时都将杂烩粥装在木桶中,拿到兵营内分配。
谦二入住的兵营中备有让俘虏们睡觉的木造居住空间。完全没有个人空间,只有像“养蚕架”的大型三层床。俘虏们便挤在上面,爬上去后若不盘腿坐着,头会立刻碰到天花板。兵营中的照明,只靠着一颗无罩外露的电灯泡。
兵营中有两组三层床,一组可以睡上一个中队,约两百人。每个卧铺分给七八人使用,每个人大概只有五十厘米宽的空间,肩并肩便会互相挤碰,所以俘虏们彼此都头脚交错着睡下。
卧铺由圆木背板组装而成,背面摇摇晃晃,这种只是由背板排列而成的三层床并不牢固,只要一个人翻身,周围其他人的背板都会跟着摇晃。虽然集合了大家手边有的毛毯铺上,冬天仍冷到无法忍受,必须穿着外套才能入睡。谦二一开始睡在卧铺的第三层,后来搬到第一层,上层的木屑与灰尘老是灰扑扑地不断落下。
西伯利亚的晚上,温度会降至零下四十五度,如果没有暖炉便无法存活。战俘营的兵营虽然也备有壁炉,但又小又缺乏燃料。他们度过的第一个冬天,每个人拥有的寝具只有一张毛毯与一件外套,感到寒冷的时候,得靠着旁边俘虏的体温彼此取暖。
服装就那么一套,无可替换。最初的冬天为了御寒,会将装水泥的纸袋切出可以伸出手脚的洞后穿上取暖。纸具有隔热效果,多少能够保暖。袜子破得很快,需要拿破布等物品包缠以防冻伤。
赤塔没有上、下水道,俄国人也从流过市镇南边的河川汲水使用。先以大桶到河川装水,再以双马车载往市镇巡回分配,各个家庭以此作为生活用水。在战俘营也设有大桶存水使用。家庭用水的废水都丢在家中,但隆冬时节往往迅速结冰。
因此水也属于贵重物品,如果没水,俘虏连脸都没办法洗,喝的只有早上提供的热汤。第一个冬天只能任头发与胡须不断生长,得等到翌年夏天较有空闲时,才能到赤塔南边的河川去清洗内衣。谦二说最初的冬天没有清洗过衣物的记忆。虽然如此,因为湿度很低,几乎没有流汗,加上营养不良导致新陈代谢缓慢,几乎也没什么体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