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雄根的官司一路打到日本最高法院,最终失败。日本建制的说法是很简单的,它不只不赔偿这几十万当年被它强征入伍的外国人,甚至也不赔偿土生土长的日本兵,理由一贯是“战争受害是国民必须艰苦忍受之事”。《活着回来的男人》的作者、历史社会学者小熊英二解释道:“如果只针对特定被害者进行赔偿,将会造成不公平的状况。不过实际上,日本政府担心的恐怕是,即便对一小部分受害者进行赔偿,往后便像掀开冰山一角,接着来自国内外的赔偿要求将永无止境……不赔偿、不道歉,但抚慰对方。这就是日本的国家立场。”所以,无论是“慰安妇”,还是被强迫从军的日本军人及其军属,日本政府皆以基金“慰问”的方式了事。那么它为什么不“慰问”像吴雄根这样的外籍士兵呢?他们根本不是日本人,你又怎能用“战争受害是国民必须艰苦忍受之事”这种大话打发?

  另一方面,出于冷战时期诡谲的国际局势,且别说外籍士兵,就连“慰安妇”也不一定会受到韩国、中国台湾乃至于大陆等亚洲地区政府的支援。吴雄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成立了“中国前苏联拘留者协议会”,找出二百五十名和他境遇相似的俘虏与遗族,同时要求日本负责。可是这个团体的活动到了一九九二年就停了下来,因为“当年十月正好是日中恢复邦交二十周年纪念,适逢日本天皇访中期间”。

  所以,没有自己政府的支持,也没有媒体关注的吴雄根,一个人来到了日本。不过他居然找到一个日本人愿意和他共同起诉日本政府,成为亚洲各地对日赔偿诉讼的首位日籍并列原告,这个人就是小熊英二的父亲,同为苏联战俘营归来者的小熊谦二。在法庭上,他说:

  他(吴雄根)身为朝鲜族,以日本国民身份接受征兵,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苏联对日宣战,隔天他于海拉尔入伍,旋即遭受苏联军队的攻击,他卷入战斗中并身负重伤,被搬送到苏联领土内的医院。一九四八年出院后,经由朝鲜回到故乡成为中国人。但曾为日本士兵的事实为他的生活带来许多歧视待遇。

  几年前我领取了给西伯利亚拘留者的慰问状与慰问金。但日本国认为吴是外国人,因为这项理由所以不适用于领取条件,这点令人无法接受。

  为何他必须在西伯利亚过着拘留生活?请各位思考一下。过往,大日本帝国合并朝鲜,一度使朝鲜民族的人们皆成为日本国民。其结果,他与我一样因身为日本国民的义务而接受征兵,之后成为关东军士兵并成为苏联俘虏。只要是针对西伯利亚拘留这个事实施行的慰问,他就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因为是日本国民所以受到征兵,使他成为西伯利亚俘虏的也是日本国。同样都是这个不负责任的日本国,事到如今却说因为他是外国人,所以无法接受慰问,这完全不合情理。

  这明显就是一种歧视,是国际上无法认可的人权漠视……这是我对国家的要求。类似这种国际性的战后赔偿,应该不具时效性,请不要一直逃避责任。而且,这种负面遗产也不应该再留给下一个世代。

  雄辩滔滔,小熊谦二还在他自己撰写的讲稿里引用了前欧洲殖民帝国与纳粹德国的案例,痛陈日本政府之过。这么看来,他应该很符合大家心目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他却只有初中文凭,是一家小体育用品行的老板,用他自己的话讲,甚至是“底层中的底层”。这位小熊谦二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大家也许会在日本电影里面见过类似的场面:一个乡村少年应召从军,出征那天,他穿着卡其布制服立正站好,抬头挺胸地对着送别亲友大声宣布:“我定会堂堂为国尽忠。”然后他的家人、乡亲和邻居则会鼓掌叫好,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很多人还会挥舞一面小小的“日之丸”国旗,替他打气壮行。这些参军青年,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总是规规矩矩,严守军纪,无论何时都不忘“皇军”威仪。而养成这种年轻人的土地,是一个陷入狂热情绪的社会,人人爱国爱到头脑发昏;好消息从前线传来的时候,张灯结彩,鞭炮四响;若是坏消息开始浮现,他们就一脸肃穆,似乎真的做好了“玉碎”的准备。这就是战时日本社会的典型图像之一,将爱国、爱天皇以及战争这三者毫无困难地等同了起来,并且把这三位一体当成个人生命意义的寄托。如果你不赞成战争,那就是不效忠天皇;如果你不效忠天皇,那就是不爱国;如果你不爱国,那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我还读过一些研究,指出当时日本最爱国最忠诚同时也是对战争最狂热的,竟是一批低下阶层的年轻人。一来, 战前日本贫富差距极大,这些条件不利的青年苦无出路,眼前即是尽头,也许会渴盼军需经济带来的一时荣景可以惠及己身。二来,他们全是“日之丸”旗下的蛋, 自幼在校天天诵读充满着皇国思想的“教育敕语”,洗脑洗得彻底。第三,也是最有意思的一点,他们的人生实在没有更大更完满的意义了,而战争,不只能令他们投入到一个非常壮阔的戏剧叙事当中,使自己的缺憾得以补足;还能让他们和那些好家庭出生的孩子变得更加“平等”,因为到了最后要是战死,不管背景贫富,所有士兵的亡灵都会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当中,正是生殊途死同归。

章节目录