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起床吃完早餐,七点半到八点左右,为了出发进行劳务作业,会在出口整队成五列。从秋天到冬天,西伯利亚这个时刻既黑暗又寒冷。
在卫兵所前排列整齐,警卫兵为了确认人数开始计算。可是因为苏联人没有背诵九九乘法表的习惯,不采用列数乘以列数的点名方式,而以五个人五个人加算的方式计算。因为实在冷到受不了,只能一直踏着脚保持列队状态。当时内心不断想着,这些家伙怎么头脑这么差。
接着分配各作业班的任务,出发进行劳务作业。来到战俘营最初的任务就是维修战俘营。这个木造的战俘营虽是为了大量收纳俘虏而搭建,但设施建制并不完善。大家持续修盖厨房,整修卧铺,还更进一步在战俘营周围搭设栅栏。
最初的工作是搭建栅栏把自己关起来。可是周遭都是严寒的荒野,没有食物便饥饿到体力不支倒地,不管有没有这道栅栏,脑袋中根本没想过能够逃走。二战结束后有读过一些人的故事,说他们自战俘营逃脱,那是受惠于相当良好的条件与自身拥有强健体力。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就这么逃回日本国内。大家都在脱逃途中被捕。
经过了约二十天的整备作业后,开始派遣大家从事各种劳役工作。
工作分配,由苏联交代给日本的大队本部,然后层层移交给中队、小队、各班。班长再从二十名左右的班兵中,指名几个人为一组,分配工作。今天去那边执行土木作业,明天去那边从事农务,有各式各样的派遣,指定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内容。
战俘营就像把俘虏当作劳工,派遣到各企业去,本部则类似独立计算酬劳的劳工派遣企业。依据当地的各种企业团体的要求,把战俘营的俘虏当劳役派遣,提供使用。各企业团体依照苏联的劳动规定计算薪资,支付给战俘营。战俘营将俘虏的餐费、照明与瓦斯等燃料费、医疗费用扣除后,剩下的才发给俘虏们。整体的运作体系大致如此。但扣除的餐费与其他费用所占比例甚高,只有一部分拥有特殊技能的俘虏,从一九四七(昭和二十二)年之后,才能真的领到劳动薪资。
在苏联不只有日军和德军的战俘,连苏联内部的政治犯与一般囚犯也被当作劳动力来使用。日本从明治时期之后也曾把囚犯当成劳工来利用,如果没有这些囚犯的劳动力,就不可能出现北海道的道路建设与三池煤炭的开发。[2]虽说如此,但苏联活用囚犯劳力的规模,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据说一九四九年当时,在苏联的“奴隶劳动者”共超过一千万人。谦二等人也被编织到这个体系当中。
这个系统与其他国家处理俘虏的状况相当不同,但日军从将至兵都不理解国际法。以谦二的例子来看,他被当作劣等劳工使唤,根本没有依照正常规定支付酬劳,所以也没想过自己可以领取劳动薪资。
有很辛苦的工作,也有很轻松的工作。采伐树木、在风吹日晒的荒野进行土木作业等,属于辛苦的工作。读过其他战俘营回忆录之后,才知道这还是比开采矿山或铺设铁道来得轻松些。
至于轻松的作业,大概就是温暖的室内作业或是农务作业,因为庄稼长得好,就可以收成马铃薯,获得食物。最好的工作,大概就是前往苏联军官的家中,帮他们丢弃冬天结冻的生活废水。赤塔没有上、下水道,生活废水全都倾倒家中,冬天很快便结冻成山,所以必须在春天融化腐臭之前,把这些冰块敲碎,丢进河川里,这就是工作内容。工作轻松,又可以从军官夫人那里获得食物。类似这种“爽缺”,大家都想做。
会周济食物给俘虏的俄国人,大多是女性,特别是阿姨们。许多人也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这些阿姨一定会问俘虏“几岁啦”,以只字片语的俄文回答说“二十岁”后,对方便悲伤地摇着头说:“年轻呐!”,“爸爸或妈妈都还在吗?”被这么一问时,内心不禁悲从中来,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景况。
送到赤塔第二十四区第二分所的人员,是奉天第五十二大队的第三中队与第四中队。大队长是植苗驹雄上尉,大队副官是隈部会上尉,几乎所有的管理业务都由隈部上尉执行。少校以上的军官另外收容于军官战俘营,所以此处以上尉为最高阶军官。谦二隶属的第四中队第二小队中队长为浦山上尉,小队长为田下中尉。
只不过,在大队的军官们,大概只有半数是现役军人,其他都是日本快要战败时,召集而来的当地日本侨民,算是应召的预备役。
中日战争开始之前,日军预算有相当限制,因此员额也不多。大致由陆军士官[3]学校出身的现役军官,以及甲种合格现役兵组成,士兵服役两年后便可退伍。类似谦二这种体质不佳的第二乙种体格的士兵竟然也受到征召,代表当时战局已经相当严峻。
随着战局恶化,一些已经退伍的士兵与退役的军官,又再度被征召加入部队。这些人较为年长,被再次征召之前已经过着一般的社会生活。受到“彻底动员”集合而来的当地日本侨民,大概都是这样的人。
谦二隶属的第五十二大队军官中有许多都属于此类再度征召的军官。大队长植苗上尉与大队副官隈部上尉,是原隶属机场大队的现役军官,但第二小队长田下中尉,则是一九二〇年代军事限缩时期的短期志愿军官,后来成为预备役;当他成为“满洲国”侨民之后在当地受到征召时,大约四十多岁。
在卫兵所前排列整齐,警卫兵为了确认人数开始计算。可是因为苏联人没有背诵九九乘法表的习惯,不采用列数乘以列数的点名方式,而以五个人五个人加算的方式计算。因为实在冷到受不了,只能一直踏着脚保持列队状态。当时内心不断想着,这些家伙怎么头脑这么差。
接着分配各作业班的任务,出发进行劳务作业。来到战俘营最初的任务就是维修战俘营。这个木造的战俘营虽是为了大量收纳俘虏而搭建,但设施建制并不完善。大家持续修盖厨房,整修卧铺,还更进一步在战俘营周围搭设栅栏。
最初的工作是搭建栅栏把自己关起来。可是周遭都是严寒的荒野,没有食物便饥饿到体力不支倒地,不管有没有这道栅栏,脑袋中根本没想过能够逃走。二战结束后有读过一些人的故事,说他们自战俘营逃脱,那是受惠于相当良好的条件与自身拥有强健体力。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就这么逃回日本国内。大家都在脱逃途中被捕。
经过了约二十天的整备作业后,开始派遣大家从事各种劳役工作。
工作分配,由苏联交代给日本的大队本部,然后层层移交给中队、小队、各班。班长再从二十名左右的班兵中,指名几个人为一组,分配工作。今天去那边执行土木作业,明天去那边从事农务,有各式各样的派遣,指定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内容。
战俘营就像把俘虏当作劳工,派遣到各企业去,本部则类似独立计算酬劳的劳工派遣企业。依据当地的各种企业团体的要求,把战俘营的俘虏当劳役派遣,提供使用。各企业团体依照苏联的劳动规定计算薪资,支付给战俘营。战俘营将俘虏的餐费、照明与瓦斯等燃料费、医疗费用扣除后,剩下的才发给俘虏们。整体的运作体系大致如此。但扣除的餐费与其他费用所占比例甚高,只有一部分拥有特殊技能的俘虏,从一九四七(昭和二十二)年之后,才能真的领到劳动薪资。
在苏联不只有日军和德军的战俘,连苏联内部的政治犯与一般囚犯也被当作劳动力来使用。日本从明治时期之后也曾把囚犯当成劳工来利用,如果没有这些囚犯的劳动力,就不可能出现北海道的道路建设与三池煤炭的开发。[2]虽说如此,但苏联活用囚犯劳力的规模,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据说一九四九年当时,在苏联的“奴隶劳动者”共超过一千万人。谦二等人也被编织到这个体系当中。
这个系统与其他国家处理俘虏的状况相当不同,但日军从将至兵都不理解国际法。以谦二的例子来看,他被当作劣等劳工使唤,根本没有依照正常规定支付酬劳,所以也没想过自己可以领取劳动薪资。
有很辛苦的工作,也有很轻松的工作。采伐树木、在风吹日晒的荒野进行土木作业等,属于辛苦的工作。读过其他战俘营回忆录之后,才知道这还是比开采矿山或铺设铁道来得轻松些。
至于轻松的作业,大概就是温暖的室内作业或是农务作业,因为庄稼长得好,就可以收成马铃薯,获得食物。最好的工作,大概就是前往苏联军官的家中,帮他们丢弃冬天结冻的生活废水。赤塔没有上、下水道,生活废水全都倾倒家中,冬天很快便结冻成山,所以必须在春天融化腐臭之前,把这些冰块敲碎,丢进河川里,这就是工作内容。工作轻松,又可以从军官夫人那里获得食物。类似这种“爽缺”,大家都想做。
会周济食物给俘虏的俄国人,大多是女性,特别是阿姨们。许多人也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这些阿姨一定会问俘虏“几岁啦”,以只字片语的俄文回答说“二十岁”后,对方便悲伤地摇着头说:“年轻呐!”,“爸爸或妈妈都还在吗?”被这么一问时,内心不禁悲从中来,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景况。
送到赤塔第二十四区第二分所的人员,是奉天第五十二大队的第三中队与第四中队。大队长是植苗驹雄上尉,大队副官是隈部会上尉,几乎所有的管理业务都由隈部上尉执行。少校以上的军官另外收容于军官战俘营,所以此处以上尉为最高阶军官。谦二隶属的第四中队第二小队中队长为浦山上尉,小队长为田下中尉。
只不过,在大队的军官们,大概只有半数是现役军人,其他都是日本快要战败时,召集而来的当地日本侨民,算是应召的预备役。
中日战争开始之前,日军预算有相当限制,因此员额也不多。大致由陆军士官[3]学校出身的现役军官,以及甲种合格现役兵组成,士兵服役两年后便可退伍。类似谦二这种体质不佳的第二乙种体格的士兵竟然也受到征召,代表当时战局已经相当严峻。
随着战局恶化,一些已经退伍的士兵与退役的军官,又再度被征召加入部队。这些人较为年长,被再次征召之前已经过着一般的社会生活。受到“彻底动员”集合而来的当地日本侨民,大概都是这样的人。
谦二隶属的第五十二大队军官中有许多都属于此类再度征召的军官。大队长植苗上尉与大队副官隈部上尉,是原隶属机场大队的现役军官,但第二小队长田下中尉,则是一九二〇年代军事限缩时期的短期志愿军官,后来成为预备役;当他成为“满洲国”侨民之后在当地受到征召时,大约四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